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5讲理解重要概念
目录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6
04真题感悟•命题洞见........................................................................10
【考点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高考中考查次
2024送挣H新课标1卷
Ml:■数较少,但在2023新标
解■霍蜀诺
II-、2O24«r««1・
9M..2023简答题:新课标H卷
两年高考真题中反复出现,
墨念
考向2:理2025年高考有延续的可能
解重要句子2020简答XL新高考H卷性,因此,我们应该引起
重视,・点掌矗。
【备考策略】
1.分析考查角度,明确考查范围
“重要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之分,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信息一般集中在文中的某一段落
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概念的外延是指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各个方面,信息也分散在原文
不同的段落或层次。回答考查概念的外延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准、找全有关信息。
2.联系语境理解,树立整体观念
在具体解答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分析上下文语境,将整体观念贯穿于始终,明确概念的包含或制约
关系,掌握概念的含义。
3.多种方式组合,深入理解句子
我们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挖掘其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
首先要抓主干,找准主、谓、宾,明确陈述对象。对于复句,要分清层次,可先找准第一层,然后从分句
间的关系这个角度来把握复句表达的核心意思。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分
析、理解句子的含意,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等。此外,还可以从逻辑关系入手,如偷换概念、
扩大概念外延、颠倒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等,或把“果”说成“因",把“因”说成“果”。
总之,理解重要概念类试题要从多种角度深入文本,明确文本考查方向。在2025年备考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积累和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解分析能力。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明确“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信息分布.
(-)分析考查角度,明确考查范围
<回答考查概念的外延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准、找至有关信息.
(二)联系语境理解,树立整体观念注is分析上下文语境,将整体观念竟身于始终.
明确概念的包含或制约关系,掌提柢念的含义.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首先要抓主干,找准主、谓、宾,明确陈述对象.对
于复句,要分清层次,然后从分句间的关系这个角度来把握复句表达的核心意
思。
(三)多种方式组合,深入理解句子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分析、理解句子的含意,
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等。
可以从逻辑关系入手,如偷换概念、扩大概念外延、颠倒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等,
或把“果”说成“因",把“因”说成“果”。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2023新课标II,T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
考法一:理解重要词语“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八种关系部分与整体、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
关键词突破法
主要知识点
理解句意
运用逻辑知识来判定对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
【主要考法归纳】
理解重要概念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理解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在解答的过程中,对于词
语作用,我们要关注表意和深意;而对于句子作用,我们则要关注文本中的核心句、关键句等。
考向1:理解(2023新课标II,T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修诈”"斗
简答题
重要词语智”••拷问”等词语,清简析其作用。
理解・要
概念
考向2:理解(2020新高考II,T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
简答题
重要句子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
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应注意・选事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按铅褒的
命发人在解牌或使用累一s念时,故意再fli对象,死暗
现象,尢其要仔细比对选项句的主语、与
中格两个s念的内遥如履性、作用等迸行了调换或混潸.
原文是否一致。
指选项有意比原文中对某美事勒某一部分的判断犷大到注蠹比对造曜与原文・要词语前边起修饰与限
累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所具有的定作用的裳程度、范・、敢■、III率■的关・
以“全
某些特点、动用等说成所有同类事临所n育的府点、功词.如•所有.全都、,、一箜、极少、部分、
用・“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除代普遍。败其、格外、16微、偶尔、非常等”是否一致。
指命^者故意将此事物哀述为假事相■物的此方面
注意判新选事的主唐、真谱与原文相关句子的
表述为假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或者樽
主讲、食语是否一致。
甲的加点(或行为状态)说成名的观点(或行为状态)
应注意・选里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按铅辑的
命发人在解牌或使用累一9念时,故意再fli对象,死暗
现象,尢其要仔细比对选项句的主法、与
中格两个s念的内遥如履性、作用等迸行了调换或混潸.
