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与呼吸运动分析清楚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物产物。掌握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产物,以及光合作用的意义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结果。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1)组成部分(2)结构与功能3.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两个部分(1)结构及功能:膈肌和肋间外肌(2)呼吸运动的过程:=1\*GB3①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本身的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4.(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到毛细血管,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5.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二.呼吸作用1.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类似于汽车2.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于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提供的。3.葡萄糖的氧化反应表达式:4.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5.氧气的运输: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没有氧气,这一氧化反应就无法进行。同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由血液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内,最后排出体外。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2.结论:动物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3.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1:4.结论:实验告诉我们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2:6.结论:植物与大部分动物不同,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是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7.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四.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操作步骤与结论3.光合作用的场所与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4.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5.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五.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还需要水的参与。六.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这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2.反应式:3.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思维导图2.相互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中。考点一:呼吸运动【例1】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3既是食物的通道,也是空气的通道C.人在吸气时,6扩张,气压减小D.人在呼气时,膈肌收缩,7变的扁平【例2】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考点二:呼吸作用【例1】家庭中一般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温度,加快呼吸作用B.降低温度,减缓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加快呼吸作用D.减少氧气,减缓呼吸作用【例2】小金同学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如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黑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C.如果把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再做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D.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考点三:光合作用【例1】25℃时,某种植物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为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B.若每天只给植物12小时强度为的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则该植物一昼夜内体内有机物总质量将增加C.在光照强度达到之前,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当光照强度为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质量为【例2】小科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B.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1.下列关于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在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C.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D.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必须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2.如图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处于长跑状态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高C.曲线B处于静坐状态D.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3.图甲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B.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小于甲血管中的氧气浓度C.当膈肌处于如图乙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D.当膈肌处于图丙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图甲中b过程4.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C.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D.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装置(瓶子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各连接处密封)。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红墨水(

)A.左移B.右移C.不动 D.先左移后右移6.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C.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7.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A.使叶片呈绿色B.吸收二氧化碳C.吸收太阳光能 D.吸收氧气8.下面的式子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其中的A和B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对该式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理活动a、b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活的植物体内的细胞都能进行生理活动bC.生理活动a所需的A物质和水由生理活动b提供D.生理活动b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9.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0.如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B.③是为了提取叶片中叶绿素C.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给叶片消毒 D.⑤中的现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11.某科学兴趣小组欲为蔬菜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以下三个阶段的项目化学习。阶段一:探究科学原理。小明测定了30℃时某蔬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A.CO2浓度过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C.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D.光合作用强度只与温度、CO2浓度有关12.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未遮光处理形成对照B.乙装置中试管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1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实验后,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B.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14.用黑色圆纸片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遮盖,如图所示;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B.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C.此实验包含两组对照,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D.此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15.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二氧化碳和[④]水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淀粉和[②]氧气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16.甲乙两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丙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模拟肺的是______(填字母);(2)乙图模拟的是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的过程,该过程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3)丙图中的①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17.如图是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______,乙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______;(2)无论昼夜植物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A.甲B.乙C.甲、乙都能18.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_________。(2)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_______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____。(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________。(4)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19.为了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实验分析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_。(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中的____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___。20.小柯同学为了研究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1)小柯选择某种昆虫做实验,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若昆虫和人体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小柯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柯采用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方法,利用锥形瓶、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小试管棉线、碱石灰、红墨水、注射器等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柯将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捞出来马上放进锥形瓶,将带有碱石灰的小试管放进锥形瓶内,立即把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紧接着,用注射器往导管内注入红墨水,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柯发现:一开始,红墨水总是向导管口移动并溢出,小柯再次将红墨水注入导管内。反复多次后,红墨水才停在导管内,稍后红墨水向锥形瓶移动,并且移动速度很快,大约5分钟红墨水就通过了导管进入了锥形瓶。小柯查阅资料后得知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不可能使红墨水如此快速地移动,实验中红墨水如此移动的原因是______。(3)最后小柯选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重新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的好处是______。21.