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防城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甲产生的物质N对乙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为T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淋巴因子和B细胞B.若甲为小肠黏膜,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表示促胰液素和胰岛细胞C.若甲为甲状腺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细胞D.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为神经递质和肌肉细胞2.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h)相互匹配。科研人员检测了某野生型植物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又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该种野生型植物,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为了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来影响光合作用,应设置的实验组数是()A.3 B.4 C.5 D.63.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合成发生在A、B、C、D过程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水C.图中①、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O2、ADP、C5D.A和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和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4.结构和功能观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真核细胞对丙酮酸的利用场所与氧气供应量有关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D.若要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等具有全能性B.主流细胞衰老理论认为细胞衰老主要是因为生命活动产生自由基攻击生物膜、DNA和蛋白质等,以及染色体两端的端粒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使DNA序列受损而导致细胞衰老C.不当饮食和吸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心理状态有关,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纤维素等具有抑制癌变的作用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和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无关B.地中海伞藻与细圆齿伞藻帽形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从受精卵分化为人的各种体细胞,细胞内核酸种类不变D.神经系统能通过细胞凋亡实现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7.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不或不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是①氧气的生成②NADPH变为NADP+③ADP转变为ATP④光能转变为电能⑤DNA复制和转录⑥抗体的合成⑦NADP+变为NADPH⑧纺锤体的形成A.①④⑦⑧ B.②③⑤⑥⑧ C.②④⑦⑧ D.②③⑤⑥8.(10分)如图为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组处理改为S型菌与DNA酶混合,则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二、非选择题9.(10分)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D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棕色;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d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D对d完全显性,位于3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发现可稳定遗传的黏性玉米品种甲具有抗病基因E和耐干旱基因H,其中H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位置如下图所示:将玉米品种甲与玉米品种乙进行测交实验,F1自交,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EEEeeeHHHhhh39120815912160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耐干旱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玉米抗病性状和黏性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人员通过数学统计发现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并且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进而推测带有E基因的花粉成活率低。请利用已有的品种甲、乙、F1,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方法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3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3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①据此可知,F1带有E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表达,而P2可能在_________细胞中表达。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10.(14分)如图是北温带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示意图,请分析与湖泊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单位:cal/(cm2•a)](1)如图是研究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生态学家还可以研究能量沿着________流动。(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是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3)该湖泊独特的气候特征和优良的水环境使其蕴藏着丰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等植物资源,这些植物的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4)如果在该湖泊中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5)某同学在该湖泊中发现了一种鱼,其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11.(14分)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动物细胞融合是依据____________原理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2)单克隆抗体制备需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中除了要加入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糖、氨基酸等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往往还需要特别加入__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同时在含____________混合气体的无菌、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3)图中①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②过程常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___的诱导下完成,假设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____种类型的融合细胞。③过程中至少涉及两次筛选:第一次是利用____________进行初步筛选,第二次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最终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2.为了探究低温对小粒咖啡和大粒咖啡两种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对两种幼苗连续三天进行夜间4℃低温处理,并于原地恢复4天,测量两种咖啡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经夜间低温处理后的植物叶片会转黄,由此分析夜间低温处理能降低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中数据可知,夜间低温处理对_________咖啡的的生长影响较大。(2)某同学认为夜间低温处理会使植物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影响了夜间暗反应的进行,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低温处理后,大粒咖啡难以恢复生长,为了验证夜间低温处理没有改变大粒咖啡的遗传物质,可取大粒咖啡的种子在_________________(填“正常”或“夜间低温处理”)的环境中种植,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低温只影响了大粒咖啡的性状,而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据图分析:该模型表示的是细胞甲产生物质N,分泌到细胞外,并作用在细胞乙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上。该图可能表示激素的分泌与作用,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1、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值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在体液调节过程中,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值分化,A正确;B、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的分泌胰液,故乙为胰腺外分泌部位,B错误;C、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细胞,C正确;D、突触前神经元在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D正确。故选B。2、D【解析】

结合题意以及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突变生物的种类和周期处理的,因变量是各组处理的不同突变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进行设计实验。【详解】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除设置题中的对照实验外,还需要设置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分别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的实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故需要设置6组实验,即D正确。故选D。。3、C【解析】

