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子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A.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主张 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维护既有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 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2.20世纪60年代,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卡尔·多伊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随着两极向多极转变,战争的次数可望减少,形势更为稳定。而以肯尼思·华尔兹为首的一些学者则认为,两极体系比多极体系更为稳定。据此可知,这两种认识A.体现了美苏对峙与世界力量中心增多的国际格局B.都明确指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是消除战争动荡C.说明第三世界成为制约美苏两极的重要政治力量D.使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3.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藏的五祀卫鼎。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案件。此青铜器的铭文A.需被文献记载印证才能确定其证史价值B.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包含记录者主观认识D.作为历史叙述都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客观呈现4.图1和图2分别为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分布示意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际霸权的转移 B.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C.生产社会化加剧 D.石油资源分布的差异5.1599年,荷兰国会在公告中明确地把罗马法比作各国的共同法。1609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我们非常尊重(罗马)民法典,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般的学识,而且对与外国的条约事项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用万民法的方式同外国进行交往。”这说明罗马法A.奠定了近代西方各国法律的基础B.确立了欧洲社会的行为规范C.为解决外交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D.成为了欧洲各国通用的法律6.推动英国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关税保护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开辟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经济危机7.王守仁在晚年将自己大半生的学术思想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可以推知其学术思想A.深受佛家伦理的影响 B.摒弃格物致知的方法C.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D.具有经世致用的意涵8.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运行两百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立法和司法部门对行政部门影响力加大,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团、游说团体影响力加大,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这种“机能性障碍”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美国A.立法权与司法权合作 B.分权制衡体制的漏洞C.行政权力独立性较强 D.社会团体的迅速发展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邓小平意在强调A.农村改革的影响力较小 B.城市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金石C.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全面展开10.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时间外交活动结果1917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执行1919年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失败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达成部分目标1924年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苏联未认真执行1925年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失败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A.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11.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不仅“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而且社会上更是把攻读儒学作为谋取官职的一种“终南捷径”。这主要是由于A.其他学术流派逐渐消失 B.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完善C.文化多元化局面的终结 D.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确立12.赵佗的事迹主要记录在《史记》和《汉书》中,它们所书写的赵佗乃是一个普通的秦末将领,受命出征百越之地,“受南海尉任嚣托,行南海尉事”。后自立,成为南越国的开国君主。宋代的小说《太平广记》记载:“南越民不耻寇盗,其时尉佗(赵佗)治番禺,乃兴兵攻之。有神人适下,辅佐之”,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晋王范的《交广二州记》、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都有类似记载。这说明A.史实传播离不开艺术化的呈现方式B.研究历史只能依据史书不可借助小说C.史书记述成为历史作品创作的重要素材D.史实考证要注意史书与小说的互相印证13.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秦国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特别在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都是以一郡一县来计算的。由此可见A.郡县制源自对六国中央集权模式的移植B.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实施的前提与基础C.实施郡县制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D.秦的统一伴随着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扩张14.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B.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C.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15.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A.清朝统治阶层对西洋武器非常熟悉B.福康安对西洋武器的先进认识不够C.当时清王朝统治阶层自大的心态D.清王朝统治阶层不了解世界变化16.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记载表明A.女工与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对低廉B.资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D.工业革命带给英国巨大就业机会17.凯末尔的“帽子革命”(以欧式礼帽替代具有宗教意义的“费兹帽”)、甘地倡导土布服装和中山装的设计理念,共同蕴含着A.以民族服装体现独立精神 B.服饰变革体现着时代变迁C.欧式服装是现代文明象征 D.东西合璧是近代亚洲特点18.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19.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B.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提高C.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 D.交通运输完成网络化布局20.