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广东专用)_第1页
氧气-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广东专用)_第2页
氧气-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广东专用)_第3页
氧气-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广东专用)_第4页
氧气-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广东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4氧气

目录

一、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二】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

出③热点敦型归他

【题型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典例分析】(2021年广东省江门市中考化学学业水平调研试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

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B.红磷C.铁丝D.氯气

【答案】A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故选:A。

【提分秘籍】

一、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故可

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的氧气,要正放在桌面上X

二、化学性质

(1)能供给呼吸;能支持燃烧;其独有特色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木炭、硫、

铁等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注意:①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或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与可燃性有本质区别。

②"剂”是一种发生某种变化的作用物质,如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氧气可以

提供氧从而把别的物质氧化的性质是氧气的氧化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用作氧化剂。

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反应的比较表

物质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空气中木炭红热、无烟、无焰

点燃

木炭

C+0------co

单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22

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有刺激

空气中

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S+。2SO2

氧气中

非金属性气味的气体

单质空气氧气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

点燃

中白烟4P+502——2P2O5

空气或氧

点燃

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H2+0------2H2。

气中2

空气中铁丝红热,不燃烧—

金属单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氧气中3Fe+2O2=息丝Fe3C

质放出大量的热

镁条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点燃

OKIrv.1八----八

量,生成白色固体

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金属单空气或氧

铜丝铜丝表面变黑2Cu+。—△―

质气中

一氧空气或氧

点燃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C0+0-------2c。2

化碳气中2

化合物

点燃

空气或氧

甲烷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H4+202-------co2+

气中

2H20

【变式演练】

1.(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

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

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Do

2.某小组对"细铁丝在。2中燃烧"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猜想】猜想: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与含碳有关。

【实验过程】(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细铁丝,是为了除去表面的

⑵取纯镁条和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20mm、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0?中燃烧,部分

实验现象如下表格,请分析并填写下表:

实验组别①②③④⑤

含碳0.1舶勺含碳0.32%的含碳0.52%的铁

物质纯铁丝纯镁条

铁丝铁丝丝

较明显的火

燃烧时现象无火星四射零星的火星无火星四射

【分析与结论】(3)细铁丝在。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需在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用火柴引燃细铁丝,说明火柴的着

火点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细铁丝的着火点。

⑸通过实验①〜④对比,说明细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填化学式)有关。

【拓展】⑹Mg不仅能在中燃烧,还能在♦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写出Mg在N2中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

【答案】①.氧化物(铁锈)②.明显的火星四射③.3Fe+2O2=Fe3O4

点燃

④.低于⑤.C⑥.3Mg+N2^Mg3N2

【解析】实验过程:(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细铁丝,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由表可知,含碳量越高,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故含碳0.52舶勺铁丝,现象

为:明显的火星四射;

点燃

分析与结论(3流失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0Feq,;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需在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用火柴引燃细铁丝,说明火柴的

着火点低于细铁丝的着火点;

(5)通过实验①~④对比,含碳量越高,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说明细铁丝燃烧产

生火星四射现象与C有关;

点燃

拓展:(6)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VMg>2。

【题型二】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典例分析】(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问答:

3分添扁斗,棉花„

大理

-石

BCD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o

(2)用装置A制取C02,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C02,气体应

从导管口__________(填"b"或"c")通入。

(3)用装置B制取0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O

(4)某同学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制得的氨气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答案】①.锥形瓶②.稀盐酸③.b④.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

A

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⑤.2KMnO4=KMi(VMnO2+Oj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放热⑦.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a为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稀盐酸,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C02,气体应从导管口b通入,故填:稀盐酸;bo

(3)用装置B制取0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

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高镒酸钾加热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该反应需要

A

加热,发射装置可选B,故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t,故填:将

A

=

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2KMnO4

K2MliO4+M11O2+O2T。

(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故实验

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填:生石灰

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不能。

【提分秘籍】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1.原料:原料是空气。

2.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原理。先将空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变为液

