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课件完整版_第1页
园林制图-课件完整版_第2页
园林制图-课件完整版_第3页
园林制图-课件完整版_第4页
园林制图-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制图》》目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章三视图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园林制图和识图是风景园林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专业等相关室外设计专业的一项基础必备技能,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规范制图能力和识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园林作图工具的用法;理解制图中经常使用的投影基本原理,进行简单单体和建筑局部的投影以及透视投影图的绘制,并能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园林设计图的识读与绘制工作。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一、绘图工具及其使用(一)绘图板(二)丁字尺(三)三角板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四)绘图笔(五)圆规(六)比例尺(七)模板用具1.建筑模板2.曲线板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二、基本制图标准(一)图纸1.图纸幅面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2.图框规格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3.标题栏和会签栏(1)标题栏。(2)会签栏。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4.图线(1)线型与线宽。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2)图线的画法。①在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②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③虚线、点划线或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隙,宜各自相等。④如果图形较小,画点划线或双点线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⑤点划线或双点划线的两端不应是点,点划线与点划线交接处或点划线与其他图形图线的交接处应是线段交接。⑥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他图线交接时应是线段交接,虚线为实线段的延长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或符号重叠、混淆,不可避免时,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5.字体(1)汉字。①汉字的规格。②长仿宋字的写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③缩格书写。④高宽足格。(2)数字及字母的写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6.标注和索引(1)线段的标注。尺寸界线

尺寸线

起止符号

尺寸数字

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2)圆(弧)的角度标注。

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3)坡度标注。(4)标高标注。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5)曲线标注。(6)角度标注。(7)索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二节园林制图基础知识(8)比例。(9)引出线。(10)其他符号。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三节绘图步骤和方法一、绘图步骤(一)准备(1)做好工具准备工作。(2)分析要绘制图样的对象,收集参阅有关资料,做到对所绘图样的内容、要求心中有数。(3)根据所画图纸的要求选定图纸幅面和比例。(二)用铅笔绘制底稿(1)按照图纸图幅的规定绘制图框,并在图纸上按照规定位置绘制出标题栏。(2)合理布置图面,综合考虑标注尺寸和文字说明的位置,定出图形的中心线或外框线,避免在一张纸上出现太空和太挤的现象,使图面匀称、美观。(3)画图形的主要轮廓线,然后画出细节。(4)画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其他符号。(5)仔细检查,擦去多余线条,完成全图底稿。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三节绘图步骤和方法(三)加深图线、上墨线或者描图1.加深图线(1)先画上方,后画下方;先画左方,后画右方;先画细线,后画粗线;先画曲线,后画直线;先画水平方向的线段,后画垂直及倾斜方向的线段。(2)同类型、同规格、同方向的图线可集中画出。(3)画起止符号时应该填写尺寸数字、标题栏和其他说明。(4)仔细核对并检查图纸。2.上墨在绘制完成的底稿上用墨线加深图线,步骤与用铅笔加深基本一致,一般使用绘图墨水笔。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三节绘图步骤和方法3.描图(1)将原图用丁字尺矫正位置后粘贴在图板上,再将描图纸平整地覆盖在原图上,用胶带纸把两者固定在一起。(2)描图时应先描圆或圆弧,从小圆或小弧开始,然后再描直线。(3)描图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切忌急躁和粗心大意。(4)描图时图板要保持水平,周边保持清洁避免污渍。(5)描图时若有画错或污渍墨迹,一定要等墨水干后再进行擦拭和处理。4.注意事项(1)画底图时线条宜轻且细,只要能看清楚就行。(2)铅笔选用的硬度应在HB~2B之间,加深时,粗线宜选用较硬的铅笔,细实线宜用H、2H、3H等硬质铅笔。(3)加深或者描绘粗实线时应保证图线位置的准确性,防止图线移位影响图纸的整体质量。(4)使用橡皮擦擦拭多余线条时要认真仔细,擦拭方向可与线条方向保持一致。5.指北针指北针在建筑平面图和园林平面图中可明确表示建筑物或园林的方位。