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分析

>题型解读

本专题在高考题中出题形式多样,涉及选择题、识图题、实验题等题型。学

生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可以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并增强学生

对生命的认识。

>考向分析

围绕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生理作用以及其他五种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乙烯)进行,不仅考察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

力,又对学生的探究应用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

>答题技巧

作答本专题时,课本是第一要务,所有新颖的题目最终落脚点都在课本的基

础知识,需要将知识进行迁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二模)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烟草所做的关于打顶(去除顶芽)

对烟草腋芽生长影响的相关实验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3U

S娶

(注:图a中S代表在盛花期未对烟草进行打顶处理;D0代表在盛花期对烟草

1

进行打顶处理,D5代表打顶后5天,其余类推;DO时腋芽长度为。表示此时

该腋芽尚未萌发)

A.由图a可知,烟草顶芽的存在严重抑制着腋芽的萌发与生长,打顶可解除该

抑制作用,该现象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

B.由图b可知,打顶前腋芽IAA含量高,主要是由于顶端合成的IAA通过极性

运输到腋芽部位,导致高浓度IAA抑制腋芽生长

C.IAA含量在DO〜D5时期下降,是因为打顶后,顶端向腋芽部位运输的IAA

减少,腋芽的IAA含量降低

D.由图b可知,IAA含量在D5~D25时期上升,是腋芽自身IAA合成速率逐渐

增强的缘故

【答案】D

【详解】A、由图a可知,打顶前腋芽生长受到顶端的抑制,去除顶端后,该抑

制作用解除,结合图b,发现打顶后IAA浓度降低,同时结合图a可见腋芽萌发

并生长,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即两重性,A正确;

B、顶端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由顶端源源不断运向腋芽,导致腋芽处IAA浓度升

高从而抑制其生长,B正确;

C、由图b可知,IAA含量在D0~D5时期下降,原因是打顶后,顶芽不再合成

IAA,顶端向腋芽部位运输的IAA减少,腋芽的IAA含量降低,C正确;

D、由图b可知,IAA含量在D5~D25时期上升,是腋芽自身合成的IAA不断积

累的缘故,即腋芽的IAA合成速率大于降解速率,但其IAA合成速率不一定逐渐

增强,D错误。

2.(2023•湖北•模拟预测)春天,种子发出的嫩芽能够以柔克刚破土而出,让不

少人惊叹生命的力量。研究发现,嫩芽顶端的弯钩是其成功出土的关键所在。《科

学一进展》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关于植物顶端弯钩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植物嫩芽顶端弯钩的发育形成机制与生长素浓度有关(如图示)。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2

A.该植物在萌发过程中,整个嫩芽中的生长素仅来源于芽的顶端

B,可推测弯钩内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外侧且内侧浓度越低角度越小

C.该植物萌发过程中弯钩内外侧生长素浓度不均匀与单侧光有关

D.该植物萌发过程中弯钩的形成与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详解】A、种子发芽过程中也会产生生长素,不仅来自芽,A错误;

BC、弯钩内侧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其浓度高于外侧,与单侧光无关,BC错误;

D、弯钩内侧生长素浓度低于高于外侧,导致内侧抑制外侧促进,与顶端优势的

原理相同,D正确。

3.H2O2能够参与激素信号的转导,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乙烯

对外源H2O2诱导气孔关闭的影响,获得下图实验结果,图中CK为空白对照组,

H+E为H2O2和乙烯处理组,H+DPI(H2O2合成抑制剂)为H2O2和DPI处

理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

10

8

6

4

2

0lllh

CKHQ,11+EU+DP1处理

A,比较CK组和H2O2组,说明外源H2O2能诱导气孔关闭

B,比较CK组、H2O2组和H+E组,说明乙烯能抑制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

C.比较CK组、H2O2组和H+DPI组,说明DPI能抑制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

D.该实验设计结果还需要排除乙烯本身对气孔关闭的影响才更有说服力

【答案】C

【详解】AB、分析题图可知,CK为空白对照组,其气孔孔径比H2O2组的大,

3

由此可知,外源H2O2能诱导气孔关闭。H+E组的气孔孔径比H2O2组的大,

比CK组小,由此可知,乙烯能抑制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AB正确;

C、DPI能够抑制H2O2的合成,但不能降解外源H2O2,所以DPI不能抑制外

源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不能排除乙烯本身对气孔关闭的影响,故还需要补充

乙烯(E)处理组,D正确。

4.土壤盐分是限制全球粮食作物生长的胁迫因素之一。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

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

验组加入等最量浓度的NaCI密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由此不

能得出的结论是()

