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_第1页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_第2页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_第3页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_第4页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深圳华强北以销售电子类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电子第一街”。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电子类产

品生产及组装基地落户华强北路,并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基地。90年代初,华强北路被纳入中心城区,

其电子制造业逐渐向外转移。21世纪初,华强北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吸引众多国内

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影响电子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科技C.交通D.政策

2.90年代初,华强北电子制造企业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A.产销协作B.区域协同发展

C.土地租金D.产品销售市场

3.21世纪初,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华强北的主要目的是()

A.共享基础设施B.增加产品销量

C.占领当地市场D.加强技术协作

乡村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图示意川渝丘

陵地区某乡村局部用地分布格局。据此完成4〜6题。

图例

3居住用地

i林地

J水田

J旱地

I河/塘

4.图中乡村居住用地较为分散,有利于()

A.就近取水B.保持水土C.田间耕作D.节约用地

5.图中“塘”的主要功能是()

①水产养殖

②防洪发电

③调节气候

④蓄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该区域乡村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在()

①墙体厚,利于保暖

②屋檐宽,遮阳挡雨

③屋顶陡,便于排水

④皆朝南,方便采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多年冻土是由活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和永冻层(终年冻结)组成。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多年冻

土分布区,高原上多年冻土的变化与大气0℃层高度关系密切。如图为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

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对流活动最旺盛的年份是()

A.1981年B.1983年C.2004年D.2013年

8.据图中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推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

A.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B.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C.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D.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天山北麓为荒漠一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受风、降水和冰川等共同影响。研究人员对该区域某地沉积物

进行取样研究,其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发现,亚黏土层中的石英颗粒为冰川碎屑物,磨圆度较差。据

此完成9~11题。

地层编号埋藏深度(cm)地层名称沉积环境

10〜30黏土质粉沙层河漫滩沉积

230〜145亚黏土层漫洪沉积*

3145〜240粉沙层固定沙丘沉积

4240〜355细沙层流动沙丘沉积

*漫洪沉积指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溢出的洪水在流速降低时的沉积。

9.与细沙层形成时期比较,黏土质粉沙层所处时代()

①盛行西风势力强

②绿洲面积变大

③夏季太阳辐射弱

④荒漠面积变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与细沙层相比,粉沙层沉积物粒径较小的原因是()

A.河流流速较慢B.近地面风力较小

C.地表起伏较小D.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11.对亚黏土层中石英颗粒空间迁移过程推理合理的是()

A.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B.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一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

C.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一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鲜陆养是一种创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即在低洼盐碱地注水,营造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海鲜养殖。我国

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2019年我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

极发展盐碱水养殖”。近年来,新疆山麓地带灌溉农业区的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品主要销往西

北内陆。如图为新疆某山麓地带海鲜陆养基地景观。

(1)近年来我国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分析其原因。

(2)说明新疆海鲜陆养基地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带的自然原因。

(3)简述西北内陆成为新疆陆养海鲜产品主要销售市场的原因。

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按来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内源有机碳主要来自沉水植物(多分布于浅水湖底)

和浮游藻类,沉水植物和浮游藻类的生长与光照、营养元素及温度呈正相关;外源有机碳主要来自入湖

径流。云南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内源、外源有机碳时空分布差异显著。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洱海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解加快,氮、磷等营养元素释放加速。如图示意洱海流域范围。

(1)分析洱海北部湖底表层沉积物中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的原因。

(2)夏季洱海北部河口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中,内源有机碳的占比小、数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全球变暖影响下,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浮游藻类数量的相互影响。

(4)为预防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从控制内源有机碳的角度,推测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100°10F

26°20'

e城

O乡

-

a

14.(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2003年,当地政府出资、

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6公里、宽不到1米、垂直高差近千米的Z字形“骡马道”。2023年

底,乐汉高速开通,让成都周边到古路村的路程缩短为3小时,古路村“骡马道”徒步爆火,出现了排

队爬山的热闹景象。

指出古路村“骡马道”对徒步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5.[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在

枯水季常被当地居民开发出来用于种植油菜、豌豆、蔬菜等。图为某地河漫滩种植景观。

指出枯水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在河漫滩发展种植业的影响。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深圳华强北以销售电子类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电子第一街”。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电子类产

品生产及组装基地落户华强北路,并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基地。90年代初,华强北路被纳入中心城区,

其电子制造业逐渐向外转移。21世纪初,华强北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吸引众多国内

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影响电子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科技C.交通D.政策

【解答】解: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刚刚设立经济特区,所以影响电子

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政策,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90年代初,华强北电子制造企业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A.产销协作B.区域协同发展

C.土地租金D.产品销售市场

【解答】解: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所以90年代初,华强北电子制造

企业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主要考虑的是土地租金低,C正确。

与深圳相比,周边地区产销协作、区域协同发展、产品销售市场都不如深圳有优势,ABD错误。

故选:Co

3.21世纪初,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华强北的主要目的是()

A.共享基础设施B.增加产品销量

C.占领当地市场D.加强技术协作

【解答】解:21世纪初,深圳市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所以华强北成为全球知名电子产品集散地,