原文是否一致。
指选项有意比原文中对某美事勒某一部分的判断犷大到注蠹比对造曜与原文・要词语前边起修饰与限
累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所具有的定作用的裳程度、范■、政■、修率■的关・
以“全
某些特点、动用等说成所有同类事临所n育的府点、功词.如•所有.全都、,、一箜、极少、部分、
用・“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除代普遍。败其、格外、16微、偶尔、非常等”是否一致。
指命^者故意将此事物哀述为假事相■物的此方面
注意判新选『的主谓、真话与原文相关句子的
表述为假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或者樽
主得、宾语是否一致。
甲的加点(或行为状态)说成名的观点(或行为状态)
选项格朦文中的句间注辑关系进行了改变。如樽并列转
遇到涉及因累关系的选项时,注1・分析因果美
换成转折,将逢迸转投成并列.珞条件蜻搂成结果,将
系是否成立,或者分析因果关系是否Mfio遇
沮裔关M因果中的“累”与"BT航倒,鞫充分(必要)条件转
到涉及条件关系的选项时,注意分析选原是否
换成必要(充分)条件,等萼。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
格充分(必要)条件转换成必要(充分)条件.
当、条件关系不当。
即灌濯■定与否定,命题杳设计选项时在•甯的性星上注・区别原文中作者对每一种事桁的观点,持
海清是尊设・干扰,有at樽圜设材口中育定了的事帼加以否定,别要注■含有作者观点的语句.关注否定词语
或看将否定了的•他加以胃定。如“没有、没、无、拒绝、禁止等”.
命u者在设■选项时,对文中一些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根据原文谙境,确定指代词指代的内容,然后比
相代育91
世画、类别、程度*方面设课.对选曜内博・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
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
番改造,改造有“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
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
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重要概念“两个区别”】
(1)“正确”与“最准确”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正确(不正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该
题要求选择的内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完全一致(选择正确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有出入(选择错误
项)。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最准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选项中的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
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抓住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内容,而这个解说就是最准确的。因而对于这类
题,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
(2)“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属于)”这一要求,那么考生不
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因为它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告诉考生,选项中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
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不符合(符合)题干要求,而这个解说就是要选择的答案。如果题干中出现了
“不符合文意(符合文意)”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找出内容与原文信息有出入的选项,而该选项就是要
选择的答案。
【重要概念“八种关系”】
(1)部分与整体。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
或缩小。
(2)主要与次要。即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
(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
(4)主观与客观。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功能和
效用。
(5)肯定与否定。即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阅读材料中否定的事物加以肯
定。
(6)已然与未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7)偶然与必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
(8)有与无。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加入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理解句意“四种方法”】
方法一:关键词突破法
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核心作用的词语。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词语替换的方法来揣摩其表达效果。
方法二:修辞辨析法
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
含义和作用。
方法三:结构推断法
段首段尾句:从总领或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的角度挖掘句子含意。
中间过渡句:从有助于逐层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理解其含意。
方法四:主旨联想法
作者往往通过重要语句传达小说主旨。因此在理解句子时,要联系小说主旨,把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
子的依托。
【理解句意“五项要领”】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句子
一个句子的准确含意是这个句子本身表现出的含意和上下文语境赋予它的深层含意的有机结合,理解句子
首先要理解文意。另外,关注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也很重要。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
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把握其内涵;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加以分析;如果是过渡
句,就要审视上下文,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出分析。
2.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