对照乙烯JAJA+乙烯合成抑乙烯+JA合成抑

组别

组组组制剂制剂

胚根长度(cm)9.04.84.85.09.0

A,乙烯和JA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有叠加效应

B.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在JA合成受阻时得到恢复

C,乙烯合成受阻对于JA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几乎无缓解

D.乙烯可能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

【答案】A

【详解】A、该实验没有设置同时加乙烯和JA的实验组,故不能得出乙烯和JA

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叠加效应,A错误;

BD、分析对照组、乙烯组和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可知,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有

抑制作用,并且在JA合成受阻时得到恢复,由此推测,乙烯可能通过促进JA

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BD正确;

C、分析对照组、JA组和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可知,JA对胚根生长的有抑制

作用,乙烯合成受阻对于JA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几乎无缓解,C正确。

5.(2023•重庆•统考模拟预测)赤霉素(GA)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

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如图是赤霉素诱导种子产生a-淀粉酶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4

A.植物体内的GA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持续发挥作用

B.通过GA信号传递系统活化的活化因子能解除GA-MYB基因的抑制状态

C.MYB蛋白是a-淀粉酶基因启动子结构的组成成分,与启动子结合后方可进

行转录

D.GA通过促进a-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和抑制其mRNA降解来促进a-淀粉酶合成

【答案】B

【详解】A、GA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A

错;

B、结合题图分析可知,通过GA信号系统活化的活化因子与GA-MYB基因的

抑制子结合,抑制作用解除,有利于合成GA-MYB蛋白,B正确;

C、MYB蛋白是转录因子,不是a-淀粉酶基因启动子结构的组成成分,与启动

子结合后可激活转录过程,C错误;

D、细胞中a淀粉酶增多是GA通过促讲a-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实现的,无法确定

是否抑制其mRNA的降解,D错误。

6.(2023•河南•三模)由基因突变引起植物激素功能缺陷的植株叫做植物激素突

变体,可分为两类:若影响植物激素合成的某个过程,称为合成型突变体;若使

植物激素不能发挥作用,称为敏感型突变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合成型突变体由于赤霉素含量低不能促进细胞分裂而使植株矮化

B.乙烯合成型突变体的果实成熟延缓,可通过喷洒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C.脱落酸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将产生敏感型突变体,其种子的休眠期会缩短

D,由生长素运输受阻产生的敏感型突变体,顶端优势现象可能不明显

【答案】A

【详解】A、赤霉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A错误;

B、乙烯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后可以促

进乙烯合成型突变体的果实成熟,B正确;

5

C、脱落酸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后,脱落酸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将产生敏感型突变

体,由于脱落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具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所以脱落酸敏感型突

变体的种子休眠期会缩短,C正确;

D、生长素运输受阻产生的敏感型突变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无法运输至侧芽处

抑制侧芽生长,植株的顶端优势现象可能会减弱,D正确。

7.(2023•河南•统考模拟预测)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温度处理、光照处

理、生长调节剂处理及栽培处理措施来控制花期,使得植物提前或延后开花,从

而让花卉正好在节日开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

B.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从而延长花期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而引起花期改变

D.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D

【详解】A、植物激素是植物合成的,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两者不

同,A错误;

B、植物生长调节剂起调节作用,但不能为植物提供能量,B错误;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C错;

D、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光反应过程),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

育过程,D正确。

8.(2023•山东•模拟预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植物激素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生

理作用。大棚种植草莓时会出现畸形草莓和超大草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草莓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增加

B,受粉不均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时会出现畸形草莓

C.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稳定

D,使用膨大剂可导致出现超大草莓,汁水和甜度增加

【答案】D

【详解】A、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故在草莓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会增加,A

正确;

B、发育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而受粉不均匀导致种子分布

不均匀,故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果实发育不均匀出现畸形草莓,

6

B正确;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故与植物激素

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稳定,C正确;

D、使用膨大剂可以使草莓增大增重,从而导致出现超大草莓,但不会使草莓甜

度增加,使用增甜剂才能达到使草莓甜度增加的目的,D错误。

9.(2023•湖北武汉•统考二模)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

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较高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

D.黑暗条件可能抑制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

【答案】D

【详解】A、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光敏色素分

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细胞中比较丰富,A正确;

B、由图可知,黑暗环境中光敏色素与光照环境下光敏色素的结构不同,推测其

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光明色素结构改

变之后,进入细胞核内,抑制了HY5降解,HY5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正确;

