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人类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3
第一章生计方式民族学上所说的生计方式,就是指人们获得食物的方式。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展出五种生计方式:狩猎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集约农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方式。第一节狩猎采集依靠自然存在的资源获取食物的生计技术。南非布须曼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非及东南亚的少数居民
第二节初级农业初级农业:用比较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对一切作物进行的栽培。初级农业有两种类型:粗放或游动耕作为主的初级农业;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初级农业。萨摩亚人
初级农业社会的一般特征:
a、初级农业的工具和技术比较简单,完全依靠自然来恢复土壤肥力;
b、初级农业社会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上得到的食物要比狩猎采集者多,因而它的人口更多,密度更大;
c、生活方式一般是定居的,在主要依靠木本植物的地方还会有永久的村落;
d、出现了社会差别的萌芽。有些人可能是业余手工业者或业余首领,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可能有高于其他成员的地位。
第三节集约农业是指采用技术手段(灌溉、施肥、轮换耕作)来保证土地能够长期使用的农业方式。集约农业可能会产生或存在集镇和城市;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更高;政治组织更复杂,贫富悬殊和权利差别也更大;在这样的社会中,妇女对生计的贡献一般要比在初级农业中小。
第四节畜牧业畜牧业是一种以饲养大群动物为主的食物生产技术。它通常出现在降雨量低的地区。或者说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畜牧业社会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游牧、半游牧、定居的畜牧业等。其中完全的游牧社会现在仅在中亚、非洲及北极圈内有分布。拉普兰人是对生活在北欧拉普兰地区的人的称呼,其自称撒米Sami人
第五节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普雷斯顿.詹姆斯(PrestonJames)的地理分类干燥地带、热带雨林地带、地中海灌木林地带、混交林地带、草原地带、北方森林地带、极地、山地。决定生计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技术发展水平;2.环境。
第六节食物生产的产生和传播生计方式的转变是人们的一种被动选择。造成生计方式转变的不得已的原因,就是食物短缺。人类学概况
云南财经大学李文睿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一、人类学的一般内涵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一、人类学的一般内涵1、人类学的起源2、人类学的含义3、人类学的范围1、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存在,它来源于希腊文,是由“Anthropos”与“logy”构成。正式的、经常性的使用这个词开始于16世纪的拉丁文。当时,这个词表示“与人体结构”有关。学术界普遍认为,按照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的看法,第一次出现“人类学”这个词的著作是马格纳斯·亨德特(MagnusHundt)在1501年出版的《人类是万物之灵》中。17世纪,人类学开始出现在英语世界。从19世纪开始,人类学有了长足发展,表现在定义的规范、研究内容的广泛以及研究方法论的逐步确立等等。 返回2、人类学的含义人类学或人类特征史,应当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二是解剖学,以此来揭示人体结构或构造。1822年,英国百科全书认为,人类学是“关于人类自然特性的研究”,其后,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躯体的科学。1876年多宾诺(Topinard)在《人类学》中指出:“人类学是自然史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Wissler)认为,人类学是一门科学,它努力于历史所不及的地方,目的在于重新发现人类的起源以及“史前时代”(prehistoricera)的变化境遇(varyingfortune)布朗在《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10.)中指出,社会人类学“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进行系统比较,特别注意那些原始的、野蛮的或没有文字民族以及更自然的社会形式的一门关于人类社会本质的调查的学科。”英国伦敦大学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认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的躯体、种族差异、文明、社会构造以及环境对于心灵的反应。”人类学“包括交叉文化研究和进化论研究,即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他们的牙齿如何形成到他们如何获取食物、建造房屋以及抚养儿童等。”(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它是从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返回3、人类学的范围一般认为,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就是把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作为一种生物现象来研究的人类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第一,人类的产生和进化问题;第二,当代人类在生物性上的差异以及原因问题。文化人类学的分支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返回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1、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2、文化人类学的定义3、研究方法4、文化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萌芽阶段:古希腊时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发展阶段:17-18世纪是文化人类学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一些人类学思想:现代阶段:19世纪以来,以弗雷泽、布朗、哈登等人为代表,后又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类学家。发展阶段一些重要的人类学思想法国的J.F.拉菲托(1670—1740)。他在1704年《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一书中比较了土著部落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并与有文字记载的远古的土著部落进行了比较,以此来解释印第安人的奇风异俗;意大利的维柯(G.B.Vico,1688—1744)在《新科学》中指出,使人成为人的就是文化;亨利·霍姆(HeneryHome,1696—1782)的思想。亨利·霍姆在《人类简史》中曾经收集了世界各地的人类学资料,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返回2、文化人类学的定义(1)文化:“文化”在中国古籍中是指对人的教化。在西方,文化原指农耕和对植物的栽培,文艺复兴后,把对人的教化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把文化当作专门的研究对象始于法国人克莱姆。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她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不包括物质因素,只包括精神因素。德国学者普芬多夫的文化定义: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任何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制品或者说有形物品。狭义的文化则是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2)文化人类学1901年,美国考古学家W.H.霍姆斯创用这一专称,旨在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以区别于研究人类自然史的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gy)。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并为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的趋势。