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_第1页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_第2页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_第3页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_第4页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

1.通过实例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2.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新课导入站在平坦的大地上,你能感受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吗?古人是如何认识的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①天圆地方古代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天圆地方的理论无法解释?a.海边看来自远方的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说明:点击方框范围外,可以翻页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天圆地方的理论无法解释?b.登高望远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天圆地方的理论无法解释?c.月食现象说明:点击方框范围外,可以翻页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生活实际,能反映地球是球体的现象a.海边看来自远方的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b.登高望远c.月食现象记到课本P11空白处小结: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②太阳和月亮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可能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③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猜测推测证实确证环节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63714万5.1亿阅读课本第12页图1.6,识记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快(限时1分钟)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北极南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记到课本P2第二段开头环节二、地球的大小环节二、地球的大小活动探究: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表1.3地球大小的比较地球大小比较项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7.29×101050活动探究:感受地球的大小2.用太阳和月球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月球我的表面积越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11960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约是我周长的

倍。4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它?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环节三、地球仪思考并回答:1.地球仪是否就是地球真实面貌的全部反映?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3.你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吗?不是,只是地球的模型,部分反映地球的情况。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环节三、地球仪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环节三、地球仪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环节三、地球仪地轴:地球仪地球的自转轴,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环节三、地球仪拨动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图1.9)。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环节三、地球仪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也叫0°纬线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环节三、地球仪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课堂小结平均半径:表面积:最大周长:地球和地球仪形状大小地球仪定义作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