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2.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A.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3.有外国学者评价说:“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段话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罗斯福新政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4.商周之际,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是身负天命不可替代的。纣王自恃“天命在身”而肆意为虐。自从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试图转变这种固有的政治意识,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制造“天命在德”的政治舆论。这一变化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 B.塑造政治认同 C.否定“君权神授” D.宣扬道德教化5.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价格革命的影响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动6.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7.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力量比苏联的军事力量对美国的安全有威胁”,部分日本人把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存在形容为“看家狗简直变成了疯狗”。美日民众的观点反映了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日本挑战美国国际地位C.日美同盟失去存在基础 D.经济竞争影响国民感情8.古代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不包括A.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帝国的社会基础C.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人士D.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范本9.国民党军统帅部在某次战役结束后的检讨中承认,国军遭受之失败,影响全局,最为重大,尤其是华东地区。由于国军在战役中主力兵团全部被歼,致使国军再无力与共军主力决战。此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0.不同于苏联史学界,在西方学术界,使用ModernTimes(现代)时,一般泛指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历史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学术界现在习惯采用的“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间段。有时,西方学术界也特以latemodernTime(后现代)或ContemporaryTime(当代)来表征当代(当前)时期,需要指出的它从属于ModernTimes的长时段。()A.文明史观 B.近代化史观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11.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这是中青年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被称作“莫干山会议”。此后,双轨制成为时代名词。这次会议A.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制定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2.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及其所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的统计表。对表中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美国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数(万)11714711278.918868117比重(%)6.37.25.23.17.22.83.5A.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成效 B.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贫富差距逐步扩大13.观察下列示意图,按照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辛亥革命 B.宋教仁遇刺案 C.护国运动 D.伪满洲国建立14.某学者在写作“中国现代经济史”时,将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作为专著各章的标题内容。以下表述,符合1979~1984年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徘徊B.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农村经济的黄金时期C.两种经济体制的磨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D.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15.唐代关中的兵力最集中,设置有折冲府261个,拥兵26万,约占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而在其他地区,折冲府的设置稀疏得多,有些州县则根本不设。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兵部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这种部署有助于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边疆安全 C.镇压农民起义 D.防范外敌入侵16.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C.经济中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17.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8.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国际组织

宗旨

A

上海合作组织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B

世界贸易组织

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C

华沙条约组织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D

欧洲共同体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A.A B.B C.C D.D19.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提出“退回东北”,建立独立政权;蒙古上层制造“外蒙独立”,西藏达赖喇嘛在英国的唆使下发起了“西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将“反满兴汉”口号转变为汉、满、蒙、回、藏为基础的“五族共和”理论,这一转变A.表明中华民国反侵略的决心 B.有利于以和平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C.赋予社会革命新的时代内涵 D.进一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21.下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为宣传无神论需要C.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22.据统计,1972—1995年世界生产增长了7倍,而同期国际金融市场膨胀了43倍。1998年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美元,年成交量达400万一500万亿美元。股票市场更是一路飙升,仅在1998年下半年就上涨了近7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5万亿美元)。这体现出A.全球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C.各国调整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D.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增加23.鸦片战争前,东南沿海农民织布以自给,或者有余以出卖;鸦片战争后,不但无以自给,无剩余可卖,反而要到市场上买洋布。这一变化表明中国A.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C.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 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2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6月2日10时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现任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对外采取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动辄使用关税‘大棒’,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他国。”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A.降低了美国企业生产成本 B.促进了对华出口大幅增长C.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权威 D.实现了全球资源最佳配置25.明清之际,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当时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使用的频率已经很高,一些地区出现了“儒商”,这表明A.商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 B.传统的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象C.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新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26.鸦片战争后,出于策略需要,领事裁判权这项侵略要求在英国对华总战略中并未列入首要的解决目标。但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于是有了“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的条文。这一事件表明清政府A.没有突破闭关锁国束缚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27.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屡屡侵犯,龚自珍与魏源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两人的思想都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28.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C.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29.西欧中世纪末期常常被称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时代”。这里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是指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和殖民扩张C.启蒙运动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0.“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D.八二宪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一战后的世界格局问题:(1)请为图一配上一段解说词。(2)综合图一、二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32.思想家眼中的君民关系在中外政治发展中,君与民的关系曾是东西方思想家们共同探索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材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仁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其与孟德斯鸠主张主要差异是什么?(3)英国在走向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洛克的基本思想的?(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扣球”是1949年美国制定的关于核战争绝密作战计划的代号。该计划设想美军于1957年1月1日发起全面进攻,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及其盟军退守莱茵河以西,经6个月至两年的准备后大举反攻,最后占领苏联。计划总方案是:“美国与盟军配合,通过核袭击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和能力,并通过欧洲大陆西部实施战略进攻和在远东实施战略防御,实现美国对苏战争的目标。”计划对苏联实施每个阶段战略轰炸的次数、主要城市、重要目标的投放核弹枚数都有明确规定。由于苏联核能力发展比预计的要快得多,这项“扣球”计划遭到多方批评而搁浅了。——摘编自李大光《锻剑一20世纪武器的进步与战争的演变》材料二195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海峡局势发表谈话称,一旦中共在金门、马祖扩大战争,美国将动用原子武器。1957年,美国公开在朝鲜半岛部署核武器。年底,又在部署了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地对地“斗牛士”导弹,射程可及中国大陆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各省。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美国军舰开始为往返于、金门之间的国民党军舰只护航,毛泽东则下达福建前线部队命令:“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令!”——摘编自谭一青《唇苦之剑: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谈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扣球”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和搁浅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全球核战略的意图和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帝国统一都没有从外国“进口”国王,BCD三项错误。2、C【解析】

