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尉缭子·治本》说“夫在芸耨(耕耘),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下南亩,秋冬女练下布帛,则民不困。”材料反映了A.发达的民营手工业B.石器锄耕的广泛应用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夫在芸耨(耕耘),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下南亩,秋冬女练下布帛”体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民营手工业发达,解除A;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解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雇佣劳动关系,解除D。2.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描述人浇灌是A.水排B.曲辕犁C.翻车D.耧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戽(汲)水”、“高垄”等描述了田地里农业浇灌的场景,反映了当时浇灌工具用于农业生产。翻车是一种浇灌工具,故C符合题意;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装置,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耕田地的一种犁,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3.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致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铸造紧菜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朝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夏商周是我国青铜器旺盛的时期,其中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致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典型代表,B正确,ACD解除。故选B。4.汉初规定:“贸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后来,汉文帝强调:“农,天下之大本也。”这反映了汉朝推行的政策是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贸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农,天下之大本也。”可知,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正确;“贸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体现了限制商业发展的思想,故AC错误;闭关锁国是外交政策,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D。5.“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到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材料突出反映清初实行A.“工商食官”制度B.“海禁”政策C.专卖制度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严格限制私商出海经商的政策,故B符合题意;“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需依据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故A不符合题意;专卖制度是垄断特定商品买卖的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指激励农耕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6.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化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同等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D.妇女参政意识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反映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某些领域雇用人数的增加和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比例上升的现象,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说明妇女角色变更,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妇女工作角色变更,并不是民主政治作用,故A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故B项错误。7.1872年,商人陈启沅筹集资金,从国外购进锅炉一座,招收男女工数十人,仿西人缫丝之法,在南海简村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属于A.洋务企业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商人陈启沅”“国外购进锅炉一座”“继昌隆缫丝厂”,可见属于民间私人投资的采纳机器大生产的近代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符合题意;洋务企业由洋务派兴办,官僚资本主义企业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垄断政权的官僚资产阶级兴办,外商企业是由外商兴办,故ABC均不符合题意。8.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懊丧地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造成这种局面的缘由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材料反映洋务运动A.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B.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C.推动了中国近代教化事业的发展D.肯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的信息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肯定程度上打击了英法的轮船公司,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D正确;洋务运动没有促使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解放,A错误;此时的自然经济并不是完全解体,B错误;材料中并不是说明洋务运动对于近代教化的推动作用,C错误。9.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其变更的根本缘由是A.国民经济的逐步复原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据肯定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所占比例比较小,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起来,故C项正确;A项是1952年底,解除;B项是1958年,解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除。【点睛】“1956年”是关键时间信息。10.1953年我国起先实行第一个五年支配,在此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说明第一个五年支配优先发展A.运输业B.轻工业C.重工业D.金融业【答案】C【解析】【详解】一五支配期间,我国起先变更工业落后面貌,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纷纷投产,它们都属于重工业范畴,故解除ABD,选C。11.1978年底,中国“逐步建立各项法规,对西方贸易和接触实行新的开放政策”,这场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它始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1978年底”“这场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故A正确;BCD时间均不符合“1978年底”,解除。12.曾经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行或缺的“其次货币——粮票,在完成了自己三十八年的神圣使命后,于1993年”光荣退休“。这反映了A.支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支配经济成为社会共识D.粮票已被新货币取代【答案】A【解析】【详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支配经济体制,粮食凭粮票供应。1992年十四大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粮票“光荣退休”,说明支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解除C,A符合题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反映的是农村改革,与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粮票本身不是货币,无所谓被新货币取代,故D不符合题意。13.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曲《我的一九七八》唱道:“我诞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更真大,……北京城开了一周的会议。”歌词中”一周的大会”A.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B建立人民公社体制C.掀起“大跃进”运动D.起先实行三大改造【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一九七八”和“那一年变更真大,……北京城开了一周的会议”,结合所学,18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宏大决策,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故A符合题意;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时间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1953年我国起先实行三大改造,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14.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特”在于实行特别的()A.外交政策 B.文化政策 C.民族政策 D.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经济特区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别政策的特别经济区,所以“特”是实行一种特别的经济政策,答案为D。ABC不符题意,解除。15.历史学家张岂之《中国历史》描述:“中心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此历史现象发生于A.鸦片斗争时期B.太平天国时期C.抗日斗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政体,中华民国实行大量移风易俗的措施,故D符合题意;鸦片斗争时期和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尚未被推翻,故AB不符合题意;抗日斗争时期晚于辛亥革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16.19世纪80年头上海地区一首竹枝词描述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词描述的是A.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B.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C.以汽车、火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D.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可知,该诗描述的是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故A正确;电影不符合“电线音驰万里天”,解除B;材料反映的是通讯工具,解除C;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D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17.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职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为此,罗斯福实行的相应措施是A调整劳资关系,缓和冲突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加强救济工作,发放紧急救济金【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我们最重大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可知,罗斯福要解决失业问题,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的相应措施是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故C正确;调整劳资关系、实行美元贬值、发放紧急救济金与解决失业问题没有干脆关系,解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分析解答。18.下图是美国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变更示意图。导致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主动发展学问经济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发展海外贸易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国民经济渐渐有好转,故D不符合题意;学问经济时以20世纪80年头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胡佛的反措施危机措施,而材料“1933—1939年”正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B不符合题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各国大打贸易战,美国当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收效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19.1921年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干脆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当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俄国实施了A.新经济政策B.土地法令C.工业化政策D.