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三节绘图步骤和方法二、工具线条图画法用尺子、圆规和曲线板等绘图工具绘制的,以线条特征为主的工整的图样被称为工具线条图样。工具线条应粗细均匀、光滑整洁、边缘挺括、交接清楚。墨线的加粗,可先画边线,再逐笔填实。如一笔就画粗线,由于下水过多,容易在起笔处胀大,纸面也容易起皱。三、钢笔徒手线条图画法学画钢笔徒手线条图可以从简单的直线练习开始学习。在练习中应该注意运笔速度、方向、支撑点和用笔力量。运笔速度应保持均匀、宜慢不宜快,停顿干脆。运笔中的支撑点有3种情况:第一种为以手掌一侧或小指关节与纸面接触的部分作为支撑点,适合于做较短的线条,若线条较长,需分段作,每段之间可断开,以免搭接处变粗;第二种为以肘关节作为支撑点,靠小臂和手腕运动,并辅以小指关节轻触纸面,可一次做出较长的线条;第三种为将整个手臂和肘关节腾空,或辅以肘关节或小指关节轻触纸面做更长的线条。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第三节绘图步骤和方法若画等距平行线,应先用眼估出每格的间距。凡是对称图形都应该先画对称轴线,如画山墙立面时,应先画中轴线,再画出山墙轮廓,然后在中轴线上点出山墙尖高度,画出坡度线,最后加深各线。画圆时可先用笔在纸上顺一定方向轻轻画圆圈,然后按正确的圆加深。画小圆时,先作十字线,定出半径位置,然后按四点画圆。画大圆时除十字线外还要加45°线,定出半径位置,作短弧线,然后连各短弧线成圆。园林制图》》目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章三视图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一、植物平面图的表现树木的平面表现可先以树干位置为圆心、以树冠半径作圆,再根据树木的不同特征加以表现(见图2-1)。落叶树冠轮廓常用圆弧线或波浪线表示,针叶树冠轮廓常用针刺状线表示,若是常绿植物则在树冠轮廓线内加画45°的细斜线。不同树木从平面图的表现上来说,其表现手法多、风格变化大。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一)树木平面图的表现类型轮廓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勾勒出树冠的外轮廓。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枝干的分叉。质感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表示,也可用质感表示。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其他几种类型的组合。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二)不同植物的平面图1.乔木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二)不同植物的平面图2.灌木3.竹类、花卉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当地形有起伏变化时,依地形的曲折方向按2~6mm间距画平行线,并使相邻等高线分布均匀。表现几株相连的树木平面时,应互相避让,使画面形成整体。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有时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在设计图中,当树冠下有花台、花坛、水面、石块和竹丛等较低矮设计内容时,树木平面不应过于复杂,要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若只是为了表示整个树群的平面布置,可以不考虑树冠的避让,以强调树冠为主。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三)树木的平面落影1.树木落影的表现步骤(1)选定平面光线的方向,定出树冠和落影轮廓。(2)将落影涂黑,并加以表现。另外,对不同质感的地面可采用不同的树冠落影表现方法。2.树冠的不同落影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3.组合树木落影平面图4.不同植物加绘阴影的平面图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二、植物立面图的表现(一)临摹和写生树木的步骤(1)确定树木的高宽比,画出四边形外框。(2)略去所有细节,只将整株树木作为一个简洁的平面图形,抓住主要特征修改轮廓,明确树木的枝干结构、(3)分析树木的受光情况。(4)选用合适的线条体现树冠的质感和体积感、主干的质感和明暗,并用不同的笔法表现远、中、近景中的树木。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二)枝干的表现画树应先画枝干,枝干是构成整株树木的框架。画枝干应注重枝和干的生长规律。树干较粗时,可选用适当的线条表现其质感和明暗。质感的表现应根据树皮的裂纹而定。树干表面的节结、裂纹也可用来表现树干的质感。树皮粗糙的线条要粗放,光滑的要纤细、流畅。另外,还应考虑树干的受光情况,把握明暗规律,将树干背光部分、树冠落影产生的光感都表现出来。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三)树冠的表现树木的分枝、习性和树叶的多少决定了树冠的形状和质感。当小枝稀疏、叶较小时,树冠整体感差;当小枝密集、叶繁茂时,树冠的团块体积感强,小枝通常不易见到。树冠的质感可用短线排列、叶形组合或乱线组合法表现。其中,短线法常用于表现松柏之类的针叶树,也可表现近景树木和叶形相对规整的树木。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四)不同植物的立面图1.乔木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2.灌木3.地被植物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五)树木平、立面的统一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一节植物的表现平面图、立面图中的石块通常只用线条勾勒轮廓,很少采用光线、质感的表现方法。用线条勾勒时,轮廓线要粗些,内部纹理可用较细、较浅的线条稍加勾绘,以体现石块的体积感。不同的石块,纹理也不同,有的浑圆,有的棱角分明,在表现时应采用不同的笔触和线条。剖面上的石块轮廓线应用剖断线,石块剖面上还可加上斜纹线。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二节山石的表现假山置石中常用的石材有湖石、黄石、青石、石笋、卵石等。