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_第1页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_第2页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_第3页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_第4页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摘要:单位犯罪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损害社会利益的新型犯罪。单位犯罪是经负责人决策或讨论决定对社会产生危害的犯罪行为,对于单位主体只能认定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刑法》对于单位犯罪的解释还是不够完整,单单就这样认为这两个是主体也太简陋了一点,导致对于主体的认定产生争议,让单位犯罪出现很多新的情况以及问题,需要对立法进行完善。本文运用了逻辑推理给《刑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特点和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对此,结论为分析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主体并没有确切地指出是否所有类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其次是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不足的方面作出分析并完善。基于对上述的结论,对此提出几点建议:(1)对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具体补充说明。(2)明确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3)完善单位犯罪刑罚制度的缺陷。关键词: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完善OnCriminalLiabilityofUnitCrimeAbstract:Unitcrimeisasociallegalphenomenon.Withthedevelopmentofthemarketeconomyandnewtypesofcrimesthatharmsocialinterests.Unitcrimeisacriminalactthatisharmfultosocietythroughdecision-makingordiscussionbythepersonincharge,andtheunitsubjectcanonlybeidentifiedasthepersoninchargedirectlyresponsibleandotherpersonsdirectlyresponsible.However,duetotheincompleteinterpretationofunitcrimeinChina'sCriminalLaw,itistoocrudetothinkthatthesetwoarethemainbody,whichleadstodisputesoverthedeterminationofthemainbody,whichcausesmanynewsituationsandproblemsinunitcrimeLegislationneedstobeimproved.ThisarticleuseslogicalreasoningtoprovidetheCriminalLawwithrelevanttheoreticalperspectives,and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andimplementationmethodsofcriminalresponsibilityforunitcrimes.Inthisregard,theconclusionistoanalyzethescopeofthesubjectofunitcrime,butthesubjectofunitcriminalresponsibilitydoesnotclearlyindicatewhetheralltypesofcompanies,enterprises,institutions,institutions,andgroupscanbethesubjectofunitcrime.Thesecondistoanalyzeandimprovetheinsufficientaspectsofcriminalliabilityofunitcrimes.Basedontheaboveconclusions,severalsuggestionsaremadeforthis:(1)Thesubjectofunitcrimeshouldbespecificallysupplemented.(2)Clarifysubjectivecrimesofunitcrimes.(3)Defectsinperfectingunitcriminalpunishmentsystem.Keywords:unitcrime,corporatecrime,criminalresponsibility目录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背景分析单位犯罪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它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犯法方式,给社会带来了新的考验。世界各国都存在单位犯罪,他们也为这个罪定下了法律,主要是为了维护单位的政治经济秩序,制定了刑罚制度。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在刑法总则的第二章中编写了单位犯罪,有一些罪名也适用于单位犯罪,直到现在又添加了几个适用于单位犯罪的罪名。可是,现在对于这个单位犯罪还是会存在很多争议。单位的犯法责任应该如何定罚?单位犯罪对于责任主体是怎么定论?单位能否成立自首制度?单位能否成立累犯?怎么才能完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等问题。