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用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1)实验装置里的吊兰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2)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吊兰哪项生命活动产生的___________。(3)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22.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数字序号填空,整体上消耗氧气的有_____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态e.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第08讲呼吸与光合作用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与呼吸运动分析清楚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物产物。掌握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和反应产物,以及光合作用的意义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结果。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1)组成部分(2)结构与功能3.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两个部分(1)结构及功能:膈肌和肋间外肌(2)呼吸运动的过程:=1\*GB3①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本身的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4.(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到毛细血管,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5.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二.呼吸作用1.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类似于汽车2.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于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提供的。3.葡萄糖的氧化反应表达式:4.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5.氧气的运输: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没有氧气,这一氧化反应就无法进行。同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由血液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内,最后排出体外。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2.结论:动物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3.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1:4.结论:实验告诉我们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2:6.结论:植物与大部分动物不同,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是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7.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四.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操作步骤与结论3.光合作用的场所与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4.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5.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五.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还需要水的参与。六.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这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2.反应式:3.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思维导图2.相互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中。考点一:呼吸运动【例1】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3既是食物的通道,也是空气的通道C.人在吸气时,6扩张,气压减小D.人在呼气时,膈肌收缩,7变的扁平【答案】D【解析】A.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A正确。B.3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B正确。C.人体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6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C正确。D.人的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人在呼气时,膈肌舒张,7膈肌顶部升高,D错误。故选D。【例2】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解析】呼吸道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通道。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故选C。考点二:呼吸作用【例1】家庭中一般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温度,加快呼吸作用B.降低温度,减缓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加快呼吸作用D.减少氧气,减缓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A.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了呼吸作用,不是加快呼吸作用,A错误。B.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了呼吸作用,B正确。C.降低环境温度,会减缓呼吸作用,不是加快呼吸作用,C错误。D.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了呼吸作用,不是减少了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了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例2】小金同学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如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黑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C.如果把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再做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D.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答案】D【解析】A.用黑塑料袋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能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呼吸作用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呼吸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实验现象不明显,C正确。D.由分析栏内容可知,本实验不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D错误。考点三:光合作用【例1】25℃时,某种植物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为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B.若每天只给植物12小时强度为的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则该植物一昼夜内体内有机物总质量将增加C.在光照强度达到之前,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当光照强度为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质量为【答案】B【解析】A.当光照强度为n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表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A正确。B.若每天只给植物12小时强度为n的光照,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2x2=24(mg·dm·h)黑暗时间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2×2-24(mg·dim·h)。因此净光合为0,植物体内有机物总质量不变,B错误。C.由图像可得在光照强度达到n之前,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原强度,C正确。D.当光照强度为n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9-(-2)=11(mg·dm·h),D正确。故选B。【例2】小科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a组中产生的气泡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B.叶绿体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C.a组和b组对照,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D.b组和c组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答案】C【解析】A.a组中产生的气泡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B.菜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叶绿体不可从菜叶的任意部位提取,B错误。C.a组和b组对照,b组遮光,a组光照,光照组有气泡产生,说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组遮光无气泡,说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正确。D.b组和c组不能作对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叶绿体,D错误。1.下列关于人体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在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C.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D.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必须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答案】D【解析】A.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A错误。BC.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氧的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BC错误。D.当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D正确。2.如图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处于长跑状态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高C.曲线B处于静坐状态D.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答案】D【解析】AB.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B错误。C.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长跑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C错误。D.曲线A呼吸深度较小,曲线B呼吸深度较大,因此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D正确。故选D。3.图甲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B.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小于甲血管中的氧气浓度C.当膈肌处于如图乙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D.当膈肌处于图丙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图甲中b过程【答案】C【解析】A.气体d从肺泡进入血液,代表的是氧气,气体c从血液进入肺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故描述错误。B.气体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氧气是从肺泡向甲血管扩散的,所以甲图肺泡中氧气浓度大于甲血管中氧气浓度,故描述错误。C.乙图中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此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人处于吸气状态,故描述正确。D.图丙中膈肌舒张、位置上升,此时肋骨向下、向内移升,胸腔体积减小,内压力增大,人处于呼气状态,此时气体从肺泡进入环境中,对应的对应的呼吸运动为甲图中a过程,故描述错误。故选C。4.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C.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D.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答案】B【解析】A.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即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A正确。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所以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B错误。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C正确。D.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D正确。故选B。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装置(瓶子用不透光的黑纸遮住,各连接处密封)。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红墨水(