态,再将液态空气缓缓升温至T96。。左右,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里蒸发出来,剩

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

3.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其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如下:

升温至

*氮气

降温液态-196℃升温至

工工

二液态氧气-183℃

加压空气»氧气

4.贮存:氧气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注意: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原料来源广泛,所制得的氧气价格较低。工业上在制

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常用高镒酸钾、氨酸钾和二氧化镒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镒为原料制取氧气,三种

方法比较如下:

制取方法高镒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白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

所用药品高镒酸钾(紫色固体)_

氧化镒(黑色粉末)氧化镒(黑色粉末)

MnO.MnOz

反应原理2KMnO、_K”Mn(L+MnO计0/2KC10-----22KC1+30J2H。------2H2+02T

3△

ZX长颈

<试管上铁架台就广漏斗

4

发生装置T1

=1

(型

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固液不加热型

襄)

\\

三1

七二二二二二)£

F水法)£

(1

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市r

向上排空气法117

收集装置Nil

LUJL1

,—>«=

r

向下排空气法।

9JiL、JU

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

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

不用加热,节约能源;

集;和高镒酸钾相比,药

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生成物只有水,利于

优点品白色,仪器容易清洗;

适中,便于收集环保;二氧化镒容易

相同质量的KC1O3和

回收

KMnO4,KCIO3生成的氧气

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

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

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使用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

缺点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

紫色的高镒酸钾,不易清洗仪器和桌面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

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

太快,不宜控制

检验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

验满方法氧气已收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

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变式演练】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它们

和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CHQ

A.若甲是CO-则丁是02B.若甲是C0,则丁是HQ

c."C一甲”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

互转化

【答案】C

【解析】A.若甲为CO2,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因为甲与丙能反应,二氧化碳只能与

水反应,所以丙为水,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水,分解

生成氢气和氧气,一氧化碳只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丁为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甲为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因为甲与丙能反应,一氧化碳只能与氧气反

应,所以丙为氧气,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乙为二氧化碳,丙为氧气,氧

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丁为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燃

c.CT甲的反应可能是:C+O2=CO2,此反应为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若甲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或者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都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点燃高温

2CO+O2^2CO2,C+C02^=2C0O

故选C。

2.实验室用氨酸钾固体(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必须选择"固体+固体—气体”

型装置,不能选择"固体+液体一>气体"型装置,即①正确②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

且其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宜选择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不能选择向下排空气法,③④

正确⑤错误;综上,选A。

这景新模考敦殂秣

L(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黄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2.(广东汕尾市城区田家炳中学20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根据"如图实验

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则气密性良好。写出实验室用

该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一(填字母)。用装置F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

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检验其纯度后。

【答案】(1)长颈漏斗

(2)①.向长颈漏斗加水,长颈漏斗内形成小液柱,且小液柱高度保持不变②.

MnO2

2H2O2^^2H2O+O2T

MnO

(3)@.B②.2KC1O,^=22KC1+3O,T

A

(4)①.B②.c③.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石灰

水变浑浊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解析】(1)由图可知,a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长颈漏斗内形成小液柱,

且小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

MnO

A,该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K)3-2K2C1+302T,故填:向长颈漏斗加水,长颈漏

A

MnO2

斗内形成小液柱,且小液柱高度保持不变;2KC1O3—2KC1+3O2?O

A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反应

MnO2MnO2

的化学方程式为2KCK)3^—2KC1+302T,故填:B;2KC1O3^=2KC1+3O21o

△A

(4)①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

选B,用装置F收集甲烷,甲烷密度比水小,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故填:B;c。

②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有二氧化碳则可说明甲烷中含

碳元素。设计实验证明CH,中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检验其纯度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烧

杯,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3.(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我们已经学

习了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FGH

(1)写出图中标识出的仪器名称:b。

(2)用高镒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装置需要改进的一点是

______;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的氧

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3)如图F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打开瓶盖,向塑料瓶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会看到液体变成红色,用化

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4)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①.A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③.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H装置的b端管口处④.

