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1页
浮力(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2页
浮力(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3页
浮力(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4页
浮力(核心考点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浮力(高频考点精讲)

考点01浮力

【高频考点精讲】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3、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存在压力差。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

越大,浮力就越大。

3、注意事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热点题型精练】

1.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下沉的铁块B.在水中的桥墩

C.浮在水面上的轮船D.空中上升的气球

解:

第1页共17页

ACD、在水中下沉的铁块、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空中上升的气球,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力的产

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ACD不符合题意;

B、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2.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

AB、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则F浮=G,

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F^=F浮,

所以F合=F下-F上=F浮=G,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知,M上表面所处的深度较小,根据p=pgh可知,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小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

强,而上下表面的面积相同,则由F=pS可知,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小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所以,M上

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D错误;

答案:Bo

3.如图所示,小聪用一个长方体铝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

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该实验探究的是下列哪个因素对浮力

大小的影响()

第2页共17页

A.液体的密度B.物体的密度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D.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解:他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

说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物体浸入水的深度不同,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可以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

的深度的关系,故D正确。

答案:D»

4.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

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所示),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

确的是()

A.乒乓球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B.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保持不变

D.乒乓球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解: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虽然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但乒乓球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作用,

故A正确;

B、乒乓球上浮过程中至露出水面,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p水且丫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会变小,故B错

误;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距离水面的深度h变小,水的密度不变,根据p=pgh可知,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故C

错误;

D、乒乓球静止时,受重力、水的压力和支持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不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

用。故D错误。

答案:Ao

5.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

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关系是F向左等于F向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

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大于F向下(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第3页共17页

解:

(1)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在同一深度,由p=pgh可知,液体压强相等,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

由p=*可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

(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h下大于h上,由p=pgh可知,p向上大于p向下,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由

p=*可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大于F向下,此时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0,方向竖直向上;

因此液体会对玻璃圆筒产生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F差=F向上-F向下=F浮,即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

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答案:等于;大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6.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2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8N,若

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现把金属块提升0.1m后,此过程中上表面的压强减小了1000Pa,金属块

受到的浮力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p水=L0Xl()3kg/m3,g取10N/kg)

解:(1)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F1F上=10N-2N=8N;

(2)原来金属块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把金属块提升0.1m,金属块未露出水面,其排开水的体积

不变,根据公式F浮=p水8丫排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上表面的压强减小了:Ap=p水gAh=1.0X103kg/m3xi0N/kgX0.1m=1000Pa。

答案:8;1000;不变。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

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第4页共17页

(1)铁块从位置③一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变大(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C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一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

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B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⑥⑦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解:(1)铁快从位置③一④的过程中,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通过①一③一④的过程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可验证上述猜想C是正确的;

(2)从位置④一⑤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A猜想错误;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3.0N-1.0N=2.0N,

分析比较实验②⑥可知,铜块受到的浮力为4.0N-2.0N=2.0N,则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重力无关,故B错误;

(4)根据⑥⑦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同一物体铜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时,

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时,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答案:(1)变大;C;(2)A;(3)B;(4)⑥⑦;(5)控制变量法。

考点02阿基米德原理

【高频考点精讲】

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5页共17页

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浮=G排=夕液g%o

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此时七

4、“浸在液体中”的含义

(1)如图甲、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此时吟F=咻。

⑵如图丙所示,物体只有部分进入液体中,止匕时/<vr物。

5、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深度等无关。

二、浮力的计算

1、称重法:F浮=G物_F氮(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差)

3、阿基米德原理:(1)玛孚=6排=m排g;(2)F浮=夕液且吟卜o

【热点题型精练】

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分别为Fi、F2、F3和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页共17页

A.F1+F2=F3-F4B.Fl-F2=F3+F4

C.F1+F2=F3+F4D.Fl-F2=F3-F4

解:由图可知:Fl测空桶的重力,F2测物体的重力,F3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测力计的拉力,F4测出排出的

水和空桶的总重力;

根据称重法可知:F浮=F2-F3;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4-F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所以,F浮=G排;

由此分析可知:F2-F3=F4-Fl;整理可得F1+F2=F3+F4

故选项中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9.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

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

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解:

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铁牛浸没后,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

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分析可知,铁牛被冲到河底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铁牛还受到河底的支持力的作

用。故B错误;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船仍旧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是为了增大浮力。故C

错误;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木船重力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根据F浮=pgV排可知,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需要

第7页共17页

上浮,所以铁牛就会被拉起。故D正确。

答案:D»

10.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

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gmiON/kg)()

