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2/1E/wKhkGWbX-8GARkLMAAIJCzLQoCY782.jpg)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2/1E/wKhkGWbX-8GARkLMAAIJCzLQoCY7822.jpg)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2/1E/wKhkGWbX-8GARkLMAAIJCzLQoCY7823.jpg)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2/1E/wKhkGWbX-8GARkLMAAIJCzLQoCY7824.jpg)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导学案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2/1E/wKhkGWbX-8GARkLMAAIJCzLQoCY7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热点四中国古代的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考点1中国货币的演进【真题透视·风向标】【典例1】(2022·湖北选择考·T3)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审·考题】(1)抓关键:唐玄宗、天下泉货益少、主要原因(2)判类型:因果类选择题(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且材料强调民间销毁铜钱导致钱荒,排除AB正确民间销毁铜钱铸造铜器导致严重钱荒,迫使政府禁止私造铜器,实行铜铅锡国有,故选BC干扰项“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说明铜铅锡专卖是刚制定的新政策,排除CD干扰项唐代铜钱在全国流通,使用范围广泛,排除D【点拨】有效阅读是做好该题的关键,如C中铜铅锡专卖是刚制定的新政策,D中铜钱在全国流通。【典例2】(2023·浙江1月选考·T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审·考题】(1)定时空:明万历九年(1581)(2)抓关键:“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概折银”(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正确张居正改革处于明后期,而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B错误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清丈全国土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C错误“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明朝官商勾结使商业税极低、皇室宗亲的俸禄等导致府库空虚D错误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点拨】准确掌握学科必备主干知识,培育时空观念等基本的学科素养,运用历史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判断。如本题中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白银货币化、土地兼并、小农经济等都是明中期重要的经济现象。【技法揭秘】(1)定时空:明确答题范围①典例1:唐朝唐玄宗时期②典例2:明万历九年(1581)(2)判类型:通过材料与设问词判断类型,并思考规律①典例1:主要原因→因果类选择题②典例2:张居正改革的经济背景→判断正误类选择题(3)审选项:排除法与直选法相结合①排除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与题干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的选项;②细析选项和题干的逻辑关系,选择内在联系最密切的非表象类的选项。【提分干货·精归纳】白银货币化历程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明朝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评价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双标演练·提素养】【新题预测】1.(战国时期的商业与钱币)下表是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钱币统计简表。由如表可以推知,燕下都 (A)种类燕刀燕布三晋两周布赵刀四钱数量(枚)3449314954034551注:燕下都是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河北易县建立的军事重镇,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A.虎踞要冲,商品经济活跃B.经济繁荣,遭到列国觊觎C.币种较多,商贾周游天下D.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2.(五铢钱)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D)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 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 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3.(汉至东晋南朝时币制)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到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布帛在交换中作用日益重要。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时虽铸五铢钱并大力推行,但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东晋南朝币制混乱,钱币与谷帛并行。这 (C)A.说明人口流动不断加快 B.反映君主专制日渐衰弱C.表明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D.根源是生产力愈发倒退4.(唐宋时期的经济与钱币)下表所示是唐宋时期年铸币量的统计情况,由表可知 (B)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宋太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32万贯/年80万贯/年600万贯/年A.交子的出现冲击了金属货币B.北宋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宋朝把铸币权收归到了中央D.北宋时财政开支日益增加5.(宋朝时期的纸币)《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北宋前期的农民起义代表)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从材料可知,宋朝的“交子”是 (B)A.官方推行的最早的纸币B.官方铸钱困局下的民间货币C.宋朝印刷业发达的产物D.中央对地方控制放松的产物6.(明清时期的白银流通状况)明清时期,国家只有“钱法”“钞法”而无“银法”,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多属民间势力,供应来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A.货币主导权逐渐下移 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C.白银货币价值被忽视 D.外商控制了中国市场7.(明朝时期白银流通的影响)明初,政府推行钱钞兼行制度,禁用金银。但明中期朝野开始广泛用银,而由于银矿出产有限,且处于秤量阶段,政府无力垄断白银。这一变化导致 (C)A.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B.传统经济活力下降C.王朝集权统治削弱 D.白银外流趋势加强8.(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变化)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A)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 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9.(朝贡贸易与白银)16—18世纪,中国的南海地区有“东方地中海”之称,南海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各国普遍遵守,世界白银有一半以上流入中国。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A.农耕文明的发达 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C.海禁政策的松弛 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考点2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真题透视·风向标】【典例1】(2023·浙江1月选考·T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审·考题】(1)定时空:延载元年(694)八月(2)抓关键:“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干扰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与材料不符B干扰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与材料不符C正确据材料“延载元年(694)”“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故选CD干扰元朝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与材料不符【点拨】准确掌握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和学科术语,是实现历史学科突破的关键。