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

(3)①.塑料瓶变瘪②.C02+H20=H2C03

(4)①.CaC03+2HCl=CaCL+H20+C02T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解析】(1)图中标识出的仪器b是长颈漏斗;

(2)用高镒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该装置需要改进的一点是在试管

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镒酸钾颗粒堵塞导气管;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

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b端排出,所以检验氧

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H装置的b端管口处,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收集满了氧气。若用D装置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由于铁丝燃烧放出大

量的热,会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集气瓶中而炸裂集气瓶底部,所以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

的原因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

(3)如图F向收集满C0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g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由于二

氧化碳溶于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打开瓶盖,向塑料瓶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会看到液体变成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C02+H20=H2C03O

(4)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03+2HCl=CaCl2+H20+C02to向上提拉试管,试管与锥形瓶内的液体脱离,反应停止,将试

管放入锥形瓶内,试管中的固体药品与锥形瓶内的液体接触,反应发生,所以该设计的优点

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4.(广东东莞市黄江育英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A.B.C.D.E.F分别是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

且D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其中反应⑤的另一种生成物省略。

(1)分别写出A.C.D.F的化学式:ACDF

(2)反应⑤靠绿色植物的。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③—。

(4)在①~⑤的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C②.H2(3).H20④.C02

,一通电小小点燃

(2)光合作用(3)①.2H。——2珥个+02T②.C+O2=CO2

(4)①.①②或②①②.③④或④③③.⑤

【解析】(l)A.B.CD.E.F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E和二

氧化镒反应、D通电都会生成单质B,B.E.F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成的物质,可知B是氧气,D是水,E是过氧化氢,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C是氢

气,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经

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由分析可知,A为C;C为压;D为仄0;F为COZ;故填C;艮;HQ;⑩;

(2)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氧气,需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填光合作用;

(3)反应②为水的电解,方程式为2Hq理电2HJ+o2T;反应③为碳的燃烧,方程式为

占燃

C+O2^^CO2;

MnO,

(4)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方程式为2Hq2—2凡0+。/;反应④为氢气燃烧生

点燃

成水,方程式为2H2+O2U2H2。,反应⑤为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分解反应特点是“一变多",符合该特征的是反应①②,故填①②;

化合反应特点是“多变一",符合该特征的是反应③④,故填③④;

反应⑤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填⑤。

5.(2021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区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浓)

dMnC12+Cl#+2H2,已知:盐酸(HC1)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CL是一种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如果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用E装置收集氧气,

则气体从_____端通入;如果用D装置收集C02,则气体从______端通入。

(2)将红热的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3)上图中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口?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②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

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O

③下列对实验室制取OzCOz和CL的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X

A.制取(%和CL的发生装置相同;B.OzCO?和Ck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C.制取Ck的反应中MnO°是催化剂;D.用E装置收集Ck时,CL应从d管导入

MnO2

【答案】(1)①.2KC1O3=^2KC1+3O2T@.d③.a(2)①.剧烈燃烧,火星

A

占燃

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②.3Fe+2O°二FesO4(3)①.C②.引流③.D

【解析】

(1)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条件下二

MnO2

氧化锦催化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2KC1+3O2T

A

氧气密度比水小,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d端通入;如果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

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从a端通入;

(2)将红热的细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3Fe+2O2Fe3O4o

(3)①实验室制取CL时属于固、液加热型,适合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

②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

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A.制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制取氯气需要加热,二者的发生装置不同,故说

法错误;

B.二氧化碳、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说法错误;

C.制取CL的反应中MnO,是反应物,故说法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用E装置收集0?时,0?应从d管导入,故说法正确。

故填:D.

