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讲与练(全国通用)
第08讲:把握文章线索(练习)
一、(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文学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
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
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着门口。不一会
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寻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
的杳杳晃晃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
④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
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
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⑤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
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
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以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
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
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
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
但马上他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常常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
父亲兄弟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
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
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喝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背亡人遗愿,
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⑩于是,我们家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问题】请简要概括文章是如何围绕“家徽”谋篇布局的。
【解答】
【答案】本文以“家徽"为题,以"家徽”为线索。文章开头以"家徽”之特别点题,并以刻鱼图纹留下悬念;中
间部分写我们家和贼发生的系列故事,明写刻鱼暗写"家徽"来历;结尾揭示悬念,呼应前文。
【解析】本题考查行文布局。
本文主要写了祖父没有责怪偷米的贼反而将米送给了贼,并塞给他一串铜钱让其做个小生意,正是祖
父的善举让贼“改邪归正",开始卖鱼谋生,本分做人,还经常为我家送鱼,后来"贼"去世了,"贼"嘱托孩子
给我家送鱼,为了不违背亡人遗愿,拿刀在家门上刻一条鱼,后来这条鱼成为"家徽";据此可知本文以“家
徽”为题,并以其为线索;
首段"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
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以独特的"家徽"(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的鱼)点题,并以刻鱼图
纹设置悬念;
第②到⑨段我们家和贼发生的感人故事,表面上是写刻鱼图案的来历,实际上是写“家徽”的来历;
结尾"于是,我们家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揭示悬念(疑惑),照应首段,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2022•山东荷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
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
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在村子起伏的版图上,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
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长方形的就叫长条丘,荷叶状的叫荷叶丘,碟
子状的干脆叫碟子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在昌蒲洼的田就叫昌蒲丘,
在尖子山脚的就是尖子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如此等等,不一而
足。
③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
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
"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
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阉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
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
搬不走你的田。
⑤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⑥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这次爷爷没那么幸运了,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
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
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田里要放水了,
田里要治虫了,田里又要薄草了。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
也有新法子了呢。"把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⑦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
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
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⑧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
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
⑨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说要来县城家里拜访。
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他不想再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他要种更多的
田,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
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
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
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
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
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⑩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
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像久别后的重逢,
如数家珍。
⑪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
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的清香。
(《人民日报)2022年05月19日,有改动)
【问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解答】
【答案】)以时间为线索,儿时,长丰大丘与椿树塘的稻田里有黑油油的泥,塘里有水;家人向往、喜爱。
上世纪90年代起,稻田里杂草丛生,塘里堆满淤泥,塘堤破旧,家人哀叹、惋惜。接到新初电话时,政府
有新举措,稻田地用机械化耕作,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家人高兴、欣喜。周末回家时,稻田里浮起新绿,
家人惊喜、激动。
【解析】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
文章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或作者的情感等。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
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仔细阅读文章,结合第①段"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第⑥段"几年之后,村里对
田地进行调整……",第⑦段"自上世纪90年代起,......",第⑧段"爷爷奶奶过世后,......"第⑨段"阳春三月
的一天……",第⑩段"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可知,这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
料,抒写了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2022・四川・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召儿
孙犁
①我们的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圈全住上,
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②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
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③有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一个名字:吴召儿!
④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
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
念书吗?
⑤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
⑥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
态度和声音,不知怎样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
的那紧张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的叫唤。
⑦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一个女孩子跑出来。
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⑧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
⑨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
就跑下坡去。
⑩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
⑪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座U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
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
⑬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
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采彩云来。
西匕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家。
⑮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说,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灯上取
着火,就往锅里添水。
⑯吴召儿和她姑有说不完的话。
⑰你爹给你买的新袄?姑问。
⑱他哪里有钱?是我给军队上纳鞋底换的。
⑲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
⑳以后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
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
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工画去一,…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㉑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
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
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㉒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我去
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㉓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㉔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
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㉕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
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㉖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
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㉗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1949年11月
(选自《孙犁文集》,有删改》
【问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干时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红衣女孩吴召儿的生活与战斗故事,展现了她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B.小说通过我们和老乡一起生活、"我"组织妇女识字班等内容,表现了抗战时期融洽的军民关系。
C.小说以“红棉袄”为线索串联起吴召儿的故事,“红棉袄”的多次出现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D."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中的"落"化静为动,从山顶观景的视角呈现出月夜的梦幻美。
【答案】C
【解析】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叙写了“我”两次与吴召儿见面的故事,是以“吴召儿”这个人物为线索的,并不是以"红棉袄”为线索的。
故选Co
四、(2022•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像
村人的水桶在滴水崖前排着队。
村人的心情和这天一样,闷着火,一根火柴就能点着,滴水崖的这眼泉不急,有气无力、半死不活的,
嘀答,嘀答,半天滴满一桶水。
这是要人命呀!村人唉声叹气,老天爷,快下雨吧,下了雨泉水才会旺。
二先生说,山上苍老爷庙里的神像别毁坏就好了,苍老爷管着咱这里的风雨雪雹,他老人家生气了,
才这样大旱的!二先生的话阴阴的,能拧出水。
塑像呀!咱们集资重塑一个苍老爷像吧?有人建议。
早就该塑的,有神敬着心里踏实!有人附和。
二先生把他的接水桶往前移了移,说,总算还有明白人。
一伙村人就去找泥人刘,请他重塑苍老爷的神像。泥人刘会捏泥人,老辈子传下的手艺,一团泥巴在
他手里捏啥像啥。泥人刘答应后有些犯难,问,苍老爷长什么样?