和平法令【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苏维埃俄国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特点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A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BD;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工业化政策,时间不符合“1921年”,解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1921年”“应当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联系所学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和特点分析解答。20.有学者评论苏俄某政策说:“粮食垄断、面包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支配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该学者评论的是A.农业集体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1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干脆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支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由材料“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全盘农业集体化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3月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即农夫按国家规定交纳肯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全部,大大减轻了农夫的负担,此外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短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复原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整生产的作用,可见B不符合题意;工业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21.1965年戴高乐对美元超级霸权指责道:“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建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戴高乐指责的“美元超级霸权”始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二战后,美国主导下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故A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属于世界贸易体系,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C不正确;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与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无关,故D不正确。22.某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本国广阔农夫喝上放心水,将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改造工程项目,但遇到资金困难。该国若需申请长期贷款,可以求助的国际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世界银行主要供应长期贷款以发展经济,故B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是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属于金融组织,解除A;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组织不属于金融组织,解除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在国际教化、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特地机构,不属于金融组织,解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申请长期贷款”,联系所学世界银行的职能分析解答。23.到目前为止,唯一拥有统一货币的区域经济集团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东南亚国家联盟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2002年欧盟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故A项正确;BCD项都没有统一的货币,解除。24.1991年中国具正式加入的地跨三大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1991年中国具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故D符合题意;是欧洲联盟只吸纳欧洲国家参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只吸纳东南亚国家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只针对北美国家,故ABC不符合题意。25.20世纪90年头,中国政府加快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这是为了顺应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C.文化多元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政府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中国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D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A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无法体现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解除B;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与文化多元化无关,解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联系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意义分析解答。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径,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嘉靖年间,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成为众多走私集田的公认首领,“三十六岛之夷,皆听指挥”众数十万,先称“靖海王”,后称“微王”,甚至“南面称孤”——刘玉峰《明王朝海外貿易致策评议》材料二(清代)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沿海居民,富者贫,穷者困。——蓝鼎元《鹿州初集卷三》(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共同缘由,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明清两朝政府的共同动身点。(2)这些政策的沿用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缘由: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动身点:防止沿海居民受海外敌对势力的侵扰,维护封建统治。(2)影响:在肯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和沿海的反政府活动,但阻得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刚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学问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一个重要缘由。【解析】【详解】(1)缘由: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沿海居民由良民转为盗贼,主要是海禁政策导致的。动身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清两朝海禁政策的动身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2)影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关于海禁政策的影响可从对当时及后世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在肯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和沿海的反政府活动,但阻得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刚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学问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一个重要缘由。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即使是发展最好的20世纪30年头中期,仍旧没有达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程度。现代エ业化的主干钢铁、电カ、煤炭、冶金、机械、化学エ业的基础都特别落后,它们在1933年全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微小,整个现代部门和现代制造业所占比重分别只有7%和2.2%,几乎究全被占比重60%的农业部门所遮挡了。——朱荫贵、戴鞍钢《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探讨》材料二中国产业资本(工矿交通运输)历年估计——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第112~131页(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二三中年头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缘由。(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识。【答案】(1)局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总体水平低;重工业比重小;工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缘由:帝国主义限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官僚资本的排挤;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等等。(2)相识: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官僚资本的兼并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等等。【解析】【详解】(1)局限:依据材料“仍旧没有达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程度”可归纳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总体水平低;依据材料“现代エ业化的主干钢铁、电カ、煤炭、冶金、机械、化学エ业的基础都特别落后,它们在1933年全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微小”可归纳出重工业比重小;依据材料“整个现代部门和现代制造业所占比重分别只有7%和2.2%”可归纳出工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缘由: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关于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缘由须要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相识: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可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这主和和中国的社会性质有关,因此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等。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摘编自吴于虚、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英国限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事实上已成为“世界工厂”。——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头1789—1848》材料三19世纪末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供应了市场。欧洲以其资本、工业及军事实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美洲的特产流向世界各大洲的重大历史事务。(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过程。【答案】(1)事务:新航路开拓(地理大发觉、哥伦布发觉新大陆)。(2)表现: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率极大提高;货物进出口量大;工业生产实力巨大;近代工厂制的确立。(3)含义:世界市场。过程:新航路开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与野蛮掠夺,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平直型钢纤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上海市上海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热力学作业答案
-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
- 消防知识大讲座
- 金融机构防范洗钱活动内部控制制度
- 工业自动化控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中华蜜蜂购销合同协议书
- 机械工程原理与运用知识题库
- 公司经营大额借款合同书
- 2025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废弃油脂处理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TCEEAS 009-2024 医药企业营销合规服务指南
- 眼科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 电力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施工措施
- 2025年主管护师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
- 2025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奶厅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