如本题中黄籍登记、白籍土断、貌阅之法、诸色户计等重要的赋税制度。【典例2】(2021·山东等级考·T5)康熙时,均丁赋于田,计田派丁,不问丁数;嗣后,盐钞银、匠班银亦陆续派入地丁;五十年,定丁额,永不加赋。雍正元年,遂以丁赋摊入地亩,一并其征。这些做法 ()A.受益于新经济因素 B.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C.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D.推动进步思潮的形成【审·考题】(1)审题干:提取关键信息:康熙时“均丁赋于田”;雍正元年“以丁赋摊入地亩”(2)判类型:比较求同类选择题,找相同点(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错误新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而“摊丁入亩”的推行主要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危害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B干扰项这些做法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而不是强化,排除BC正确清前期赋役制度由“计田派丁,不问丁数”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再到摊丁入亩。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故选CD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形成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等,排除D【点拨】熟练掌握必备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如本题考查涉及清朝初期经济和思想方面的主干知识。【技法揭秘】(1)定时空找方向:界定题目的时空范围①典例1:延载元年(694)八月②典例2:康熙时、雍正元年赋税政策(2)判类型思规律→提取有效信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①典例1:概念类+主旨类选择题,理解概念,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②典例2:比较求同类选择题,找相同点(3)析逻辑排干扰→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分析选项与题干逻辑关系是否合理①典例1:概念甄别②典例2:这些做法(主语)+选项(谓语+宾语)【提分干货·精归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趋势项目内容征税标准(1)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2)徭役: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到明代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征税内容及税种(1)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2)国家重农抑商,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3)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4)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变化的影响推动生产力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依附关系松弛,为商品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促进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双标演练·提素养】【真题回放】(2021·辽宁选择考·T5)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B)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新题预测】1.(春秋时期赋税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B)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农商并重思想出现C.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 D.商品经济成为主流2.(西汉赋税制度的表现)西汉时期,吴地“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C)A.南方经济相对发达 B.盐铁官营得到贯彻C.地方割据隐患加剧 D.自由迁徙受到推崇3.(东晋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东晋早期,北方南渡的侨居人口,被称为“白籍”,无需承担赋役。东晋后期,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被称为“土断”。这一变化 (B)A.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B.减缓了政府的财政压力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D.动摇了门阀士族的地位4.(北魏到唐朝的赋税制度)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 (A)A.统治者企图借遏制土地兼并巩固统治B.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C.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D.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5.(隋朝的赋税制度的影响)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颖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指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一规定的实施 (C)A.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 B.瓦解了士族的经济基础C.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D.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6.(唐朝赋税改革的原因)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农民以人丁为主向政府交纳赋税;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变化基于 (A)A.土地兼并严重 B.土地经营权的改变C.商品经济发展 D.人身依附关系强化7.(唐朝两税法的实施)白居易《重赋》中评价两税法:“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攫取)我以求宠,敛索(征敛勒索)无冬春。”材料表明 (D)A.两税法改变了征税标准 B.两税法扩大了征税来源C.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D.两税法加重了百姓负担8.(明末清初黄宗羲定律)学者秦晖以《明夷待访录》中关于古代赋税改革的论述为基础,提出了“黄宗羲定律”,该定律可以用公式表述为:bn=a+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据此判断,该定律 (D)A.反映了古代农民税负的周期性变化B.是由于权贵集团的赋税转移而形成C.是古代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的体现D.体现了古代税制改革的基本规律9.(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改革)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B)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 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 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10.(汉代与唐代的赋税制度)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C)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11.(清朝的财务政策)“这一套复杂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地主需要现金来付税,也开始要求以现金来缴纳田租,而这让佃农有更强烈的动机转向可换取现金的作物”。这一财务政策 (C)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沿袭了明朝的一条鞭法D.