吸引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其主要优势是占领当地市场,C正确。

共享基础设施、增加产品销量、加强技术协作均不是21世纪初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华强

北的主要目的,故ABD误。

故选:Co

乡村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图示意川渝丘

陵地区某乡村局部用地分布格局。据此完成4〜6题。

图例

目居住用地

i林地

J水田

J旱地

I河/塘

A.就近取水B.保持水土C.田间耕作D.节约用地

【解答】解:虽然图中显示有河/塘等水源地,但居住用地的分散并不直接意味着可以就近取水,水资

源的利用更多取决于水利设施和地形地貌,而非居住地的分散程度,A错误。

居住用地的分散与保持水土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保持水土更多取决于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地形

地貌等因素,B错误。

乡村居住用地较为分散,意味着居住地点更接近农田,这种布局有利于农民就近进行田间耕作,减少通

勤时间和成本,提高耕作效率,C正确。

居住用地的分散实际上可能会增加土地的使用量,而不是节约用地。集中居住用地更有利于节约用地和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D错误。

故选:Co

5.图中“塘”的主要功能是()

①水产养殖

②防洪发电

③调节气候

④蓄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答】解:由于“塘”通常与水域相关,它们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场所,如养鱼、养虾等,因此,水产

养殖是“塘”的一个主要功能,①正确。

在一般的乡村“塘”中,由于规模和设计的限制,它们不太可能具备防洪或发电的功能,这些功能通常

需要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水利工程,②错误。

虽然水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但“塘”的面积和深度通常不足以显著调节气候,这种功能更可

能是由大片水域(如湖泊或水库)提供的,③错误。

对于农村地区,“塘”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储存雨水或其他水源,以供农业灌溉使用,特别是在丘陵地区,

由于地形起伏,蓄水灌溉尤为重要,④正确。

故选:D。

6.该区域乡村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在()

①墙体厚,利于保暖

②屋檐宽,遮阳挡雨

③屋顶陡,便于排水

④皆朝南,方便采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川渝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因此宽屋檐的设

计可以有效地遮阳挡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不需要墙体厚,保暖,①错误,②正确。

由于该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陡屋顶可以迅速排水,防止积水,这也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体现,

③正确。

民居的朝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风向、文化传统等,并非单纯为了采光,而且,图片和文字

描述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有民居都朝南,因此这一点不能作为必然的判断依据,④错误。

故选:Bo

多年冻土是由活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和永冻层(终年冻结)组成。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多年冻

土分布区,高原上多年冻土的变化与大气0℃层高度关系密切。如图为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

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对流活动最旺盛的年份是()

A.1981年B.1983年C.2004年D.2013年

【解答】解:1981年、1983年、2004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分别为5310米、5280米、

5290米,分布海拔相对较低,说明当时夏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对流较弱,ABC错误。

2013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5450米,分布海拔较高,说明当时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高,

对流旺盛,D正确。

故选:Do

8.据图中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推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

A.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B.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C.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D.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解答】解:结合图示,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气温升

高,导致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上移,BD错误。

夏季气温升高,冻土融化深度加深,活动层加厚,永冻层变薄,C错误,A正确。

故选:Ao

天山北麓为荒漠一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受风、降水和冰川等共同影响。研究人员对该区域某地沉积物

进行取样研究,其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发现,亚黏土层中的石英颗粒为冰川碎屑物,磨圆度较差。据

此完成9~11题。

地层编号埋藏深度(cm)地层名称沉积环境

10〜30黏土质粉沙层河漫滩沉积

230〜145亚黏土层漫洪沉积*

3145〜240粉沙层固定沙丘沉积

4240〜355细沙层流动沙丘沉积

*漫洪沉积指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溢出的洪水在流速降低时的沉积。

9.与细沙层形成时期比较,黏土质粉沙层所处时代()

①盛行西风势力强

②绿洲面积变大

③夏季太阳辐射弱

④荒漠面积变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答】解:根据表格数值可知,与细沙层相比,黏土质粉沙层埋藏浅,说明所处时代晚,是河漫滩沉

积形成的环境,说明当时盛行西风势力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较丰富,故①正确。

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物质多,沉积物多,则绿洲面积变大,荒漠面积减小,故②正确,④错误。

根据材料内容不能确定夏季太阳辐射弱的结论,故③错误。

故选:Ao

10.与细沙层相比,粉沙层沉积物粒径较小的原因是()

A.河流流速较慢B.近地面风力较小

C.地表起伏较小D.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解答】解:根据表格数值可知,细沙层是流动沉积环境,而粉沙层是固定沙丘沉积,粉砂沉积物颗粒

越小、越轻,说明粉沙层沉积时近地面风力较小,风力搬运能力低,导致沉积物粒径较小,故B正确。

粉沙层沉积物粒径较小与河流流速快慢、物理风化作用强弱、地表起伏大小关系不大,ACD错误。

故选:B»

11.对亚黏土层中石英颗粒空间迁移过程推理合理的是()

A.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B.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一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

C.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一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

