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示范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行线的性质(第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定理与证明的概念,理解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2.初步接触逻辑推理的形式,知道逻辑推理的根据主要有已知、定义、定理、基本事实等,理解证明中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3.掌握利用反例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的过程步步有根据.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证明,填写一些证明的关键步骤和根据.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说出两个我们学过的基本事实.【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引导补充.【答案】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等.【问题】说出两个经过推理得到的真命题.【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补充,并回顾是经过怎样的推理得到的.【答案】“对顶角相等”.推理过程如下:因为∠2与∠3互补,∠4与∠3互补(邻补角的定义),所以∠2=∠4(同角的补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理过程如下:因为∠2=∠3,而∠3=∠1,所以∠1=∠2,即同位角相等.从而a∥b.【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的真命题出发,为下文探究定理的概念做准备.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新知】一些命题,如“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问题】推理过程又称为什么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知】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问题】推理和证明有区别吗?(先不作答,带着疑问继续探究.)【设计意图】由已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引出定理和证明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最后给出的问题又能引导学生在后面的学习探究中深入思考推理和证明的本质.【思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命题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分析】题设: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结论:这条直线也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画出图形如下:已知:如图,直线b∥c,a⊥b.求证:a⊥c.分析:【问题】在下面证明命题的过程中,尝试把推理的根据填到括号内.证明:∵a⊥b(已知),∴∠1=90°(垂直的定义).又b∥c(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0°(等量代换).∴a⊥c(________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回答.【答案】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垂直的定义【新知】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归纳】推理和证明是有区别的,推理是证明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命题1是真命题.【设计意图】通过证明该定理,了解逻辑推理的形式.【思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命题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分析】题设: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1与∠3,∠2与∠4位置关系:有公共顶点,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答案】反例:OC是∠AOB的平分线,∠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反例:∠1=∠2,但∠1与∠2不是对顶角.【归纳】命题2是假命题.【师生活动】教师追问: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才能做出判断,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小组讨论,然后学生代表回答.【新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二、典例精讲【例1】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已知:如图,∠A+∠B=180°.求证:∠C+∠D=180°.证明:∵∠A+∠B=180°,∴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归纳】注明的理由主要是依据的性质、定理、基本事实等,而“已知”式的理由可以不注明.【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证明的步骤以及推理的根据的掌握情况.【例2】命题“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答案】解:不是,反例如图所示,∠1和∠2是同位角,但∠1≠∠2.【归纳】举反例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常用方法,举反例的问题在生活中也常用到.【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通过举反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