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 时空观念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 时空观念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 时空观念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 时空观念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 时空观念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二)时空观念【典题例证】(2022·湖南选择考·T1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9分)【思维流程】NO.1解前“读”→明确审题方向NO.2解中“找”→获取有效信息设问寻突破口提炼信息转化信息演变的趋势·看图例及标题·看统计图中的项目及数据·图例:“粮食总产量”“粮食总需求量”“人均粮食占有量”·标题:“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从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总需求量看·第二个维度: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影响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学科素养:历史解释·呈现方式:图表类·根据材料:结合图表(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从人口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技术、水利灌溉及气候等角度分析NO.3解后“答”→整理组织答案(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自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变迁、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创新应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状况时期思想发展状况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教并立隋唐三教合流宋元以后理学兴盛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解析】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找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是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时期,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期,思想一统。关于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的规律可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魏晋时期三教并立局面出现的原因等角度分析;关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的规律可从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理学的产生等角度分析,最后归纳总结。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规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思想一统。阐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同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思想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形成三教并立局面。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崇法家学说,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继位后,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更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总之,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交融中曲折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交融),而且伴随着每次交融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交融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交融)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交融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交融”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解析】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据材料“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交融中曲折发展”“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交融息息相关”可知中国历史统一居于主导地位,且伴随着民族交融,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题目要求可拟定观点为: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然后进行阐述,结合所学春秋战国分裂、秦朝统一、魏晋分裂、隋唐统一等知识进行阐述。答案:示例:观点: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扩大,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随着诸侯争霸,局部统一加快,最终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封建化措施,我国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发展趋势,民族矛盾不断缓和,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统一后,隋唐统治者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戴。当时草原各族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而文成公主入藏,更是成为汉藏民族交往历史上的佳话。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