【解答】解:根据题干内容“研究发现,亚黏土层中的石英颗粒为冰川碎屑物,磨圆度较差”可知,亚

黏土层中石英颗粒先是冰川运动携带搬运的碎屑物,后来随着冰川融化,形成冰川碎屑物的沉积;从表

中可以看出,亚黏土层的沉积环境是漫洪沉积,说明后来经过流水搬运、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含有石英

颗粒的亚黏土层,所以亚黏土层中石英颗粒空间迁移过程的顺序是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一流水搬运一流

水沉积,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鲜陆养是一种创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即在低洼盐碱地注水,营造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海鲜养殖。我国

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2019年我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

极发展盐碱水养殖”。近年来,新疆山麓地带灌溉农业区的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品主要销往西

北内陆。如图为新疆某山麓地带海鲜陆养基地景观。

(1)近年来我国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分析其原因。

(2)说明新疆海鲜陆养基地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带的自然原因。

(3)简述西北内陆成为新疆陆养海鲜产品主要销售市场的原因。

【解答】解:(1)近年来我国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需求增加,人们

对海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海鲜产业的发展;二是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

励和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海鲜陆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盐碱地资源丰富,我国盐碱

地分布广泛,面积大,为海鲜陆养提供了充足的养殖空间;四是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手段模拟海洋环境,

实现了在陆地上养殖海鲜的目标,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

(2)新疆海鲜陆养基地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山麓地带地势相对较

低,有利于引水灌溉,为海鲜养殖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条件;其次,这些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盐碱

地广布,为海鲜陆养提供了独特的土地资源;此外,山麓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海鲜的快

速生长和品质的提升;最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地价便宜,为海鲜陆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较

低的成本。

(3)西北内陆成为新疆陆养海鲜产品主要销售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新疆地处内陆,距

海较远,海洋产品缺乏,而陆养海鲜能够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满足人们对海鲜的需求;其次,陆养海鲜

成本较低,价格适中,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止匕外,陆养海鲜质量高,口感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陆养海鲜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有助于其销售和推广。

故答案为:

(1)市场需求增加,推动了海鲜产业的发展;政策支持,为海鲜陆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盐

碱地资源丰富,为海鲜陆养提供了充足的养殖空间;技术创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

(2)山麓地带地势相对较低,有利于引水灌溉;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盐碱地广布;山麓地带光照充

足,昼夜温差大;人口密度较低,地价便宜。

(3)新疆地处内陆,海洋产品缺乏;陆养海鲜成本较低,价格适中;陆养海鲜质量高,口感好;政府

支持,有助于销售和推广。

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按来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内源有机碳主要来自沉水植物(多分布于浅水湖底)

和浮游藻类,沉水植物和浮游藻类的生长与光照、营养元素及温度呈正相关;外源有机碳主要来自入湖

径流。云南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内源、外源有机碳时空分布差异显著。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洱海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解加快,氮、磷等营养元素释放加速。如图示意洱海流域范围。

(1)分析洱海北部湖底表层沉积物中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的原因。

(2)夏季洱海北部河口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中,内源有机碳的占比小、数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全球变暖影响下,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浮游藻类数量的相互影响。

(4)为预防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从控制内源有机碳的角度,推测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loono-

26°20'

®城

o乡

-

n

【解答】解:(1)洱海北部湖底表层沉积物中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洱海北

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入湖径流多,因此外源有机碳的输入量较大;其次,洱海北部湖区面积较小,

水浅,水体净化能力弱,导致外源有机碳在湖底沉积物中积累较多。

(2)夏季洱海北部河口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中,内源有机碳的占比小、数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夏季光照强,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内

源有机碳的生成;其次,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入湖水量大,河流携带的外源有机碳数量多,进

一步稀释了内源有机碳的比例和数量。

(3)全球变暖对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浮游藻类数量的相互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温

度升高加速了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分解,释放出更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为浮游藻类的生长提供

了更多营养,从而增加了浮游藻类的数量;另一方面,浮游藻类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消耗水体中的营养

元素,减少有机碳的生成,从而减缓有机碳的分解速度。

(4)为了预防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从控制内源有机碳的角度出发,当地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

大打捞和收割水草的力度,以控制水草过度生长,减少内源有机碳的生成;二是种植沉水植物,通过竞

争作用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减少内源有机碳的生成;三是控制洱海流域内的养殖规模,减少养殖废水

排放,降低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减缓有机碳的分解速度;四是加强洱海流域的植被保护,防止

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携带的有机物进入湖泊,从而降低内源有机碳的输入量。

故答案为:

(1)北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入湖径流多;湖区面积较小,水浅,水体净化能力弱。

(2)夏季光照强,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夏季降水多,

入湖水量大,河流携带的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稀释了内源有机碳的比例和数量。

(3)温度升高加速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分解,为浮游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更多营养,增加了浮游藻

类的数量;浮游藻类数量的增加消耗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减少有机碳的生成,减缓有机碳的分解速度。

(4)加大打捞和收割水草的力度,减少内源有机碳的生成;种植沉水植物,减少内源有机碳的生成;

控制洱海流域内的养殖规模,减缓有机碳的分解速度;加强洱海流域的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降低

内源有机碳的输入量。

14.(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2003年,当地政府出资、

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6公里、宽不到1米、垂直高差近千米的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