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五)(新高考九省)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五)(新高考九省)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五)(新高考九省)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五)(新高考九省)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五)(新高考九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胜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模拟卷(五)

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

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

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

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栗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

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

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

察院工作报告,2023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

同比上升25.5%……今年全国两会,“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成为“两

高”报告的关注热词。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

“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

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

人。”近年来,多起正当防卫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司法机关积极回应社会

关切,强化对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权的保护,使司法活动既遵从

法律规定,又符合道德标准;既守护公平正义,又弘扬美德善行。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法

律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该制度实际上近乎处于“沉睡”状态。究其原因,

一方面,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往往事实证据比较复杂,到底是正当防卫,

还是防卫过当,或是互相斗殴,会出现一些争议。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

“死者为大”,一旦出了人命,即使确实属于正当防卫,认定时司法工作

者难免会顶着很大压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起正当防卫案

例,经历一审、上诉、抗诉、二审发回,最终,法院坚持认定马某属于正

当防卫、无罪,体现了认定过程的不易。

司法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既关乎法律,也关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

都牵动着人们心中关于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对于确系正当防卫的案件,

司法机关应当勇于担当,严格公正司法,坚决依法认定。以严谨的法理彰

显司法理性,以公认的情理展示司法良知,才能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

正义的更高期待,向社会传递“邪不压正”的司法立场。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如今,这句话成为很多司法人员的座右铭。刑法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

持续落到实处。司法工作者应坚守法治精神,做见义勇为者的守护人,用

一次次司法实践激活正当防卫条款的准确适用,为公民依法行使正当防卫

权利“撑腰”,为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正气提供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切

实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司法的担当,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的统一。

(摘编自2024年03月14日魏哲哲《人民日报:将正当防卫条款持续落

到实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3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

卫依法不捕不诉的人,环比上升了25.5%。

B.今年全国两会,“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成为“两高”报告最关

注的热词。

C.作者认为,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

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不能苛求防卫人。”

D.对于确系正当防卫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勇于担当,严格公正司法,

坚决依法认定。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曲解文意,“环比上升了25.5%”错,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说的是“同比上

升了25.5%o”。

同比:与历史同时期比较,就是与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作比较,例如2005

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叫同比。环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就是与

前一个相邻的时期作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

叫环比

B.曲解文意,“最关注的热词”错,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说的是“关注热词”。

C.张冠李戴,不是“作者认为”,而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

的重要法律制度,但该制度实际上近乎处于“沉睡”状态。

B.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司法机关情理、法理需要兼顾,他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既关乎法律,

色关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都牵动着人们心中关于公平正义的直观感

受。

D.有些案件认定正当防卫比较复杂,认定时司法工作者也会顶着很大压

力。

参考答案

2.A

【解析】

A.缺少时间限定,“但该制度实际上近乎处于‘沉睡’状态”错,材料二

第三段原文说的是“一段时间以来,该制度实际上近乎处于“沉睡”状态”。

3.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3分)()。

A.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栋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

重伤

B.小强的哥哥听说弟弟在学校被小刚欺负,在一次放学路上殴打了小刚。

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D.在制服抢劫犯的过程中,将其打成轻伤

参考答案

3.B

【解析】

ACD项的犯罪行为都是“正在进行”,被害人或第三人都是为制止不法侵害

而致犯罪嫌疑人受伤。B项行为不是“正在进行”。

4.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材料二“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

A.顶住压力作出无罪判决的遵义市中院法官张海波被记二等功,引发各界

关注,网友纷纷点赞。

B.1992年,电影《秋菊打官司》轰动一时。那个为了“讨个说法”而挺

着孕肚一次次上告的农妇,成为民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深刻觉醒的某种

象征。

C.电影《第二十条》中韩明的儿子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

一直拒绝道歉。

D.某地有几个中学生专门偷盗别人地下室名烟名酒,被警方抓获后,理直

气壮地说那都是受贿的礼品,是不法所得,该拿走。

参考答案

4.D

【解析】

D项行为本身不属于“合法”行为,因而不可谓“法”向或者“不向不法让

/J/o

5.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作为一名学生,万一遭受校园欺凌,

应该怎么做?(6分)