由于山石材料的质地、纹理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二节山石的表现一、水体平面图的表现(一)线条法(二)等深线法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三节水体的表现(三)平涂法(四)添景物法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三节水体的表现二、水体的立面图的表现(一)线条法(二)留白法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三节水体的表现(三)光影法(四)添景法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三节水体的表现三、驳岸园林中常采用自然式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三节水体的表现人物的表现,以简洁为好,作为配景主要用来活跃画面气氛。进行人物表现时,应注意区分人物不同性别、年龄、动态,成人的身高比例大约为8倍头长。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四节人物的表现交通工具包括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只、飞机等,作为配景要概括、简练地表现主要造型特点,不要喧宾夺主。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五节交通工具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很多,形式各具特色,有亭、廊、花架、园门、景墙、桌、凳等。亭、廊、花架在景观设计中布局灵活,既可单独成景,也可相互组合,能创造出优美丰富的园林景观。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六节园林建筑小品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六节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制图》》目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章三视图第三章三视图第一节投影一、投影的基本知识(一)投影的概念如图3-1所示,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在画布上产生影子,可以看出,影子与物体本身的形状有一定的几何关系,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通过科学的抽象得出投影法。第三章三视图第一节投影(二)投影的分类1.中心投影2.平行投影第三章三视图第一节投影(三)投影的性质1.从属性3.集聚性2.平行性4.真实性第三章三视图第一节投影(四)三面投影体系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这3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称为三面投影体系,其中: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用“V”标记;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用“W”标记;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标记。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分别用OX、OY、OZ表示,3根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如图3-9所示。OX轴对应的尺寸表示物体的长,OY轴对应的尺寸表示物体的宽,OZ轴对应的尺寸表示物体的高。第三章三视图第一节投影2.三视图将物体放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尽可能使物体的各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其中一个投影面。保持物体不动,将物体分别向3个投影面作投影,就得到物体的三视图。3.三视图的特性由三视图可以看出,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正视图反映它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它的宽和高。因此,物体的三视图之间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如图3-10所示。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一、点的投影(一)点的三面投影(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在三视图中,点A的投影的表示方法如图3-11所示。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三)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1.点与点的相对位置2.重影点

在某一个投影面上投影重合的两个点,称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正面投影——前遮后;水平投影——上遮下;侧面投影——左遮右。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二、直线的投影(一)直线的分类直线的投影特性是由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决定的,按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直线分为:(1)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2)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3)一般位置直线: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直线。直线对投影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对H,V,W面的倾角分别用α,β,γ表示。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二)直线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垂直线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2.投影面平行线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3.一般位置的直线其既不平行又不垂直任何一个投影面,如图3-18所示。投影特性:①三面投影均倾斜于投影轴;②投影长度都小于实长;③倾角的投影都不反映实形。