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副漫画,双方核导弹上写的是: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这幅漫画意在说明:()A.原子弹的发明使人类的战争更加残酷B.核威慑使美苏出现了一定的均势局面C.对美苏而言,核弹的研发没有任何意义D.核竞赛加剧了冷战的对抗性2.“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英语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德律风引擎词义夹肉面包麦制酒电话发动机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5.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舰突破虎门要塞,珠江两岸聚集数万民众,以冷漠、平静的神情围观战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官兵纷纷跳水时,两岸民众如看马戏看到精彩处一样发出嘘嘘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A.国人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B.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C.中英武器装备差距悬殊 D.民众已经抛弃华夷观念6.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C.书籍匮乏 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7.《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8.18世纪70年代,“在英国几个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低等级都有无休无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级……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时尚必定具有不受控制的影响力,时髦的奢侈一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此社会现象A.有利于打破原有等级秩序的限制B.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进程加快C.加快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步伐D.阻碍了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9.《诗经》中的《大雅》作于西周,其开篇为赞美周文王的《文王》,其他篇幅也大多赞颂先王先祖之美德;而《小雅》主要成于春秋,其文章基本不提及先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祖先崇拜观念日渐淡薄 B.集权体制遭到侵蚀C.周人逐步摆脱神权束缚 D.政治局势发生变动10.《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此后历朝大都沿袭这一做法。这主要表明A.汉武帝的举措顺应时代潮流 B.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C.汉朝的经济措施为历代效仿 D.汉武帝成为历代君主的楷模11.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时期闪耀着不同的思想火花,有的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有的主张建立一个理性与永恒正义的王国。与上述主张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A.霍布斯/洛克 B.达·芬奇/苏格拉底C.米开朗琪罗/卢梭 D.孟德斯鸠/狄德罗12.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A.A B.B C.C D.D13.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冲动的口号与行动,最后导致哪场战争?A.普法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C.俄土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14.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15.如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16.《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使用广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比较发达 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17.根据历史记载,发现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这说明当时()A.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 B.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趋尖锐18.如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三幅作品都体现了A.理性主义精神 B.现代主义精神 C.批判主义精神 D.现实主义精神19.从图一(汉郡国并行图)到图二(元行省分布图)的变化,最能够反映出:A.郡县制仍然是地方一级制度 B.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20.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①中正大街②大同大街③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21.“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材料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22.“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B.主张提倡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23.下表为中国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据此推知,当时中国项目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是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倍数钢535万吨296%5.8倍原煤1.3亿吨96%2.1倍发电量193.4亿度166%3.2倍A.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D.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2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25.自传是作者本人对其所亲历和亲见的事情进行记述的回忆性作品。卢梭在其自传《忏悔录》中说:“我的《忏悔录》的本旨,就是要正确地反映我一生的种种境遇,那时的内心状况。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这说明A.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B.自传由亲历者记述,因此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C.由于主观性较强,自传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价值D.使用多种类型的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26.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战国时期,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这一变化A.减轻了土地兼并现象 B.调动了官员的工作主动性C.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形成27.1600年,一位西班牙观察家记述道:到(菲律宾)马尼拉的中国人在交换中唯一想要的就是用他们的产品交换白银。“他们不喜欢金子,也不喜欢其他商品与之交换,他们不把任何商品运回中国。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银价高于世界水平 B.朝贡贸易旨在宜扬国威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黄金尚未成为流通货币28.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29.当京师同文馆拟开设天文、算学馆并聘洋人教习西方科学时,便遭到守旧者的强烈反对,将引进西方科学上升到“用夷变夏”的高度,“中体西用”说提供了可以抵御顽固派攻击的一种解说。据此可知,“中体西用”A.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共识 B.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演进和深化C.有助于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30.明代后期,广东一位缪族长在他的家训中,虽声称“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但又劝家族子弟“量力勉图,各审所尚”,即从事工商等行均可。这反映了他A.规范族人的从业行为B.持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面对现实和顺应时势D.强调传承族规的重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期兴师动众和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已之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废除)擅赋,力本农”。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昭、宣二帝七次颁布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贩贷种、食和“勿收责(债)”的诏令。宣帝还下令“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宣帝时,谷价降到每石5钱,边远的金城、湟中地区,每石不过8钱,创造了西汉以来最低的谷价价记录。宣帝十分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刘向评论汉宣帝时称赞他“治过于太宗(文帝)之时”——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的主要政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宣帝得以“治过于太宗”的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出身于贵族家庭,起初任鲁国的官职,孔子在这小国,基于与希腊人的冲动的类似的理由,为了发现并传授知识,也设立了一种学校。是中国的无法制和无秩序,使他深感悲哀,所以才如此……但因宫廷中的阴谋,损伤了他的声望,使他所提出的改革方案落空。——(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人类文明简史》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有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学习《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五经博士为教官,有时皇帝亲自到太学讲课……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为吏有成绩,重得选举入充皇宫侍卫,再由侍卫分派到中央及地方政府担任各职。——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子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孔子创立学校的影响,并简述孔子在鲁国实行改革方案的内容。(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太学的设立对儒学发展的影响。(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关于孔子的形象,有两点认识可以提供选择讨论:①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分析康有为对孔子所持态度的原因:②新文化运动的人士提出“打到孔家店"的主张,分析孔子这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33.材料陈振龙(1573—1619年),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福建长乐人,年轻时就跟随家乡商人到吕宋(今菲律宾)谋生。他在旅居吕宋期间,发现一种耐旱、高产、易种、香甜等特点的农作物,这种作物就是从美洲引进到吕宋的甘薯。陈振龙想到家乡人民每日男耕女织,辛苦劳作,却仍不能果腹,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甘薯引种到祖国。他冒险把甘薯种藤带回福建后,先在一块空地上试种,获得小面积高产。继而,陈振龙根据福建山地特点,改进甘薯种植技术,取得在贫瘠山地种植甘薯成功的经验。1594年,福建等地旱情十分严重。巡抚官员金学曾出面支持陈振龙大力推广甘著的种植,八闽大地迅速掀起甘薯种植热潮,这有利于黎民百姓比较顺利渡过灾荒之年。金学曾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种植甘薯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关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从此,甘薯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摘编自刘青泉《侨胞陈振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振龙引进甘薯的背景和在福建种植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振龙、金学曾的个人品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正处于冷战时期,根据“再怎么也用不了,因为对方会报复”可以看出,双方势均力敌,不敢冒然发动核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强调战争的残酷性,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核弹的研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的均势局面,而不是对抗性的加强,排除D项。2、A【解析】