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21.某教材写道“英国旧律,更定税则必由民举议员定之,因请立美洲议院,如英制。英廷不允,侨民大愤,不奉令,虽妇人孺子亦主持自立,起与英抗。”文中“侨民”是指A.欧洲移民 B.中国华侨 C.印第安人 D.非洲黑人22.观察下边漫画,图中蜈蚣寓意着A.德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23.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A.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C.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24.1915年10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出的国货产品约10万件,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A.折射出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 B.缘于北洋政府杜绝洋货的流通C.表明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D.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25.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A.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C.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26.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通常把美国革命和独立战争等同起来,将美国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粹的政治革命。但是,后世史家则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元素注入美国革命之中,把它变成一场包罗广泛、主题多样、内容驳杂的事变。据此可知,关于美国革命性质的认识A.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化B.越来越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模糊不清D.导致美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下降27.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C.书籍匮乏 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28.“1831年,他出生于北京圆明园!1850年3月,清宣宗逝世,他即位临朝,时年19岁!第二天,收到从广西来的奏折,当地造反!”“他”是A.道光帝B.宣统帝C.光绪帝D.咸丰帝29.1906年,詹天佑在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夫人的信中写到:“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造铁路。中外人士都在注视我所主持的京张铁路工程。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的损失。”这说明A.清政府尚未认识到铁路对国家的重要性 B.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修建铁路的经济条件C.帝国主义国家彻底放弃对中国路权的争夺 D.詹天佑将工程成败与中国荣辱系于一身30.史学家霍布斯鲍姆(1917—2012)说:“自由贸易对于英国,就如同在政治上美国宪法对于美国一般,同是两者身份形象的象征。英国从世界经济体系中撤退,放弃了自由交易的原则,愈发凸显当时各国急于保护自家门户的现象。说得更明确一些,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强调A.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B.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产生了严重后果C.经济大危机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击得粉碎D.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和稳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厘金制度创设于清代晚期,民初以来许多人士曾多次要求废除这一制度。1928年,全国共有厘卡735个。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厘委员会,裁撤厘金及一切国内通过税,决定裁厘后征收油类、茶类、纸类、木棉、家畜、茧、大豆、棉花、各种重要矿物等16种特种消费税(简称特税)。特税虽比厘金进步,但由于将许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列入纳税范围,对工商业者仍然是一个沉重负担,故许多地方要求裁厘时不征特税。因此,废厘未实现。后国民政府下令于1930年12月31日止将全国所有厘金永远废除。1931年4月又严令停办特种消费税。同时,开始普遍推行统税政策,即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收。统税与关税、盐税同为三大税源。统税收入1931年为7500万元,1934年为11600万元,1936年达13200万元。——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第92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作用。32.材料1931年9月18日,日本置华盛顿体系和“巴黎公约”于不顾,悍然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短短三个月占领了东北全境。事变发生后,美国虽然不愿意放弃在华传统利益和“门户开放”政策,但是当时其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其外交,束缚了胡佛政府的手脚;二是美国政界中还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在东北有“特殊利益”,不便干预过多;三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不大,美国与日本贸易额却不小,犯不着太和日本为难。因此,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劝中国政府采取妥协步调”,不给日本民族主义煽动者以可乘之机,认为日本外相有可能实行“和解”外交。为此,美国姑息日本,迟迟不愿意采取行动。当国联就九一八事变探询美国态度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一方面表示愿与国联合作的诚意,另一方面对事件调查并未做出正面回答。——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第五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初期美国姑息日本的影响。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魏灭亡后,北方再度分裂。高欢割据山东富饶之地建立东魏政权,鲜卑贵族宇文泰则率领部分汉人世族和鲜卑等少数民族西迁到相对闭塞的关陇地区,建立西魏政权。为了增强统治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宇文泰对随自己西迁关陇地区的世族进行了郡望(世家大族的祖籍)改革。他首先将其中汉人世族的山东郡望改为关陇郡望,并将其祖辈同鲜卑贵族建立起血缘联系。如此时西迁的杨忠(隋朝皇室先祖)郡望被改为弘农,李虎(唐朝皇室先祖)郡望被改为陇西。后来,宇文泰又将鲜卑等少数民族贵族的郡望从河南改为关陇。历经西魏、北周、隋,至唐朝初年,这批改为关陇郡望的世家大族,都是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改郡望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宇文泰改郡望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由材料“孰若付权子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可知,康有为主张将权力下放于民众以求得统治的延续,即主张在维护既有统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专制制度,故选C;A项是严复的主张,而非康有为,排除;材料未就不同的政体形式进行比较,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仅提及将权力下放给民众,并未提及如何分权问题,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A【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对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认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故B项说法错误;第三世界是助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与第二种观点矛盾,故C项说法错误;题中只是学者的个人观点,属于学术争鸣问题,故D项的描述与材料中反映的内容不符,错误。3、B【解析】