参考答案:

①保护自我。虽然“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如

果欺凌者强大,自己没有能力正当防卫。应注意避免激怒对方引发过激行

为。

②保持镇定。要相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克服害怕、惊慌的

正常心理反应,不要被动跟随欺凌者到位置偏僻、人迹罕至、视线遮蔽的

区域或封闭空间。并尝试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告诫对方正在实施欺凌行为,

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借助环境条件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③学会求助求救。一是面临校园欺凌和暴力,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

应当努力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获取帮助和保护。二是记下所在学校门

前张贴的社区民警的姓名和电话,及时向公安机关求助和报警。三是遇到

紧急情况,应当采取冲向最近安全节点(公安机关警务设施、治安岗亭、

执勤点,教师、班干部视线范围,学校门卫、社会面单位门卫室、保安室、

校园视频监控范围或社会治安公共视频监控探头覆盖范围),大声示警向

路人呼救求助的方式获取帮助。如被他人控制,可以采用异常动作等方式

引起周围人注意等方式努力获取帮助。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气场

胡亚林

光阴似箭。转眼马文军校毕业回到山沟机场警卫连任职已两年了。

马文在省城的未婚妻梅晓洁,看不起他当一个给飞机站岗的警卫排长,既

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发展前途,太没出息。

未婚妻让他脱下军装,她托关系在省城大机关给他安排工作。

但马文拒绝了未婚妻梅晓洁的安排。

带着满腹的不解和怨气,梅晓洁来到部队,大有兴师问罪之意。

马文知道梅晓洁的脾气,他要稳住她。站在机场附近的营房前,马文请梅

晓洁放眼远望,①机场上一长排整齐列阵的战机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熠

熠生辉,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文告诉梅晓洁,自己与飞机朝夕相处,情感很深,一方面用警卫兵的责

任和安全保障,为飞机飞行训练托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另一方面经常跟飞

机说说悄悄话,抒发情意,愉悦身心,提振精神。和飞机交朋友,正是连

队在警卫兵中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情感活动,也是大家必训的一项心理科

目。

一时的新鲜,并没有让梅晓洁感动,头脑里的一个个问号,虽经马文再三

介绍和解释,可总是不能拉直。尤其是身临机场一角的那会儿,②烈日似

火,热浪袭人。梅晓洁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心想,给飞机站岗,这种枯

燥无味的工作,真让人受不了。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开导马文多为自己想

想,千万别让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崩塌了。

③傍晚时分,天热得让人焦躁难耐。营房里的梅晓洁,憋了一肚子的不舒

服,想向马文倾诉,偏偏这时马文有事不在身边。

夏班长看见梅晓洁焦躁的样子,安慰说:“嫂子,既来之则安之,马排长

很快就会回来的。”

