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8一、单项选择题1.

学生在作文中对“借代”的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教师用正确的例子来进行讲解。下列语句不适合的是______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江南博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正确答案:B[解析]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金戈铁马”代指精锐的部队。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比喻为“梨花”。C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乱红”代指落花。D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落红”代指落花。

2.

教研组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讨教材编写建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材要适应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B.教材编写要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C.教材中的选文应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D.教材编写不必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教师也不必创设教学活动,只需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正确答案:D[解析]D项,表述有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要鼓励教师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3.

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整理成语。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______A.《拉贝日记》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B.“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环保的“金句”,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坚决态度C.父亲去瑞士参加“国联”的会议,已经走了几天了。徽因一整天都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她一边看书,一边心神不宁地听窗外的雨声D.《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他精通文章,克己修身,为善乡里;他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一直广受景仰正确答案:A[解析]A项,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用在此处不符合句意。B项,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此处使用正确。C项,心神不宁:形容心情不平静。此处使用正确。D项,山高水长:比喻人品德高尚,声誉流传久远。也比喻恩德、情意深厚。此处使用正确。

4.

备课组围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研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B.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C.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D.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C[解析]C项,“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表述有误,语言建构与运用才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5.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生1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读得非常好。人们说诗词“七分诗,三分读”。我觉得生1的三分可以得满分了。我想同学们通过自己朗读,也能达到生1这样的高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分钟。大声朗读,然后想一想你能读出什么味道,这种味道从何而来?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好,三分钟到了,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我先请个女同学,其他同学看看她能否读出味道来。

(生2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好,请坐。我问问生3,你觉得她读出味道来了吗?

生3:我觉得她读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如生1那样激情澎湃,可能是因为语调问题。

师:哦,有点含情脉脉了是吗?你来读一下我们听听。

(生3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以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你读的时候可能有你对诗词的理解,当然还与个人的气质和音质有关系。生3的声音浑厚,生2是小女孩儿,可能读出来声音就不那么浑厚,读得也不错。我觉得阅读是极具个性的审美活动,每个人都应该读出你自己的味道来。

师:我想听听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味道,能讲一讲这种味道从何而来吗?要落实到诗词之中。谁来讲?你读出什么样的感觉了?这种感觉是具有个性的,无所谓对或错,这么好的诗词没有我们的阅读是很遗憾的,我找个同学来起个头儿。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相关评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这段教学过程反映了阅读教学是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方法B.教师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就更有目标,效率也会更高C.这段教学既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求D.教师最后的总结发问体现了教师将阅读回归文本内容的意图正确答案:A[解析]A项,“最重要的方法”的说法过于绝对,教学片段中体现的是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朗读的重要性。

6.

阅读某教师《师说》教学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师从以下五个方面走进文本。第一,展示PPT,介绍作者概况及作品,交代写作背景。第二,学生反复朗诵,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第三,教师对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第四,合作探究,把第一、二段翻译为现代汉语,分析文中采用对比论证。第五,布置作业,回顾本节课内容,预习三、四段,总结虚词“之”“其”“于”用法。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以便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B.初读环节,诵读只要让学生多读,就可以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C.合作探究环节要让学生明白“说”这种文体特点,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完成重难点的学习D.最后对本节课的总结,并设置预习作业,很好地为下节课做好了准备正确答案:B[解析]B项,表述有误。初读环节,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有教师的范读或者听录音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调读的节奏、轻重音等问题。

7.

阅读下面的教学后记(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这一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尽量多的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且慢启发”,慢慢改掉以往为赶教学进度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的教学套路。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加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以往的阅读课上。我总是先布置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读的方向、思考的重点就明确了,教案预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达到了。然而不足的是,教师的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先入为主,造成了思维的定式,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学应充分关注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见解B.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C.教师应尽力避免先入为主的设疑,以免干扰学生的自主阅读D.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悟、欣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确答案:B[解析]B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于文无据。

8.

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并举办了一场“文学知识竞赛”,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答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体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得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继续提倡和发扬B.巴金,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散文集《随想录》C.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塑造的“普罗米修斯”形象被马克思称赞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D.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完美地运用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艺术创作原则正确答案:B[解析]B项,“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表述有误,应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9.

教学《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理解“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补充其他句子加以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______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B.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可总得粜出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D.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和A、B、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使人的“身子长在水里”。

10.

赏析《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教师让学生积累同样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______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其-》)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例句运用了顶真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莲子”与“怜子”谐音双关。A项,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诗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晴”与“情”谐音双关。C项,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诗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干戈”代指“战争”。

11.