本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此作出了分析与讨论,结合理论知识的对单位犯罪主体以及犯法后的责任的根据以及责任理论、刑律责任的完善性和对刑罚制度的完善作出了分析研究。1.1.2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意义由于严厉打击单位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之一。与此同时,在我国法学界,关于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的争议也是说古谈今,争议的焦点与单位犯罪的关联息息相关。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早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热搜。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王瑞(2014)研究指出,单位犯罪处罚类型为双罚制和单罚制,不过要根据情况适用不一样的处罚,由此得出,我国刑法对单位处罚制度有着相对的灵活性。王瑞.王瑞.“单位犯罪”的定义及其衍生问题的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9-31王吉春(2015)研究指出,单位犯罪在主体上认为国家机关是可以适用于单位犯罪,毕竟单位犯罪具有整体性和具有单位意志,机关也是代表着国家意志。因此,机关能成立主体的。王吉春.浅议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王吉春.浅议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63-66陈诚(2017)研究表明,我国刑法对罚金刑应该要重视,不能单单将罚金刑作为附加刑,这样让罚金刑得不到广泛使用,应将罚金刑也列入主刑有利于增加单位犯罪的打击力度。明确单位犯罪罚金刑的金额,修改罚金裁量原则,符合法治精神。陈诚.论我国单位犯罪的缺陷与完善[J].法制博览陈诚.论我国单位犯罪的缺陷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7(34):2031.2.2国外研究吴晓霏、孟凡君(2010)研究指出,英美法系对于法人刑事责任理论五个要点包括替代责任、同一原则、法人文化理论、集合原则、法人反应责任原则。对于实用性,只有替代责任和集合原则比较合适。吴晓霏,孟凡君.英美法系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理论论要[J].法制与社会吴晓霏,孟凡君.英美法系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理论论要[J].法制与社会,2010(04):258陈忠林、席若(2017)研究指出,根据澳大利亚对于法人犯罪在《刑法典》的判断,对于法人授权实行犯罪行为还需要通过董事会或高级主管人员的认定以及法人自身的文化来作出判断,是否默认许可实行犯罪行为。这种从法人自身的刑事责任理论是有缺陷的,因为法人的意志和行为总是通过自然人的意志和行为来实现的,即使是宏观的法人文化或管理结构也是借助于法人管理人员的具体行为而逐渐形成的。陈忠林,席若.单位犯罪的陈忠林,席若.单位犯罪的“嵌套责任论”[J].现代法学,2017,39(02):110-122陈建(2008)研究指出,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法人刑事责任的国家。因此,法人的刑事责任理论学说比较多,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替代责任。②同一理论。③认可和容许理论。对此我觉得英国对待法人的刑事责任研究是比较深入的。陈健.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陈健.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81.3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方法和内容1.3.1研究方法根据本文的特点,本文在编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了解关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国内外实施状况,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法律制度作出分析,并形成初步印象。2、案例分析法。从典型的案例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对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法律现状与完善。3、比较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国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构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相关法律制度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借鉴使用其相关法律规定。1.3.2研究内容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简略介绍主要内容: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概述、主体范围以及在法律上的完善。同时,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章:单位犯罪的概述。首先,从单位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开始,然后分析我国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对比了法人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以及争议性的情况,还有关于单位刑罚制度的适用性,最后阐述了英国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第3章: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对单位刑事责任的根据概述进行陈述,然后把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具体根据展开两部分进行分析,具体为法律根据与现实根据。