五祀卫鼎是出土文物,史料划分上属于一手史料,因此其内壁铭文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B正确;文献记载的史料价值不如出土文物,排除A;铭文带有主观色彩,排除C;青铜器本身不属于历史叙述,排除D。4、B【解析】

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中、俄和第三世界国家日炼油能力的提高,说明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B项正确;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的变化,与国际霸权的转移无关,不能体现生产的社会化,AC两项错误;世界主要国家日炼油能力的分布与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同,D项错误。5、A【解析】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被比作欧洲各国的共同法,不仅为欧洲各国提供了一般的法律原则与做法,也为各国处理外交事务提供了借鉴,表明罗马法对西方各国影响深远,奠定了近代西方各国法律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确立了欧洲的行为规范,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外交纠纷,C项仅是对材料中“与外国的条约事项”的解读,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6、C【解析】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盛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以追求金银财富,它对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工业革命时期兴起,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的需要,主张经济活动应由市场主导,政府不应干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故C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和光荣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主导的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故AB不符合题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国家审视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不足,调整了经济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

王守仁的“四句教”中频繁提及“善恶”,这一理念源自佛教,王守仁将其与“心”“良知”“格物”相结合,体现了佛教思想对其影响,A正确;“为善去恶是格物”说明其并未摒弃格物,排除B;“四句教”未提及天人关系,排除C;“善恶”“心”“良知”“格物”等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D。8、B【解析】

依据材料中“……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权力部门、利益集团和政党等利用这一体制相互制约,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导致美国政治体系出现“机能性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显示了立法权与司法权对行政部门的影响较大,但并未涉及两者合作的信息;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行政权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性;D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D【解析】

根据材料“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全面展开,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农村改革,排除A;当时城市经济改革刚开始实行,不能说是试金石,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有企业改革,C错误。10、B【解析】

从材料中“取消……特权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修改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政府还是在各种外交场合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开启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应该是清朝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盲目追随欧美国家的特点,排除;D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排除。11、D【解析】

材料不仅说明了儒学传播兴盛,而且也反映了儒学走向政治化,这是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思想的结果,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其他学术流派的消失,且其他流派并没有消失,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教育体系内容,且教育体系完善与否,与“支叶薺滋"无关,排除B;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的确立结束了思想多元化,但并非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束,排除C。故选D。12、C【解析】

赵佗的事迹主要记录在《史记》和《汉书》中,从宋代的小说《太平广记》看,小说的叙述虽然有神话色彩,但也承认赵佗是南海尉,是一位将领,这说明史书记述成为历史作品创作的重要素材,故C正确;史实传播不一定要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故A错误;小说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不可”这一说法太过绝对,故B错误;一般来说,史书的价值远高于小说,如上面材料中《史记》和《汉书》是记录赵佗事迹的主要材料,它们的真实度很高,后世的小说都是直接或间接依据此叙述来创作的,故将《史记》和《汉书》与小说相印证意义不大,故D错误。故选C。13、D【解析】

依据材料“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其取得的土地都是以一郡一县来计算的”可知在统一过程中伴随着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扩张,故D正确;“源于六国”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A;依据材料“秦国每攻克一城,攻占一地,便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可知秦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官僚政治,故B排除;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统一的根源,故C排除。故选D。14、B【解析】