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苍老爷长什么样,都看二先生,他是村里的大能人,据他说天上的事知一
半,地上的事全知道。
神仙的样呗!二先生说,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
村人都点头,就是,就是。
一大早泥人刘就上山,在村口碰到村主任和一个戴草帽的人,草帽遮着脸没看清人,
泥人刘就和村主任打个招呼走了。
你丢钱了?这么急着走,也不和咱田叔说句话?村主任在后边喊。
泥人刘停下回头看时,那人已取下草帽,一张消瘦的脸,但泥人刘很快认出了,很惊喜,田叔,您回
家了?
回家了。田叔微笑着看着泥人刘,听说你这些天很忙的。
泥人刘有些不好意思,天太旱,求求苍老爷,嘿嘿,大伙的心愿,也是病急乱投医。
村主任说,你们做那些都是虚的,田叔给咱们做的才是实的。看到泥人刘不明白,又说,田叔放着城
里的好日子不过,带着打井的专项款,回村里帮咱们打井办实事来了。
太好了!咱村需要井,只是以前打几次井都是干眼子,大伙都没信心了。泥人刘说。村主任说,这次
不一样,田叔请来了城里的技术员,有技术又有钱,准成!咱田叔说了,打不出井就不回城里。
田叔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城里做局长。
山上开始钻井了,位置就定在苍老爷庙附近,是田叔和城里来的技术员勘察了很多地方,最后定下的。
钻井的深度一天天增加,一直没有水的影子。
咱村和井没缘分,村名叫滴水崖,只能喝嘀答的水,老辈打井都没成过,怕又是一个空。二先生说。
又熬了两天,钻井杆喷出的还是干面子,田叔病倒了,回城了。
躺在床上的田叔每天都给村主任打电话,今天是什么情况?
还是干面子,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干巴巴的。
今天又是什么情况?
还是没见水,电话里村主任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能放弃,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田叔给村主任说,也是给自己说。
可是……您带来的打井的专项款快用完了,村主任的声音很无助的样子。
田叔安慰他,别急,明天我让人送钱去。
又一天深夜,田叔被床边的电话铃惊醒,是村主任打来的,井出水了,哗哗的!村主任的声音被水泡
得湿漉漉的。
苍老爷的神像塑好了,泥人刘松了一口气,二先生也松了一口气。
水井的剪彩和苍老爷的神像的开光同时进行,这是村主任和二先生共同决定的。
鞭炮齐鸣,喷呐声在山谷里飘来荡去,井水从水泵口喷涌而出。
一块红布从苍老爷神像的头上慢慢滑下来,苍老爷的面容展现,映在村人的眼睛里。
是田叔的模样。
下面内容是同学在阅读这篇小说后的对话,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小文:读小说要关注小说的叙述。我发现这篇小说是双线并行展开叙述的。两条线索分别是(1)
(2)„
小语:嗯,是的。这样的叙述在小说中有这样的好处:(3)
小文:小说还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进行叙述,比如:(4)
小语:读小说还要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那么,小说中为什么要写二先生这个人物呢?
小文:我认为(5)„
小语:小说的语言也很有特点。你能就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吗?
小文:我是这样赏析的:(6)。
小语:赏析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标题,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说却以"神像"为题,你能说说
你的理解吗?
