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物理真题2019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所示为某种自动洗衣机洗衣缸的示意图,洗衣机注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江南博哥)质量的空气,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______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正确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理想气体实验定律。

[解析]温度不变时,根据玻意耳定律:pV=C,细管内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洗衣机注水时,水会压缩细管内的空气,因此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本题也可用排除法,由于洗衣机用压力传感器控制注水量,因此压强一定为变量,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也为变量,因此排除A、C,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排除D,故选B。

2.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已成功发射了4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系统部分卫星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a、b卫星围绕不同的圆形轨道运行,轨道半径ra>rb,则a、b两颗卫星______

A.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B.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D.a的运行周期大于b的运行周期正确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的公式运算。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a=,可得,根据ra>rb,得aa<ab,va<vb,ωa<ωb,Ta>Tb,A、B、C错误,D正确。

3.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支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成30度角,则每根支架承受的压力大小为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对于每根支架上的力F,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为,根据受力平衡:,可得。C正确。

4.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一带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若电容器中水平插入一厚度为d1(d1<d)的不带电的金属板N,在N全部插入电容器后(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处位置与粒子加速度a的叙述正确的是(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

A.若N紧靠下极板,则a=g

B.若N紧靠下极板,则

C.若N在电容器中间,则a=0

D.若N在电容器中间,则正确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场及平行板电容器相关知识。

[解析]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插入厚度为d1的金属板N,达到静电平衡后金属板内部场强为0,相当于两极板间距缩短了d1。在没插入金属板时,根据二力平衡,有,,N插入电容器后,此时极板间距d'=d-d1,板间场强将发生变化,重力与电场力不再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计算可得,故选D。

5.

如图所示,一段长度为L,内芯和外层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的光纤,光以入射角θ射到内芯与外层的界面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内芯和外层的折射率满足n1<n2

B.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为c

C.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为

D.光信号从光纤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时间为正确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全反射。

[解析]全反射只能发生在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分界面,因此n1>n2,A错误;根据,可知内芯中光的传播速度应为,B、C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在水平方向分量的大小为v'=vsinθ=,故传播所需时间为,D正确。

6.

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B.氮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C.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后成为光电子,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的能量D.密立根发现了电子,汤姆逊最早测量出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正确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微观物理相关知识。

[解析]β射线本质为高速电子流,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而α射线为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穿透性低于β射线,A正确;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减少,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v-W,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能量减去金属的逸出功,C错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的阴极射线实验首次发现电子,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电子的电荷量,D错误。

7.

如图所示,在yOz平面内有半径为R1、电流为I1的大线圈,在xOy平面内有半径为R2、电流为I2的小线圈,它们的圆心均在O点,且R2远远小于R1,此时小线圈所受磁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为______

A.,沿y轴负向

B.,沿y轴负向

C.,沿y轴正向

D.,沿y轴正向正确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磁力矩的定义以及带电线圈产生的磁场。

[解析]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大线圈在原点处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沿x轴负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小线圈单位面法向量沿x轴正向,根据磁力矩公式,小线圈所受磁力矩为M=I2·S×B=I2BS[×,故磁力矩大小为,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选B。

8.

如图所示,矩形MNPQ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有5个带电粒子从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垂直于边界进入磁场,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相应的圆弧,这些粒子的质量、电荷量以及速度大小如下表所示:

粒子编号质量电荷量(q>0)速度大小1m2qv22m2q2v33m-3q3v42m2q3v52m-qv

由以上信息可知,从图中a、b、c处进入的粒子对应表中的编号分别为______A.2、4、5B.3、5、4C.4、2、5D.5、3、2正确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解析]由图可知,ra:rb:rc=2:3:2,再由5个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可知,a、b与从MQ边界进入磁场的粒子带同种电荷,c与从P点进入磁场的粒子带同种电荷,而由表中数据可知有3种粒子带正电荷,2种粒子带负电荷,所以可判定a、b带正电荷,c带负电荷。根据半径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可知A正确。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禁止鸣笛的交通标志。说明其在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正确答案:禁止鸣笛标志是为了防止交通噪声的产生,放在教科书中的教育价值有两点:

(1)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中学生学习了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就是其中一种。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随着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禁止鸣笛可从声源处控制交通噪声,对城市环保有着积极的意义。

(2)此标志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标志,加强了物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联系物理与生活的习惯。

2.

以“电阻”为例,简述物理概念的内涵。正确答案:物理概念的内涵就是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使该物理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物理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概念;另一类是不仅有“质”的属性,同时还有某种“量”的属性。物理概念“量”的属性指物理学的“量度方式”和“量度单位”。这类概念可以用一个可测量的量来表示,所以又称物理量。如速度、重力、温度、密度、比热、电阻等就是这种类型的物理量。这类物理量常常是利用计算式来定义。以电阻为例,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均匀导体的电阻用公式表示为R=ρL/S。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三、案例分析题(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50分)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

下面为一道作业题及某同学的解答: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10Ω,R2的最大电阻值为30Ω,电源电压值为8V(电源内阻不计),求:

(1)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闭合开关,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2)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大时,闭合开关,它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解:(1)设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

(2)接入电阻Rx,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由公式P=I2R得:

P2=I2Rx

由上式可知,要使R2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接入的电阻应该最大,即为30Ω。

答:(1)R1消耗的电功率为6.4瓦。

(2)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0Ω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问题:1.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练习和掌握的知识及其要点;正确答案:电功率及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2.