第4章:单位犯罪责任的主体。关于单位犯罪责任的主体的探讨,分为单位与单位犯罪责任人员,单位也就五类,主要是对这五类作出概括说明成立单位犯罪的探讨以及我自己对此一部分的看法。单位犯罪责任人员一般是单位里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第5章:单位刑事责任的问题与完善。针对单位犯罪刑罚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完善这些问题的建议,对还有其他法条里没有规定的单位犯罪作出了适当的扩张解释,需要从立法上完善单位累犯、单位自首的问题。第6章:总结。第2章单位犯罪的概述2.1单位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关于单位犯罪,首先应该要有称呼,即它是责任人的犯罪。在过去的学说中,通常将其称为法人犯罪,因此从某种意见上来讲,法人犯罪只是个概况性词语。在刑法中,尽管使用了法人犯罪这个词语,但犯罪的不是只有法人。例如,某些银行的分支机构,总公司的其他分公司,外国的绝大部分企业或外国派驻到我国的代表机构等。在没有法人身份下还是有可能会变为刑罚主体。这样法人犯罪似乎就被贴错了标签,以至于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历史以来也是争议比较大的,毕竟在刑法的理论界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然而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刑事责任: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刑事责任是国家对触犯法律的人的行为的评价。从犯法的人的角度来看,刑事责任是普通人承担因违反法律规则而造成的刑事法律后果。单位刑事责任的否定性评价是代表着该国的审判机关与自然人的刑事责任看法各不一致。总的来说,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够认为是根据刑法的规程来判断单位犯法后是以整体有罪或处罚直接负责人。根据上述概念,单位犯罪的特征为三个:(1)复合性。犯罪主体的单位是一种特别的组织,大多数由自然人组成,但又不能离开自然人而独立存在且优于单位内部成员。自然人与单位以结合的形式才可以变成单位犯罪的一部分。如果自然人随意与其他非单位的组织或其他自然人结合,可能组成的不是刑法上的单位犯罪,更有可能组成的是刑法上的共同犯罪。总之,单位犯罪的主体具有复合性。这种复合性以自然人为主,单位为辅的内外结合的特别主体。在单位犯罪中,他被叫做单位,就是所谓的一个主体,但量刑中它可以是单罚制,也可以是双罚制,主要取决于哪个国家,有部分国家对于单位犯罪是适用于单罚制,本国采纳的是双罚制。(2)整体性。单位犯罪就是由直接负责人通过内部的决策组织开会支配而任命去实施的。一般来说,这种整体意志就是由单位的决策组织通过内部开会得出的决定产生的。单位犯罪就是靠着整体意志才能顺利进行实施。从行为上来说,具有犯法意识的整体意志已经向单位犯罪走上了第一步。(3)法定性。单位犯罪是依据刑法规程断定单位是否存在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断定要不要负刑事责任的。如果不存在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就只能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以及经济上的赔偿责任。现在,由于《刑法修正案》刑法分则中已经有很多罪名的主体不只是只有自然人,也包含单位在内。例如:贪污贿赂、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员罪等等。不过成立这些罪名的前提是单位必需是有法人资格,有独立的财产以及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单位犯罪的法定性还是属于比较严格的。2.2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2.2.1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一词,让一部分人心安理得了。以前没有单位犯罪这个词,是叫法人犯罪。法人犯罪分两种,一种叫做责任人否定说,另一种叫做责任人肯定说。现在,责任人肯定说已经成为通说,不过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依旧坚持责任人否定说。我国的部分有自己主见的学者一般都是研究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财产的主体以及单位与内部成员关系如何,并不断探讨直接负责人与单位采用双罚制来承担刑罚责任的依据。有几个观点需要探讨一下:(1)法人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相似,主要的差别是法人是可以以单位名义做事和有独立的财产。对于法人犯罪的责任理论,它是存在双重性。法人算是公司的直接负责人,实施行为是需要通过单位内部决策机构决定的,所以这样属于法人(单位)整体犯罪;而且我国采取双罚制为原则,主体除了法人,还有单位,这就属于双重性原则。追究法人犯罪,还必须遏制他们,对那些协助或实施起重要作用的责任人员及内部帮助人员也深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事实上,尽管司法解释的规定是为了协调对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却难言理想。李志恒.论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不纯正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19(02):75-80我国法人犯罪的增长速度逐步上升,对社会危害也在逐渐加重,是因为法人比自然人复杂。法人犯罪上升的速度相较于普通经济犯罪更快,而且犯罪的范围还特别广,比如一些地区以前法人犯罪数量还几乎为零,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证明法人犯罪如同单位犯罪一样,都是要慎重对待的。李志恒.