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挖掘其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只要把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搞清
楚了,推知整句的含意也就很容易了。
3.从句子的结构入手理解句子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首先要抓主干,找准主、谓、宾,明确陈述对象。对于复句,要分清层次,可
先找准第一层,然后从分句间的关系这个角度来把握复句表达的核心意思。
4.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理解句子
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分析、理解句子的含意,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
相关性等。
5.运用逻辑知识来判定对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
高考试题常常设置几个在逻辑上有错误的干扰项,如偷换概念、扩大概念外延、颠倒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等,
或把“果”说成“因",把“因”说成“果”,对这种考题的判断,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知识。
㈤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教材关联分析】
教材衔接1:《祝福》
【问题】如何理解《祝福》中“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一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一一今年自然
也如此”。
【答案】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手法),概括出浓重的封建思想统治下的鲁镇是一个封闭的小镇(语句
表现内容),这里的人们保守、迷信(联系前文与时代背景),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这个环境厌恶的心理(主
旨)。这又同祥林嫂的命运和“我”对祥林嫂的态度密切相关(情节)。
答案启示:1.理解语句,要考虑语句采用的手法。2.要概括语句内容。3.要联系时代背景
教材衔接2:《装在套子里的人》
【问题】体会《装在套子里的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文中的意蕴。
【答案】①小说中的描写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成了别
里科夫的口头禅。反复出现,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这句语言描写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副词“千万”
极尽了别里科夫性格的多疑与整天六神无主,说尽了别里科夫对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这种传统秩
序的人们的恐惧。一切新生的事物在别里科夫眼睛里都是不成体统的②这“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套
子”让他仇视新事物,用沙皇的条文来压服众人,他完全是一副沙皇的忠实走狗的嘴脸。通过这句话也说
明,别里科夫的背后,是沙皇政府这个国家机器,他们用这样的语言辖制人们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答题时,要揭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还要兼顾到人物形象和对
主题的作用因为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这是别里科夫的口头禅,表明了他恐惧的心理,即对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秩序和传统的政
府的恐惧。这“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套子让他仇视新事物,用沙皇的条文来压服众人,他完全是一
副沙皇的忠实走狗的嘴脸。换句话说,别里科夫的背后,是沙皇政府这个国家机器。这个在当时的欧洲最
暴虐的专制政府,正是借别里科夫这类人的手向广大民众大施淫威的。
教材衔接3:《老人与海》
【问题】在《老人与海》中“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含义是什
么?
【答案】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必不可少要面临一些坎坷、磨难,这些坎坷、磨难完全可以造成躯体
的消亡,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但是人们而对挫折,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拥有坚强的意志,那么,人
类执着奋斗的精神将永不磨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这句话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理解这个句子,应该从关键词入
手。整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前半部分的关键词是“并不是“把他消灭掉”
“生来要给打败”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必不可少要面临一些坎坷、磨难,这些坎坷、磨难完全可以造
成躯体的消亡,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后半部分的关键词是“打不败他”这告诉人们,面对挫折时,只要保
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拥有坚强的意志,人类执着奋斗的精神将永不磨灭。
【考点解读】
此类题目主要分析文中使用某些词语的作用或某个句子的作用。此类题在高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少,但是在
2023、2024新课标卷中均有所体现。这类题目符合新高考注重考查文本内容的趋势,虽然难度不大,但我
们也应该引起重视。
【考点突破1:理解重要词语】
第一步分析该词语的表面意思
第二步分析该词语的褒贬性和涉及的修辞手法,如反复等。
第三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该词语在原文中真正的意思。
第四步分析该词语的使用对于强调论点、丰富论证语言等的作用。
【考点突破2:理解重要句子】
内容上的软心句主要留括论点句,中心句、结论句等.甘对此类句子,苜先要判断其美
一、关注内容上的犊
型,然后抓住关■词语.从型体上把建其内海O同时,此类句子通常邨与文本的中心论点
心句,*关,…因一此一在.分..析其..作.用.时需要结合文本的论点来作答。
结构上的关一句主要包括总起句、过it句、总结句等。针对此类句子,首先要朗确官们
二、关注结为上的关
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情况作答。总起句或总结句,要结合其总・■总■的范■来分
・句
析句子的内谓;过渡句.■联系上下文.根据其与上下文的关系来分析句子的作用。
此类句子主要包括长单句JI句、含有修繇手法的句子等。针对这类句子,可以从句子
的成分入手。
对于短杂的长单句,要先抓住句子主干,明,其喙述对象和主要观点,同时注意句子的修
三、关注第构震杂成,、限制成分,分析句子所指的电围。
具有衰现力的句子
对于殳句,要分清屉次,昭崎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把!8具饕表达的核心意思。
对于富有霆现力的句子,要先分析句子的特点,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JM要从修辞手法本
卜的,点出发来分析句子的衰达效JR.