文化人类学一词在使用上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相当于欧洲大陆一些国家所称的民族学和在英国所称的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含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学科。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来复原人类无文字记载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探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同时把语言当作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民族学则主要研究各民族和各地区、社区的文化,比较其异同,分析这种异同的产生原因,认识这种异同存在的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探讨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规律。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返回3、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一为实地参与观察法(田野调查方法):指对一个社区所进行的直接和持续的观察,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实地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观察法,其资料来自现实的广阔天地。这种研究法使得文化人类学家可以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深入到一种文化的内部去观察这种文化和使用这种文化。P.S完全参与者(completeobserver):是指在实地参与观察时,研究者或观察者的身分,与其他人是完全一样的,被观察的人并不知道观察者真实的身份,所以观察者可以自然地和被观察者互动。参与者一如观察者(participantasobserver):研究者可以完全参与整个研究场域或活动的过程,不过需要对被研究对象表明研究者的真实身分;当然,身分的表明可能会影响彼此互动的过程,因而使得原貌失真。观察者一如参与者:研究者不但表明研究者的身份,同时可以和被研究对象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地互动,而不需要有任何借口。完全观察者:研究者完全从旁观者的角度与立场,不参与任何研究场域的活动,透过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被研究的现象或对象。
全面考察法: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在选择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全面考察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如:一位研究某地区经济发展的人类学家会发现,要想对这一地区经济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就必须探讨礼仪的始末以及家庭关系的问题。比较法: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返回4、文化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他们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文化与社会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上。社会学研究侧重于研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而文化人类学则侧重于研究人与群体的行为。这两大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差别越来越小,现代社会学的发展日益重视文化问题的研究,而文化人类学则开始更多地研究社会问题。(2)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史的研究,它追溯人类起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史,因此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主要区别可以概括为:
历史学的对象往往偏重特殊性;而文化人类学是关于全人类生活形式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普遍性。历史学注重事件和人物的记载,其研究有时极为详尽和具体;文化人类学则注重文化规范的研究,视野很少局限于某件事或某个人,比较抽象。历史学涉及的领域极广,甚至细到某个显赫人物的浪漫史;而文化人类学则研究史前社会和当代文化,试图探寻社会间文化差异的根源。
从研究内容上看,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同点远多于不同点。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历史学正愈来愈从局部事件的研究向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及至更为综合的文化史方向发展。历史学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使之与文化人类学愈来愈接近。因此,在近期内,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仍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学工作者研究历史,主要是靠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他们对于时间先后顺序等问题,非常重视。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家亲自到研究的地方去观察、访问和直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根据现有的活的事实、情况和情节,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然后再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并得出理论评价。简言之,历史学是研究“文化化石”,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活的文化化石”。人类学学科及其研究对象
目录一、人类学定义和研究对象二、人类学的分支三、人类学的特点及方法四、人类学者五、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一、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Anthropology=人类学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体质/生物性社会与文化语言历史范畴二、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分支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人的出现及进化现代人类的生物性差异考古学史前考古学:研究文字系统出现之前的社会历史考古学: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学科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科学。关于“文化”:生计、社会制度、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感情等。关于“社会”:结构、组织、关系及活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可视为人类两个同等重要且密不可分的系统的统一体。(格尔茨)应用人类学三、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基本原则普同论: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属性,任何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全貌论:给出一个“局内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全貌图景。整合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适应论:人类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即人类的生存在于适应环境)。文化相对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三、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人类学研究者的位置主位(emic)与客位(etic):主位指披调查者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人员等外来者对事物的看法、分类和解释。对同一事物,两者看法可以截然不同。人类学者:不干预,不干扰研究对象的事务和生活;不给对方带来危害;客观公正地记录,反映情况;田野调查时论文的源泉。等等。三、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以民族志为例)文献收集整理、梳理——对所研究的人、地和问题有一个总体的先期认识。田野调查调查前的准备:资料、调查提纲、调查工具、人员组织等调查中:原则、道德、调查提纲、方法调查后整理及编撰撰写论文(或专著)回到田野(人类学的应用与实践)——如此反复。