H-H1-

A.ONB.20NC.60ND.80N

解:•.•下部立方体由于与容器底部粘合,.•.水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

•.•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积的一部分(与水接触)受到向上的压力,

.,.S=L2-12=(0.2m)2-(0.1m)2=0.03m2,

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的压强为p=pgh=1.0X103kg/m3X1ON/kgX0.2m=2000pa,

: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浮=pS=2000PaX0.03m2=60N。

答案:Co

1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铁球浸入水彩体积时,弹

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A.18NB.14NC.8ND.10N

21

解:当铁球露出水面淮积时,则V排1=纨

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G=F浮1+F拉1=p水gV排1+F拉1=1X103kg/m3X1ON/kgx|v+4N-----------------------------①

11

当铁球浸入水中;体积时,则V排2=jV,

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G=F浮2+Fti2=p水gV排2+Fti2=l><103kg/m3><10N/kgx9+lN--------------------------②

由①②得:V=1.8Xl(T3m3;

所以物体重力:

G=F浮1+F拉1=1X103kg/m3X10N/kgx|xl.8X10-3m3+4N=10N,

若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

第8页共17页

F浮=p水gV=1X103kg/m3XlON/kgX1.8X10-3m3=18N

则:F浮〉G,即:当取下该物体将它放入足量的水中,铁球静止时会漂浮,

所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F浮'=G=10N。

答案:D。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圆筒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A中,排开液体的

质量为mi,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i;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B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

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i〈p2,mi<m2B.pi〈p2,mi=m2

C.pi>p2,mi>m2D.pi>p2,mi=m2

解:(1)由液体A、B质量相等可得GA=GB,物块M、N质量相等,因为是规则容器,所以液体容器底部的压

力F=G总,

则由可知:FA=GA+GM,FB=GB+GN,由于GA+GM=GB+GN,所以,FA=FB;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由p=*可得,pi<p2;故CD错误;

(2)因为物块M、N质量相等,即MA=MB;已知M、N都是漂浮,则F浮=G排=111排8=6=1\^,

所以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mi等于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m2.故A错误,B正确。

答案:Bo

13.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

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

第9页共17页

B.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3N

C.圆柱体的密度是L5Xl()3kg/m3

D.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800Pa

解:A、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

=Fji=9N,故A错误;

B、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G-F=9N-3N=6N,故B错误;

C、图象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3N,

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G-F=9N-3N=6N。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水且丫排,物体的体积:

v物〜二

-------o------O-/-V--------------=6右X\ZIO1八-4m3,

P型IxW5kg/m3x10N/kg

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猾”=0.9kg,

U-LU2V/KU

则圆柱体密度p物=#=L5XICpkg/nP,故C正确。

丫物6x104m3

D、由图可知,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时,物体下降了4厘米,但同时水面会上升,由于容器底面积未知,

所以不能确定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也就不能确定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故D错误;

答案:Co

14.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75001,轮船受到的浮力是7.5义IO?N;满载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是7.5X1()3

m3;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的压强是3X1()4p2.(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g取10N/kg)

解:(1):轮船漂浮

7

;.F浮=GH&=in排g=7.5Xl()6kgX10N/kg=7.5X10N;

⑵:F浮=「水丫排g

p

「浮7.5X107W

=7.5X103nl3;

P菊IxlO3kg/m3xlON/kg

(3)p=pgh=1X103kg/m3XlON/kgX3m=3X104Pa;

答案:7.5X107、7.5xiO3;3X104O

15.如图,将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

液面比放入前升高1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Pa,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640Pa,木块

受到的浮力为6.4N,

第10页共17页

解:(1)液面比放入前升高1cm,即h=0.01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Pa;

由p=pgh得,液体的密度为:P=会=ION/黑袈.0加=8。忸加;

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10cm,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则木块下表面距水面的距离为:h浸=10cm-2cm

=8cm=0.08m;

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木=pgh漫=800kg/m3x10N/kgX0.08m=640Pa;

(2)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O.lmXO.lm><O.O8m=O.OOO8m3;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pV排g=800kg/m3X0.0008m3X1ON/kg=6.4N。

答案:640;6.4o

16.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Xl()3t,体积为3Xl()3m3,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27X10N,当它需要

潜入海水中时,它至少要向水舱充入300m3的海水,潜水艇潜入海中一定深度时,仪表显示海水的压强为

2X106Pa,此时它在海水中的深度为200m。(海水密度按1.OXK^kg/n?计算,g=10N/kg)

解:(1)当潜水艇漂浮在海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

F浮=G潜水艇=mg=2.7X1()3xio3kg><ioN/kg=2.7Xlo7N;