小文:我认为:(7)o
【答案】田叔凿井塑造神像双线索的叙述,使故事情节发展顺理成章,为结尾神像是田叔
的情节做铺垫,更能丰富田叔这一人物形象。小说开篇提出了神像容貌问题就是为结尾神像就是田叔
的模样埋下伏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二先生这一形象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也是坚定不移
为村民做实事的田叔形象的陪衬式人物,他的迷信,投机行为更能突出田叔这一人物形象的崇高。这
两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村主任的声音用"干巴巴""湿漉漉"一对叠词进行了前后对比,表现了村主任因
水而生的失落到喜悦的情绪变化,突出了凿井出水对村民的重大意义。示例:小说以田叔凿井和塑造
神像这明暗两线展开叙述,使村民获得水源的是田叔,小小说却以"神像"为题,结局时两线重合,谜底揭露
——神像就是田叔。小说以"神像”为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开篇就抛出了神像的容貌问题,
为结尾埋下优笔,神像从无容无貌到变成田叔之貌的转变也暗示了田叔为村民所做的奉献之大以及其在村
民心中地位的上升,从而更好地表现田叔奉献自我、回报乡亲的精神。小说告诉读者:真心实意为人民群
众做实事、切实帮助百姓解决困难的人,就会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敬仰,就是老百姓心中的神。
【详解】(D⑵考查分析文章叙事的线索。读文可知,本文交叉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因为天旱,村民
们决定为苍老爷重新塑造神像,神像塑造完工,却是田叔的模样。第二件事是从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田叔,现在在城里做局长,带着技术员和钱回到村里打井,最后井里出水了。所以两条线索分别是田叔凿
井和塑造神像。
(3)本题考查叙事线索的作用。两线并行,可以使交叉进行的两个故事既合理推进,又互相影响,互为
铺垫。天气大旱,既引出了村民们为苍老爷塑像的故事,也引出了田叔回乡打井的故事。田叔打井成功,
又为故事结尾苍老爷的神像是田叔的模样做了铺垫,丰富了田叔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
与敬佩之情。
(4)考查优笔照应的写法。前文提到,村民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模样,"众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
知苍老爷长什么样”,村里的大能人二先生也语焉不详,"苍老爷是神仙,肯定相貌威严,苍老爷又是咱老百
姓的神,也少不了慈悲"。这就为文末处神像处是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在村民们的眼里,田叔就是给他
们带来希望和清水的神。
(5)考查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在众人祈求老天爷快下雨时,是他提出了干旱是因
为苍老爷生气了,才会这样干旱,从而引出了人们要为苍老爷塑像的想法。在人们都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
模样时,又是他说苍老爷相貌威严而慈悲。所以,二先生这个人物推动了塑造神像这一情节。二先生的形
象烘托了田叔的形象。二先生是一个迷信的人,把干旱的原因归结于神灵生气;在接水时,"二先生把他的
接水桶往前移了移"。他迷信和投机行为与田叔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形成了对比。二先生这一个人物的存
在,使田叔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可敬。
(6)考查赏析句子。这两句话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干巴巴""湿漉漉"是触觉,"声音”是听觉,以触觉
来形容听觉,这就是通感。"干巴巴""湿漉漉",同为叠词,又在语义上形成了对比。联系语境可知,连日打
井,却不见水,“干巴巴”的声音表现了村主任内心的失落与沮丧。井水终于喷薄而出,"湿漉漉”的声音表现
了此时村主任内心的狂喜。井里出了水,村里以后再也不用承受干旱之痛,村长从失落到狂喜的情绪变化,
突出了打井成功对于村民的重要意义。
(7)考查赏析题目。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两件事,一是村民们塑造神像,二是田叔为村民们打井。叙述时,
双线并行。两条线索在文末交汇,以"神像"是田叔的模样收尾。开篇提出谁也不知道苍老爷长什么样子,为
后文打井成功,人们把神像塑成田叔的模样埋下了伏笔。以神像为题,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谁的神像?为
什么塑造神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联系文本主旨可知,题目点明了文章主旨。村民们把神像塑成了田叔的模样,说明在村民的心中,田
叔就是给他们带来清水与希望的神,表现了村民们对田叔的感激与尊敬。通过田叔凿井和塑造神像这两件
事,作者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神灵。那些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始终把人民的冷
暖与需要放在心头,切实解决民生难题,就是人民心目中真正的"神"。
五、(2021•安徽亳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约石榴红
秦湄香
①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赏析过附录的十首古诗,望着学生们石榴花一样热切的眼睛,我有
些意犹未尽,拈起白白的粉笔,在黑板上写道:“附录的十首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哪一句,哪个
词,哪个字?请以此为题目或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②孩子们开始喳喳,又新奇又惊讶的样子,有张小脸仰着:“老师,不会定题目怎么办?”我于是举
例:“比如'云从窗里出‘'云’‘窗'‘落花时节'‘落花‘,‘花’……这分别是吴均的《山中杂诗》
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字句。"然后,我又说:“也可以学学赵师秀,以他的‘约客'为题目,
写一篇现代少年版的‘约客'……”
③“也跟他一样,约客不来,闲敲棋子吗?”