依据“‘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和表格中的英语、洋泾浜英语以及词义可以看出,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选A;洋泾浜英语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排除B;洋泾浜英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利于英语规范学习,排除C;依据“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可知,洋泾浜英语的出现是在买办、商人的流行,排除D。3、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对“理”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故②、④正确;材料否定了朱熹的天理观,故①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世致用观念,故③错误。故①②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④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③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④组合正确,故D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夫之思想【名师点睛】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4、B【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中数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结合所学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我国选择“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5、A【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战败,而两岸的居民并没有感到同情,说明他们并不站在清政府这一边,并没有认为这场战争是中外之间的民族战争,说明民族意识淡薄,故选A;材料没有出现农民起义问题,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武器差距,排除C;材料是说民族意识问题,不是华夷观念问题,排除D。6、B【解析】

“文选烂,秀才半”反映了熟读《文选》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故选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处于独尊地位,排除A;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选烂,秀才半”,联系所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7、A【解析】

涉及社会安全和杀人、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适用“亲亲可以相隐”的原则,说明古代司法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排除B;强调家庭伦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题意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8、A【解析】“在英国,几个等级的人不知不觉地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低等级都有无休无止的不安分野心,想上升到高一等级”表明原有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故A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进程加快与材料反映的原有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C项错误;原有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促进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9、D【解析】

《大雅》赞颂先祖,反映了西周初期宗法观念浓厚,《小雅》主要内容成于春秋,这一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政治局势发生变动,因此《小雅》中基本不提先祖,D正确;祖先崇拜挂念的淡薄是因为政局变动导致,A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现象,排除;西周不是集权体制,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10、B【解析】

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以重典治私铸铁器、煮盐者,为历代继承,这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控制国计民生行业,B正确;国家专卖制度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与时代潮流无关,排除A;C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排除;题干强调的是历代王朝对汉武帝实行专卖,打击私贩私铸政策的继承,而非对汉武帝个人的推崇,排除D。11、C【解析】

米开朗琪罗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家,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卢梭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建立一个理性与永恒正义的王国,故答案为C项。霍布斯和洛克属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排除A项;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思想家,主张“美德即知识”,排除B项;孟德斯鸠和狄德罗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排除D项。12、B【解析】