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和出错的可能原因;正确答案:第二问计算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时出错;原因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I2Rx,但此题电路中随着Rx的大小变化,电流并不是恒定的,会随着R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消耗功率最大的时候,不是电阻最大的时候。

3.

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正确答案:教学片段: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电功率的各种表达形式,那么老师想问大家怎么判断纯电阻电路中什么时候电功率最大呢?

生1:如果用公式,当电阻一定时则两端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生2:如果用公式P=I2R,当电阻一定时则两端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不错,在运用公式时已经把控制变量法融会贯通了,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两位同学的分析有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生:都是对定值电阻的分析。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细致,是的,都是对定值电阻的分析,那么谁来说一下关于非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大小又该怎么判断呢?

生:可以用公式P=I2R,则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

师:好的,大家说他说得怎么样?

生:公式是对的,但当电阻变化的时候电流也在变,所以电功率最大的时候不是电阻最大的时候。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那大家看一下题目当中的范例解答过程正确吗?

生:第二小题不对。

师:是的,第二小题不对,那咱们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生:如果只有一个变量就好了。

师:对的,那我们怎么才能换成一个变量呢?大家想一下。

生:可以把电流用电阻和电压表示,电压不变,式子中就只有电阻是变量了。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咱们一起来换一下。

根据这个式子,可以看出什么时候电功率最大呀?

生:当分母最小的时候,也就是R2=R1的时候,消耗功率最大。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正确,当R2=R1时,分母前面的式子为0,所以电功率最大。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除了运用必需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外,还借助了巧妙的数学技巧,把本不能一目了然的函数表达式换算成关系清楚的表达形式。这是值得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加以学习和借鉴的。现在同学们对于第二问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好的,那同学们做一下这道题。

案例

下面是实习教师讲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课后,指导教师与其讨论教学过程的片段:

指导教师:刚才我们讨论了这节课“长度测量”部分的教学过程,接下来讨论“时间测量”部分。你先看看我的记录、批注和建议(如图所示)。想想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其中,有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我没有标出。

实习教师:上课时听到同学说“更”是测量时间的单位,我不知道对不对,一下就慌了,怕学生继续讨论下去,赶紧问测量时间都有什么工具。

指导教师:教初中物理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这里不仅有学生的前概念、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你再想想这里还有什么问题,怎样改进?

实习教师:好的,谢谢您,我下来仔细看看后再来向您请教。

问题:4.

指出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正确答案: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

5.

指出这首歌曲中表述时间的单位,简述该歌曲的教育价值;正确答案:时间单位:更、天、月。以歌曲的方式切入,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歌曲中,不知不觉进入学习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起兴趣,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更能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

6.

将一台在北京准确计时的摆钟带到赤道附近,要使摆钟能准确计时,需要如何调节,依据是什么?正确答案:由于地球表面物体在随地球自转,需要向心力,导致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g不同,两极g最大,赤道g最小。从北京到赤道,g变小,根据,为了保证T不变,可以将摆长L减小。

四、教学设计题(第1题12分,第2题28分,共4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

某物理教科书关于“光现象”一章某节的一个用水槽和激光笔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

任务:1.

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正确答案:此演示实验可以用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

2.

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正确答案:教学片段:

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绚丽多彩的都市灯光等优美图片。

师:光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它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刚刚我们欣赏到了一些五彩缤纷的光现象。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光是如何传到我们眼睛的呢?或者说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生1:沿直线传播。

生2:沿折线传播。

(其他猜想可能还有曲线、射线等)

师: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老师先做个演示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并思考光怎样传播。

演示实验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教师拿激光笔射向天花板、各面墙等。

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师: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非常常见,同学们能列举几个吗?

生:有雾的天气里,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也是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也是直的。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刚刚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都知道光能照射到水中,也可以透过玻璃,那么光在液体和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呢?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同学们先分小组讨论一下,3分钟后,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学生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大家的实验设计方案。同学们的实验方案有:A.果冻+激光笔;B.玻璃砖+白纸+激光笔;C.盛水的水槽(可滴几滴墨水或牛奶)+激光笔。非常棒,可用的实验器材已经在桌子上了,下面同学们自己挑选实验器材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吧。

学生实验二: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把清水倒入水槽中,在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照射盛有水的玻璃水槽,观察光在液体中的传播。

学生实验三:光在固体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或果冻,观察光在固体中的传播。

生:光在水和固体中也沿直线传播。

师:我们把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叫做介质,同学们能将上面的结论概括总结一下吗?

生: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是在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