科举制使贫寒子弟也能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参与到官僚集团,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一定流动性,故C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的是门第,促使社会阶层的固化,排除A;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度属于中央中枢机构,不会促使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B和D。故选C。3、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人道主义动机”即援助,“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即经济手段控制欧洲,“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即对苏联的冷战,所以评论针对的是马歇尔计划,D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4、B【解析】

依据材料“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并结合商周政治制度来看,周朝改变政治意识以获取百姓的认同、支持。B正确;君主专制出现于秦朝,A排除;“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排除;道德教化是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的,D排除。故选B。5、C【解析】

加勒比海地区成为蔗糖出产区,主要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国际分工的划分有关,故选C;加勒比海地区出现“蔗糖革命”和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及价格革命无关,排除AB;17世纪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无法体现工业革命的推动,排除D。故选C。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文明中心共存的特点,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考点:中华文明的起源点评: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在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和不断向前发展的独立文明体系,这一早就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明特征。7、D【解析】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由此引起美国国民的对日本经济的发展的敌视,说明经济竞争影响国民感情,D正确;这一时期依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未发生转移,排除A;题干未体现日本对美国的挑战,排除B;在冷战背景下,日美同盟依然有存在基础,排除C。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立法提供范本属于罗马法的影响,不是古代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D选项符合题意;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缓和社会矛盾和保护私有财产等,都是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9、D【解析】

根据题干中“华东地区”“致使国军再无力与共军主力决战”可知,这次战役是战略决战,根据地点可以判断这是淮海战役,选项D正确;选项A、C均不是华东地区;渡江战役不属于战略决战,排除B。10、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观的了解和运用。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材料中核心词语:近代、现代、当代,故此判断为B项近代化史观。11、B【解析】

依据材料“1984年9月3日至10日”“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并结合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价格双轨制使得中国形成了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B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A排除;材料表明这次会形成了价格双轨制,不能证明制定国企改革所有的政策,C排除;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才提出,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B。12、A【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美国参加罢工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依据罗斯福新政可知,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手段减缓了阶级矛盾,意味着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A正确;表格数据反映了阶级矛盾稍有减缓,B错误;但从罢工人数所占比例不能反映其政治制度的完善,C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国的贫富差距的变化,D错误。故选A。13、C【解析】

根据“二次革命”“洪宪帝制”可知均是与袁世凯当皇帝有关的事件,那么在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组织讨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故答案为C;辛亥革命是1911年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运动,而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B是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与1915年的洪宪帝制没有关系,D错误。14、B【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其中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B正确;A说法片面,排除;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C排除;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措施的影响,D排除。故选B。15、A【解析】

折冲府设置重内轻外,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正确;边疆地区折冲府设置较少,因此选项B排除;府兵制是初唐军制,当时社会矛盾不突出,因此选项C排除;边疆设置数量少,因此其主要目的不是防范外敌,排除D。16、B【解析】