论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不纯正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19(02):75-80(2)在探究法人的责任时,理当根据我国对单位犯罪采取的刑罚措施,也就是双罚制,不应该只追究一个法人的责任,应该再加上其他责任人员,其他责任人员应当遇见但未加以阻止,因此法人与其他责任人员承当连带责任。这体现了单位犯罪的主体性。不过在单位犯罪中也有一些争议问题,比如在单位里有人利用职位的优势为自己牟取益处,但单位的人并不知情,这就涉及到自然人犯罪(如职务侵占罪),这类犯罪场所就是在单位,这个罪是否涉及单位犯罪还是值得探讨。(3)对于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可以划分为罚金刑与单位责任人员刑,这两种刑罚方法都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犯罪,所以处罚的主体只有单位。双罚制针对的只是一个单位的整体,而不是只针对两个主体处罚,根据成员在利用单位中职位权力对犯法程度的大小而承担不一样的刑罚,双罚制对单位犯罪有着全面性,虽然各方面很完美,但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刑罚还是会加以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罚对象可以由两个组成,这是依据双罚制来定论的。单位所获取的非法利益就是由实施犯法的成员形成的单位犯罪,由于成员的行为形成具有集体性,所以单位与成员之间应该为责任的产生而负刑事责任。由此所得,本国刑法的规程对待单位犯罪的立法非常明确且严格。根据《刑法》的第三十条与第三十一条规程可以得出单位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然而上述需要探讨的几个观点,与《刑法》第三十条、三十一条的解释是有争议的,尽管内部成员也是属于单位内,但是他们间接上算是直接责任的主办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一类。现实上,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的人格与单位的团体人格是平等的关系,他们是彼此独立、互相平等的。不过这部分成员的人格不能代替他们在单位组织体的职务成为要素,必须有组织目标的意志和行为才能构成单位的意志和行为。即使上述的观点是有缺陷,但我还是比较认同第一个观点的,单位刑事责任是法人集体性责任,很符合双罚制。单位犯法的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对于责任的产生而负刑事责任具有从属性,为单元整体责任理当负刑罚意义上的责任。直接责任人员也是属于自然人,只是在单位里执行单位决策组织的节制的行为属于单位,有呈现出单位犯罪意旨,已经是不属于自然人犯罪了。所以,单位犯罪是一般是由两种行为构成,一种是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另一种是单元行为,由此产生了双罚制。2.2.2英国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英国对法人(单位)刑事责任比起其他国家更早承认,由于它最早承认法人犯罪,所以法人刑事责任主要有几个:第一,替代责任。法人相当于民法的代办人一样,为其属下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前提是在职责领域内和对单元组织有益处。第二,同一理论。该理论是英国的法律学者对对法人是没有实体犯罪而提出的,认为犯罪行为是自然人,相当于代替了法人实施犯罪行为。不过同一理论原则将法人的替代责任还是会不同于责任者自身的问题,从他与责任者的关联来推翻法人没有实体的学说,从而证实法人是有刑事责任。第三,认可和容许理论。法人对成员的行为表示放纵形式,明知成员有犯罪意图却不告知或者默认成员去实施犯罪行为,所以法人是应当对成员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第3章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3.1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根据概述单位刑事责任的根据指单位在某些情况下犯罪而需要自身承当刑法上的责任。我们对这个根据总会产生一点疑问,为什么单位会成立犯罪,或者单位应该要承担多少刑事责任。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根据犯法行为的大小而导致刑法上的责任在每一段过程发生了变化,因刑法上的责任发生了改变,所以刑事责任的根据也会随着变化过程而渐渐改变着。刑事责任是刑事责任的根据的前提,前面的一旦改变,后面的也会跟着改变,对此,它们也是依照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由于社会发展较快,阶段性的变化会出现人们对刑事责任的根据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像以前的社会对刑事责任的主体观念与现在社会的观念有着鲜明的对比,毕竟两个时代对刑事责任观念有着自己的独具一格的看法,时代在变,刑律也在跟着社会的改变而不断完善,所以自然观念也不一样了。刑事责任的根据就是要具体了解人们对于自己的行动是不是要负刑律上的责任和承当多少刑律上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犯罪的关系只是进一步了解这个犯罪程度大小到达了什么地步。3.2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具体根据3.2.1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法律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单位刑事责任的根据是认定为犯罪构成,但是犯罪构成在刑事上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才行的,只有满足犯罪构成的条件才会进行下一步的确认,是一定要形成刑事上的犯法,才可以认为这个刑事责任要不要担责。所谓的犯罪构成的含义是作为犯罪的一种认定规范,它也是属于一种对社会具有危害风险。然而更严重的是犯罪,这才是成立刑事责任的根据,根据对社会的危害风险的大小,来断定这个罪要承担多大的刑罚以及责任。