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单选题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足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登科后欣喜之际写下的一首诗。请问他的欣喜来自于获得(

)成就。A.察举推荐 B.进士及第 C.军功授爵 D.九品中正3.唐高宗时,长孙无忌奉敕编修《永徽律》。在当时朝廷中枢,《永徽律》编撰颁布的流程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御史台——尚书省C.中书省——门下省——各州刺史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5.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

)A.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D.专制皇权受到威胁6.东汉光武帝时,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即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还进行的经术笺奏考试。这说明东汉A.选官方式以考试录取为主 B.注重官员的为政素养C.改变了以孝廉取人的标准 D.杜绝了察举制的弊端7.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8.九品中正制下州县中正官在举荐人才时“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皇上)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威胁了中央集权和皇权9.唐代科举制发展,诗人姚合说“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B.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C.科举制能够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素质10.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导致“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制度原因是(

)A.魏晋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B.隋唐以来世家大族的衰落C.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确立 D.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到,汉代九卿,就名义论,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的家务官;唐代设有六部尚书,显然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是皇帝的侍从。此为中国政治史上一大进步。材料中的“进步”是指(

)A.六部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政治制度体系非常完备C.“家国一体”色彩逐步弱化 D.决策机构设置日趋合理12.780年,唐朝政府颁行了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规定:地方官府量出制入,将诸项税收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税方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征收,地税按田亩缴纳,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由此可知,两税法(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C.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彻底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13.唐朝时,政事堂一开始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后来,皇帝常常把一些官阶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让他们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参与朝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B.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C.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D.扩大唐政权的社会基础14.钱穆《国史新论》:“明、清两代考试内容,均重经义,而又以朱子一家言为准。……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不得不择定一家言,以为是非之准则。既择定了一家言,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于是……演变出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犹如唐人之律诗。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客观取舍之标准,此亦一种不得已。”材料认为明清八股取士①反映了考试制度的发展

②易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③有助于选拔创新意识的人才

④体现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5.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蜀中人物品题(评论人物、议论时政)盛行。辞官最为品题所重视。当时似乎有这种规律,每辞官一次,在社会上的名气就升一节,故许多人以辞官为手段,来捞取更大的名气。与品题之风盛行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6.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此赋税制度的实施(

)A.推动了均田制继续实行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使农民的人身控制加重 D.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二、材料分析题17.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三

“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材料四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各主要指什么政治制度。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三中问题的?(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期三省制指哪三省?各自分工如何,并分析三省制作用。18.选拔官员是促进社会精英的有序流动,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

(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

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私下求官风气盛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无论是否有德才同样为官),此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征所主张的选官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选官的方式及其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古代“任人”和“任法”的制度。(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CCBDDA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ACBCB17.(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政治制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国并行;措施:实行推恩令(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诸侯国必须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它子弟作为诸侯国,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3)三省制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分工: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作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减少决策失误。18.(1)标准:德才兼备;方式:发展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积极影响:用考试的方式、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选官,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