阅读有关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多媒体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体验创新乐趣。这种师生互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收集、辨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奠定创新基础。

对上述观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B.教师应该慎重运用信息技术,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C.加强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教师的教学,师生合作D.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正确答案:A[解析]A项,表述有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教师要擅长引导,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2.

班级开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活动,学生为报刊中的语句“问诊把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______A.坚定不移地以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B.新春佳节期间,广东社会消费由生存向发展、由物质向服务、由传统向新型升级,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生活理念的更新,也折射出别样年味C.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服务质量,江苏省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将大医院不低于20%的专家号源留在社区,由基层医院帮助患者进行预约转诊D.我们不能忽视食品卫生管理,对快餐食品、糖果、饮料、果汁等,都要经常进行抽查正确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坚定不移地”后加上“走”,B项,不合逻辑,“不仅反映了生活理念的更新,也折射出别样年味”前后轻重倒置。D项,不合逻辑,“饮料”包含了“果汁”。

13.

阅读《蜀道难》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蜀道难》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及其他助学材料,对诗歌的背景、李白的生平、文中的神话传说、语言风格等,做一个系统的了解。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分析。

教师讲授本课时要有大局观,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蜀道难》是李白的名篇,同时也是诗歌中比较重要的经典篇目。所以,了解作者李白及创作背景极为重要,同时不能忽略本课的艺术成就。通过想象与联想把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串联起来至关重要。在诗歌的语言方面,选择文中典型的诗句进行深度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对上述教学随笔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目的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诗歌教学强调反复诵读,朗读是培养语文语感的重要方式C.语文教学内容要不顾一切地追求“大而全”D.语文教学需善于利用注释及其他助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正确答案:C[解析]C项表述有误,语文教学内容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小而深”。

14.

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苦”,大家觉得这样改好不好?

生:用“寒”字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

生:“冷”字夹杂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并不能表示。春雨用“冷”形容很恰当。“寒”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师:“寒”“苦”都不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无法准确地表现“凄冷”的特点,还有情的凄凉。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意境”,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交织成诗意的空间。二者融为一体,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

生:雨景在语言的表述下,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感情,表现出了一种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凄凉。

师:哪位接着说?

生:一种思乡之情。

师:绵绵的思乡情绪。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导入抓住问题,切中文意B.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正确答案:D[解析]D项,“讲授法”表述有误。题干教学片段中的教师没有运用讲授法,运用的是谈话法。

15.

下列选项中,同时属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的学习任务群是______A.整本书阅读与研讨B.学术论著专题研讨C.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D.汉字汉语专题研讨正确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同时属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

二、案例分析题(共40分)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相处

①高一了,在父母的双重威力下,我不得已住了校。其实我本不愿住校的。在家多好,有空调,有电视,有一大堆零食。最重要的是有老爸老妈温暖的笑脸。我呢,也可以安心地当一个小霸王。可是一旦住了校,这些就全没了。

②是,无论我怎样反对,最终还是得住校。于是,我在父母的陪伴下离开了温暖的家。

③走进学校宿舍时,映入眼帘的是冰冷的木板床和舍友陌生的笑脸。我趾高气扬地走进去,对站在门口扛着许多行李的老爸老妈挥挥手,让他们放下东西赶紧回去。他们对视一眼,又嘱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才在我不耐烦的催促中离去。这一幕被我那五个新室友全看在眼里,我发现她们的笑容似乎都变得有些僵滞了。一个梳马尾辫的高个女孩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哪有这样对爸爸妈妈说话的,你很没礼貌呢。”我冷哼一声,不理她,她却又说道:“我叫小晋,睡你下铺,以后请多关照。”我不耐烦地横她一眼,还是不答话,于是她只好讪讪走开了。

④我发现跟我住一个宿舍的这帮女生真是要多烦就有多烦。她们在夜自习时讨论问题震得天花板都乱颤,我常常狠狠地把书往桌上一摔,怒喝一声:“都别吵了,还说!让不让人看书啊!”她们会诧异地望着我,然后都知趣地闭了嘴。洗漱时管我借香皂,我从来不借,感冒时问我有没有纸巾,我看也不看就说没有。渐渐地,我发现大家对我似乎越来越冷淡了。一开始我并不在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凭她们几个,又能奈我何?

