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明朝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8讲 明朝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8讲 明朝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8讲 明朝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8讲 明朝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8讲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9讲清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封建社会第三单元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1368——19121、时间2、阶段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单元思维导图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帝国余晖

康乾盛世

承古萌新制度变革社会治理明清易代强化专制经略边疆统治危机课程标准:1.了解明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2.了解明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第8讲明朝时期(一)明朝的政治明朝(1368-1644)基础知识点梳理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1353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1、中央制度思考:元朝至明朝中央机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宰相制度?①明太祖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品秩较低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参与决策,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力膨胀部权尽归内阁,内阁权侵六部②明成祖设置内阁

弊:造成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难免决策失误;宦官掌握批红权后容易出现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利: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社会。评价: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异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职责任免对皇权影响宰相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主要是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可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性质: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③设立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背景: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特务政治)职能:司礼监①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③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锦衣卫锦衣卫腰牌及木印魏忠贤2、地方制度废行省,设三司;督抚制度

明中期,为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设立巡抚和总督(督抚制度)。巡抚和总督前期属于临时设立由中央派遣,后来巡抚成为一地最高行政长官,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巡抚。清朝建立后,全面继承了这一制度,之后总督巡抚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科举制僵化

八股取士3、选官制度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写作时必须遵循程朱理学的有关解释,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4、考核制度5、监察制度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内外百官)六科给事中(六部的监察机关,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科道并立地方派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京察(京官六年一次)朝觐考察(外官三年一次)明:考满考察1、考核内容: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初考(三年)再考(六年)通考(九年),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又称大计)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考察的名目,分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八类。2、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6、户籍制度7、基层治理基层组织治理机制明朝里甲制十家牌法保证田赋的收入鱼鳞图册保证徭役的征发黄册户帖“黄册”十家总编为一牌,轮流收掌、察看8、法律制度法律教化明朝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⑵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____”,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__________的体例乡约改为宣讲________________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_________;大明律律例合编例明太祖朱元璋强制力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悲难相恤。——《吕氏乡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六谕”变化二、边防压力9、对外交往背景:国力强盛;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过程:1405—1433年间,先后7次出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地区。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三宝庙(泰国)积极: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宣扬了明朝的声威,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局限:后期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中外对比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时间与规模不同目的不同性质不同影响和后果不同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世纪,规模、航海次数、船队规模和数量、船员配备都要强,这说明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主为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以和平友好为主要形式主为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各国的友好使者属于殖民扩张活动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贡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对中国新的经济形态产生未起直接作用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对比:郑和下西洋VS新航路开辟【朝贡贸易】(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止于马关——1895《马关条约》)含义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买”、“抽解”和“进奉”。对海舶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禁止买卖的货物),由政府全部收买;对非禁榷品,抽分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官方使节往返,以礼物赠答的贸易方式。朝贡贸易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特点目的评价“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在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奇珍异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假品的需求。(1)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不计经济效益赏赐贸易违背经济规律,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后因国力衰退而中止重点突破

朝贡贸易二、边防压力

戚继光抗倭(1553)【倭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原因: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战绩: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两地倭寇.结果:稳定东南沿海形势;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戚继光平倭

(1528-1588)二、宋代的边防压力二、边防压力欧洲殖民者的侵略1557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在濠镜澳租住权。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大员港市鸟瞰图》荷兰殖民时期的台湾澳门大三巴牌坊——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见证1624年,荷兰侵入南台湾。1626年,西班牙侵占北台湾。1642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南明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澳门

明朝统治前期,中国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仍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朝统治后期,倭寇入侵,更严重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欧洲殖民国家的东来,说明此时的欧洲已经不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了,而是一个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中国对此只能被迫采用战争自卫方式,在对外关系上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葡西荷殖民国家东来被动应对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主动交往明朝后期---国势衰落---戚继光抗倭---冲突二、边防压力10、民族关系地区措施政策和影响蒙古藏族东北修筑长城(军镇)、土木之变、订立和议、册封、互市贸易封授;设立行都指挥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王、法王);茶马互市设立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号威德兼施,怀之以恩以夷治夷、因俗而治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清朝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明朝在边疆受到哪些势力的威胁?采取了哪些措施?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土司、卫所女真族蒙古族藏族明朝民族政策特点:①军事打击与巩固边防并重②厚施恩赐与利益吸引③以夷治夷、因俗而治。明朝民族政策的影响(师说P52)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分析三幅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长城.重点突破

