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TOC\o"1-2"\h\u19188第一章工程概况 310041.1工程项目简介 311761.2工程地点与环境 3110811.3工程规模与结构 431434第二章施工组织与管理 4185542.1施工组织结构 4220232.2施工人员管理 520412.3施工进度安排 5263742.4施工协调与沟通 57458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 5110563.1施工场地规划 5126273.2施工临时设施布置 624883.3施工现场绿化与环保 633413.4施工场地安全防护 614002第四章施工技术与工艺 7213234.1施工方案制定 7213964.2施工工艺流程 7103474.3施工技术要求 8248354.4施工质量控制 810574第五章施工安全管理 9296715.1安全生产责任制 9319075.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9286805.1.2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9224005.1.3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9237605.1.4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9224445.2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9196835.2.1施工单位应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隐患、作业环境等因素。 9269525.2.2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9232265.2.3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检查,及时调整风险防范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9235655.2.4对重大安全风险实行重点监控,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964145.3安全防护措施 9158265.3.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隔离、防护设施的设置等。 982225.3.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保证安全防护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970765.3.3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其正常使用。 9177315.3.4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的发生。 9106255.4安全教育与培训 9308235.4.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9317505.4.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 10139865.4.3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 10130785.4.4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10718第六章施工质量控制 1098866.1质量管理体系 1070946.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1037146.1.2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监督 1094256.2质量控制流程 1099826.2.1施工准备阶段 10239656.2.2施工阶段 1074206.2.3竣工验收阶段 1195016.3质量检查与验收 11107986.3.1质量检查 11128116.3.2质量验收 11181636.4质量问题处理 11280816.4.1质量问题分类 11185006.4.2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13730第七章施工成本控制 11128717.1成本控制目标 11146577.2成本控制方法 1231257.3成本核算与分析 12248647.4成本控制措施 1210424第八章施工合同管理 13122488.1合同签订与履行 13117558.1.1签订原则 13127458.1.2签订程序 13170558.1.3履行要求 13140188.2合同变更与解除 13129528.2.1变更原则 1345508.2.2变更程序 13107168.2.3解除条件 14306338.3合同纠纷处理 14264418.3.1纠纷解决方式 14316788.3.2纠纷处理程序 1423198.4合同履行监督 14253428.4.1监督内容 14270708.4.2监督方式 1423738.4.3监督责任 1531499第九章施工信息管理 15126999.1信息管理制度 15131779.2信息收集与处理 1586119.3信息传递与沟通 1537199.4信息安全与保密 1610662第十章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162331710.1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6149410.1.1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61282310.1.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环保职责,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161093610.1.3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环保手续,保证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 163272910.2施工现场环境监测 162402610.2.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大气、水质、噪声等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保证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16725910.2.2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分析,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161772610.2.3监测设备应定期校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7500510.3环境污染治理 171104710.3.1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施工现场大气污染,包括: 17114210.3.2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治施工现场水污染,包括: 173034810.3.3施工单位应加强噪声污染治理,采取以下措施: 171753210.4环境应急预案 171606610.4.1施工单位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等内容。 171424110.4.2应急预案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 17668310.4.3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 171609110.4.4应急预案应与当地环保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进行沟通,保证在环境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 17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项目简介本工程项目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项目,旨在满足我国城市发展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工程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社区。1.2工程地点与环境本工程项目位于市区,地处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项目周边有完善的交通网络,距离地铁站、公交站较近,便于居民出行。同时项目周边教育资源丰富,有知名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条件。项目周边还有大型购物中心、医院、公园等生活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1.3工程规模与结构本工程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地上层、地下层。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功能。建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住宅部分采用户型的设计,共有套住宅,户型面积从平方米至平方米不等,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商业部分包括购物中心、电影院、餐饮等业态,为居民提供一站式购物、休闲、娱乐体验。办公部分设有开放式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等,满足企业办公需求。在工程绿化方面,本项目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规划了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包括中心花园、景观广场、步行道等,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项目还配备有地下停车场,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第二章施工组织与管理2.1施工组织结构施工组织结构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本工程将采用矩阵式管理结构,将项目管理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相应的项目经理负责,同时各个模块之间设有协调人员,以保证项目整体进度的统一。项目管理团队将分为以下几个层级:(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最高领导者,全面负责项目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2)项目副经理: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落实和推进。(3)各专业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指导、施工方案制定和施工进度控制。(4)施工班组长:施工班组长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管理工作。2.2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施工质量,本工程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选拔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3)建立健全施工人员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奖惩分明。