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_第1页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_第2页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_第3页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_第4页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第二节·第1课时地球与地球仪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拍摄的视频问题驱动地球的形状球体人类从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体吗?一起挑战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获取知识得到素养科学故事、史实资料以及数据、类比方式。使用工具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描述地球的大小。综合思维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

世世代代生活于地球上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要晚于对星空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地球之上,我们无法观察到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无比艰辛的历程。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结合小组查找到的科学故事、史实材料或阅读课文,组内成员说一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些事儿。1.讨论问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分成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论点和主要的例证是什么?2.分工建议:建议每组同学进行分工,选出记录员和汇报员。活动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海边迎面驶来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实例1:海岸看船点击返回点击返回实例2:登高望远点击返回实例3:月食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①猜想阶段古中国——天圆地方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周髀算经》古代人们直觉认识以为大地是平的,把天空看作是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②推测阶段于是有了“地球”的概念。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地球?地球也是球体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③证明阶段麦哲伦船队环球探险航线示意图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地方”与“地圆”的争论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④确证阶段地球卫星图片20世纪,人类从太空观察地球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活动总结观察推理太阳、月球的形状

实践证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影像确证卫星影像直观感觉“天圆地方”小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有多大?从哪些角度描述地球的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大小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6357KM(极半径)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6378KM(赤道半径)认识地球的大小5

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大小的比较比较项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约相当于飞机沿着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729亿50认识地球的大小5

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约是我周长的____倍。太阳月亮119614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已

宙二、地球的的模型——地球仪

由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地球的的模型——地球仪大家来找茬地轴颜色点和线符号文字与地球相比,地球仪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二、地球的的模型——地球仪新知感悟BCDEA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赤道探究挑战8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如图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极点。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如图②所示。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66.5°,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在图③a、b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

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在图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

不会翻倒。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小试牛刀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最青春乘组”航天员搭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升空,从天宫飞船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问2.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km

B.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真实存在着一根巨大的地轴问A.椭圆B.圆弧

C.球体

D.方形小试牛刀

某校举办“世界在我手中”主题作业展示活动。下图是部分地球仪作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四个作品中,最接近标准地球仪的是A.①B.②

C.③

D.④问4.在“讲模型”活动中,对地球仪介绍正确的是

A.利用地球仪可以了解全球海陆分布概况B.地球仪能展现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C.利用地球仪可以精确量算两地实际距离D.地球仪能准确表示地球大小和形状问思维梳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形状:球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猜想)→月亮和太阳(推理)→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卫星照片(亲眼目睹)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6371千米约4万千米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为正球体地轴:假想轴,倾斜23.5°,指向北极星附近南极、北极、纬线、经线地球的大小探究实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来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了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如何在地球仪上查找某个区域的位置?让我们课下一起探索吧!(基础探究必须完成,挑战探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基础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