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古文两篇之陋室铭(学生版)_第1页
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古文两篇之陋室铭(学生版)_第2页
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古文两篇之陋室铭(学生版)_第3页
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古文两篇之陋室铭(学生版)_第4页
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古文两篇之陋室铭(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耳中君盘强3海上濠种文工文

专题9:陋室铭

一、(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

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

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

D.衡于虑衡:平衡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

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舜发于吠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

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

艰苦环境。

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

势充沛,雄辩有力。

二、(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暧,暧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

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

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堂受此厄于人()

②星与初见似小人()

③谈笑有渭儒()

④无案牍之方形()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伴以醋及他物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但恨其食后打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C.知人之厌我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然见此物大异葱蒜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用7”标出下面句子的申妙朗读停顿。

故亦欲绝而弗食

8.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并结合

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

三、(2021•贵州毕节•中考真题)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为,少耆①欲,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脩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要也。

【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僧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

③清静广为_______________

④虽富贵不事也______________

1L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12.【甲】文末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试结合【乙】文分析其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

是否恰当?

13.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看法

四、(2021•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4.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人名)。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思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称,名字)B.有龙则不(神异)

C.斯是陋室(这)D.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

16.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1)(2)处填写相应内容。

苔口阶球,早色入帘青。—居^主环境—清幽宁静

一不陋

陋室I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局尚儒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超凡脱俗一

1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下列诗句

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I。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8.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

【链接材料】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五、(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出名)

B.斯是陋室(这)

C.可爱者甚蓄(多)

D.陶后鲜有闻(新鲜)

20.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呵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温故而知新

C.濯清涟而不妖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第集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

B.往来无白/丁

C.中通/外直

D.不蔓/不枝

2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3.请根据【甲】【乙】两文填写表格。

托物言志

选文/表现

不同的物

手法相同的

象志趣

②______②_____

【甲】

【乙】莲

六、(2021•辽宁朝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惟吾德馨馨:

②无案牍之劳形形:

2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渔人甚异之

B.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小大之狱

D.公将鼓之宴酣之乐

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7.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情操?

七、(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阅读《陋宝铭》,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笑

有号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鸿:(2)形:

2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0.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

八、(2020•辽宁沈阳•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

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年,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西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即来为主,仰观四俯听甚像晚竹树百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

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

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a)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an)录I]:指

时运不济。

3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有佳木布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画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画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珞来为主培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3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33.请用7”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3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居室

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乙)

文体现了白居易的0(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九、(2019•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吾斋之中,不尚①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②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

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④之交,如斯而已。

(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注释】①尚:崇尚。②随分:随意。③侈:显扬夸耀。④臭(xiu)味:气味,比喻同类的东西。

3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吾修馨德馨:德行美好。

B.百渡上阶绿苔痕:苔辞痕迹。

C.谈笑有涉尊鸿儒:博学的人。

D.可以调素琴素琴:雅致的琴。

36.把语段(一)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7.语段(一)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

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分析。

38.“陋室”主人与“吾斋”主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加以概括。

十、【2018年中考海南卷】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3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第(mmg)

B.苔,上阶绿(heng)

C.草色入用青(lian)

D.南阳诸葛庐(lu)

4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渭债()

(3)可以硼素琴()

(4)孔子羊()

4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2.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十一、【2017年中考安徽省卷】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4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有仙则多名:(2)斯是陋室斯:

(3)谈笑有鸿债鸿儒:(4)无家牍之劳形案牍:

44.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日:“陋,如之何?

45.【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二(用原文语句填空)

46.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十二、【2017年中考广东深圳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目:“何可

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47.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匮_

(4)无案牍之劳形:_

4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何可一日无此君!

49.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

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十三、【2015届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画。(《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

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目:“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50.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狼不敢前,眈眈学向

C.儿童相见不根识D.相形见细

51.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B.时人莫考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5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2)苔痕上阶绿

(3)秦王色挠,长跪而啰之(4)岂禀五百里哉

53.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5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55.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

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

B.《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

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

而且水里面藻、荐交错,相映成趣。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

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5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之左入门不顾。(2分)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