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讲练测专题04人物描写及其作用(讲义)。
一、提问方式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二、答题思路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1)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
(2)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4)对比、烘托人物性格。
①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品析:“披散的长头发”“苍白的脸''属于外貌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敌人手段的残忍,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
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的革命精神。
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颤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
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金色的鱼钩》)
品析:运用了外貌描写,“背有点儿驼”“高颤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写出了老班长外表沧
桑,衰老瘦弱的程度远远超过年龄应有的状态,表现出老班长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许多,在长征中吃了很多苦头。
③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
人……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
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品析:成人的身材、孩子的脸,说明祥子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很健壮了。接着作者细致描写了他的五官,
这些描写刻画了祥子健康、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状态。
1
2.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
一般是通过人的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在文章中,就是把这
些表情的变化用文字写出来。
★作用:突出人物....心理,展现……,性格特征。
①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品析: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瞪”“迸射”“仇恨”几个词语体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和看到部队受阻时
焦急的心情。
②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
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
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
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品析:动作、神态描写,“指挥、下命令、吼、抡、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五位战士痛击
敌人的动作;“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是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这几个词语告诉我们,虽然五位战
士的动作和神态不同,但是他们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决心是一致的,对敌人无比的仇恨是一样的。
③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慈
母情深》
品析:"直起来''“转过身来”是母亲的动作描写,“吃惊”是母亲的神态描写,这句话写出了表现了母亲工
作的辛苦,身体的疲劳,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
3.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作用: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等。
①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品析: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董存瑞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草船借箭》)
品析: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笑着说”写出了诸葛亮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样子,而他能如此从容是因为
他算准了以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③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
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将
相和》)
2
品析:语言描写,写出了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王毫无惧色,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的场面,突出了他机
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4.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
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突出人物……心理,……,性格特征,或……心情。
①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ang)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金色的鱼钩》)
品析: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皱紧眉头””“哽咽”说明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的困难和痛苦,表现了老
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品质。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
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
一半在手里。(《景阳冈》)
品析:动作描写,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然而随着梢棒被折成
两截,气氛又顿时紧张起来。此处描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也表现出了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③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
轻轻地划着火柴。
品析:动作描写,“倚”“坐”“拿”“夹”“划”等一系列动作反映了郝副营长的平静,说明他身经百战,对
这次战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5.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揭露人
物的内在隐秘世界,以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揭示人言行的原因,突出人物的思想变化,展现人的……精神世界。
①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
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战友邱少云》)
品析:本段文字主要写了“我”复杂的心理活动,侧面衬托了邱少云被火烧时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反
映了邱少云的顽强精神。
3
②例: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
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猎人海力布》)
品析:心理描写,写出了海力布在危难关头决心牺牲自己保护乡亲们的想法,突出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③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
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那个星期天》)
品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焦急又执着的心理状态。
母亲似乎已经忘了自己的承诺,“我”为了让母亲知道“我”仍然在等着她带“我”出去,便待在离她最近的地
方。“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用最无声的动作表达了自己最焦急的心情。
★答题思路:这是XX描写,写出了XX内容,突出了人物XX特点,表达了作者XX情感
【典例精讲】
【例1】阅读课内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
①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摸(xi6)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
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②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d。),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
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
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
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qudn)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
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③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
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④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
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查,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⑤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
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
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4
⑥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
出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
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⑦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
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
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⑧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
动。一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
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⑩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
“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②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跳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问:读短文,完成填空。
第7自然段是对“我”的描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
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o这段话既写出了“我”,
也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的精神O
【答案】心理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盼望火突然熄灭
复杂矛盾的心理顾全大局、顽强
【解析】读第⑦自然段,从“我担心、忍不住、心像刀绞一般”可知是对我的心理描写。
联系句子: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可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的原因是不
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联系句子: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一一火突然间熄
灭。可知我忍不住不看的原因是:盼望出现什么奇迹一一火突然间熄灭。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写出了我复杂
又矛盾的心理,从中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邱少云的坚强的、钢铁般的意志。
【例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的自尊
5
①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
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②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80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
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教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鲜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
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③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
时,父女俩依然拘谨,但很高兴。
④送走女学生和她的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因十几个鸡蛋而折
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⑤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⑥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
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棉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那
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那天晚上,梨
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呢!”