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三)直线上的点直线上的点具有两个特性:1.从属性2.定比性如图3-19所示,即AC/CB=ac/cb=a′c′/c′b′=a″c″/c″b″。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3种:平行(见图3-20)、相交(见图3-21)、交错(见图3-22)。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三、平面的投影(一)平面表示方法(二)平面的分类平面的投影特性由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决定,按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平面分为:(1)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的平面。(2)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平面。(3)一般位置平面:对三个投影面均倾斜的平面。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三)平面的投影特性1.投影面的平行面2.投影面的垂直面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3.一般位置的直面如果其3个面都倾斜,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点构成平面,投影特性为:(1)3个投影都不反映实形,投影小于实形;(2)投影图中不能直接反映其3个倾角α,β,Υ。(四)平面上的点和直线1.点在平面上的判定定理如果点在平面上,那么点一定在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上。因此要在平面内取点,应该在属于该平面内的已知直线上取。2.直线在平面上的判定定理如果直线在平面上,那么直线一定通过平面上的两个点;如果直线通过已知平面内一点,且平行于已知平面内一直线,则该直线也在平面内。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五)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1.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①若平面垂直某一个投影面时,只要平面的积聚投影与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则直线平行于该平面。②若一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直线,则该直线与此平面相互平行。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2)平面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①特殊位置时,若两个平面的某个投影均积聚成一条直线,只要两平面的积聚投影平行,这两个平面就平行。②一般位置时,若一平面上的一对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上的一对相交直线对应平行,则两平面相互平行。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2.相交(1)垂直。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特殊位置:在特殊位置情况下,平面为铅垂面时,与之垂直的直线一定是水平线;平面为正垂面时,与之垂直的直线一定是正平线。一般位置: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直线就垂直于平面(不管直线是否通过垂足)。②平面与平面垂直。第三章三视图第二节点、线、面的投影(2)相交。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基本有两种方法:①当直线或平面具有积聚投影时,利用积聚投影求交点或交线。②当直线或平面没有积聚投影时,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或交线。第三章三视图第三节体的投影一、平面立体(一)平面立体的三面投影(1)布置画面,分析形体,画中心线、对称线等作图基准线。(2)画水平投影,即反映上、下端面实型的图形。第三章三视图第三节体的投影(3)根据棱柱或棱锥的高,按投影关系画正面投影。(4)根据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关系画侧面投影。第三章三视图第三节体的投影(5)检查并描深图线,完成作图。棱柱投影的分析图(以六棱柱为例):①棱柱的顶面和底面,其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在正面及侧面投影聚集成一直线。②前后棱面为正平面,它们的正平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及侧面投影聚集为一直线。③棱线为铅垂线,水平投影聚集为一点,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反映实长,侧垂线正面投影也反映实长。(二)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平面立体的表面均为平面,其作图原理和方法与在平面上取点相同。组成立体的平面由特殊位置平面,也有一般位置平面,特殊位置平面上点的投影可利用平面集聚性作图,一般位置平面上点的投影可选取适当的辅助线作图。因此,作图时,首先要分析点所在面的投影特性。第三章三视图第三节体的投影二、曲面立体(一)圆柱(二)圆锥园林制图》》目录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要素的表现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章三视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一、概念园林设计平面图是表现设计范围内所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能表现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内容,包括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植物、景观设施、地形、水体等。园林平面图包含园林总平面图、分区平面图。二、园林总平面图的分类(一)方案设计阶段(二)施工阶段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三、园林总平面图的内容总平面图反映的是设计地段总的设计内容,是最全面的,包括建筑、道路、广场、植物种植、景观设施、地形、水体等各种构景要素。