由于犯罪构成是一个整体,所以它也是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一致,是犯法行为实现犯罪的象征。作为已经在犯法的单位,其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就是依照刑律的犯罪构成诞生的。单位犯罪是单位有能力独立承当责任的资格,才能成为主体,而且还必须有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单位必须具有刑律上所认为的责任能力。与自然人相似,自然人也就是符合年龄与精神方面才能有刑事上所认为的责任能力,所以单位犯罪的产生是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人相互结合,成为一个结合体。单位里的自然人就相当于单元的大脑和手脚,每走一步就是单位的行为表示,由成员理解法律规定并制定、执行计划,这样体现了自然人在单位的重要性,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与自然人是具有不可分割性。自然人与单位结合要具有独立的社会功能,所谓的社会功能是成员对外提供社会服务和监督社会的事情。如果单位里的自然人不具有社会功能的条件,那他就进不了刑法的社会领域实施对社会危害的行为,前提这个成员想实施单位犯罪。单位里的自然人有了社会功能并且得到了单位直接负责主管人的认可,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在单位决策机构批准的范围开展社会活动,这是成立单位犯罪的条件之一,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能施展犯罪行为,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就不能实现了,也就不能做刑法以外的事了。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还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这个财产是只有单位拥有的,并且可以自由使用这笔财产,这是证明单位有能力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刑法制定了对单位犯罪用罚金来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方式。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存在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对于单位犯罪的主观上也许是故意,也有可能是过失,毕竟故意才是犯罪的主要形式;另一种说法是只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毕竟单位犯罪涉及的是为单位获取非法金额的犯罪,是有目的的实施犯罪,得出结论只能是故意。根据这两种说法的不一致,以及《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已经逐渐完善,有一部分属于单位犯罪的罪名的主观方面已经是包括了故意和过失了,所以我也认为这个修改没有矛盾。既然单位犯罪的形式是故意的,是可以归咎于法人,那么,主观方面是过失也是可以归咎于法人。单位法人是受到决策机构决定形成的,认识能力和实施行为还是会有所制约。单位法人的决策机关实施法人行为时,无论犯罪结果如何,也不管是不是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只要是在业务范围内行使职务权利,都应当被当做是法人的过错,因此,单位法人都要负起这个刑事责任。过失犯罪虽然主观是过失,但不等于没有其他的目标。一般来说,过失都是由行为人不存在主观目的而实施,导致形成过失犯罪的结果。只要单位法人行为上是有目的,不成立过失,毕竟过失犯罪是肯定没有目的的。面对不同的罪行,单位犯罪的客体也会变得不一样,与自然人相同,但未必所有客体对单位犯罪都合适,刑律对于单位犯罪的客体严格且认为性质比较特殊。单位犯罪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刑法说的对象、行为、结果等其它内容,与自然人犯罪区别不大,只是单位实施行为的对象为自然人,身为成员的自然人是有独立人格,主要是看他的行为是为个人牟取不法益处还是为单位牟取不法益处的犯罪行为。对此,刑法也是做出了规定,双罚制就是很好的方法。根据单位的业务,单位法人是经过领导同意或未经领导同意去复合单位的业务的实施刑法上禁止的行为,就要看行为上是否体现了整体意志。3.2.2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现实根据单位刑事责任现实根据一般是指单位内部人员利用自己方便的权利去实施犯罪行为,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已经给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损害。单位犯罪给社会的生活秩序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让公众对单位印象已经渐行渐远,现行法律在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对待单位犯罪的惩罚不足与如何预防的问题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有家企业造了某些单位的公章不仅用在自己企业里,还用在职工办理某些业务上造假。经过警察调查后,认为这是单位行为,所以决定不予立案。这个案例就说明了单位刑事责任还需要重视,对于某些单位行为开始接近犯罪时,应该开始重视,这样才能防止产生最坏的结果。刑法上对单位犯罪没有写明的犯法行为,只能对策划和指挥的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诞生的代表,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整体,他们为单位带来了经济上的益处,但有部分法人为单位的利益也是会用尽招数实行犯罪,这相当于让法人成为了单位犯罪的代理人,这呈现了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现实根据。第4章单位刑事责任的主体4.1单位刑事责任之单位《刑法》第30条就已经详细说明单位犯罪的主体为单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总共有五大类,下面进行论述:(1)公司。