⑦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
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
吃完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
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9角5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⑧父亲又让我赶快拿棉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
猪都吃不完。”
⑨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我们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
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⑩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
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
⑪我相信,我今天吃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问: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一直等姨爹%完饭,则完牙,隼隼便.,才现:“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6
【答案】加点词从动作描写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姨爹吃完饭不紧不慢的样子,表现出他对我和父亲的不屑。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赏析。句子中通过“吃”“剔”“伸伸懒腰”“说”这些动作描写展现出了他不
紧不慢的样子,更能体现“姨爹”的身份,他任由“我们”站在门边,自己忙自己的事,表明他看不起我们这
些穷亲戚,为后文写他会对我们这些穷亲戚送给他的棉梨而不屑一顾做了铺垫。
【例3】现代文阅读。
卖凉皮的小男孩
郑玉超
①二十多年前,在兰州大学读书时,我曾多次坐火车经过天水这座城市。
②那时,天水火车站并不大,铁道只有几条,乘客也少,倒是做生意的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透着
股精明,他们一律挎着个竹篮,兜售物品。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天水凉皮,它凉滑可口,口感甚好。
③那天转车到了天水站,叫卖声吵醒了我,我打开车窗,见车下站着许多叫卖者,其中一个小男孩,瘦瘦
的,配红的小脸蛋。小男孩手里也拎着竹篮,里面整整齐齐放着盒子,一看便知是凉皮。他不像别人那样高声
兜售,一言不发,躲在人群里,满脸羞赧,像是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④看样子是个小学生,他瑟缩着身子,眼光躲闪着,我向他招招手,他望着我,不动一步。还是站在他身
边的老太太推了推他。小男孩机械地移动了两步,趁老太太不注意,像拉长的弹簧突然失去了外力,立马又缩
回了原处,低着头,重新躲到了人群后。我忙喊:“小男孩,给我来份凉皮。”小男孩抬头,我又向他招了招手,
他确信我在喊他后,一丝喜悦不经意地滑过嘴角。他红着脸,半是羞涩半是开心地跑向我,篮子有点重,他跑
起来像只小企鹅。我从窗口递出十块钱给小男孩,他踮起脚尖将凉皮塞了进来,随后手忙脚乱开始找钱。这时,
“吭当吭当”的声音传来,火车启动了。小男孩似乎还未反应过来,依然弯着腰找钱。我对余钱已经失去了希
望。
⑤忽然,小男孩发现车子开走了,忙追上来。路面并不太平,我看到他磕磕绊绊的样子,一种心疼从心底
浮起来。我连忙向他摆手,大声喊:“不用找了,不用找了。”火车渐渐加速,小男孩根本不理会,他边跑边喊
不远处的一个汉子。那汉子急急抓过钱,风一般奔跑着,很快靠近了我所在的窗口。我清晰地看到汉子鼻尖上
沁出的汗珠。他气喘吁吁,将捏成一团的钱扔进车窗,声音远远地传来:“娃子来不及找了,钱给你。”
7
⑥我一看,十元钱。鼻子一阵发酸,我飞快地又将钱扔出窗外。那汉子走过去捡起钱,交给已走到身边的
小男孩。我远远地望见,那个小男孩呆呆地站着,望着载着我的火车远行的方向。从那以后,我每回经过天水
火车站,都想再见那个小男孩,然而我失望了,再也没见过那身形瘦弱的小男孩。
⑦终于,有一回我看到了替小男孩追我的那个汉子。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汉子笑了笑:“你说的是小马驹啊!