A.据图分析,B表示暗反应过程,需要消耗ATP,A错误;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和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水产生,B错误;C.图中①表示氧气,③表示ADP,④表示五碳化合物,C正确;D.图中C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4、D【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B、细胞的呼吸作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利用,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则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利用,B正确;C、溶酶体内还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C正确;D、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胞间连丝,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查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同时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D【解析】

1、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4、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详解】A、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因此均具有全能性,A正确;B、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还会攻击DNA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B正确;C、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大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不当饮食和吸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心理状态有关,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纤维素等具有抑制癌变的作用,C正确;D、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故选D。6、D【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一般不变。【详解】A、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A错误;B、地中海伞藻与细圆齿伞藻帽形不同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不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错误;C、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错误;D、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所以需要调整神经细胞数量,使之与受神经支配的细胞数量相适应,这种神经细胞的死亡是受机体控制的细胞自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7、B【解析】试题分析: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细胞膜;无膜:核糖体、中心体.解:①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场所是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薄膜,故①错误;②NADPH变为NADP+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进行,故②正确;③ADP转变为ATP可以在细胞质基质进行,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故③正确;④光能转变为电能在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薄膜上进行,故④错误;⑤DNA复制和转录在细胞核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内进行,不在生物膜上进行,故⑤正确;⑥抗体的合成在核糖体中完成,不在生物膜上进行,故⑥正确;⑦NADP+变为NADPH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故⑦错误;⑧纺锤体的形成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和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不在生物膜上进行,故⑧正确.故选B.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B【解析】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S型菌的DNA在细胞内,DNA酶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A正确;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有些R型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突变菌可能使小鼠死亡,也可能不影响小鼠存活,B错误;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小鼠通过二次免疫可将S型菌及时消灭,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正确;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提高,所以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基因分离F2中HH、Hh、hh的比例为1:2:1(F2中耐干旱植株比例为3/4)玉米控制抗病性状的基因E和控制黏性性状的基因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将F1种植下去,收集其花粉并用碘液染色,观察统计花粉的颜色、数量和比例花粉颜色有两种,棕色:蓝色为1:2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F2的抗病情况和比例F2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体比例为1:2精细胞(花粉)亲本的遗传信息(亲本的遗传物质、亲本的DNA)【解析】

分析题中甲品种的细胞图可知,D、E连锁于3号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H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E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稳定遗传的黏性玉米品种甲基因型为DDEEHH,乙品种的基因型为ddeehh,F1基因型为DdEeHh,F1自交,只考虑E、e一对基因,F1产生的雌配子为E(占1/2)、e(占1/2),由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ee占2/6,可推算出e的雄配子占2/3,E的雄配子占1/3,故E的雄配子(花粉)的成活率为1/2。【详解】(1)据表可知,F2中HH、Hh、hh的比例为1:2:1,因此玉米耐干旱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据图可知,玉米控制抗病性状的基因E和控制黏性性状的基因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玉米抗病性状和黏性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方法1:由题干可知E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可以通过D基因判断E基因是否存在,含D的花粉遇碘变棕色,再由F2群体中EE、Ee、ee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3:2,可推知含有E的花粉死亡率为1/2,只考虑D、d和E、e两对基因,则F1的基因型为DdEe,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E(棕色):de(蓝色)=1:2。方法2:如果只考虑E、e一对基因,让F1为父本,其基因型为Ee,产生的雄配子及数量比例为E:e=1:2,乙为母本,其基因型为ee,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抗病):ee(不抗病)=1:2。(3)①据题干可知,F1为杂合子,一条3号染色体上携带D、E基因,另一条3号染色体上携带d、e、P1、P2基因,P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表达,使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毒蛋白,而P2在部分精细胞(花粉)中表达,解除了精子的毒性,从而使含E的花粉成活率低。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亲本的遗传信息(亲本的遗传物质、亲本的DNA)更多的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地稳定性。【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情况的分析,解题关键是由F2的比例推出E精子的成活率。10、一条食物链2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垂直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捕食和竞争【解析】

能量流动的过程: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1)能量流动的研究出了可以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还可以研究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流动。(2)肉食动物是第三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是1.2+1.8=3,而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3+7+0.5+4.5=15,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是3/15=20%,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4)定期投入饲料说明该湖泊生态系统中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5)该生物幼体以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为食,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所以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重点是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相关的计算知识。11、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血清、血浆95%空气和5%CO2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B淋巴细胞聚乙二醇(或PEG)3选择性培养基专一性抗体检测【解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2)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