(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2.3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本工程将采用以下措施保证施工进度:(1)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资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定期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2.4施工协调与沟通施工协调与沟通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协调与沟通:(1)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保证项目各方信息畅通。(2)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协调会,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4)注重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外部单位的沟通,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3.1施工场地规划施工场地的规划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在规划施工场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包括施工生产区、材料堆放区、办公生活区等,保证各区域功能明确、界限清晰。(2)充分考虑交通便捷:规划合理的施工道路,保证施工车辆和人员通行便捷,提高施工效率。(3)预留发展空间:在施工场地规划中,要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应对工程变更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4)环境保护:施工场地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2施工临时设施布置施工临时设施是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施工需求: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2)安全可靠:临时设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功能,如防火、防盗、防风等,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3)美观实用:临时设施的设计应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提高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4)便于管理:临时设施的布置应便于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3.3施工现场绿化与环保施工现场的绿化与环保工作对于提升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和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施工现场绿化与环保的措施:(1)绿化:在施工现场适当位置进行绿化,增设绿化带、绿化小品等,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2)环保: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声、废水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3)节能:推广使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废物处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保证废物得到合理利用和处置。3.4施工场地安全防护施工场地安全防护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下为施工场地安全防护的措施:(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2)防护设施:针对施工现场的不同环节,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安全防护网、防护栏杆、防护棚等。(3)安全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4)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进行预防和应对。(5)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第四章施工技术与工艺4.1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工程量等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规划。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结构类型、工程主要施工内容等。(2)施工部署:明确施工队伍、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安排。(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4)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5)施工质量控制: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准备、施工设备准备等。(2)施工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基础垫层、基础承台、基础梁、基础板等。(3)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柱、梁、板、剪力墙等结构构件的施工。(4)建筑装修施工:包括墙面抹灰、地面铺装、门窗安装、吊顶施工等。(5)机电安装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消防等设备的安装。(6)室外配套工程:包括道路、绿化、照明等。4.3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技术要求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施工设备: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施工工艺: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4)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4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以下是一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培训。(2)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施工质量。(3)质量检测与验收: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测与验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质量整改与反馈:对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及时反馈质量信息,持续改进施工质量。第五章施工安全管理5.1安全生产责任制5.1.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5.1.2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5.1.3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5.1.4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5.2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5.2.1施工单位应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隐患、作业环境等因素。5.2.2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5.2.3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检查,及时调整风险防范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5.2.4对重大安全风险实行重点监控,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5.3安全防护措施5.3.1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隔离、防护设施的设置等。5.3.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保证安全防护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3.3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其正常使用。5.3.4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的发生。5.4安全教育与培训5.4.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5.4.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5.4.3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5.4.4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第六章施工质量控制6.1质量管理体系6.1.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项目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职责和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总体方向和具体目标;(2)组织结构: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3)质量策划:制定质量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质量保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过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5)质量改进:通过质量分析,不断优化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6.1.2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监督(1)落实质量管理职责: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质量培训: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3)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质量考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6.2质量控制流程6.2.1施工准备阶段(1)审核施工图纸:保证施工图纸符合设计规范,明确施工要求;(2)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材料及设备要求;(3)施工队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6.2.2施工阶段(1)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质量;(2)材料质量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材料质量;(3)设备管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施工环境管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质量。