)A.左移B.右移C.不动 D.先左移后右移【答案】A【解析】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吸收瓶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使瓶中的气压下降,导致左侧的气压小于右侧的气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红墨水左移。故选A。6.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C.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答案】D【解析】探究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原则体现了除了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若要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则变量是种子,除种子活性不同外其它均相同,故实验中装置B中应加入等量的已煮熟及消毒的种子,并将其置于与装置A相同的温度环境中。故选D。7.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A.使叶片呈绿色B.吸收二氧化碳C.吸收太阳光能 D.吸收氧气【答案】C【解析】植物的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C正确。故选C。8.下面的式子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其中的A和B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对该式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理活动a、b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活的植物体内的细胞都能进行生理活动bC.生理活动a所需的A物质和水由生理活动b提供D.生理活动b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答案】D【解析】A.a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B.活的植物体内也有死亡的细胞,如导管,不能进行b呼吸作用,B错误;C.a光合作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来自大气和b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错误;D.b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把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D正确。故选D。9.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氧气 B.Y表示二氧化碳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所以X是二氧化碳,Y是氧气。故选C。10.如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B.③是为了提取叶片中叶绿素C.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给叶片消毒 D.⑤中的现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答案】D【解析】A.①是为了消耗植物原有的有机物,A错误。B.③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B错误。C.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方便观察颜色变化,C错误。D.⑤中未遮光部分变蓝,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故选D。11.某科学兴趣小组欲为蔬菜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以下三个阶段的项目化学习。阶段一:探究科学原理。小明测定了30℃时某蔬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A.CO2浓度过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C.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D.光合作用强度只与温度、CO2浓度有关【答案】A【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CO2浓度过低,光合作用强度为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说法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CO2浓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增大,说法错误;C、小明测定了30℃时某蔬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不能确定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说法错误;D、小明测定了30℃时某蔬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不能确定光合作用强度只与温度、CO2浓度有关,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说法错误。故选:A。12.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未遮光处理形成对照B.乙装置中试管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本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变量为光照的有无。植物暗处理之后,选叶遮光即可,A正确。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可以是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B正确。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D.丁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错误。故选D。1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实验后,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B.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答案】A【解析】A.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故A错误。B.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故B正确。C.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所以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故C正确。D.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故D正确。故选A。14.用黑色圆纸片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遮盖,如图所示;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B.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C.此实验包含两组对照,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D.此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错误。B.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原因②绿色部分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B正确。C.本题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非绿色部分①和②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变量是叶绿体,绿色部分②处和遮光部分③处形成对照,变量是光,C错误。D.叶片②处有叶绿体,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①处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①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叶片②处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③处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③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错误。故选B。15.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二氧化碳和[④]水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淀粉和[②]氧气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答案】B【解析】A.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B.水从叶脉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二氧化碳从气孔中进入到叶片,所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水和④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淀粉和[②]氧气,C不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D不符合题意。16.甲乙两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丙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模拟肺的是______(填字母);(2)乙图模拟的是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的过程,该过程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3)丙图中的①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答案】C吸气收缩二氧化碳【解析】(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本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管A代表气管、气球C代表肺(或肺泡)、B模拟人体的胸廓,橡皮膜D代表膈肌。(2)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乙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3)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图中①二氧化碳,②氧气。17.如图是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______,乙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______;(2)无论昼夜植物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A.甲B.乙C.甲、乙都能【答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图示甲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乙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所以无论昼夜植物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18.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_________。(2)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_______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____。(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________。(4)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答案】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小于66mg【解析】(1)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表示此时是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转折点,在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2)从C点开始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因此在C点有机物积累最多,时间点是时;而图甲中的B点之后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故B点植株有机物量应小于C点。(3)据图乙可知,10时的净光合速率为每小时4mg,光照为0,呼吸速率为每小时2mg。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4+2=6mg。(4)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则12时吸收的CO2最多,12时之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降低,但仍然是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18时之间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18时之后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在乙图中绘制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如图所示:。19.为了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实验分析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_。(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中的____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___。【答案】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气孔减慢【解析】(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2)植物是靠叶表皮中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中的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有机物的浓度大小可以控制气孔保卫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借此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从而使植物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3)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作用会被抑制。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20.小柯同学为了研究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1)小柯选择某种昆虫做实验,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若昆虫和人体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