C、由图可知,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HY5影响

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C正确;

D、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叶绿素合成,黑暗条件可能加速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

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D错误。

10.(2023•安徽淮南•二模)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错

误的是()

7

A.在温带地区,树木的年轮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

B,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改变后进入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有些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说明温度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平衡石细胞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答案】B

【详解】A、年轮形成的原因是: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

形成颜色较浅的带,在温带地区,树木的年轮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A正确;

B、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改变,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

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B错误;

C、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

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有些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

说明温度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

D、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

现的。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

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D正确。

二、多选题

11.(2022•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与向重力性相似,根的向触性是植物对土

壤中根周的石头等坚硬障碍物的解决方案,其能促进植物的根快速弯曲并绕过障

碍物,并且发现障碍物的边缘。有研究指出,根向触性的第一次弯曲涉及主动的

信号转导,这与根凸、凹面上的生长素不对称分布以及差异性细胞伸长有关(如

图,凹面处阴影区域生长素含量较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向触性的第一次弯曲是障碍物引起根被动弯曲的过程

B,重力和障碍物都是引起根尖部位生长素不对称分布的外因

C.向触性与向重力性的组合有利于根向土壤深处生长

D,两次弯曲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对根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答案】BCD

8

【详解】A、据题意可知,根向触性的第一次弯曲涉及主动的信号转导,推测其

是主动弯曲的过程,A错误;

B、重力使根出现向地性,障碍物会引发根的向触性,两个过程根的弯曲都是生

长素不对称分布引起的,B正确;

C、向触性与向重力性的组合使根不受其他物质的阻拦,有利于根向土壤深处生

长,C正确;

D、两次弯曲生长一侧抑制,一侧表现出促进作用,都能体现生长素对根的生长

具有两重性,D正确。

12.(2023•江苏•一模)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即光周期现象。某研

究小组研究了在一段黑暗时期中不同的闪光对于某种植物开花的影响(白光一W,

红光一R,远红光一FR)。他们也研究了在白光期间进行暗处理的影响,下图展

示了不同的实验处理之后的结果(除了第4组)。

2

24

月1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光周期现象与光敏色素有关,光敏色素吸收光能后具有活性

B.根据5、6、7、8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作用

C.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

D.如果实验4开花,可以推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

【答案】BCD

【详解】A、光周期现象即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光周期与光敏色素

有关,光敏色素在活性和非活性之间切换,就像一个由光和温度控制的二元开关,

A错误;

B、2、5对比,说明暗期用红光照射一下不开花,根据5、6对比,说明远红光

(FR)能促进开花,7组增加红光照射后又不开花,8组增加远红光照射后又开

花,因此根据5、6、7、8四组实验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远红光可以消除红光的

作用,B正确;

9

C、5、6对比,说明远红光(FR)能促进开花,如果在实验3中黑暗里用一个

远红光照射来代替白光照射,植物将会开花,C正确;

D、实验1、3的黑暗时长均小于实验4,1、3均不开花,若实验4开花,可以推

测暗期时长对于该植物开花更重要,D正确。

三、综合题

13.(2023•广西南宁•二模)《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叙事散文作品,

文中提到的“落花生”可以分为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两个阶段。果针入土:花生开

花受精后,形成向地生长的果针,随着果针的伸长,推动果针顶端的子房入土,

它扎入土中3-10cm后才停止生长。荚果膨大:在正常生长的花生植株上,随着

果针的伸长,受精子房被推入土壤中,发育成荚果。果针入土和荚果膨大通常受

植物激素的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果针入土阶段生长素和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果针细胞的伸长生长。

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根本上是通过调控细胞的

__________过程.

⑵花生荚果膨大可以通过外源补充2,4-D来促进,2,4-D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理由是0

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双子叶植

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且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所以

(填“能”或者“不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花生田间的

单子叶杂草。

【答案】⑴赤霉素基因(组)的表达

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⑶两重性不能

【详解】(1)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所以激素的调节

作用根本上是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因为花生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

的敏感性强于单子叶的杂草,即更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就已经抑制花生的

10

生长了,所以不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花生田间的单子

叶杂草。

14.(2023•广东•模拟预测)为应对干旱、高盐、低温等不利环境因素,植物在

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胁迫响应机制。CIPK基因在响应上述非生物胁迫

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OSCIPK12基因(水稻的CIPK基因之一)是否与水

稻的干旱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