6.2.3竣工验收阶段(1)验收标准制定:制定合理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2)竣工验收: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竣工资料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为工程交付提供依据。6.3质量检查与验收6.3.1质量检查(1)定期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随机抽查:对施工过程进行随机抽查,保证施工质量;(3)专项检查:针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进行专项检查,保证质量。6.3.2质量验收(1)验收程序:明确验收程序,保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2)验收标准: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3)验收结果处理:对验收结果进行处理,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6.4质量问题处理6.4.1质量问题分类(1)重大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2)一般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使用功能影响较小的问题;(3)次要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使用功能无影响,但需整改的问题。6.4.2质量问题处理流程(1)质量问题报告:发觉质量问题后,及时向上级报告;(2)质量问题分析:对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根源;(3)质量问题整改:根据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4)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七章施工成本控制7.1成本控制目标施工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目标旨在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证工程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目标如下:(1)保证工程成本控制在合同约定的预算范围内;(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3)提高项目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间接成本;(4)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7.2成本控制方法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施工现场应采取以下成本控制方法:(1)预算管理:依据工程预算,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明确成本控制目标;(2)合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保证合同价格合理,防范合同纠纷;(3)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4)成本核算与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策略;(5)激励机制:设立成本控制奖励机制,激发员工成本控制意识。7.3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工成本核算: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进行核算,分析人工成本构成及变动原因;(2)材料成本核算:对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核算,分析材料成本变动原因;(3)机械使用成本核算: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租赁、使用、维修等环节进行核算,分析机械使用成本变动原因;(4)间接成本核算: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临时设施费用等间接成本进行核算,分析间接成本变动原因;(5)成本分析: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7.4成本控制措施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施工现场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2)优化材料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降低材料成本;(3)合理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4)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和临时设施费用,降低间接成本;(5)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强化成本核算与分析,保证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6)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形成全员成本控制氛围。第八章施工合同管理8.1合同签订与履行8.1.1签订原则合同签订应遵循公平、公正、自愿、诚信的原则,保证合同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建筑市场实际需求。8.1.2签订程序(1)合同草拟: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草拟合同文本,明确合同条款。(2)合同审查: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保证合同内容合法、合规。(3)合同谈判:双方就合同条款进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4)合同签订:双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公章。8.1.3履行要求合同履行过程中,各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执行,保证项目顺利进行。8.2合同变更与解除8.2.1变更原则合同变更应遵循合理、公平、诚信的原则,保证变更内容不影响合同的根本目的。8.2.2变更程序(1)提出变更申请:合同当事人提出书面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原因及具体内容。(2)变更审查:合同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查,评估变更对合同履行的影响。(3)变更协商:双方就变更内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4)变更签订:双方代表在变更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8.2.3解除条件合同解除应符合以下条件:(1)双方协商一致;(2)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解除条件。8.3合同纠纷处理8.3.1纠纷解决方式合同纠纷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协商:双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2)调解: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协助解决纠纷;(3)仲裁:根据合同约定,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4)诉讼:双方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解决纠纷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8.3.2纠纷处理程序(1)当事人提出纠纷申请;(2)合同管理部门对纠纷进行审查;(3)根据纠纷性质,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4)纠纷解决后,双方签订和解协议。8.4合同履行监督8.4.1监督内容合同履行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同履行进度;(2)合同履行质量;(3)合同履行安全;(4)合同履行合规性。8.4.2监督方式(1)定期检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不定期抽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保证合同履行到位;(3)第三方评估: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估。8.4.3监督责任合同履行监督责任应由合同管理部门承担,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第九章施工信息管理9.1信息管理制度施工信息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施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施工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保证信息管理工作与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紧密结合。(2)设立专门的施工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沟通工作。(3)制定施工信息管理流程,明确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沟通的各个环节。(4)建立健全的信息化设施,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准确性。(5)加强信息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9.2信息收集与处理施工现场信息收集与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收集的信息应涵盖施工现场各个方面,包括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人力资源等。(2)及时性:信息收集应做到实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3)准确性: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核实,保证信息的真实性。(4)分类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分析和应用。(5)信息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9.3信息传递与沟通施工现场信息传递与沟通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传递对象:根据信息内容,确定传递对象,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2)规范传递方式:采用书面、口头、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