除此之外,通常在总平面图中还配有一小段文字说明和相关的设计指标。(一)与设计相关的图纸内容1.用地周边环境它表示周边用地性质,设计地段的位置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2.设计红线它表明设计范围的双点划线。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3.各类造园要素(1)地形。(2)水体。平涂法用水彩或墨水平涂表示水面的方法称平涂法(见图4-3)。等深线法在靠近水岸线的水面中依岸线的曲折做两到三条闭合曲线,依次表示最高水位线、常水位线、最低水位线(见图4-4)。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3)园林建筑及小品。园林建筑通常用建筑屋顶平面来表示,根据图纸比例及绘图要求的不同,建筑屋顶平面的画法不同,具体分为抽象轮廓法、涂实法、平顶法及剖平面法。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4)山石。山石的平面以其水平投影的外轮廓线表示,为了表达形象,可以在内部用细线加绘纹理(见图4-9)。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5)道路广场。总平面图上的道路只能表示道路与建筑物的关系,不能作为道路施工的依据。道路用细实线画出路缘,对铺装路面也可按设计图案简略示出。平面图上的广场标示广场的位置、范围、名称等,通常具有一定的形状,并将铺装与道路进行区分。(6)植物。由于植物种类繁多、姿态各异,平面图中无法详尽地表达,一般采用“图例”概括地表示。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7)深度感表现方法(阴影法)。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二)平面图上必须具备的内容1.标题2.指北针和风玫瑰指北针在平面图上标明北方向。风玫瑰常与指北针合并画在一起,粗实线表示全年风频情况,虚线表示夏季风频情况,最长线表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3.比例或比例尺在平面图上标注图名的同时需要标注比例,依据比例可以得知园林的实际尺度大小,通常比例成整百比,常用的绘图比例为1∶200、1∶500、1∶1000等。4.图例表说明图中一些国家统一制定的或“约定俗成”的图例对应的含义。常见的图例表包括对平面图例的说明及对平面图上设计内容的说明。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四、园林总平面图的阅读步骤(一)看图名、比例、风玫瑰图或指北针(二)看标高地形(三)看图例和文字说明(四)看坐标和尺寸五、园林总平面图的绘制(一)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1.比例2.图例3.图线4.单位5.坐标网格6.坐标标注7.标高标注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二)平面图绘制步骤(1)根据需要确定坐标原点及坐标网格的精度,绘制测量和施工坐标网2m×2m。(2)绘制主要的建筑物轮廓和水体及主要构筑物的位置。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二)平面图绘制步骤(3)绘制整个园区的道路。(4)绘制次要的构造物。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5)绘制主要的植物和山石。(6)绘制细节和查缺遗漏。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7)填写标高高程和文字说明。注意事项:①表现内容方面,为了方便图纸阅读,避免混乱,分区施工放线图和局部放线详图一般不用绘制植物,仅将道路、园林小品等绘制出来。②分区施工放线图和局部放线线图的绘图比例根据需要选定,一般不小于1∶500。③绘图网格用5m×5m、10m×10m。应标注施工的相对坐标,但必须说明与绝对坐标的换算关系。坐标标注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标高标注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三)园林分区平面图当园林用地范围比较大,总平面图绘制比例小(1∶5000~1∶500),在总平面图上不能清晰地表达设计元素时,通常会分区绘制大比例平面图(1∶300~1∶50)。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六、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一)内容与用途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是表示园林植物的种类、数量、规格及种植形式和施工要求的图样,是定点放线和组织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编制预算的依据。种植施工图主要包括平面图、详图、苗木表、做法说明等。(二)绘图要求(1)平面图。①图的比例尺为1∶500~1∶100。②标注尺寸或绘制方格网。③树木种类及数量较多时,可分别绘出乔木、灌木和地被的种植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2)立面图主要在竖向上表明各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园林植物与周围环境及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之间的关系等。(3)详图必要时可绘制种植详图,说明种植某一种植物时挖穴、覆土施肥、支撑等种植施工要求。图的比例尺为1∶50~1∶20。(4)苗木表列表说明植物的种类、规格、数量、用途、成活区域等。观花类植物应在备注中标明花色、数量等。(5)做法说明用文字说明选用苗木的要求(品种、养护措施等),栽植地区客土层的处理、客土或栽植土的土质要求、施肥要求,对非植树季节的施工要求等。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一节园林总平面图(三)园林植物种植图常见问题在绘制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时,经常会遇到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植物种植设计施工人员,应及时避免。1.缺少对现状植物的表示2.图纸不全,图纸内容过于简单3.文字标注不准确4.苗木表内容不统一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二节园林立面图一、概念园林立面图是表现设计环境竖向垂直空间的正投影图。