“这时候了,他到底在忙什么?”梅晓洁有点不耐烦。

“到机场的警卫班,看一个患重感冒的警卫兵。”夏班长小心翼翼地回答。

“难道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可有可无,一个兵患感冒,这种小病还要他亲

自去看?”梅晓洁的话里带有火药味。

“嫂子,马排长爱兵和爱飞机的情感是一样的,他说过,每架飞机都是他

亲密相伴的战友,而每个兵都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夏班长有些动情。

梅晓洁对夏班长传达的信息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有些可笑。正要发火时,

夏班长的一番解释却给她降了温。

原来马排长去看的这个患病的警卫兵,叫许飞机。名字是当飞行员的父亲

给他起的,意在子承父业。他本来在城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享受

优厚的生活待遇。但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当兵进入空军队伍行列。不久前,

他在外出办事时见义勇为负伤,冈I]冈I]痊愈。这两天,虚弱的身体又患病,

马排长有些放心不下,连续两天,都顶许飞机站后半夜的那班岗。

“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梅晓洁有些哽咽。

“嫂子,你可能误会马排长了,他可是俺们的好领导,像大哥哥一样,大

家都十分敬佩他,黏着他。你爱上他,是你的福气,真为你高兴。”夏班

长显然有些激动。

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然他工作忙,就不打

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

④夜幕降临。梅晓洁虽然早早入睡,但是辗转反侧,心情无法平静。无意

中,她发现枕头下马文的日记本。开灯阅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

*月*日星期六晴

早起秤了一下体重,长了五六斤,几乎成了个小胖子。我说呢,近期,查

岗走路腿没有原来利索了,这说明,需要加强体能锻炼。哈哈,到时如果

让梅晓洁看见,该让她笑话我了。我得量身设计个锻炼计划,控制体量,

精干身材,于公于己都有利。

*月*曰星期日晴

今天收到梅晓洁的一封来信,意思是让我脱军装回城市过舒适的生活,我

谢绝了她。说实话,我离不开我警卫的飞机,更离不开警卫飞机的战友们。

当兵要讲精神,没了精神就等于没了灵魂,机场警卫兵又如何用心锻造锤

炼对飞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呢!

*月*日星期一晴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上午,我借查岗之便,顺路去机场跑道头老连长的坟

前,一是想祭奠一下老连长;二是向老连长汇报工作。没想到,遇见了哭

得泪流满面的许飞机,经过再三追问,他才说出老连长是他爸爸的实情。

之所以隐瞒不露,他是不想活在爸爸的光环里。我不解,有人托关系走门

子往城市部队调,而你却乐意来山沟吃苦受罪。他坚定地说:“我爸爸睡

在这里,有他盯着我干,我这个守卫飞机的飞机,一定能够和飞机战友交

好朋友,让妈妈放心,连队信任,自己更像一架有战斗力的飞机!”多好

的兵啊!

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不知不觉,她

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惺恼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

心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

马文笑着说:“习惯了,我不困。”

“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温温柔柔的。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马文回答得很干脆。

“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长讲。”

马文像明白了什么,连连点头。笑着说:“好的,好的,一定奉陪!”

回省城一个月后,梅晓洁办好了随军手续。梅晓洁的举动,得到了父亲、

省军区司令员梅学峰的赞许。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马文处理问题充满智慧,借照顾战友之机,避开妻子的“倾诉”,使得

矛盾缓和。

B.梅晓洁最终放弃让马文调去省城,选择自己随军,是因为她对马文彻底

的理解。

C.小说采用对比手法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梅晓洁的转变彰显选择的不易

与伟大。

D.小说结尾交代梅晓洁的父亲是省军区司令员,有些出人意料,却又在情

理之中。

7.关于文中画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画线句对飞机的描写,对塑造马文的人物形象起衬托作用。

B.②处画线句描写烈日下机场的酷热,暗示马文对工作热情似火。

C.③处画线句描写了傍晚军营的炎热,也揭示梅晓洁内心的焦躁。

D.④处画线句交代夜幕降临,让情节发展走向缓和,为下文铺垫。

8.“气场”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该小说中的“气场”

让梅晓洁产生转变,请简要概括“气场”的具体表现。(5分)

9.小说插叙了三则日记,请结合日记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

图。(6分)

参考答案

6.A7.B

8.①夏班长为梅晓洁讲述许飞机的病情,梅晓洁内心有所触动,开始发生

转变;②马文的日记,讲述自己的心境以及许飞机父亲的故事,打动了梅

晓洁,让她彻底转变。

9.①插入三则日记,交代了自己和许飞机的故事;②插入三则日记,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③插入三则日记,交代了梅晓洁转变的原因;④插入三则

日记,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产生波澜,便于表现小说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借照顾战友之机,避开妻子的‘倾诉'”错,根据前文“马文知道梅