四、人类学者要求:身体健壮、甘于寂寞、受过专业训练、操守学科道德、心绪平静。工作地点:研究机构、田野挑战:长期异地作业、需要适应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任何条件下工作,有时会有危险。收获:耐心、与不同人及环境全天候打交道的能力、较为全面和缜密的思维能力、对人和文化的宽容和理解。未来的实践者五、非专业者的素养要求一定的训练一定的意识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准备六、人类学分支学科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等等等……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概念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李文睿内容提要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什么是文化变迁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人类学文化变迁研究与经济的关系一、人类学的文化概念1、经典的文化概念: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一、人类学的文化概念2、文化的构成:物质文化技术系统文化适应的结果1、工具①调节温度(居所、衣服)2、技术①运用能量的技术②供应食物水(采集、渔猎)②获食技术③交通,物体的运输④通讯,消息的传递3、医疗技术4、器具的制作技术(编织、冶金、制陶)
制度文化社会系统∶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亲属制度文化适应的机制1、人的类别∶社会、亲属、性别、年龄、职业等角色2、群体的类别∶居住群体、亲属群体、等级群体3、社会组织心理文化观念系统文化适应的策略
1、信念系统∶宇宙观、权威观、财产观、文化内含2、价值系统∶估价、道德、审美、文化精神3、宗教系统一、人类学的文化概念3、文化的特性: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整合的文化是基于象征的文化是习得的二、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作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手段,具有两个特性,即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二、什么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可能是缓慢的,发生在较长时间内,也可能是迅速的,发生在相对简短的时光中。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都可能带来文化的变迁。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1、古典进化论关注的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忽视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古典进化论对考古学的影响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2、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略的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和传播时间的先后缺乏解释力传播学派对考古学的影响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3、结构功能论关注于文化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同时还提倡基于田野调查的文化变迁研究实证主义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现实其核心是文化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何维持这个系统的均衡和稳定。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4、历史学派强调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取决于文化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影响强调传播,但反对极端的传播论,关注文化的函化着重关注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强调从细致的田野调查中观察文化变迁的过程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5、新进化论与古典进化论一致,认为人类文化存在着进化的趋势但他们对人类社会文化进化原因和方式的解释有所不同怀特:能量学说斯图尔德:多线进化和文化生态学三、人类学对文化变迁的研究6、全球化和现代化研究今天的文化变迁研究已经不能以学派来划分,所要寻求的也不是人类文化变迁的普遍规律文化变迁研究被纳入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野中,在各个学术领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本土文化(localculture)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丧失、保留、改变、反抗等应对措施是人类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权力”和“经济”问题成为文化变迁研究的切入点四、文化变迁的过程1、变异:在较长的时间内发生的变迁,指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时间微弱变化的逐渐积累,最终成为本质上全新的东西。四、文化变迁的过程2、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指某一团体或某个人发现某种新的事物、新的工具和新原理,逐渐为人们接受,而为社会所共享;发现,是使某些已经存在但过去不被人了解的事务变得为人所知的行动。四、文化变迁的过程3、传播与借用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文化传播包括有意的和无意的。传播和借用的特点
四、文化变迁的过程4、文化丧失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一定是文明的特征。某些文化虽然丧失,但并没有被取代,这也与接受一种新事物一样构成文化的变迁。四、文化变迁的过程5、涵化(acculturation)
涵化意指由不同文化之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变迁。四、文化变迁的过程函化的过程:代换(substiution)附加(addition)综摄(syncretiran)退化(deculturation)创作(origination)抗拒(resistion)四、文化变迁的过程6、强制变迁经常是来自一个文化之外的力量。殖民主义和征服应用人类学的产生
“文化冲击”起义和革命引起革命的条件文化革命可以推动技术和社会革命,并且在进程中是难以辨明方向的五、人类学文化变迁研究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研究的对象从本质上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环境生态系统
环境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环境生态学前沿生态学(Ecology)定义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cology”来自希腊文“Oikos”(住所,栖息地)和“Logos”(学问,研究),亦即生态学在创建之初就表达为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生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1866)首次提出的。这是生态学至今最为全面的定义。但是首先使用“Ecology”一词学者是亨利.索瑞(HenryThoreau,1858)。生态学研究对象
传统的生态学要在有机体(Organism)、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和生态系统(Ecosystem)水平上探索生命系统的奥秘。因此,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甚至是生物圈(Biosphere)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的层次
分细组器个种群生生
子胞织官体群落态物
系
圈
统生态学的分支
按生命层次:分子(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和全球生态学。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昆虫、鱼类等;按栖所:淡水、海洋、河口、陆地、森林、草地、荒漠等;边缘科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农业、渔业、污染生态学等。现代生态学时期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从静态的结构研究到动态的功能研究;从描述现状的定性研究到预报未来的定量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生物学与地理、化学、物理和数学互相渗透;运用自动化测试、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等现代化实验手段;开展国际协作。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的区别以人为中心来探讨其生活环境的科学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原理、规律及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生物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环境与生态因子环境概念生态因子的类型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的分类:
