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历史性意义。2.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重要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一、新中国初外交1.背景(1)国际: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2)国内: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建立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继续存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外交任务:(1)打破被孤立、封锁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创造条件;(2)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材料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毛泽东(1949年3月5日,七届二中全会)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政策解决的问题内容影响“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保障人民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国际交往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注意: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此外制定外交政策还要依据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者各有侧重,“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残余势力,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列支敦士登巴基斯坦叙利亚、也门、埃及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挪威?【思考】1951年-1953年建交数量锐减至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的政策。4.外交成就:(1)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英国、荷兰等8国承认新中国特点:大多数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中立倾向较强的欧洲国家与苏联的“蜜月期”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通过等价交换等外贸方式,接受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帮助。为新中国提供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背景:目的:特点:概况:结果:意义:朝鲜停战,美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①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②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名词解释:

印度支那

中南半岛,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主主要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中国称为“中南半岛”,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这次会议上主要想解决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实现停战。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①国际因素: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形势趋于缓和;②国内因素: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③目的: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过程:①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②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缅甸(吴努),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内容:特点: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关系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

国内: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意识形态浓厚;阶级、革命外交封闭、半封闭国家利益至上;

和平、合作外交;

走向开放(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时间、地点: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特点:

亚非会议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成果:

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意义:①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②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运用,中国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③形成了“万隆精神”。基础概念:

“求同存异”方针1.“同”:(1)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2)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异”:

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知识拓展:万隆精神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内涵是:团结、友谊、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比较比较项“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为发展同所有友好国家的外交关系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能力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及规律性的认识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政策的反帝倾向明显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及中苏结盟“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4)过渡性:革命外交到和平发展2.新中国外交的规律:(1)基本立场和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基本立足点: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5)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典例研析】(2022·浙江高考·14)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答案】A【解析】据材料“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故选A项;1.(2020·海南高考·11)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2.(2015·广东高考·17)右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BB【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答案】B【解析】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建国初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典例研析】(2021·江苏高考·11)图1《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