晓洁的脾气,他要稳住她”“马文告诉梅晓洁,自己与飞机朝夕相处,情

感很深……”可知,梅晓洁刚到部队时,马文并没有回避她;又根据后文

夏班长告诉梅晓洁的内容可知,马文并不是回避梅晓洁,而是真心地关心

战友。

故选A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暗示马文对工作热情似火”错,根据前文“一时的新鲜,并没有让梅

晓洁感动,头脑里的一个个问号,虽经马文再三介绍和解释,可总是不能

拉直”和后文“梅晓洁叫苦不迭,连连摇头。心想,给飞机站岗,这种枯

燥无味的工作,真让人受不了。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开导马文多为自己想

想,千万别让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崩塌了”可知,此处写天气炎热,是

衬托梅晓洁的心情,环境的恶劣更加坚定了梅晓洁想让未婚夫马文离开军

队的想法,并想借此劝说马文离开部队,此处并没有通过环境暗示马文工

作的热情。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对“气场”的界定,从原文“'看来,我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梅晓洁有些哽咽”“梅晓洁听了夏班长的话,吃惊地看了他半天说:'既

然他工作忙,就不打扰他了。明天我回去,让他安心工作。’”可知,梅

晓洁在听了夏班长的讲述后,开始对马文的工作有了很多深入的了解,是

对马文态度转变的开始;

根据原文“读完马文的日记,梅晓洁内心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愧疚”“第

二天一大早,睡眼惺松的梅晓洁,突然发现坐在床边两眼红红的马文,心

疼地连连叫他:'赶快补觉。’”“‘求你件事,可以吗?‘梅晓洁声音

温温柔柔的”“吃过早饭,请你陪我去许连长的坟上看看,我有话跟老连

长讲。”可知,梅晓洁在看了马文的日记后,彻底被马文的工作态度和战

友们的故事所打动,改变了以往的看法。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插入三则日记的内容,运用了插叙的写法。

首先,插入三则日记,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避免了平铺直叙,让文章

在前文故事的基础上陡生波澜,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和开头梅晓洁千方百

计想让马文离开部队形成反差,从而突出主题。

其次,插入的三则日记,内容分别是马文在部队的身体变化、拒绝梅晓洁

后的心情以及许飞机、许连长的故事,通过日记的内容印证了前文夏班长

的话,让梅晓洁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和马文的工作热情、战友们的精神品

质后,发生态度的彻底改变,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三,插入三则日记,从不同角度反应了马文对部队的热爱、对战友的关

心,还补充了许连长的故事,补充了前文夏班长叙述的内容,让读者更加

全面地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丰富文章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清水丹山之间,有隐君子,姓徐名吉民。别号乐轩居士。居士少业儒,以

数试不利,遂去诸生,怀终隐之志。日以种德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

之。依范文正公故事,

创义田义塾。讳言人过,喜称人善。又善静药,故得药物最真,凡乞者即

与之,以治病多效。得一奇方,必普传于人。凡数百里内,僧刹道院,力

可新者,皆竭力为之。居士虽外托沉冥,而好读书,所著奇书最多,遇友

人佳诗及文字,即寿诸石。所居近沧游溪,种树数十万株,如云封雾接。

居士跨蹇往来其间,与田夫野老,坐草莱,说耕耘事。手种茗,不啻天池、

虎丘。家酿醇酒,清洌异常。居士性不多饮,少饮即酣畅,任意潇酒。久

之襄集成帙。自号曰《樵歌》云。

嗟乎,诗之累于应酬也久矣!居士隐于樵,故谢绝一切人间应酬。凡意之

所不欲言而不得不言,与口之所不欲言而不得不言者,居士皆无有。故落

笔即有烟云之趣,依稀与陶元亮、王无功①相似。今春,予由当阳玉泉得

晤居士,一见欢然订交。盖居士与予友刘孝廉玄度最相知。及玄度之没也,

多方搜求遗集,编次以授予。朔望必奠,谭及必泣,其急友谊如此。樵乎,

樵乎,其真有隐德侠骨者耶!后之人读《樵歌》,居士之清标逸致,亦可

想见其一斑也。

(节选自袁中道《徐乐轩《樵歌》序》)