公司是依照法律创设并获取营利的组织。它也是一个法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为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公司包括两类: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数量不能多于50人并以股东出资额来承担公司的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而且有限责任公司也有几种类型,包括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人数和规模比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等等。其中比较有争议的就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也是一个问题。对此学术界也是存在争议,我认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是不设立股东会,但是没有说它不可以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而且它也是个法人股东,相当于单位犯罪的决策机构、直接负责的掌管人或内部策划成员,一个人作出对整个公司行使业务的决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其它公司相比还是有共通性,公司法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同样适用,就是说在单位犯罪的刑法上的规程也一样适用,所以我觉得对于主体上的确认应该也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东以他们各自所持有的股份对公司的责任负责并以公司全部资产负担责任的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必须有“三个重要的团体”,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所以不同于某些责任公司。不过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它们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法人资格。分公司由于没有自己资金,就不具备成立公司承担者的身份:子公司是有自己资金的,就有成立公司承担者的身份。所以分公司是由总公司承担责任,则子公司有自己的财产,就单独承担责任。(2)企业。企业是为营利目的而建立的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且独立、连续地从事生产等各类经济活动。企业与公司本质上是点区别,公司是依照法律程序创设并获取营利的组织,而企业是以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但企业与公司还是有关联性的,就是公司也是属于企业的一种组织,为什么法律会把公司与企业分开,我觉得是因为公司在企业的犯罪率比较突出,所以法律才设了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企业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其中私有企业公司比较有争议,对于它是否能变成单位犯罪的主体,刑法并没有详细说明。有人认为私有企业公司的主体的自然人,追求的也是个人益处,并不是为企业的所有人牟取不法利益,故不能变成单位犯罪的主体。但我觉得私企还是有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毕竟我国刑法对于单位犯罪的企业、公司没有限定所有权性质,而且企业、公司只要是合法成立并合法经营是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私有企业公司与个体户的结构和转运机制也是不一样,私有企业公司是具有一种拟制法律人格且依法设立的组织,法律地位也与个体户明显不同;如果将它从单位认定是犯罪的主体中排除,这样的做法明显不太合适。(3)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机构为了社会公益而成立的。主要业务范围有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一系列活动,事业单位相当于是国家机关的下属单位,其资产是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只是社会公益,不能营利,但是它是具备法人身份的,所以事业单位是可以变成单位犯罪的主体。(4)机关。关于国家机关是否变成单位犯罪主体的学说还是会存在争议,肯定说觉得,在法律上应当保持平等的原则,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毕竟如果按照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国家机关是符合单位犯罪的要求,而且现在还是会存在小部分的单位为了集体利益利用自己职权去实施犯罪行为,将它列为主体,有利于让群众对法律更加信任。其实国家机关我觉得不能变成单位犯罪的主体,毕竟国家机关是管理本国的事务和行使本国的职能,它是代表着本国。如果法院审判一个国家机关,对于国家也会有负面影响,这会降低人民对国家机关的信任程度。毕竟现阶段也就是小部门的行政案件,不过这类一般都是小事情。也就是工作失误之类而已,如果是真的按照单位犯罪判处刑事案件,社会舆论也会多,但是现在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有机关存在争议,所以我觉得主体不能有国家机关。(5)团体。团体是包括社会团体、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由自然人或法人构成。4.2单位犯罪责任人员单位犯罪责任人员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在理论界都是有争议,这个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具体是哪一类?法学界的每一个人对于这个直接主管人员解释都有自己的观点。