(2)潜水艇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p水gV排=p水gV潜水艇=L0X103kg/m3xi0N/kgX3X103m3=3X107N;

要使潜水艇下潜,

G潜水艇+G水》F浮',

所以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

G水=F浮'-G潜水艇=3Xl(fN-2.7X107N=3X106N,

根据G=mg和p=g可得,至少要向水舱充入海水的体积:

3x106^

=300m3;

IxlO3kg/m3xlON/kg

(3)根据p=pgh可得,此时它在海水中的深度为:

2xlO6Pa

h=S=____________________

=200mo

P7心IxlO3kg/m^xlON/kg

答案:2.7X1()7;300;200»

1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B的边长为10cm,用细线(重力

第11页共17页

和体积忽略不计)拉住物块B,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静止后物块B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X10Ym3,此

时细线被拉直,长为6cm,物块B所受拉力为IN。求:(p*=1.0X103kg/m3,g取10N/kg)

(1)物块B受到的浮力;

(2)物块B受到的重力;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

(1)物块B受到的浮力:F浮=p水8丫排=1.0X103kg/m3xi0N/kgX6X104m3=6N;

(2)物块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块所受的重力为:G=F浮-F拉=6N-1N=5N;

(3)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浸=?=皆黑熟;=0.06m;

则水的深度为:h'=h浸+L线=0.06m+0.06m=0.12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p水gH=L0Xl()3kg/m3><i0N/kgX0.12m=1200Pa。

答:(1)物块B受到的浮力为6N;

(2)物块B受到的重力为5N;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Pao

考点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高频考点精讲】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所受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1)如图甲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玛孚〉G物,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此时/=G物;

(2)如图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G物,物体悬浮。

(3)如图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玛孚<G物,物体下沉,最终处于沉底状态,此时/+/=G物。

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如图甲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液〉夕物,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

第12页共17页

(2)如图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夕液=夕物,物体悬浮。

(3)如图丙所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液〈夕物,物体下沉,最终处于沉底状态。

二、浮力的应用

1、轮船

(1)原理: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

(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3、气球和飞艇:使内部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4、密度计

(1)原理: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2)特点:测量液体密度时浸入待测液体的体积越大,待测液体密度越小。

【热点题型精练】

18.中国人自古就有“上天入海”的梦想,随着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对于如图所

示的“国之重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AS700飞艇中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B.乙图,093型核潜艇在浮出水面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丙图,C919客机升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D.丁图,“山东号”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

解:A、甲图,AS700飞艇中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这样可使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而升空,

故A正确;

B、乙图,093型核潜艇在浮出水面过程中,根据F浮=pgV排可知,V排变小,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小,故B错误;

C、丙图,C919客机升空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丁图,“山东号”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错误。

答案:Ao

19.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

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

第13页共17页

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解: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

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

就会悬浮在水中;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

答案:Bo

20.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体积为V,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1;现将一体积为V2的物体B放在物

体A上,物体A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物体B的密度为()

甲乙

A.—*p水・二―叩水

BV2

v+v

水D.—r—2P水

C•~~•Pv2

解:在甲图中,物体A漂浮,则GA=F浮l=p水gVl,

物体B放在物体A上,物体A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A、B处于漂浮,则GA+GB=F浮2=p水gV,

所以,GB=F浮2-GA=P水8丫-p水gVi;

则mB=p水(V-V1),

物体B的密度:

。次(f)f

PB=V7=水。

答案:Bo

第14页共17页

21.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VF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解:A、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所以甲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p甲>p丙>p乙,根据m=pV可知:质量大小关系

是m甲>111丙>111乙.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甲排=V球,V乙排VV球,V丙排=V球,

所以V甲排=V丙排>V乙排,根据F浮=p液V排g可知:F甲=F丙>F乙,故B错。

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放入球后烧杯中液面高度不变,根据p=p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

等,即:p>?i=pLp丙;故C错误。

D、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里面的水的重力G水相等,由于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则放

入物体后对桌面的压力变化为:F=G容器+G水+G球-G排和G排=F浮,据此可得:

F,甲=6容器+G水+G甲-G排甲=G容器+G水+G甲-F甲;

F,乙=6容器+G水+G乙-G排乙=G容器+G水+G乙-F乙;

F‘丙=6容器+G水+G丙-G排丙=G容器+G水+G丙-F丙;

由于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则6甲>尸甲;6乙=尸乙;6丙=尸丙;

所以F'甲〉F,乙=口丙;

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5可得:

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是p'甲〉p'L=p'丙;故D正确。

答案:D。

22.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橡皮

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小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两空均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第15页共17页

解: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球<G①

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