1.按空间尺度分:居室环境、工作环境、聚落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2.按组成要素分: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3.按功能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环境和环境因子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s)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生态因子的分类生态因子通常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生物因子(biOticfactors):有机体(同种和异种)非生物因子(abioticfactors):温度、光、湿度、pH、氧气等有的学者将生态因子分为五类气候因子(climaticfactors)、土壤因子(edaphicfactors)
、地形因子(topographicfactors)
、生物因子、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factors)
Begon等将非生物因子分为条件和资源两类条件:温度、湿度、pH等资源:营养物质、水、辐射能等
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太阳辐射量差异太阳辐射--热量带--水分差异--植被分带--土壤分带自然地理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地带性分布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干燥空气,-1℃/100m;湿润空气,-0.6℃/100m)。经度地带性:地球内在因素如大地构造形成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分异。如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植被的空间格局(据M.C.Molles,Jr,1999)生物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生态位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综合性:如气候的作用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塜雉孵卵的温度控制;渔业高密度养殖增氧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中华绒螯蟹的孵化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水体内的钙和锶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lawof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JustusvonLiebig,1840,德国)。两个补充条件(Odum,1983):1)严格的稳定状态;2)因子补偿作用(factorcompensation):生物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减少温度、光、水等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耐受性定律”(Shelford’slawoftolerance)( V.E.Shelford,1913,美国)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生态学上的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就称为生态幅
(ecologicalamplitude)或生态价(ecologicalvalence)。限制因子(limitingfactors)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概念的意义为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奠定了一个便利的基点;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种群数量数量很低种群消失种群消失数量很低数量最高不能耐受区生理受抑制生理受抑制不能耐受区最适区
环境梯度高低耐受性下限耐受性上限生物种的耐受性限度图解(据Smith,1980)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如温湿的关系;湿度和溶氧的关系;温度和盐的协同作用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的竞争产生的生态位分离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内稳态适应内稳态内稳态(homeostasis):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内稳态通过形态、行为和生理适应实现。大多数内稳态机制依赖于负反馈过程。依靠三个基本组成成份:接受器;控制中心;效应器。负反馈过程(维持哺乳动物血液渗透性)接受器(下丘脑)控制中心(下丘脑)效应器(肾脏)血液太浓饮水血液渗透性上升口渴反应血液太稀失水反应血液渗透性下降失水(仿A.Mackenzieet.Al.,1999)适应适应(adapatation):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分基因型适应和表型适应两类,后者又包括可逆适应和不可逆适应。如桦尺蠖在污染地区的色型变化。适应方式(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形态适应:保护、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行为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生理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营养适应:食性的泛化与特化适应组合(adaptivesuites):生物对非生物环境条件表现出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称适应组合。如骆驼和仙人掌对炎热干旱环境的适应。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胁迫适应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A
树皮纺织娘(Barkkatydid)B
枭蝶(Owlbutterfly)C枯叶蝶
(Leaflikeinsect(Anaea))D
捕食花螳螂
(Predatoryflowermantis)E
蛙鱼(Frogfish)ABDEC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生活型生态型生态位生态位(niche)与栖息地(habitat)生态位--有机体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栖息地--有机体所处的物理环境。超体积生态位(hypovolume)生态位的每一个环境变量称一维,生态位空间的环境变量可以是多个,超过3个维度的生态位空间称超体积生态位。基础生态位(fundamentalniche)和实际生态位(realizedniche)物种理论上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称基础生态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称实际生态位。生物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生物与光的关系生物与温度的关系生物与水的关系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生物与光的关系太阳辐射及其变化规律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光周期现象太阳辐射能(仿A.Mackenzieet.al,1999)
光的性质:波长150-4000nm,分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类,波长在380-760nm之间的光为可见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范围是380-700nm之间。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400630100025004000
