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_第1页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_第2页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_第3页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_第4页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辽宁沈阳)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各民族共同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19·广东)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广东省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把大量援疆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推进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广东援疆有助于()A.实现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B.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C.推动新疆发展,率先全面小康D.实现高度自治,维护社会稳定3.(2019·江西抚州南丰二中期中)“像当年革命老区支援红军一样支援新疆建设,把阿克陶县当作江西第101个县来支持。”江西省选派的一拨又一拨援疆干部人才来到祖国西北边陲,真抓实干,让当地各族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①表明江西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体现了援疆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③说明江西省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有利于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2019·江苏扬州江都六校联考)2019年6月18日,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实现两岸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础是()A.维护两岸经济利益 B.继承一切传统文化C.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5.(2019·北京四中期中)2019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因为()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这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④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19·湖北武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A.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B.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C.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保障和改善民生7.(2019·河南安阳一模)2019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关于“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有()①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③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9·安徽)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之所以要重视民族团结,是因为()①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③维护民族团结就能实现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19·河北石家庄十七中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10.(2019·河南信阳九中第四次月考)千山万水,谱写壮丽史诗;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如今,长征传奇已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座不灭的灯塔。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长征,广大青少年应()①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②热心公益,积极服务社会③固守传统,坚持长征精神④艰苦奋斗,投身社会实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简答题(共10分)11.(2019·原创)①“中国梦”是指(1分)

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1分)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1分)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

(1分)

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

(1分)

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

(1分)

12.(2019·重庆)祖国建设是鸿篇巨制,我们做她的一撇一捺;祖国建设是滚滚黄河,我们做她的朵朵浪花。以下是某校广播社播报的祖国建设相关内容,请你仔细阅读,并写出它们体现的国情国策知识。播报内容国情国策知识古时,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留下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土尔扈特部东归等各民族共融共通的历史佳话;今时,在我国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用印有汉文和七种少数民族文字的选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等,我们在用实际行动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①(1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历尽艰险、穿越风浪,我们已看到彼岸地平线的晨光,在这艘船上,你,我,他,亿万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②(1分)在2019年3月17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以获得2970张赞成票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③(2分)三、分析说明题(共16分)13.(2019·福建)共圆复兴梦【高举旗帜】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开拓创新,取得可喜成就。(1)材料中的“一个中心”指的是什么?(2分)【不忘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1%和60.7%;“造福工程”累计搬迁87.9万人,脱贫11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2%以上就地入学公办学校……今后,我省将继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幸福生活高指数。(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6分)【砥砺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为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我省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人情攀比,抵制封建迷信……到2035年,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3)请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可以为“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做出哪些贡献。(4分)【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大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请从“富强”和“美丽”这两个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我省到本世纪中叶时的美好画卷。(4分)四、实践探究题(共10分)14.(2019·广西南宁)2019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时政宣讲团开展以“新时代,新篇章”为主题的学习宣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时代,新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坚持①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不动摇。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中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②。

(1)请你将下划线部分①和②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新形象,新作为】从1979年GDP仅为1.97亿元,到2019年2.24万亿元,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一部深圳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写照。(2)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分)【新使命,新篇章】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改革开放40年创出的新路,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3)请你为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一句点赞语。(2分)答案精解精析测易1.A2.B3.A4.C5.D6.A7.B8.C9.A10.C11.答案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⑥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2.答案(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分)(2)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2分)13.答案(16分)(1)(2分)经济建设。(2)(6分)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3)(4分)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乡风文明的政策;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创建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打破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乡风文明建设打好基础。(4)(4分)“富强”角度:我省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繁荣,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美丽”角度: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说明:第(2)(3)(4)问,其他回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可酌情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