那时,他的爷爷身体不太好,小马驹跟着他奶奶一起来卖凉皮,脸皮薄,张不开口。”
⑧汉子忽然想起来,告诉我说:“你没要钱,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念叨呢,小马驹直跺脚,说自己贪了你的大
便宜呢。”
⑨“那小马驹不卖凉皮了?”我笑了笑,问汉子。
⑩“爷爷病好后,小马驹就安心上学读书了,每回考试都是优呢。"红脸汉子张开大嘴,乐呵呵地笑着,
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
问: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红脸汉子张开大嘴,乐呵呵地笑着,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人物描写角度)
【答案】这句话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汉子对小男孩赞美的愉快心情。
【解析】结合要求可知,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结合“红脸汉子张开大嘴,乐呵呵地笑着”可知,抓住
了人物的神态描写,突出了这个红脸汉子高兴的心情。
小升初讲练测飞专题04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专项训练)O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
缩短五厘米的父爱
8
①我上高中时,学习很好,长相也过得去,但是我依然感到自卑。原因只有一个——我个子太矮,只有一米六
五。
②那天,已经做好要参加校篮球比赛的我临时被换掉了原因不言自明。晚上我禁不住向父母抱怨:咋给我生得
这样矮?
③母亲严肃地对我说:“儿子,身高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父亲倒是很(亲和、亲密),拍拍我的肩膀说:
“儿子,咱有啥自卑的,只要有能力,个子大的还得听咱指挥!"父亲是一家国企的车间主任,车间有三十多个人
高马大的小伙子归他管理。“况且,你也没矮到哪去啊,你看咱俩一般高……”父亲把我拉到他身旁,果真我和父
亲一样高!
④我很疑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米七零的个头啊,怎么变成了一米六五?我注意到了他弯下去的腰,驼下
去的背,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父亲虽然说得(较快、轻松),其实车间的工作一点都不容易,几乎每样工作他都
要亲力亲为,他的背是累弯的!父亲刚四十八岁啊,无情的岁月不仅苍老了他的面容,还浓缩了他的身体。
⑤和父母聊天虽然没有给我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我隐隐约约也明白了一点,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
努力来弥补。
⑥高三了,虽然我一再阻拦,可是父亲为了鼓励自卑的我,还是坚持要接我下晚自习,他说这一年很关键,他
贪点黑没啥。和父亲走在一起,碰到说话爽快的同学会直接这样说:“哇,你和你爸一样高啊!"我当然明白这句
话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可是我已经很坦然了。因为我多了一个战友,他就是我的父亲!我们站在同一个战壕,他
每天乐观开朗,我凭什么要忧伤呢?
⑦高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那天,父亲特意在饭店备了十几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席间,一个有点喝多了的亲友举着酒杯对父亲说:“大哥,你看你儿子,虽然还没有你高,可人家学习好,真厉害
啊!”他的这句话让我开始正视一旁满面红光的父亲,他的腰不弯了,背也不驼了,差不多比我高半个头!
⑧母亲注意到了我表情的变化,把我叫到一边说:“儿子,其实你爸没老到那样,为了照顾你的心理,他这一
年来假装弯腰驼背,这样他就和你一般高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亲爱的爸爸,为了儿子那可怜的自尊,他
竟然努力适应了非常别扭的走路姿势,陪我走了365个夜晚!