据材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可知,罗马法对出现的各种事件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有利于调节矛盾,规范社会行为,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和平民,跟贵族阶层无关,A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C错误;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不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该项说法夸大了其历史地位,D错误。15、C【解析】

依据材料中福康安对于西洋火器的不屑一顾,体现出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的心态,故C正确;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对西洋武器并不熟悉,排除A;材料不是说明福康安对西洋武器的先进认识不够,根本就不想认识,排除B;清王朝统治阶层不了解世界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故选C。16、B【解析】

使用女工和儿童,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压榨他们劳动的剩余价值,而所付工资远远低于成年男工,从而有利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故答案为B项;英国当时使用童工也有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排除A项;这一现象与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解决就业问题,排除D项。17、B【解析】

凯末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其中“国民要改戴欧式礼帽”的目的是将土耳其社会从封建和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推动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体现土耳其的时代变迁;甘地倡导土布服装,其目的是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要求;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三民主义、共和的理念等,反映了中国的时代要求,因此三者共同蕴含的信息是服饰变革体现着时代变迁,B正确;凯末尔的“帽子革命”与独立精神无关,主要是为摆脱宗教的束缚,A排除;甘地的土布服装和中国的中山装不属于欧式服装,C排除;甘地倡导土布服装与东西合璧无关,D排除。故选B。18、D【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19、B【解析】

据材料可知,陆海空的交通工具的数量都由1949年到2018年剧增,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也在提高,B正确;据材料可知,早在1949年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就已形成完善,A说法错误;据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错误;D与材料无关。【点睛】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包括交通运输的标准、质量、管理、安全、卫生、维修等方面的内容。20、B【解析】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违反了西周的礼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目的在于改变战乱频繁的现实社会,恢复礼乐和谐的理想社会,B正确;AC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21、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国殖民当局通过实施新税则压制北美殖民地发展,引发北美殖民地民众的反抗独立斗争,“侨民”指移居美洲的欧洲白人,此时已经形成美利坚民族,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2、C【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日本占领朝鲜,并将福建纳入势力范围,一战期间日本抢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故C项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3、A【解析】

通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而是必须强化”可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的性质作出了重要的论断,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故选A;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为执政党,排除B;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标志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排除D。24、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北洋政府举办国货展览会,广大群众争相购买国货,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明显错误,说法绝对化,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5、A【解析】根据题干,将军带兵光复幽蓟,驱逐敌寇所获得的荣耀,都比不上科举高中状元所获得的荣誉,反映了宋朝文人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观念导致的结果,A正确;题干通过科举中状元与边关大将的对比,表现出的是重文轻武的观念,而不是文武并重的观念,也不能体现科举制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的繁荣,排除BC;武将专权表现最突出的是唐朝的藩镇割据,排除D。26、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后世史家对于美国革命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这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多元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得出其是否能够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不同解释,不能说明其认识模糊不清;D选项错误,对美国革命性质的解释不同不能说明其历史地位下降,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7、B【解析】

“文选烂,秀才半”反映了熟读《文选》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故选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处于独尊地位,排除A;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选烂,秀才半”,联系所学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28、D【解析】

咸丰帝生于1831年,死于1861年,故D符合题意;道光帝死于1850年,A不符合题意;宣统帝生于1906年,故B不符合题意;光绪帝生于1871年,故C不符合题意。29、D【解析】

根据题干“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是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可知,詹天佑将修建京张铁路工程的成败视为个人与国家的荣辱共存,故D项正确;题干未反映清政府对京张铁路工程修建的态度,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京张铁路工程修建的条件问题,排除B项;帝国主义通过抢夺路权意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故并不放弃对中国路权的争夺,排除C项。故选D。30、A【解析】

“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表明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故A正确;B理解片面,材料无法体现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厘卡众多,严重阻碍国内的商品流通;国人呼吁废除厘金制度。主要内容;裁撤匣金,从征收特税到改征统税。(2)作用:方便了商品流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解析】

(1)背景:据材料“1928年,全国共有厘卡735个。”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据材料“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