观点一觉得单位犯罪有着决策性作用的主办人员,就可以被确定是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对于在单位犯罪起组织、协助组织的,就等于从犯一样,这类人只是其他责任人员;观点二觉得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就是单位犯罪中的掌管人,只要行为上与单位犯罪有因果关系并有组织和决策的行动着,就是直接负责管理人员;观点三认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应该与上级领导有关,毕竟单位最终决定权都是在上级领导里,他们明知道下属在做着违法犯罪的事但却抱着放任不管的心态或者支持,因此上级领导应该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具有决策权的下属应该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观点四认为单位犯罪的法人应当包括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在上面的四种观点,我比较同意观点三与观点四。单位直接负责主管人员,言下之意,就是单位里最有权力的人,法人、上级领导都属于单位里最有权力的,而且身为领导,应该都是非常了解下属或身为一个单位法人是非常了解单位的情况,所以我个人更同意观点三与观点四。对于观点一和观点二,我觉得说得也对,只是觉得意思不够全面。虽然刑法第31条关于单位犯罪对于那个直接负责主管人员现在还是有争议,但以后估计就会对这个法条有着详细解释。单位中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是根据单位决策机构的决定去实行单位犯罪的单位内部人员。从主观上看,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根据单位决策机构的决定去实行单位犯罪,这体现了决策机构是单位整体的意志;从客观上看,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行单位犯罪就可以认定为是单位实施犯罪,具有因果关系。这些人员在单位里虽然是内部的一般成员,但是在单位犯罪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第5章单位刑事责任的问题与完善5.1单位犯罪刑罚制度的问题与完善法人算是单位里的一位负责人,对于在单位犯罪上,他自然有能力实施犯罪,主要是他背后有一个单位内部决策机构在支撑着他,这个机构就是一个单位整体。现在法人犯罪的增长速率不断上升,对社会危害性也在逐渐加重,而且犯罪范围还特别广泛,所以还是需要更完善的法律规范应对法人犯罪刑罚的这个问题。我国刑罚制度在遇到某些情况上还是不够完整,操作性较差。毕竟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在主体上的刑罚差异性较大,刑罚没有做到一步到位,而且双罚制又不能全部应用在单位犯罪之中。刑法上对于单位犯罪的应用上,没有实际说明单位是否有累犯、自首的问题以及罚金刑罚也存在弊端上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对于刑罚制度还需要更完善些,提出了几点建议:(1)应该从实践上去认定刑罚制度的适用范围,对单位犯罪的刑罚应该做到不同于自然人的刑罚,保障它的独立性。(2)不能只是用财产的刑罚去针对单位犯罪,应该为单位犯罪的刑罚制度设置有针对性的全新刑罚制度。(3)对于严重的单位犯罪,采取更严厉的刑罚制度,吊销营业执照或取消负责人的法人资格。(4)对单位的业务范围进行限制,或者剥夺某些业务范围。5.2单位累犯的问题与完善由于单位犯罪现在已经逐渐增多,对于它是否能成立累犯制度,主要还是看它是否符合单位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单位前罪执行完的5年内再犯罪是否构成单位累犯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思考。因此,对于单位累犯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完善。我国刑法未规定单位累犯制度,只有普通累犯制度。但想一下,如果单位紧接上一次犯罪五年的限期内再一次犯罪,它的刑罚应该会加重,这很符合自然人累犯制度的理论,是符合刑法总则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对此,刑法界也是有几个观点。观点一:单位变成累犯是因为单位符合累犯的主体,累犯的犯罪主体一般是自然人,可是累犯的主体成立条件也符合单位,不过前提是单位必须有前罪,并且在前罪刑罚是执行完毕以后的五年内。单位是一个整体,也有自己单独的人格、个人财产以及单位意志,在五年内再次犯罪就能证明主观是故意并且给国家、社会、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社会危险性大,给它的判重点刑罚,才具有威慑力,这样能有效预防并阻止它再来第三次的犯罪。所以单位犯罪是可以成立累犯制度的。观点二:单位不能成为累犯,毕竟它无法离去人的意识,也不可能具有主观恶性。单位并不是都有人身危险特性,毕竟犯罪主体也未必都有,难说是过失犯罪。虽然累犯的主体有自然人,单位也符合,但是单位与自然人并不相似,它有它的特点。单位是成员来落实单位犯罪的,它是物,所以没有人身伤害性。对单位处罚再重的罚金也是不可能让单位像犯罪者一样感同身受的,它是不会因为重罚金而认识到累犯是多严重的犯罪。完善单位累犯的问题,我更对第一个观点表示认同,单位应该有累犯制度。单位是一个集体意志并且是一个整体,而且单位法人有决策机关,实施犯罪的也是直接负责主管人员与其他责任人员。所以当这些人被判入刑,就会出现另一个替代主体担任他们的职位,如果这些新进来的人也实施单位犯罪,那就不认为这些新进来的人主管恶性更大,毕竟第一次单位犯罪主体与第二次单位犯罪主体不相同。单位犯罪本身就存在缺陷,会出现人身危险性。不过新的负责人如果在单位再次实施犯罪,决策机构也同意的情况下,对单位的罚金就会更加大,面对这样的风险,单位会有所顾虑,所以他们对此会慎重,从而减少单位犯罪的发生。因此,要做到有必要对单位的累犯进行更高额的罚金刑罚的完善措施,这样就能让单位不会那么轻易让新的负责人实施单位犯罪,起到有效预防单位犯罪的作用。5.3单位自首的问题与完善自身的主体一般是自然人,单位能否成立自首的主体。如果成立自首的主体,又要研究单位是否构成一般自首主体或特殊自首主体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探讨。