⑨泪眼朦胧中,父亲在向我微笑。在我的眼里,他变得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却用父爱拉长了我
的人生。
1.在文中的括号内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为鼓励因个矮而自卑的“我”做的两件事。
9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梳理“我”的心路历程。
_抱怨_T坦然一感动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体会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在文中请用波浪线画出和父母聊天让“我”隐隐约约明白的道理。
6.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亲和轻松
2.父亲坚持要接“我”下晚自习。父亲一年假装弯腰驼背。
3.自卑疑惑
4.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我对父亲衰老的心疼。
5.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
6.结尾的“在我的眼里,他变得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却用父爱拉长了我的人生”和题目相照应,使
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中心,升华“父爱伟大”的主题,总结全文。
【解析】
1.本题考查选择词语。
由第③段“父亲倒是很(亲和、亲密),拍拍我的肩膀说:“儿子,咱有啥自卑的,只要有能力,个子大的还得听
咱指挥!””可知,句意表达了父亲安慰自卑的儿子。“亲和”指亲切、和蔼;“亲密”形容关系亲近密切;这里
应选择“亲和”,指父亲的态度和蔼、亲切。
由第④段“父亲虽然说得(轻快、轻松),其实车间的工作一点都不容易,几乎每样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他的背
是累弯的”可知,句意表达了父亲把辛苦的工作说的很简单。“轻快”指不费劲儿,轻松愉快;“轻松”指不感到
有负担、不紧张;结合后文”几乎每样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这里应该选择“轻松”,指父亲形容自己的工作没
有负担。
10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①由第⑥段”高三了,虽然我一再阻拦,可是父亲为了鼓励自卑的我,还是坚持要接我下晚自习,他说这一年很关
键,他贪点黑没啥。和父亲走在一起,碰到说话爽快的同学会直接这样说:“哇,你和你爸一样高啊!"我当然明
白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可是我已经很坦然了。因为我多了一个战友,他就是我的父亲!我们站在同一个战
壕,他每天乐观开朗,我凭什么要忧伤呢?”可知,父亲为了鼓励自卑的“我”,坚持接“我”下晚自习。
由第⑧段“儿子,其实你爸没老到那样,为了照顾你的心理,他这一年来假装弯腰驼背,这样他就和你一般高了……”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亲爱的爸爸,为了儿子那可怜的自尊,他竟然努力适应了非常别扭的走路姿势,陪我走了365
个夜晚”可知,父亲为了“我”假装弯腰驼背。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由第①段“但是我依然感到自卑。原因只有一个一一我个子太矮,只有一米六五”可概括出,我因为自己个子太矮,
感到自卑。
由第②段“那天,已经做好要参加校篮球比赛的我临时被换掉了原因不言自明。晚上我禁不住向父母抱怨:咋给我
生得这样矮”可概括出,“我”因为比赛被换,回家抱怨。
由第④段“我很疑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米七零的个头啊,怎么变成了一米六五”可概括出,“我”对记忆中
父亲的个子发生变化了感到奇怪,是疑惑的心情。
由第③段父亲说的话“儿子,咱有啥自卑的,只要有能力……父亲把我拉到他身旁,果真我和父亲一样高"、第⑤
段“我隐隐约约也明白了一点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和第⑥段“我当然明白这句话后面的潜
台词是什么,可是我己经很坦然了”可概括出,从“父亲还是坚持要接我下晚自……可是我已经很坦然了”可概括
出,“我”变得坦然。
由第⑧段“其实你爸没老到那样,为了照顾你的心理,他这一年来假装弯腰驼背,这样他就和你一般高了……”我
的泪水夺眶而出”可概括出,“我”得知父亲变矮的真相,充满感动。
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由第④段划线句子“我注意到了他弯下去的腰,驼下去的背,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可知,句中“弯下去的腰,
驼下去的背”是对父亲的外形描写,结合下文“其实车间的工作一点都不容易,几乎每样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他
的背是累弯的”可知,写出了父亲工作的艰辛;“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是对“我”的神态描写,写出“我”对父
亲深切的关心。
5.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由第⑤段”和父母聊天虽然没有给我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我隐隐约约也明白了一点,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
面的努力来弥补”可知,“我”通过跟父母的对话,明白了“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的道理。
11
6.本题考查段落理解。
由第⑨段“泪眼朦胧中,父亲在向我微笑。在我的眼里,他变得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却用父爱拉长
了我的人生”可知,结尾通过描写“我”眼中的父亲,写出了父亲的伟岸形象,点明了父爱的主题;句中“他变得
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与标题“缩短五厘米的父爱”相照应,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二、好奇“苦苦果”的味道,妙妙向大家分享了一则好奇"苦苦果"滋味的文章,请你读一读。
苦苦果
王庆兰
①那天,爸爸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叫苦苦果的果子,并且告诉我不可以吃。
②“为什么不可以吃?"我问爸爸。
③“因为它是苦的。”爸爸说。
④“苦是什么味道?"我从来没有吃过苦的东西。
⑤“苦就是你不能碰的味道。”
⑥“吃了会死吗?”