⑤后来有一次气温突然下降,没带御寒衣服的我在宿舍里冻得瑟瑟发抖。室友们“幸灾乐祸”地看了看我,说句“真冷啊”就各自去穿她们的厚毛衣了。我气得满脸通红,拍按而起大骂道:“有那么好笑吗?你们这些没人性的女人!”小晋冷笑着应道:“哎哟,是谁每天装得跟黄世仁似的?”说完她们便哄堂大笑起来。我顿时备感伤心,跑进厕所一个人号啕大哭。过了好一阵子,小晋走进来在我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我不解地看她,她却微笑道:“慢慢来吧,小公主,要学会怎样和大家相处!”

⑥那一刻我融化了,一时间百感交集,于是抱住小晋哭得更加嗜意。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恶劣啊!相处就是要宽容、理解、以心比心,而我却……不管怎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和大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⑦现在,我经过努力,已经学会怎样和室友们好好相处了。

⑧相处,真是一件说它难它就难,说它简单它就简单的奇妙事物。

问题:1.

请从第⑤段和第⑥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修改。正确答案:(1)错别字:第⑤段中的“拍按而起”应改为“拍案而起”,第⑥段中的“嗜意”应改为“肆意”。

(2)病句:第④段中的“她们在夜自习时讨论问题震得天花板都乱颤”成分残缺,应改为“她们在夜自习时讨论问题的声音震得天花板都乱颤”。

2.

请指出该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优点: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本文内容丰富而具体,叙事有条不紊,如住校的过程和作者的心理活动,生活琐事中作者不恰当的行为,室友的态度变化,小晋对作者的帮助、启发等。本文用朴素的语句,记叙了真实而又具体的故事,表达了真切的情感,让读者了解了小作者从一开始的不好相处到最后与室友们相处得很好的这个过程,并为之感动,受到启迪,是篇不错的记叙文。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家庭教育,决定人生

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对儿子每天的生活有严格规定。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带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练字。因此,曾家尽管是侯门大族,却未见纨侉子弟,儿孙满门俊秀,个个成才。这与曾国藩重视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②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节目曾在北京某少管所做了一次调查,发现85%的少年犯都与他们所受的不良家庭教育有关。其中有一位因喝酒斗殴而被拘留的少年犯告诉记者,他父母亲离异后,父亲把他带在身边,而父亲喝酒、吸烟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学会了吸烟、喝酒,什么事都做。一位教育家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如同农民种庄稼,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

③家庭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孩子溜到果园去偷梨,被守园的管理员看见了,管理员跑了过来,对着树上的孩子喊道:“快下来,再不下来我可要告诉你爸爸了。”孩子笑嘻嘻地说:“您告诉他也没用。”管理员说:“怎么会没用?你爸爸会打烂你的屁股的。”孩子听后笑得更厉害了,他用手指了一下前方,原来在不远的一棵树上,他爸爸也在偷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④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从未暗示过孩子一定要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而是让孩子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去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曾在日本大学工学系化学专业就读,但因喜欢有关IT领域的工作而中途退学,最后从事计算机图表的设计工作。次子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毕业后进入苹果公司,负责制作合同文本。大前研一的两个儿子谈到父亲时,常常感激大前研一给予了他们选择的权利,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些理解和尊重。

⑤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孩子未来的手。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3.

请从第①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修改。正确答案:(1)错别字:第①段中的“穿带整齐”应改为“穿戴整齐”,“纨侉子弟”应改为“纨绔子弟”。

(2)病句:第②段中的“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再发生”。

4.

请指出该习作在论证方面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优点: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本文采用了供材料议论文的标准结构形式,即“引——议——联——结”。开篇引用材料提出论题,中间围绕三个分论点:“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联系实际,列举事例进行论证,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综观全篇,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首尾圆融,开阖自如。②事例详实,分析透彻。文中引用了曾国藩教子、记者调查、父子偷梨等典型材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生避免了写议论文只知堆砌事例,缺少分析说理的常见毛病,在列举事例之后善于做精彩的议论,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深度。如在列举了大前研一的事例之后议论到“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些理解和尊重”,有了这些深层次的开掘和理性的分析,观点就要比一般人深。

三、教学设计题(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原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三单元《短文三篇》,同课另外两篇短文为《热爱生命》《信条》。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单元说明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2)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和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

(3)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品的地位和价值。撰写读书笔记,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话题,撰写评论。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2)文本分析。《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这篇文章较为艰深,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语言跳跃、晦涩、不畅,故而教师要进行引导阅读。

(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积累,思想渐趋丰富,但对思想性极强的文章理解起来虽有难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与思考达成目标。

2.

选择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正确答案:[参考设计]教学目标: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和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

教学片段: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茂密的芦苇,造就了最古典最优美的诗情画意。两千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至理名言。

(投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思想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思想,就不能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