④“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
⑤孩子们议论着,()笑。前排的小胖一激灵:“有了,老师,我写‘约’,写你跟我们的约定!”
⑥我一下子想起来,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
⑦“咱们一起卧薪尝胆,若是期末还是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你们了,在家‘歇菜‘!"
⑧他们立时急了:“啊一一不!”
⑨“‘不'也不行。"我瞪着眼,一脸嗔怒。
⑩“快别说了,赶紧学吧!”课代表喝令道。
⑪作文写好了,本子交上来,我看到他们写得异彩纷呈,只有一个题目有重复,就是有几个都是写
“约”:“老师,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你是为了刺激我们努力学习,是吧?”“老师,我很努力啊,你不
能'倒洗脚水连孩子也倒掉‘,这是鲁迅先生的话,你也不考虑他的意见吗?”“老师,我、莹、灿、哈、
达、璘,我们是你的作文天使,也不要我们了吗?”……
⑫其实,这个班的孩子们很聪明,理解力强,思维也很活跃,就是纪律性差,又懒于记忆,考查背默
识记的题丢分严重,中考跌入“滑铁卢”。我不看重分数和排名,但他们疏于较真儿,也不屑认真的学习
态度令我担忧,所以我便出此“狂言”,压他们一压。
⑬}-压果然奏效,附录的十首诗,没费一点儿口舌,就齐刷刷地全都会背,会默写了。
⑭度在他们的作文评语中斩钉截铁地写:“跟你们的约定是认真的。”
⑮有一天,课代表也忐忑不安地问我:“老师,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爽然答道,“没
见人家美国总统还引咎辞职嘛!”“可总得有倒数第一啊!万一……”课代表无奈地欲言又止。我却笑着
不睬。
⑯石榴花落下,石榴小小地挂在枝头的时候,期末成绩出来了,他们居然以0.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
地。我傻兮兮地连看十遍都不信这是真的。我不能爽约!可我怎么守约?!
⑰石榴树在我眼前一片红一片绿,大片大片地晕进我眼里,我的脑子也晕得红红绿绿。我伏在办公桌
上,双肩都失去了支撑力。
⑱突然我的右肩被轻轻拍一下,扭脸,是教务主任,旁边站着我的课代表。一沓红红绿绿的纸汇在我
的脸前,是孩子们的“退学申请”:“由于学习不力,逼得语文教师辞教,现恳请退学。”清一色的语句,
我惊疑地看着课代表。“你不是说要是还倒数第一就不教我们吗?”“我还没开始不教呢!”“那你说是
真的!”“我有这么小气吗?就差0.01分!”“那你还教我们!”课代表()笑着跳起来,冲出去,然
后回来冲教务主任鞠躬,又冲我弯弯腰。
⑲教务主任呵呵笑起来,跟我说《大教学论》里的一句话:“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在一切事情
上面,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
⑳戏也()笑起来,因为有了台阶可以不用守约。同时想起校园里的老园丁也告诉过我,小石榴树苗
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
㉑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
(有删改)
【问题】"石榴”在文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石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用石榴的成长过程象征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描写石榴,烘托了“我〃从充
满期待到难过,而后重拾期待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线索的理解。文章标题"相约石榴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同时"石榴"贯穿全文,
是线索。"石榴花开了,一册书讲授完了","我"与学生约定期末考试再考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他们;"石榴花
落下,石榴小小地挂在枝头的时候,期末成绩出来了,他们居然以0.01分之差,仍然输在原地","小石榴
树苗得成长三年,才能结下大石榴","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最后"我"在学生们的检讨和教务
主任的鼓励下爽约,重新获取了信心,期待孩子们更好的表现。石榴的成长过程象征着学生的成长历程;"石
榴花开花落"再到"石榴花开红艳艳,我期待石榴红",表现了"我"从充满期待到难过,而后重拾期待的心情。
六、(2022秋・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
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
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
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喝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
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
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
引我遐思连连一一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
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
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
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
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
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它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
可居无竹。”它是郑板桥,“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
远的生命。
⑧••…
【问题】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答案】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注意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叙
述脉络,即线索。通过阅读可知本文主要从作者遇见一株枯竹开始,以对竹子的赞美结束,结合文章题目
可以概括出,本文的线索为枯竹。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
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等关键句抒发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枯竹精神的赞美;“它不是走向生命的
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由此可概括出文章表达的感情。
七、(2023秋•河南南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杨慧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
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
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
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
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
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娇。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
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
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
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
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
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
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
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
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
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
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
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⑪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
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
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
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
⑫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⑬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
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一一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
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⑭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问题】文中的"雪”有哪些作用?