波长(nm)能量强度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海洋植物—光合作用色素对光谱变化具有明显的适应性:海水表层植物色素吸收蓝、红光;深水植物光合色素有效地利用绿光。高山植物—对紫外光作用的适应,发展了特殊的莲座状叶丛。动物—不同动物发展不同的色觉。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率在光补偿点附近与光强度成正比,但达光饱和点后,不随光强增加。水生生物—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陆生生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产生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和耐阴性植物。阳性植物(cheliophytes)、阴性植物(sciophytes)和耐阴性植物(shadeplant):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生长;阴性植物对光的需要远较阳性植物低,光补偿点低,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较弱,抗高温和干旱能力较低;耐阴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前两类植物之间。动物—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行为,昼行性动物在白天强光下活动,夜行性动物在夜晚或弱光下活动。生物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植物光周期现象—对繁殖(开花)的影响:区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long-dayplants)和短日照植物(short-dayplants):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前者如小麦、油菜,后者如苍耳、水稻。动物光周期现象—对鸟类等迁徙影响;对繁殖的影响:区分为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长日照动物(long-dayanimals)和短日照动物(short-dayanimals):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称长日照动物;与些相反,一些动物只有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称短日照动物。前者如雪貂、野兔、刺猬;后者如绵羊、山羊和鹿等。生物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对生物的作用(温度的生态学意义)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温度对生物的作用温度与生物生长: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不同生物的三基点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生长的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形成年轮;外温影响动物的生长规模。温度与生物发育: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植物春化,动物繁殖的早迟。温度与生物分布: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与温度区相关。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当温度低于临界(下限)温度,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寒害和冻害。冻害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当温度超过临界(上限)温度,对生物产生有害作用,如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破坏水份平衡、氧供应不足、神经系统麻痹等。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生物对低温的适应:保暖、抗冻--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生物对高温的适应:抗辐射、保水、散热--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生物对低温的适应形态上的适应--植物:芽具鳞片、体具蜡粉、植株矮小;动物:增加隔热层,体形增大(贝格曼规律),外露部分减小(阿伦规律)。阿伦规律(Allen’srule):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贝格曼规律(Bergman’srule):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约旦规律(Jordan’srule):鱼类的脊椎骨数目在低温水域比在温暖水域的多。生理上的适应--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有机质的浓度以降低冰点,增加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吸收带(高山和极地植物);动物:超冷和耐受冻结,当环境温度偏离热中性区增加体内产热,维持体温恒定,局部异温等。行为上的适应--迁移和冬眠/休眠等。生物对高温的适应形态上的适应--植物:密毛、鳞片滤光;体色反光;叶缘向上或暂时折叠,减少辐射伤害;干和茎具厚的木栓层,绝热。动物:体形变小,外露部分增大;腿长将体抬离地面;背部具厚的脂肪隔热层。生理上的适应--植物: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减缓代谢率;蒸腾作用旺盛,降低体温;反射红外光。动物:放宽恒温范围;贮存热量,减少内外温差。行为上的适应--植物:关闭气孔。动物:休眠,穴居,昼伏夜出等。生物与水的关系水的生物学意义生物体的水分获得与损失途径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生物起源于水环境。生物体的水分获得与损失途径水分的丧失途径植物--蒸发(蒸腾作用、扩散作用)失水,分泌失水。动物--蒸发失水,排泄、分泌失水。水分获得途径植物--根部吸收,叶面吸收。动物--食物,体表吸收,代谢水。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陆生植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水生动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陆生动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适应方式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生态类型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陆生植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形态适应:发达的根系;叶面小;单子叶植物中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叶面卷曲;具发达的贮水组织;生理适应:水分运输的动力原生质的渗透浓度高。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海洋动物鲨鱼和无脊椎动物:等渗硬骨鱼:低渗淡水动物硬骨鱼:高渗河口动物洄游鱼类:变渗透压陆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保水机制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生态类型喜湿耐旱生物与土壤的关系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生态学意义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遥矿质元素为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固体占85%以上,根据土粒的直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粘粒,其组合百分比称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动物的水平及垂直分布。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酸碱度:过碱性和酸性不利于植物生长,酸性还不利于细菌生长。土壤有机质:植物重要碳源和氮源。土壤无机元素:植物生长的13种重要元素来源(7种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镁、铁;6种微量元素:锰、锌、铜、钼、硼、氯)第三章种群生态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一、种群
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二、区别种群和种(物种)的概念
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是一个分类阶元.*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三、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四、种群的类型(按研究对象分)
自然种群实验种群单种种群
混种种群什么是种群生态学
也即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定量地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了解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及种群存在、发生规律;了解种群波动所围绕的平均密度及种群衰落、灭绝的原因;
目的:调控种群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的密度每个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也是种群重要的参数之一.