明长城图1:长城是一条封闭的城墙,长城把中原与游牧民族完全隔离,这反映了统治内敛和保守的精神面貌,且图中长城的主要关隘集中在现在北京一带,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图1为明长城图2:长城基本上连在一起,但并不是完全连成一条线,里面有些缺口,这种布局在战争时期有利于中原军队对北方游牧民族发动进攻,同时在和平时期,也有利于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体现了中原王朝自信、开放的精神面貌.图2为秦汉长城。图3:图中长城分成不同部分,并未连成一条线,且图中河南和湖北地区也出现了长城,表明这一时期中原地区仍存在国家对立、并未完成国家统一,这与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相符合.图3为战国时期的长城。11、张居正改革①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③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明朝的十六位奇葩皇帝政治(整顿吏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考成法军事(边防新政)内修防备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经济(赋税改革)清丈田地一条鞭法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1、内容核心:一条鞭法▲张居正(1025—1582)2、影响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增加税入)1、农业(二)明朝的经济(明)邝番《便民图纂》(1)新品种的引进新引进和推广种植的作物如甘薯、玉米、土豆等具有耐干旱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水土条件,这使地形崎岖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利用。画作中有一位人物显得“与众不同”,请猜测他的身份?打伞者为经营性地主收割者并非自耕农,而是佃农或雇工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获取更多收入。(2)经营性地主的出现2、手工业开设工场雇佣劳动规模扩大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sūn)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āo),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吴,指苏州。玄庙,指苏州城内的玄妙观。饔飧,早饭和晚饭。枵,空虚。(1)丝织、榨油、制瓷、采矿冶铁等行业发达。(2)明朝中后期在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商业晋商徽商(1)美洲等地白银大量流入(2)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3)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材料二: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商品经济繁荣商人群体商业市镇(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三)明朝的文化1、思想(1)陆王心学“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发明本心。”---陆九渊心即理;发明本心致良知明:王守仁南宋:陆九渊程朱理学-理在身外自然和社会的根本原则陆王心学-理存心中人心中的善念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守仁《传习录》知行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来源

方法论道德观

相同点世界本原

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理在心外格物致知(向外求理)致良知理在心中理是世界的本原对比:程朱理学vs陆王心学知行合一(向内求理)存天理灭人欲(1)李贽:反传统思想(逆反正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李贽《焚书》童心说:反对伪善做作质疑“四书五经”,掀翻儒学文献李贽:引起很大震动①提倡个性自由;②蔑视权威教条;③否定传统标准2、文学时间作者著作地位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

元末明初罗贯中明中期吴承恩清中期吴敬梓清曹雪芹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西游记》神话小说的杰作《儒林外史》讽刺小说的杰作《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3、

艺术时间作者著作地位戏曲明汤显祖清孔尚任明清道光《牡丹亭》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桃花扇》昆曲百戏之祖,长期流行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4、

科技时期人物贡献地位(意义)明朝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传教士)永乐朝《本草纲目》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农政全书》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天工开物》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绘制《坤舆万国全图》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永乐大典》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特征:①总结性著作多②多集中于实用科技③西方近代科技传播5、

西学东渐

国际: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兴起,专制王权强化;传教士的推动。国内: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汤若望、南怀仁1、原因:2、表现①明末: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②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3、影响: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政治: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文化:重本抑末、理学的思想束缚

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约束思考原因?明清时期社会旧传统(不变)新因素(变)政治经济文化承古萌新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小农经济仍占主导、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主导,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变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制度)经略边疆: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版图)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绘画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进步恩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抨击。“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支军得为史明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新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经济政策)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2021山东卷.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3.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课堂练习BDA4.明清时期苏州农村有许多规模大、影响深的庙会,如立春行春会、赛猛将军(驱蝗神)会、东岳生日会、城隍解粮会等。这些庙会活动是()A.农耕文明的生动再现B.资本主义芽在农村反映C.江南市镇兴起的标志D.政府推崇神灵崇拜的产物5.明代士大夫在家规中强调“男子以治生为急”,习惯不言“利”的儒士也逐渐涉足商业营生。与此同时,商人也逐渐相信儒家的思想有助于商业的发达,明末兴起了商人刻书售书的热潮。这表明()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B.经世致用思想开始兴起C.重农抑商政策瓦解D.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6.《广志绎》中记载:明代,杭州某地人们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轿夫、奴仆们白天奔劳,夜晚则归市饮酒,明日叉另谋生计。这一现象反映出()A.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B.贪图享乐之风日渐滋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