材料二:

嗟夫,诗道之不古久矣!世之号善吟者,往往流连光景,使人驰鹫乎玄虚

荒忽之埸,控之非有,挹之非无。至造为奇论谓诗有生意须人持之不尔便

将飞去。此何为者哉?殊不知诗者本乎性情,而不外于物则、民彝②者也。

舍此而言诗,诗之道丧矣!濂也不敏,自童年习为比兴之学,腥秽填阂而

襟灵弗舒,形于言辞则平凡为已甚。今幸获读先生之诗,庶几其有发哉。

(节选自宋濂《霞川集序》)

【注】①陶元亮: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王无功:王绩,字无功,初

唐隐逸诗人。②物则:物理,事物的法则。民彝:人伦,人与人相处的伦

理道德准则。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

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至造为奇A论B谓诗C有生意D须人持之F不G尔便H将飞去。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去,指放弃,与《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去”意思不

同。

B.蔚,指栽种,与《种树郭囊驼传》中“其蔚也若子”的“蔚”意思相同。

C.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不敏,文中指行动缓慢,与成语“敬谢不敏”中的“不敏”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乐轩少年时以儒学为业,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未能考中,于是

怀有终身隐居的志向。

B.徐乐轩大公无私,常施舍药物给他人,这些药物治病大多有效果。得

到奇方,他必分享于人。

C.徐乐轩喜好读书,著书很多,看到友人的好诗文,担心自己不能长久

欣赏,总要把它们刻在石上。

D.宋濂认为自己所做诗歌过于平凡,有幸读到《霞川集》,希望这本集

子能对自己写诗有所启发。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日以种德为事,周人之急,不啻身有之。

(2)及玄度之没也,多方搜求遗集,编次以授予。

14.徐乐轩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宋濂“诗者本乎性情”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一

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3分)BDF【解析】“奇论”作“造为”的宾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

应该断开。“诗有生意”作“谓”的宾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

“持之”作“人”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不尔便将飞去”是“人”不

“持之”的后果,语意完整,故应在“持之”后断开。原文断句:至造为

奇论,谓诗有生意,须人持之,不尔便将飞去。

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3分)D【解析】“行动缓慢”错误。文中的“不敏”与“敬谢不敏”

中的“不敏”都指不聪敏、没有才能,是自谦之词。

12.(3分)C【解析】“担心自己不能长久欣赏”错误。徐乐轩将友人的好

诗文“寿诸石”的目的,是唯恐其不流传于后世。

13.(8分)

(1)(4分)每天把布施恩德作为要事,救济他人的急难,如同自身有急

难一般。

评分参考:“周”“不啻”各1分,句子大意2分。周:周济,救济。不

啻:不异于,如同。

(2)(4分)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士)想方设法寻求他留下的文集,

按次序编排后把它交给我。

评分参考:“没”“编次”各1分,句子大意2分。没:同“殁”,去世。

编次:按次序编排。

14.(3分)①他的诗言为心声,没有违心之言。②他的诗来源于隐者生活,

落笔即有隐逸之趣。③他的诗体现其“隐德侠骨”“清标逸致”。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清水丹山之间,有一位隐士,姓徐名吉民,别号乐轩居士。居士少年时以