因此,对于单位自首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完善,毕竟这属于一个法律漏洞。单位犯罪,对于自首,单位可否变成主体。一般而言,自首的主体都是自然人,多数是罪犯,都具有独立意识,行为上也是犯罪后再去自首。既然自然人都能成立自首,单位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单位在自首的条件下也是能成立的,这符合我国的罪行相适应原则和立法宗旨。刑法上将自首分成两种,为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对此我们探讨下单位能否成为这两种自首制度的主体。(1)单位一般自首自首,用我们理解的话就是为自己犯下的犯罪过程向警察作出供述。自首的成立前提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主体是自然人。关于自首的刑罚,只要满足条件,可以从轻或减轻且根据犯罪程度的大小有机会免去处罚。对此,我觉得单位虽然各方面满足自首的条件,但是单位始终是属于法律拟制的人格,一般情况下在自首主体上是不成立的,不过单位不成立,他的起决策作用的成员自首是可以确定是单位自首。因此,主体不是单位,而只得是单位中的其他责任成员,且其他责任成员的自首须代表犯罪单位的意志。(2)单位特殊自首对于单位能否成立特殊自首,根据刑法上特别自首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主体上都没有写明单位可以成立特殊自首,毕竟一般都是已犯罪的自然人为主体。但是,在单位成为被告时,如实供述其他法院未掌握的罪刑,是可以成立特殊自首的。由此可知,要完善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单位成立自首也是有可以的,构成要件与自然人自首一致。但这只是属于扩张解释,符合了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单位自首的认定。可是现行法律并没有单位自首的法条,为了弥补这个法律漏洞,首先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再通过相关的法律解释,最后通过《刑法》的修改才能予以完善。第6章总结单位是决策机构的决议来体现单位的意志,然后单位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就可以在单位业务范围内实施犯罪行为,这样就成立单位犯罪。我国对于单位刑事责任方面采取了双罚制刑罚,在责任主体上对单位罚款并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在单位犯罪里并不是所有单位成员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是那些履行单位意志和做单位业务相关犯罪的事的人才要承担责任。对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我对刑法理论界的理论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领导能成立单位犯罪的主体和一人公司应该成立单位犯罪主体,对决策机构的实施应该存在因果关系,单位的罚款制度加大来预防单位犯罪的产生,单位应当成立累犯与自首的主体。但愿我的看法能为单位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带有一些帮助。参考文献:王吉春.一人公司及“机关”的单位犯罪主体性质略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吕超.公司犯罪责任人员的范围[J].法制与社会,2015(09).王吉春.浅议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63-66.王吉春.一人公司构成单位犯罪之否定[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03).高诚刚.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其认定[J].毕节学院学报,2014(05).王瑞.“单位犯罪”的定义及其衍生问题的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9-31.王匡正.单位犯罪的现状与反思[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3.沈婷.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李善敏.论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刑事责任[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陈诚.论我国单位犯罪的缺陷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7(34):203.郭自力,陈文昊.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意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黄祥青.论单位犯罪的处罚标准[J].法律适用,2013(07).黎宏.单位犯罪中单位意思的界定[J].法学,2013(12).哈键.单位犯罪的两种类型[N].中国水运报.2012-02-01(006).彭琳.论单位犯罪[D].河南:河南大学,2013.致谢来校两年,对于再次能够回到学校读本科进修,我感到很欣慰。很感激努力的自己和家人的支持,也很感激学校与老师同学们的指导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路,希望能顺利、愉快的毕业,然后我就能更努力弥补不足的法律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

修改毕业论文常用方法一、论文修改的方法毕业论文的修改方法有多种,且因人因文而异.但根本方法只有一种,即由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所谓具体的方法也就是在学生自己进行认真修改的基础上多借助于一些外在的力量而已.(一)读改式所谓读改式,是指修改文章时边读边改的修改方式.这是论文修改的主要方式.完成论文初稿后,由作者自己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