⑦“那倒不会。”爸爸出去干活了。
⑧吃了不会死但又不能碰的味道是什么味道?我看着桌上的苦苦果问自己。
⑨我把手伸向了苦苦果……
⑩三秒钟后,我知道苦是什么味道了。苦就是能让我把嘴从下巴咧到脑门的味道;苦就是能让我半边脸绿半边
脸紫的味道;苦就是能让我浑身不停抽搐的味道;苦就是我不能碰的味道!那一刻我发誓,我再也不乱吃东西了!
可也就在那一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再次把手伸向了苦苦果,然后带着满心的好奇又把它塞进了嘴里,就像刚
才一样。不对,我为什么要吃它?我不是已经知道苦是什么味道了吗?就为了让自己再次体会嘴从下巴咧到脑门、
半边脸绿半边脸紫、浑身抽搐的感觉?不,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心里很清楚。但我的行动却没有跟着心走,我又让
自己品尝了一次苦苦果!
⑪“爸爸!妈妈!"我拼命呼喊窗外的爸爸妈妈,可他们却好像听不见一样。
⑫“爸爸!!妈妈!!”我更加拼命地呼喊。可他们还是不理我。
⑬在我第三次吃完苦苦果以后,这场游戏终于结束了。我跑到爸爸妈妈跟前质问他们:“我刚才那么大声地喊
你们,你们为什么不理我?”
⑭爸爸妈妈面面相觑:“没听见你喊啊!发生什么事了?”
12
⑮“我吃了苦苦果,苦死我了!”
⑯“你吃了苦苦果?!"爸爸妈妈一起问。
⑰“嗯。”我委屈地点点头。
⑱“哈哈哈哈哈哈”
领也们竟然笑了,而且还笑得那么开心!
⑳“你猜我刚才和你爸爸说什么了?"妈妈强忍着笑说。
㉑“不知道!”我生气地说。
㉒“我问你爸爸:'卡卡会忍不住吃吗?'你爸爸说:'他一定会把它吃掉的,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㉓“你们也吃过苦苦果?”我惊讶地问。
㉔“当然,每一个孩子都想知道苦是什么味道。”爸爸笑着说。
㉕“那你们也吃了三次吗?心里明明不想吃,还伸手往嘴里塞!”