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通过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使德国确立了君主制立宪制和联邦制体制,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A错在时间和普遍的说法,排除;苏联在1928年后就废止了新经济政策,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C排除;仅从衣食住行的变化是无法推出改革开放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的结论,D排除。故选B。13、D【解析】

一战前的巴尔干是火药桶,俄、德、奥匈等再次激烈争夺,而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是斯拉夫民族,故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故D正确;普法战争不符合材料中俄国人,排除A;克里米亚战争不涉及德国人,排除B;俄土战争不涉及法国和德国,排除C。故选D。14、C【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是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都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发展艰难的情况,这说明从1956年的八大——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我们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时期。所以本题选C。15、A【解析】

依据材料“奉旨不缠足”可以得出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A正确;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说法不准确,排除B;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10年,是清末新政的影响,此时维新变法运动已经结束,排除C;材料并不能反映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排除D。16、B【解析】

材料信息“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说明春秋时期铁被铸成锄头等用于耕种,即铁器已经在农业中使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青铜农具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畜牧业无关,故C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工具,故D说法错误。17、A【解析】

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说明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故选A;B表述太绝对,错误;西汉实行察举制,依据品德选拔官吏,并非贵族政治,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8、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梅杜萨之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批判了法国政府的无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批判了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格尔尼卡》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批判了法西斯和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三幅绘画都体现了批判主义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并非三者的共性,排除。故选C。19、C【解析】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图二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故C正确;元朝时期郡县不是地方一级制度,排除A;图片二的信息不能说明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排除B;中央与地方一直存在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D。故选C。20、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街始建于1934年,①中正大街是1946年5月下旬,国民党占领长春之后改名;②大同大街是1938年日本设立的据溥仪的年号取名;③人民大街是1996年正式更名为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是1945年前苏联红军进入长春而改;综上所述,正确顺序是②④①③,排除ACD,所以答案为B。21、B【解析】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B;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排除D。22、A【解析】“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可知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对神的怀疑和否定,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典型表现,故A正确;B是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的思想,排除;C与材料无关;D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排除。23、D【解析】

1957年正是一五计划完成时期,钢铁、煤炭和发电量都在大幅度增加,可知重工业发展,结合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经济基础是以轻工业为主,一五计划后重工业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选项D正确;重工业增速快是因为基础薄弱,而非急躁冒进,排除A;材料未提供轻工业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结构比例失衡,排除B;1949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排除C。24、A【解析】审题“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全国的佛教。25、A【解析】

材料“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体现的是卢梭《忏悔录》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A正确;自传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排除;史学的价值明显高于自传文学价值,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6、D【解析】

战国时期实行俸禄制,根据官职高低发放,这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突破,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D正确;官员俸禄制度的出现和土地兼并之间并无因果联系,而且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刚刚确立,土地兼并现象并不突出,排除A;俸禄制存在等级差异,对于官员工作主动性方面的调动有限,排除B;C中“瓦解”表述绝对,排除。27、A【解析】

中国商人只愿意交换白银,甚至也不喜欢黄金,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国内白银价格高于世界水平,交换回白银能让这些商人获利更多,故选A;材料反映的不是朝贡贸易,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海外贸易,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无关,排除C;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8、B【解析】

根据材料“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可知这场运动强调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启蒙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的内容之一,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C选项排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选项排除。【点睛】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29、D【解析】

中体西用化解了顽固派认为学习西方科技是“用夷变夏”的论调,由此可知,中体西用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选项D正确;顽固派的存在说明“共识”错误,排除A;中体西用促进了洋务运动深化,排除B;洋务运动学习器物,而非思想,排除C。30、C【解析】明代后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的“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已有改变,因此出现材料中的“劝家族子弟‘量力勉图,各审所尚’,即从事工商等行均可”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重农抑商思想已有改变,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政绩:减免赋役;赈济贫民(或关注民生);发展经济;整顿吏治;重视选官。(2)原因:吸取汉武帝后期统治教训;延续汉昭帝的执政举措;汉宣帝励精图治,实行仁政。【解析】

(1)政绩:根据“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赈贷种、食”“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谷价降到”“地方官吏的选举”等,可从赋役、民生、经济、吏治、选官等角度进行概括。(2)原因:根据“汉武帝”“罪己之诏”“禁苛暴,止(废除)擅赋,力本农”“昭帝、宣帝相继当政”“昭、宣二帝七次颁布”“亲自召见”等,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可从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等角度进行说明。32、(1)影响: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改变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推广创造条件。改革方案: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