体现出藏富于民的观念考点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真题透视·风向标】【典例1】(2023·广东选择考·T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审·考题】(1)定时空:宋代的保甲制度(2)抓关键:“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干扰唐代的邻保制度主要实行于人口居住比较稳定集中的地区,在职能上主要负责基层治安,不具有军事职能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保甲制度形成了以“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带有军事管理功能,可以强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改变了传统户籍制度以个人为单位的做法C干扰十家牌法由明朝中期的王守仁创造,时间上与材料中的宋代不符D干扰明朝时期的里甲制度主要用于宣传教化、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不用于军事作战【点拨】备考中应关注必修与选修的融合,关注核心概念和社会现实,如本题中王安石变法与基层社会治理,邻保制度、保甲制度、十家牌法、里甲制度等。【典例2】(2021·湖南选择考·T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审·考题】(1)定时空:西晋、南朝刘宋至隋唐(2)抓关键:“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3)明选项:选项判断理由A正确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隋唐时期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干扰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干扰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选官制度D干扰田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点拨】备考中应关注必备主干知识在不同时空下的变化,并进行合理的逻辑思考,如本题中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隋唐的均田制与自耕农的关系等。【技法揭秘】(1)定时空明设问→明确答题的范围①典例1:“宋代”“基层制度”②典例2: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法令、隋唐的均田制(2)判类型思规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①典例1:概念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掌握核心概念、内涵与外延。②典例2:比较变化类,通过比较找出变化,探寻规律。(3)排除与思考结合→逐项分析选项重点考虑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该类型的一般规律等。【提分干货·精归纳】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实施的原因、作用和特点选项理由实施的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实施的作用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实施的特点(1)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双标演练·提素养】【真题回放】(2023·北京等级考·T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新题预测】1.(秦国的户籍制度)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十年“为户(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由此可知,秦国的户籍制度有助于 (B)A.人口逐步增长 B.民众转化为国家臣民C.抑制土地兼并 D.民众迁徙和阶层流动2.(两汉时期的户籍制度)从下表中的材料可知,在两汉时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之下(C)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汉书·食货志下》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汉书·昭帝纪》(盖宽饶)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汉书·盖宽饶传》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汉书·梅福传》(曹魏时期)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汉书注》(唐·颜师古)A.户籍与赋役分开管理B.成员法律身份等级森严C.成员法律身份独立平等D.基层的治理无序混乱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D)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4.(魏晋时期的社会治理)魏晋时期,首次出现了有别于原来“里”的“村”,村成为乡里组织重要的单位。乡里组织的官员数量依照户口编定。“按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依户口数另设里吏一人”,乡官主要由官府派出,辅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这些做法 (C)A.形成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B.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D.加强了地方道德教化职能5.(宋代的户籍制度)宋代有“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的说法,如朱熹认为“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同时有法律规定地主殴死佃客须要抵命。这反映出宋代 (B)A.佃户与地主的矛盾激化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D.田制不立导致土地兼并6.(明代的户籍制度)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B)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7.(清代的社会救济)清政府在京师、通州等地建设了许多仓储,同时在各地恢复设置常平仓、义仓等,以便应对地方各省丰收歉收的巨大差异。清政府意在 (B)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稳定社会秩序C.巩固小农经济模式 D.解决粮食危机1.(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实施)“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同样担负赋役的居民。这一制度的实施 (A)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2.(汉代赋税制度的实施)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 (B)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B.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D.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3.(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影响)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D)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C.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4.(唐朝钱币政策的变化)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这些举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哺乳假申请书
-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8篇
- 白水泥工业的环保技术进步与市场响应
- 入学资助金申请书范文
- 士官选取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2课第2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0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湘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平衡第34节力的平衡平衡条件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精神明亮的人教案粤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讲义人民版必修3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六上《每日阅读打卡表》(模板)
-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我与蔬菜交朋友-全国通(41张)
- 血型与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课件)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
-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 人机料法环测5M1E分析法
- 游泳社会指导员专项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附答案)
- 《简单教数学》读书-分享-
- 口腔颌面外科学 功能性外科
- 脊椎动物学知识点归纳各纲特征
- GB/T 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