㉖“那我们可没有,哈哈哈哈哈……”爸爸收起渔网也走了。
㉗后来,苦的味道我早已习以为常,再也没提起过我连吃三次的事情。
(选文有删改)
7.(内容概括)读完文章,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8.(句子赏析)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下面“我”的心理变化图。
13
(2)根据上述的心理变化图,请你用“从……(事例)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形象)的孩子”的结构,
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10.(拓展探究)故事的结尾说道“后来,苦的味道我早已习以为常,再也没提起过我连吃三次的事情”,你也有
过类似的经历吗?请写在下面。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抽羊()发萼()面面相哪()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因为儿时的一场重病,导致如今的面部肌肉会不定时地触蒋。
B.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那些人脸对脸画面相哪,谁都不说话。
C.听完老师的话,我暗暗对自己发誓,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答案】
7.文章讲述了“我”想知道爸爸带回来的“苦苦果”是什么味道,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连续三次品尝了
“苦苦果”的故事。
8.文中的画线句子从神态和动作两方面进行刻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第一次尝到“苦”时的状态,巧妙地
展现了“苦”的滋味。
9.(1)①好奇②惊讶、恐慌
(2)从“我”刚见到“苦苦果”时对爸爸进行的一系列追问,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从“我”
在连续三次吃了“苦苦果”后的惊慌失措,转而向爸爸妈妈求助,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无邪、充满童真的孩
子。
10.示例:童年时期,我好奇西瓜里的籽吃进肚子里会怎么样,会不会变成一个个小西瓜?会不会从我的肚脐眼中
长出藤蔓来?会不会使我的肚子变大,变成一个大西瓜?这一切都让我忐忑不安,但又激动好奇,长大之后,我知
道西瓜的籽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也就再也没冒出过这些好奇的想法。
11.chushiqu
14
12.B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是围绕“苦苦果”这一线索进行展开并记叙的。文章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父亲带回来一个叫苦
苦果的果实,并告诉我不可以吃,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文章第⑩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我没忍住,三次品尝苦苦果的味
道;文章第®㉖自然段则描写了我偷吃苦苦果后,向父母求助却被打趣。由此可知,这篇文章讲述了父亲带回来一
个叫苦苦果的果实,“我”由于好奇它的味道,竟连续品尝了三次,被父母打趣的故事。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入手。本题已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文章第⑩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苦就是能让我把嘴从下巴咧到脑门的味道;苦就是能让我半边脸绿半边脸紫的味
道;苦就是能让我浑身不停抽搐的味道;苦就是我不能碰的味道”,从“把嘴从下巴咧到脑门”“半边脸绿半边脸
紫”可知,这是对“我”的神态描写;从“浑身不停抽搐”可知,这是对“我”的动作描写。上述描写将“我”品
尝“苦”的滋味时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给读者一种如见其人的真实感。
9.(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②、④、⑥自然段中“我”向爸爸的一连串追问中可知,此时的“我”对苦果的味道充满了好奇,故第一
个空应填“好奇”;
结合文章⑪^⑫自然段中“我”三次品尝苦果后向父母的大声求助可以看出,此时的“我”内心非常惊慌、恐惧,
故第二个空应填“惊慌、恐惧”一类的词语。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可分为“初见苦果”“品尝苦果”“求助爸妈”三部分事例。从“我”初见苦果时的一连
串提问和连续三次品尝苦果,可以看出“我”是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从“我”三次品尝苦果滋味后的
惊恐不安和向爸妈求助时的委屈无助,可以看出“我”是个天真又可爱的孩子。
10.本题考查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和开放性作答。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作答时,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自己童年时期天真无邪的经历,重点突出儿时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
示例:童年时期,夏天躺在吊扇下面乘凉,心里总是会冒出许多想法:吊扇装在房顶上安不安全?会不会突然掉下
来?如果突然掉下来,会不会把我的脸打烂?我该变身成什么,来保护我和家人?无数个夏夜,我都伴着这些担忧
和好奇入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顾虑也渐渐消退,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好天真啊。
11.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15
抽埴,读音ch6uchu;(动)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的症状。
发萼,读音fashi;(动)庄严地用言辞表示决心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觑:[qu]1.看;窥视。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注意地看)。
面面相哪,读音midnmianxiangqu;指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用来形容人们在惊惧或者无可奈何
的情况下互相看着,都默不做声的状态。
1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B.加点词语“面面相觑”,面面:指脸对脸。相:互相。觑:看,瞧。词语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如何
是好。结合句子“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那些人脸对脸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可知,与句中“脸对脸”意思重
复,故运用不恰当。故选B。
三、课外阅读。
底色
白艳丽
①“师傅,您好,忙着呐?"那天,我远远地看见一个修车人。
②“嗯,怎么着?说。"干脆又简短的应答。
③“我想给孩子装个脚蹬。”我把自行车停放好,指了指后面的儿童座椅。
④“好,我看看。”修车人站起身。
⑤我一愣:瘦削的身材,干净的空军蓝衬衣,微驼的背,两只沾满油污的手一一像极了我的父亲。
⑥父亲心灵手巧,什么活儿都会干,又麻利又热心,因此整天忙忙碌碌,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可现在这架
机器转不动了……
⑦老人麻利地开始干活。我赶紧过去帮忙,尽量把自行车放平,好让他不至于半跪在地上。
⑧“师傅,您多大了?"我把锤子递到他手上。
©“七十七。”老人继续低头千活。
⑩“哦。”我又陷入了沉思:七十七了,还在外面摆摊修车,莫非是生活过得艰难?再看看不远处,七八个老
年人正围在一起下象棋,时不时还传来争论声和喝彩声。在我的印象里,一杯茶,一盘棋,一把扇子,才是老年生
活该有的样子。
⑪“好了。”老人说。
⑫“谢谢师傅!多少钱?”