种群密度和生物的大小及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有关.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二、种群的分布型
1.定义:种群在一个地区的分布方式,既个体如何在空间配置的.或种群在一定空间的个体扩散分布的一定形式.2.研究分布型的现实意义
抽样设计方案数据处理扩散行为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3.种群分布型的类型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⑴随机分布:每个个体的位置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可用泊松分布概率公式表示:Px=e-mmx/x!Px:一个样方含x个个体的概率(理论值E)x:各样方含x个个体m:样方密度的平均值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⑵均匀分布:个体间的距离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
可看作是随机分布的特例.⑶集群分布:个体呈疏松不均匀的分布.又称聚集分布.是最常见的类型.集群分布一般可分为核心分布型和负二项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奈曼分布):分布不均匀,个体形成很多小集团或核心,核心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
其概率公式可表示为: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三、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1.出生率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
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a.性成熟速度;b.每次产仔数;c.每年生殖次数;d.生殖年龄的长短.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2.死亡率
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生态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都以种群中每单位时间每1000个个体的出生或死亡数来表示.
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四、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分为三种生态年龄,即3个年龄组:
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3种主要的年龄结构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老型第二节种群的基本特征五、性比大多数生物的自然种群内♀♂个体比率常为1:1
出生时雄性多于雌性,随年龄增长,雌性多于雄性.
性比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如食物的丰歉.如赤眼蜂,当食物短缺时,雌性比例下降.
第三节种群的增长
目的和内容:认识种群数量上的动态,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进而分析其数量变动规律,预测未来数量动态趋势.
按时间函数的连续或不连续,可分两类.第四节种群生命表及分析
生命表方法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生命表方法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动机制和制定数量预测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
一、生命表的定义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最初用于人寿保险.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二、生命表的主要优点1.系统性:记录了从世代开始至结束.2.阶段性:记录各阶段的生存或生殖情况.3.综合性:记录了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各因素的作用状况.4.关键性:分析其关键因素,找出主要因素和作用的主要阶段.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一、设计、调查: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活史、分布及各类环境因子特点,确定调查取样方案.二、根据研究对象、目的确定生命表类型:
如:特定时间生命表(适合实验种群的研究)
特定年龄生命表(适合自然种群的研究、记录各发育阶段dx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一栏用dxf表示)
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三、合理划分时间间隔在了解其生物学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时间间隔,可采用年、月、日或小时等.但野外(如对自然种群)要得到有关生物年龄资料较困难.可通过鉴定它们死亡时的年龄,对dx作出估计.四、制表、生命表数据分析第五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相互关系的类型
关系类型关系特点
竞争(--)彼此互相抑制
捕食(+-)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一些个体
寄生(+-)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中性(00)彼此互不影响
共生(++)彼此互相有利,专性
互惠(++)彼此互相有利,兼性
偏利(+0)对A种群有利,对种群B无利害
偏害(-0)对A种群有害,对种群B无利害竞争
竞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利用相同的资源,导致每一个物种的数量下降,即两种群彼此发生有害影响.
竞争一般可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
干扰竞争:一种动物借助于行为排斥另一种动物使其得不到资源.如:红翅鸫和黄头鸫.
利用竞争:一个物种所利用的资源对第二个物种也非常重要,但两个物种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如:蚂蚁、啮齿动物都以植物种子为食.竞争二、竞争排除两个种群开始竞争时,一个种群最终将另一个种群完全排除掉,并使整个系统趋向饱和.