李时珍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说明《本草纲目》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排除C;材料信息与“市场机制”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7、B【解析】

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题定性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常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利于避免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故选B项;新中国从建立伊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排除A项;1972年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故排除C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都是在90年代,故排除D项。18、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该题涉及几个组织的宗旨的阐述,其中A项为区域组织;B项表述正确;C项为军事同盟组织;D项为经济一体化组织,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B【解析】

材料表明中华民国成立后,面临着满、蒙、回、藏等民族问题,而五族共和理论的提出有助于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增加民族认同感,进而有利于以和平的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不涉及反对外来侵略,A错误;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不属于新的内涵,C错误;五族共和强调五大族群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不能体现出民主的思想,D错误。故选B。20、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21、D【解析】

大学产生于12世纪,行会制度的发展,城市的复兴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故D正确;大学的产生最初不是传播宗教的需要,排除A;大学产生的原因也不是为了宣传无神论,排除B;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不是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排除C。故选D。22、D【解析】

金融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的生产增长,过度膨胀的金融市场加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风险性的增加,没有体现全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排除A;BC与题意主旨无关,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23、C【解析】

鸦片战争前,沿海农民所需布匹来自家庭手工业,鸦片战争后耕织分离,所需布匹来源于市场上的洋布,说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正确;农民到市场购买洋布,不是因为棉花产量下降所致,排除A;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排除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排除D。24、C【解析】

根据“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采取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会损害WTO的作用,降低其权威,C项正确;美国的保护主义只会引起相关方面的回击和国际竞争加剧,无法保证其企业成本的长久利益,不能保证其对华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只是美国优先,无法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ABD三项错误。25、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绅商”、“儒商”等的出现说明一些士绅和读书人也开始参与经商,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象,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在商业经营中的运用,A选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D选项错误。故选B。26、B【解析】

从材料“领事裁判权……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中可以看出,清政府不明白领事裁判权对中国的危害,拱手相让,这反映了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没有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和对外妥协,故A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政府法制建设的状况,故D项排除。【点睛】“领事裁判权……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是关键信息。27、D【解析】

材料“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表明两人的思想都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故D正确;龚自珍的思想侧重于“反求诸己”,魏源着眼于“知彼”,故A错误;龚自珍与魏源都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主张也没有脱离自身阶级局限,故B错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且认为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是“体”,这与题干中龚自珍的思想不符,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前者指陈中国本身的问题在于皇帝制度与科举文化;后者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的分析理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28、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29、A【解析】

与“人”被发现有关的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世界”被发现有关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启蒙运动崇尚理性,不符合“人”的发现,B错误;殖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后建立世界市场的途径,宗教改革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中解放出来,与“世界”的发现无关,排除CD。30、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正确。《临时约法》,属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排除。五四宪法,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C排除。八二宪法,也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同纲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解说词要点:应包括“巴黎和会召开目的、英法美主导会议进程、大国意见的分歧、会议的结果之一(对德《凡尔赛和约》)、会议影响(对德国做出苛刻的处置,但也埋下下一次战争的隐患)等要素。(2)新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一战后新的国际格局,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英法等国虽然继续维持了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但实际上其霸权地位受到美国、日本的挑战;美国积极参与战后国际事务,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与法国共同主导了和会进程,华盛顿会议上起到操纵作用;日本也在东亚大肆扩张,这都威胁到了欧洲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也为日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了许多隐患。【解析】

(1)解说词要点:根据漫画可以看出,该漫画描述的是凡尔赛会议的召开的目的、主导者以及会议结果等,因此在设计解说词时应包含相关内容,如对德《凡尔赛和约》)、会议影响(对德国做出苛刻的处置,但也埋下下一次战争的隐患)等。(2)新变化:从世界政治局势来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两次国际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一战后新的国际格局,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从大国地位的变化角度看,一战后英法等国虽然继续维持了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但实际上其霸权地位受到美国、日本的挑战;从美国角度看,一战前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不大,但是一战后美国积极参与战后国际事务,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与法国共同主导了和会进程,华盛顿会议上起到操纵作用;从亚洲局势来看,日本也在东亚大肆扩张,这都威胁到了欧洲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达成情况来看,这一体系是一战后各国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