16
⑬“给三块钱吧!”
⑭“这么便宜?"我脱口而出。
⑮“这旧脚蹬都是别人不要了送我的,扔了也是扔了。”
⑯“我给您五块钱吧。"我边说边掏出手机。
⑰“不用。你以为我靠这个生活呢?就三块,不过说好了,我只收现金。”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
⑱“我,我没带现金。”我不好意思地说。
⑲“没事儿,你哪天顺路给我捎过来就行。”
⑳“谢谢!”我道别欲走。
㉑“等等。”老人从三轮车上取出一块干净的抹布,在水盆里蘸了水,细心地帮我擦去车座上的手印。
㉒“谢谢!”我再次挥手再见。回家的路上,远处的天空中不知何时出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云朵,它们千姿百
态,变幻莫测,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背后的底色,那一片纯净而无垠的篮。我又想起了那位修车的老人,还有他身
上那件被洗得干干净净的空军蓝。
13.请对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14.第⑰爰“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句中,“我的心思”具体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心思?
15.你觉得选文中的修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6.选文用“底色”作为题目,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
【答案】
13.本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描写了修车人瘦削的身材、干净的穿着、微驼的背、沾满油污的手,体现了修
车人干净、勤劳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修车人已经上了年纪,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17
14.“我的心思”是想多给修车人一些钱。一方面因为修车人让“我”想起了父亲;另一方面,“我”同情修车人,
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
15.①他是一个爱干净的人;②他是一个勤劳的人;③他是一个善良的人;④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
16.“底色”的表层含义是指天空中云朵背后的底色,深层含义是指修车人身上善良、勤劳等美好的品质,这是他
做人的“底色”。
【解析】
1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第⑤段画线句子通过应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修车人瘦削、年迈的形象,这些描述体现了修车人干净、勤劳
的特点,也暗示了他已经上了年纪。表现出“我”此时的惊讶之情,并与下文修车人的爽快、麻利形成对比,突出
修车人的热心和善良及爱干净,为下文做铺设。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⑰段中“我的心思”指的是“我”在询问价格后,觉得价格过低,而且从修车人苍老的外貌和老人自述的修车工
具猜想老人生活可能过得艰难,需要这份工作来维持生计。这是“我”的一种推测和思考。“我”会有这样的心思,
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生活过得比较困难,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当看到老人七十七
岁高龄还在外面摆摊修车时,“我”自然会联想到老人可能生活过得艰难,需要这份工作来维持生计。这也是“我”
对老人的一种同情和关心。
1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文段内容可知他看到“我”想给孩子装脚蹬,就主动帮忙,而且只收三块钱。他不要“我”多给的钱,因为他
并不依靠修车生活。他还细心地为“我”擦拭车座上的手印,表现出他的细心和热情。因此可以看出修车人是一个
善良、勤劳、热心、朴实的人。
16.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路上遇到一个修车老人,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到老人虽然年纪已高,但仍然坚持修车工作,而
且只收取微薄的报酬。作者被老人的善良和热心所感动,留下了一些钱作为感谢。在回家的路上,作者想起了那位
修车的老人,感受到了善良、热心、朴实等品质的重要性。
本文中的题目“底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修车老人身上所展现出的品质和特征,即善良、热心、朴实等。这些品质
和特征是修车老人的本色,也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同时,“底色”也象征着这些品质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是人们
应该追求的方向。因此,选文用“底色”作为题目,既突出了修车老人的形象特征,又强调了这些品质对于人们的
重要性。
18
四、名著阅读。
①冬去春来,分家了。雅可夫舅舅分在了城里,米哈伊尔分到了河对岸。
②姥爷在波列沃伊大街上买了一所很有意思的大宅子:楼下是酒馆,上面有阁楼,后花园外是一个山谷,到处
都是柳树枝条。“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姥爷边走边说,踩着融化的雪,指着树条子,他狡黠地眨了眨
眼睛:“很快就要教你认字了,到那个时候,鞭子就更有用了。”
③这个宅子里到处都住满了房客,姥爷只给自己在楼上留了一间,姥姥和我则住在顶楼上。顶楼的窗户朝着大
街,每逢节日和平常日子的夜晚,都可以看见成群的醉汉们从酒馆里走出去,东摇西晃的,乱喊乱叫。有时候他们
是让人家从酒馆里扔出来的,他们在地上打个滚儿,又爬起来往酒馆里挤。"哗啦"、"吱扭"、"嘎吧吧"、"哎
哟”一阵乱七八糟的响声陡起,他们开始打架了!站在楼上的窗户前看这一切,是那么好玩儿!
④每天一大早,姥爷就到两个儿的染坊去转转,打个帮手。晚上回来,他总是又累又气的样子。姥姥在家做饭、