【解答】
【答案】①雪是文章的线索,②雪和母亲一起见证了"我"纯洁快乐的童年,③洁白的雪象征了母亲对子女
无私的爱。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细读全文可知,"雪"是一个重要的意象,首先全文内容都围绕"雪"展开,构成
了全文的线索,把文章串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次,母亲在大雪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雪"
象征了纯洁的母爱。根据第三段"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
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和第十三段"这个世界因为有
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
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可知,雪和母亲一起见证了"我"纯
洁快乐的童年。
八、(2021秋・湖北十堰•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春季落幕,再吃最后一口香椿吧》,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季落幕,再吃最后一口香椿吧
①去年暮秋时,父亲一人坐高铁,带着大包小包,穿越千里,到上海来看我。包里装着从老家移栽的
香椿树、石榴树和无花果树苗。
②回到家,已是很晚。他顾不上休息,跑进花园,把带来的树苗一一栽上。两棵香椿树苗分而栽之,
“能活哪棵算哪棵”,他嘀咕着。
③植物的生命力总是出乎意料地顽强,带来栽上的所有树苗都活了下来。
④今年清明过后,父亲打来电话关心香椿长芽了没有。
⑤“刚刚冒芽。”
⑥“长出来了。”
⑦“芽变多了。”
⑧我随时向父亲汇报香椿的长势,像照料孩子般给它浇水、施肥,看到它每天都在变化模样,内心充
满了惊奇和喜悦。
⑨想起幼年此时,也正是母亲收椿芽的时候。屋后的香椿树长得高大健壮,原本冬日看上去光秃秃的
香椿树干上,在东风的微力下,一天天发芽,抽绿,长大。
⑩等到谷雨前后,椿芽已长得极为肥嫩。此时采摘的香椿为头茬香椿,香味浓郁,质量上乘。
⑪母亲的脸上荡起欢悦的涟漪,她开始忙碌起来。她拿一个铁盆放在香椿树的旁边,然后,掐掉那一
片片泛着微光的椿叶,留住中间的心芽,以待它重新再长出新的来。不一会儿,铁盆就满满当当。如获至
宝,母亲兴冲冲将香椿端进屋。
⑫洗净香椿,用开水焯一下,剁碎,放入碗中。再打入两个鸡蛋,加盐,搅拌均匀。锅中热油,倒入
搅拌好的香椿鸡蛋。只需一会儿,香椿炒鸡蛋就做好了。父亲夹一筷子放入口中,连连称赞,真是香啊!
⑬香吗?幼时的我对香椿有种深深的排斥感,觉得它的味道冲鼻而难闻。明明是臭得不得了!我是绝
不会动一筷子的,我生气地想。
包燃而,三十几年过去,不曾想到,我的味蕾变得和母亲一样一一对香椿爱之又爱。它的香,独特而
隽永,浓郁而热烈。犹如某些人,需时间沉淀,才觉出他的好。
⑮在乡愁随时可见的这个春天,我渐渐学会做各种香椿食物。香椿煎饼,炸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
炒竹笋……因香椿的到来,一切变得生机勃勃。
⑯尤爱炸香椿。锅中升起滚烫的油,蘸过鸡蛋液和面糊的香椿芽一根根在热油中发出“蟒里啪啦”的
响声。想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听见如这般的鞭炮声。
硼鲜出炉的香椿芽,散发金黄般诱人的光泽。咬一口,外脆酥香,内软鲜嫩。在嘴巴里跳跃的椿芽,
演奏了春天一切的美好。
⑱“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在这个即将落幕的春季,没有比吃一口香椿更慰藉人心的
力量了。
【问题】本文写了多个人的多件事,作者是如何把这些事组织在一起的?
【答案】(1)以"香椿"为明线,以乡愁为暗线,把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事串连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钣金加工技术支持与服务合同3篇
- 国家电网限公司华北分部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一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技术合作开发协议3篇
- 四川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招考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地震局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岗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广安市2025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118名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公开招考6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吉林延边安图县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员额经费管理工作人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厦门市事业单位2025年编内工作人员统一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航道工程合同范本2篇
- [QC成果]提高剪力墙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
- 移印工作业指导书
- 乐高基础篇乐高积木和搭建种类专题培训课件
- 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课件
- 事故形成的冰山理论
- 溶解度曲线教学设计
- 硅胶产品工艺流程图
- 医院各科室规章制度汇编
- 土地翻耕施工组织方案
- 三级配电箱电路图(共2页)
- 学校中层干部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