结论:两个生态学上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不同物种要实现在饱和环境和竞争群落中的共存,必须具有某些生态学的差异.竞争三、实验条件下的种群竞争两个例子: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两种谷盗竞争,拟谷盗和锯谷盗竞争四、在自然条件下的种群竞争
(1)对生活在同一地区的近缘物种生态学研究:
近缘物种在形态生理生态方面相似,因生活在同一地区,竞争激烈,迫使其在生态学上发生分化,表现在3方面:
第一:利用不同的生境或微生境第二:吃不同的食物第三:在不同的时间出来活动
(2)特征替代现象:同地分布的近缘种之间的差竞争
异往往比异地分布时所表现的差异大.因同地分布时,彼此由于竞争而发生分化,而异地分布时,由于无竞争而分化不明显.(3)对所谓“不完全”动植物区系及生态位相应变化
如:海岛即属于这种区系在海岛上缺少大陆上许多物种,侵入海岛的物种扩展其生态位,利用一些新生境资源,因此其数量比大陆多,生境也更广,觅食技巧更多样.捕食
一个物种的成员以另一物种成员为食,被捕食者常常被杀死.
狭义捕食:动物吃动物广义捕食:肉食、植食、拟寄生、同种相残
捕食作为一个重要生态学现象的理由:a.限制种群的分布,抑制种群的数量.b.捕食同竞争一样,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c.捕食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压力,生物的很多适应可用捕食者和猎物间的协同进化来说明.协同进化一、概念
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它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它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好的实例二、昆虫与植物间的关系
相似于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三、大型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协同进化四、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对双方都有好处,当离开时双方都能生存.
如:绿水螅体内的绿藻虫蚜虫分泌蜜露(消耗植物能量)和寄主植物(为固氮菌提供能量)
蚜虫与蚂蚁
协同进化五、协同适应系统协同进化不仅存在于一对物种间,也存在于同一群落的所有成员之间.
个体或亲缘个体----相关物种的巨大选择压力-----生态系统的进化.
第四章群落生态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第四节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1.生物群落的定义及其内涵
2.植物群落学的概念
3.植物群落学的发展简史
4.群落的基本特征
5.群落的性质生物群落可定义为: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植物群落(Phytocoenosium,Phytocommunity,Plantcommunity):
是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总体,在一个植物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一个特有的内部环境或植物环境。如森林、草地、农田等。
植被(Vegetation):植物的覆被,指地球表面的活的植物覆盖。一个地区的植被是该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和,是由一个或多个植物群落组成的。
植物群落的研究对象:植物群落及由植物群落所构成的植被。
通常分为:
自然植被(Naturalvegetation)/野生植被(Field—vegetation)
人工植被(artificialvegetation)/栽培植被(cultivatedvegetation)
植物群落学的内容范畴:
结构:种类组成、种群特性、外貌、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群落形态学Synmorphology)。
生态:群落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群落的内部环境或植被环境,群落内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
动态:群落的形成、运动与变化群落的演替(群落动态学Syndynamics,群落演替学Syngenetics)。
分类:群落分类的原则、单位与系统,群落的命名(群落分类学Syntaxonomy,Synsystematics)。
分布:群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规律分区(群落分布学Syhchorology群落地理学Syngeography)。4.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种类组成)生长类型反映植物群落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内蒙古植物志》p371~391。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生态类型)、营养结构(食物链)。形成群落的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种间关系。动态特征:替代过程、机制、替代后果。分布范围:植被的分布规律主要受温度、水分的限制。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和方法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种间关联的研究方法群落的综合特征一、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和方法1.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一个确定的植物群落,总是由一定的种类成分所组成。种类组成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不同的群落类型必然有不同的种类组成。植物名录和科属组成表植物名称科属地理成分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中名,拉丁名合计三、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种的个体数量指标:丰富度、密度、相对密度、密度比还有:盖度、频度、高度、重量、体积以及相对盖度、盖度比,以此类推。2、种的综合数量指标: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生态位:空间、营养、多维生态位等。第三节群落的外貌与结构
种群在协同进化中形成的,其中生态适应和自然选择起了重要群落的外貌与结构是群落的明显标志,它是群落种植物与植物间、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具体综合反映。不同的群落具有不同的外貌与结构,因此,外貌与结构是识别与坚定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研究的必要基础。
生物的每一组织水平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并与其功能相联系,生物群落也是如此。群落结构是群落中相互作用的作用,因此,群落外貌及其结构特征包涵了重要的生态学内容。
一、群落的外貌与结构要素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四、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一、群落的外貌与结构要素
1、植物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2、层片(synusia)3、同资源种团(guild)4、生态位(niche)一、群落的结构要素
1、植物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指的是群落的外表形态或相貌,它是群落与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形态习性或长相、生活型或生长型、叶型以及周期性等几个方面。
形态习性(morphologicalperformance)生活型(lifeforms)生长型(growthform)生活型谱(lifeformspectrum)
周期性(periodicity):是指群落中那些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关联的、明显的周期现象。
群落的周期现象取决于构成群落优势植物的物候现象或物候相(phenologicalphase)。
由于各种植物的物候进程不同,使群落在不同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外貌,这种某个季节里的外貌就是季相(aspect)。随季节更替而改变的群落外貌变化,称为季相演替(aspection)。