缝衣服、在花园里种种地,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
“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我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⑤安宁?我一点也没觉着有什么安宁!一天到晚,房客们在院子里乱哄哄地来来往往,邻居的女人们经常跑过
来,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有人喊:“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
⑥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人。
17.根据选文判断,本文选自名著《》,作者是
1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
我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20.“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姥爷的什么性格特点?
19
21.第③段描写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你觉得这个社会环境怎么样?
【答案】
17.童年高尔基
18.文中指的是姥姥打喷嚏很特别。文中指的是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每个人非常关心,照顾周到。
19.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慈祥善良、热爱生活、勤劳能干的人。
20.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些柳枝可以用来抽打你,又方便又好用。说明姥爷生性粗暴、爱打人、一点也不疼惜自己的
外孙。
21.这个社会腐败堕落,酗酒打架已成为普遍现象。
【解析】
17.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
本文选自名著《童年》,作者是高尔基。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
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
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18.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理解。
(1)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兴趣。从“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可知,文中指
的是姥姥打喷嚏特别有趣。
(2)无微不至:对人非常关心,照顾周到。从“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
每一个人。”可知,文中指的是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非常关心,照顾周到每个人。
19.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阅读句子内容可知,从关键词“说”可知,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善良,爱阿廖沙
的人;从“吸着、打、擦”可知,这是姥姥的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20.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人物性格分析。
20
从第②自然段“姥爷边走边说,踩着融化的雪,指着树条子,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草桥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2025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抽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信号与系统仿真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山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综合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科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高级日语口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省哈密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渭南市白水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财务管理有趣的知识普及
- 2024年10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数字化技术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中应用的研究报告 2024
- 人民医院手术室装修及安装方案
- 《兰亭集序》公开课一等奖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企业创业孵化与创新基地管理制度
- 静脉输液技术课件
- 临榆炸鸡腿加盟合同范本
- 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操作规程和基本管理制度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保险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