重要句子题型1:含蓄句
含蓄句指的就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涵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的哲理,需
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对含蓄句的理解,可从三个层面思考:
1.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
在彼产生的意义。
高考考查重点一般放在第三层上。理解这类句子时,需要把握文章主旨,合理联系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理
解。一般说来含蓄句与文章主旨相关。把握了文本主旨之后,再从“表层意义”出发,联系语言环境,结合“句
内意义”,适当地展开联想和引申,获得“句外之意”
理解含蓄句的方法:
1.联系语境,揣摩句意这类句子由于某种需要,故意不直说而运用双关、暗示等手法含蓄地表达句子含意。
2.联系主旨,分析句意揣摩语句的感情色彩,需要联系文本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
3.由表及里,整合答案具体分析含蓄句的外在形式,特别是语句中的关键词,再由表及里,整合答案。
重要句子题型2:修辞句
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夸张、拟人、反语、排比、对偶等都是在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
法。理解这样的句子,要明确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探求其意义、作用和目的。
解答体会修辞句的方法:
1.确定修辞手法要明确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抓住关键词抓关键词,结合文意,理解语句内容。
3.语句“还原将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还原成没运用修辞手法的直白语句。如比喻,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象
征,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等。
重要句子题型3:结构句
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理解总领
句、总结句的含意,需要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意,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
行把握;理解照应句的含意,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
理解结构句的方法:
1.定位置,定含意不管理解哪一种句子,关键是要找准它的“管辖范围'根据句子的管辖区间去搜取相关内容,
或概括,或摘录,或整合。
2.明方法,总领句常常概括段意或统率全文,理解其含意就必须从所领起的内容中去找;总结句往往放在结
尾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文中去找;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领起下段内容,理解它就必须从它的上
下句(段)中去找。
【考法探究】
例:(2023新高考II,T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答案】“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
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
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
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该词语的表面意思。
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
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在文中的含
义。
第二步,分析该词语的褒贬性和涉及的修辞手法。
第三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该词语在原文中真正的意思。
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
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
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调查
者的错误调查方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
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
第四步,分析该词语的使用对于强调论点、丰富论证语言等的作用。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
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
⑷4
真题感悟•命题洞贝
【高考真题分析】
理解重要概念考点主要包括两个考向,分别是理解重要词语和理解重要句子。在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中,2023
新课标n卷、2024新课标I卷中反复出现,且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均有,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通过
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试题的常见考法和理解重要概念的必备知识。接下来,我们精选2020、
2023、2024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0新高考II,T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
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
地总结全文。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诗句“我
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妙地表达了我
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
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巧妙
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更印象深刻。
【点睛】分析语句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
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
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
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2023新课标II,T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答案】“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
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
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
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
出、易于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
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
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
的方法上得来”“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
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
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调查者的错误调查方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
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
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
点。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
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
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
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
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
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
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
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
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
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
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
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
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
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
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
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
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
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
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
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
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
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
,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
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
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
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
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
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
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
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
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
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
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
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
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
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
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
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
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
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参考答案】
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
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
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o
【参考答案】
3.D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参考答案】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
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
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
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
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20464-202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 四下18课知识课件
- 2024年度工程人才引进居间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代理合同服务内容拓展协议2篇
- 4.1科学探究力的合成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
- 二零二四年度福州市外贸公司业务员劳动合同2篇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条款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公司管理与服务质量保证3篇
- 诊所合同模板
- 不同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系研究
-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数学试题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电梯高处施工方案
- 心理团体辅导的保密协议
- 高血压病教学查房教案
- 东方绿洲军训日记500字(八篇)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根本原因分析-RCA-从错误中学习》
- 门静脉高压个案护理查房
-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 Flash动画技术入门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