立面图较清晰、完整地表现园林景观的立面造型特征,可以用于进一步推敲方案,并作为进一步设计和施工的依据。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二节园林立面图二、园林立面图的分类园林立面图的分类有3种方式:(1)按建筑主要出入口所在墙面的立面称为正立面图,与其对应的是背立面图,还有左、右侧立面。(2)按建筑的朝向分为南立面图、北立面图、东立面图与西立面图。(3)还可按定位轴线编号给予命名,如①~⑨立面图或A~E立面图等。三、园林立面图表达的内容园林立面图主要反映造园要素的垂直空间造型轮廓线,设计区域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宽高尺寸,地形的起伏变化,植物的立面造型,景观设施的空间造型、尺寸、位置、材质等,主要部位的标高、定位轴线及详图索引符号、引出线等标注符号。除此之外,通常在立面图中配有文字说明和相关的设计指标。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二节园林立面图四、园林立面图的阅读步骤(1)读图名、比例。(2)结合平面图识读园林建筑及配景的位置、立面造型、尺寸标注等。(3)看标高地形和文字说明等。五、园林立面图的绘制(一)立面图的绘制要求1.比例2.定位轴线3.线型4.尺寸标注5.配景6.图名、比例及文字说明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二节园林立面图(二)立面图绘制步骤(1)选择比例,画出地形和主要建筑外立面的轮廓线、内外墙厚度等。(2)绘制次要构造物的立面造型。(3)绘制配景,包括植物、山石、人物等。(4)绘制细节和查缺遗漏。(5)填写标高高程和文字说明。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一、概念二、园林剖面图的分类(一)园林建筑剖面图(二)园林剖面图说明:剖面图中包含断面图。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1)断面图是形体某一个断面的投影,仅画出剖切面剖到的断面投影。(2)剖面图是整个剖开形体的投影,不仅画出剖切面剖到的断面形状,还要画出整个余下部分的投影。(3)断面图与剖面图的标注不同。(4)剖面图中的剖切面可转折,断面图中的剖切面不可转折。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三、园林剖面图表达的内容剖面图主要反映园林景观要素内部垂直空间的高差及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内部构造、细部特征、宽高尺寸、地形的起伏变化、水体的位置深度等内容。它包含主要部位的相对标高、定位轴线及详图索引符号、引出线等标注符号。除此之外,在剖面图中通常配有文字说明和相关的设计指标。四、园林剖面图的阅读步骤(1)读图名、比例。(2)结合平面图识读园林景观内部构造、细部特征、宽高尺寸、地形的起伏变化,水体的位置深度以及尺寸标注等。(3)看标高地形和文字说明等。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五、园林剖面图的绘制(一)确定剖切面的位置(二)画剖面图(三)画剖面符号(四)剖切符号(1)用粗实线“”表示剖切面的起始、转折和终止位置,尽可能不要与图形的轮廓线相交(线长6~10mm)。(2)用粗实线“”表示投射方向,画在粗短线的两外端,并与粗短线垂直(线长4~6mm)。(3)在剖面图的下方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剖面图的名称,并在剖切符号的上方或附近注上相同的数字,数字必须水平书写。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五)剖面图分类作剖面图时,剖切面的设置、数量和剖切的方法等,应根据物体的形状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通常采用的剖面图有全剖面图、半剖面图、阶梯剖面图、局部剖面图、分层剖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1.全剖面图2.半剖面图(简称半剖)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3.阶梯剖面图4.局部剖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局部剖面图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物体需要多个剖切面剖切才能表达清楚。这种分层局部剖是其他剖面图做不到的。(2)物体上只有局部的内部结构形状需要表达,不必画成全剖视图。(3)物体具有对称面,但不宜采用半剖视图表达内部形状。(4)不对称物体的内、外部形状都需要表达。

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画局部剖面图应注意的问题:(1)波浪线只能画在物体表面的实体部分,不得穿越孔或槽(应断开),也不能超出物体之外。(2)波浪线不应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它们的延长线上。(3)旋转剖面图(简称旋转剖)。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六)剖面图的绘制要求1.比例2.定位轴线3.剖切符号4.线型5.尺寸标注6.标高标注7.注写图名、比例及有关说明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七)剖面图绘制步骤园林剖面图与立面图绘制步骤相同,区别是剖切线、外轮廓用粗实线绘制,室外地坪用加粗线,主要轮廓用中粗实线,细部用细实线。第四章园林识图第三节园林剖面图第四章园林识图第四节园林设计详图一、概念园林设计详图是园林设计细部的施工图,也是指导施工的标准图样。详图应做到图形清晰、尺寸标注齐全、文字注释详尽,园林设计详图绘制比例与建筑详图绘制比例相同,常用1∶1、1∶2、1∶5、1∶10、1∶20、1∶50等比例。第四章园林识图第四节园林设计详图三、常见园林设计详图的分类(一)平面图分区详图分区详图在总平面图上表示分区及区号,分区索引。分区详图主要是在比例尺较小的情况下,将设计方案的重点区域进行详细地表述,内容包括铺装、植被、设施布置情况等。常用比例一般为1∶100、1∶50等。第四章园林识图第四节园林设计详图(二)平面铺装详图(1)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所有设计的道路、广场及节点等铺装材料的质地、色彩、尺寸及铺装大样索引。(2)常用比例为1∶10、1∶20、1∶50、1∶100,重点表示铺装形状、材料、花饰、颜色等。(3)园林中常用的铺装材料分为自然石材和人工石材两种,利用不同的石材和不同的拼装方式可以组成不同图案。第四章园林识图第四节园林设计详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