群落的季相是群落适应环境节律的一种必然的表现形式。群落的周期性外貌变化,在温带和寒带明显的和气候变化相吻合,表现得最为明显,而控制这种季节性变化的外界因子是温度的节律;在热带亚热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湿度的节律性变化。
群落的周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节律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由机体内部的和机能的节律,就是通过与环境节律相联系而反映出环境的节律,是有机体长期与环境节律相适应的必然结果。
世界各气候带的植物生活型谱(Raunkiear,1905)气候带种数生活型%PhChHCrT热带(塞色尔群岛)25861612516荒漠带(利比亚)194122120542地中海代(意大利)366126291142温带(丹麦)108473502218北极带(斯匹次卑尔根)11012260152常态普1000469266134、生态位(niche)
C.Elton(1927)把生态位定义为种在群落中的机能作用和地位。后来,许多人认为生态位可与资源利用谱等同(May,1976)。根据G.F.Gause(1934)等人的实验,生态位相同的种不能共存,因之有人提出每个生态位一个种的概念,上边谈到的同资源种团,实际上它们的资源利用谱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生态位与群落结构有密切的联系,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位多样性越高。§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定义: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提出)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态系统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点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全球性生态问题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产者
(producer)消费者
(consumer)分解者
(还原者)(decomposer)六大组成成分①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②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③分解者:异养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动物等。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物群落)
三大功能群
生产者(producers)又称初级生产者(primaryproducers),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初级生产者也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媒介。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分解者(composers),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小型消费者使构成有机成分的元素和贮备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又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主要环境组分
辐射大气水体土壤§3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一个食物链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据周立志)植物蝉(初级消费者)
螳螂(二级消费者)黄雀(三级消费者)鹰(四级消费者)(顶极食肉动物)
食物链食物链(foodchain)和营养级(trophiclevel)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的一环套一环似链条式的关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地转移到大型食肉动物。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阶层或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食物链的类型捕食食物链(grazingfoodchain):又称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如草食动物、各级食肉动物。
牧草→羊、牛→狼以绿色植物为起点,是活的生物体。腐食食物链(detritalfoodchain):又称碎屑食物链,从死亡的有机体或腐屑开始。
动植物残体→腐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顶级肉食动物
以动、植物残体为起点,数量越来越少。
食物链的类型寄生型食物链:以活的生物为寄主,夺取寄主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生存。体型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
植物→动物→寄生物→更小的寄生物
食物链的特征食物链的长度通常不超过6个营养级,最常见的4—5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不断流失;食物链越长,最后营养级位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因为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营养级越多,其能量损耗也就越大;食物链的特征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在进化历史上有改变,在短时间内也会发生变化。食物网食物网(food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它往往是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形象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还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生物←→环境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
(据周立志)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还原者(细菌、真菌)放牧系统净初级生产分解系统死有机物太阳辐射能呼吸散失呼吸散失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能流物流环境(土壤、空气、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抵抗力resistance);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2024年度特色商业街区个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地下车位租赁与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应用协议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场馆场地安全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高校与电子商务企业人才输送及平台建设协议3篇
- 2025年度变压器研发设备转让与技术培训合同
- 2025年度海鲜电商平台冻海鲜退换货处理协议
- 2025年度工业产品销售与物流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广州护肤美业加盟店运营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充电桩场地租赁与充电桩租赁合作协议
- 阅读《合作学习: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的体会
- 粉尘整改方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在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最新开利中央空调故障代码大全
- 列车牵规正文
- 中小学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比考核表(分值已调整)
- 时产10吨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 挡风玻璃自动涂胶方案
-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共38页)
- 资产损失鉴证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