儒学为业,因为多次科考不中,于是放弃秀才身份,怀有终身隐居的志向。

每天把布施恩德作为栗事,救济他人的急难,如同自身有急难一般。依照

范仲淹的旧例,创立义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义塾(不

收学费的私塾)。不愿谈论他人的过错,喜欢称扬他人的好处。又擅长栽

种药草,因此所得药物最真,只要有人请求就施舍给他,用来治病大多见

效。得到一个奇方,必定普遍地传及众人。方圆数百里内所有的寺庙和道

院,只要有能力翻新的,都尽心竭力去做。居士虽对外不事声张,泯然无

迹,但是爱好读书,撰写的奇书最多,遇到友人的好诗和好文章,就刻写

在石头上。住所靠近沧游溪,栽种了数十万株树,仿佛连云接雾,一望无

际。居士驸着蹇驴往来其中,与山野父老坐在草地上,谈说些耕种之事。

亲自种植茶树,(所产之茶)不异于天池、虎丘的名茶。家中酿造的美酒,

异常清醇。居士天性不多饮酒,少许饮酒就很畅快,任随其意,自然(挥

洒)。一段时间以后辑集成册,自己命名为《樵歌》。

唉,诗歌受应酬的拖累已经很久了!居士隐身于樵采,因而对人间应酬一

概谢绝。凡是心里所不想说而不得不说,口中所不愿言而不得不言的话,

居士全都没有。所以一落笔就有隐逸山林之趣,与陶渊明、王绩相类似。

今年春天,我有幸在当阳玉泉寺晤见居士,初次见面就高兴地结为朋友。

这是因为居士与我的友人刘玄度孝廉最为知心。等到玄度去世以后,(居

士)想方设法寻求他留下的文集,按次序编排后把它交给我。朔日与望日

必祭奠(玄度),说到他时必定哭泣,居士就像这样重视友谊。樵夫啊樵

夫,他真是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具有见义勇为气魄的人啊!后来的人读

了《樵歌》,对居士清高的人格、超逸的兴致。也可以有所领略和想像了。

材料二:

唉,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不淳朴已经很久了!当今世上那些

号称善作诗的人,其题材或辞句往往局限于美好的景象,使人奔走于玄虚、

荒诞之境,若有若无,难以把握。甚至造出一些奇谈怪论,说是诗歌有生

命,须得人亲手握住,否则便会飞去。这说的是些什么话?(他们)竟不

知道诗歌以真性情为根本,而不外乎物理与人伦。抛弃这些去谈论诗歌,

诗道就丧失了!我不聪敏,自童年起学习诗歌,腥气、污秽沉积淤塞,襟

怀、心灵不得舒展,写成诗歌则过于平凡。如今有幸能读到先生的诗,希

望会对我有所启发吧。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园中归戏作①

陆游

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曲生②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

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③送日斜。

【注】①此诗写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春,诗人时年63岁,在严州任上。

②曲生;酒的别称。③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次句看似写雪飘霞散的自然环境,实则是表明涧上花凋残的景象。

B.颔联中“欺”和“妒”运用了拟人手法,风“妒”物华暗示出花凋残的

原因

C.颈联指出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看到有蜂蝶相伴,感到不遗憾。

D.尾联写诗人游园归家后,伴着夕阳,在东窗下几案边阅读《黄庭经》。

参考答案

15.C【解析】C项“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理解错误,应该是诗人有

与蜂蝶相伴的童心。

16.有人说,此诗虽题为“戏作”,却反映了希望与现实的矛盾。请简要分

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诗人希望在春天看到美丽的涧上花,但花此时已被风吹得凋残。②诗人

出行赏景过程中,因年老不胜酒力,且在患有眼疾的情况下遭遇风沙,难

以继续出行。③诗人美好的希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回到家中读道家经典

自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天下诸侯率领百万雄师,攻打函

谷关,而秦国打开关口迎击诸侯之军,结果是“__________,

(2)李贺在《李凭箜引》中,以石为之破、天为之惊等神话传

说来表现弹奏者的超凡技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小明想要创作一篇历史小说《飞将军李广》,他在前言中

想引用一句褒扬李广的古代名句,比如“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九国之师②逡巡而不敢进③女蜗炼石补天

处④石破天惊逗秋雨⑤但使龙城飞将在⑥不教胡

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逡巡、蜗、炼、逗、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街道的下面是复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