6.(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了六

组实验,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压02分解速率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相关实验信息

见下表格。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zO?溶液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的质量圆

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HQ的质量分数(为)催化剂种类(质量相等)H2O2溶液的体积(mL)对应曲线

I3.4Mn0210.0a

nXMn0210.0b

m1.7M11O210.0c

IV3.4CuO10.0未画出

未画出

V1.7FeCl310.0

VI1.0CuO10.0d

(1)请写出实验V中,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图2和

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根据信息可以推测x数值在3.4和1.7之间

B.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C.由实验IV和可以比较CuO和FeCL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

D.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若将测算质量的传感器改为温度传感器,并对装置采取保温

措施后,测量圆底烧瓶内溶液温度变化,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3)若已知MnO?的催化效果比CuO更好,请结合已有信息,在图2中画出曲线d的趋势图。

FeCl,

【答案】(1)©.2H夕2=21120+02T②.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越高,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2)AD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2H2O2=2H2O+O2T,从图2结合表格中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等时间下,产生氧气a

的质量大于c,而a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比C大,说明相同时间下,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越大,

产生氧气的量越多,所以可知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增加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可以增加过

FeCl,

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答案为:2H2O2—2H2O+O2T,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质量

分数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2)A.从图2和表格数据从图2结合表格中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等时间下,产生氧

气a〉b>c,而a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比c大,说明相同时间下,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越大,产

生氧气的量越多,因此可以推测x数值在3.4和1.7之间,故选项正确;

B.催化剂特点是"一变、两不变",一变指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两不变指质量和化学

性质不变,故选项错误;

C.从表格中数据看出实验IV和V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也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因此不

可以比较CuO和FeCL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因此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若将测算G质量的传感器改为温

度传感器,并对装置采取保温措施后,测量圆底烧瓶内溶液温度变化,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实

验目的分析,故选项正确,故选:AD;

(3)根据上述结论可知,d的质量分数更低,且MnO?的催化效果比CuO更好,所以相同时

间下,产生氧气的量更少,所以曲线位于c的下方,所以图像为:

7.(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锦绣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请根据下图回答问

题:

制L

-

Sh■番

j橡

曲34-

⑥2

⑥管

⑤>⑦⑧

-

-1

一r

®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取Oz,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想要

得到稳定的氧气流,则要从图1中选择仪器,组装的发生装置选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

若想要收集纯净的小,则组装的收集装置选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和玻璃片。

(3)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要想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除选用上述②

④⑥⑦⑧⑨仪器外,发生装置还需另外补充的仪器为铁架台和_______(填仪器名称)。检查

该套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0

MnO2

【答案】(1)长颈漏斗(2)①.2凡。2—2凡0+0/②.①③④⑧⑨③.@@2)

(3)®.试管②.用弹簧夹加紧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且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

(l)a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

MnO2

符号,其化学方程式为2凡02^2凡。+。2个,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因此选择固液不加

热发生装置,且需要控制气流,所以需要分液漏斗,因此选择的仪器为①③④⑧⑨;制备纯

净氧气,选择排水法收集装置,因此选择⑪©瓒目成收集装置;

MnO

故填①2H2。2^22凡。+02T②①③④⑧⑨③;@@@;

(3)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但是还需要反应容器,选择铁架台固定反应容器,故

还需要试管;此时为了验证装置气密性,首先形成密闭装置,利用弹簧夹加紧橡胶管,此时

向长颈漏斗内加水,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形成稳定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①试管②用弹簧夹加紧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且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8.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溶液倒入含有H仙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无味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zOzHCl、CL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该气

泡无气味,小李马上排除了气体。

【查阅资料】CL是黄绿色气体。

根据上述资料,小李又排除的气体为—。(填名称)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

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一定含.。

(2)小李认为上述过程中FeCk溶液作了HzO,分解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FeCL在水中解离出Fe>、Cl-0

【实验二】为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

溶液中的Fe”对比。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

Ju。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溶液作H◎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

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试管a中含有FeCk溶质质量为mg)

【实验三】

推测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溶液作HzO?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请写出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

式:。根据"红褐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现象,证明FeCL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用叱和ms表示),才能证明FeCL在化学反应

前后不变。

【答案】①.HC1、CL②.氯气③.氧气(0?)④.a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b中无明显现象

(或a中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