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模拟题36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细胞一般包括______。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液泡、细胞核C.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考点]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人体细胞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在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______动作来踢定位球、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及倒勾球。A.脚尖踢球B.正脚背踢球C.内脚背踢球D.外脚背踢球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正脚背通常用来踢定位球、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及倒勾球。

3.

糖的吸收主要是以______为吸收单位。A.葡萄糖B.麦芽糖C.糖原D.淀粉正确答案:A[考点]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人体内主要的糖类是糖原及葡萄糖,食物中的糖大多是多糖或双糖,经消化道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单糖中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葡萄糖。

4.

以下属于队形练习的是______。A.立正B.跑步走C.向后转D.圆形行进正确答案:D[解析]属于队形练习的是圆形行进,而立正、跑步走、向后转属于队列练习。

5.

肩部出血可采用指压法进行止血,按压位置为______。A.颞浅动脉B.锁骨下动脉C.肱动脉D.指动脉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在锁骨上窝内1/3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把该血管压迫在第一肋骨上。它适用于肩部及上臂出血的止血。

6.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在______。A.胃B.小肠C.大肠D.结肠正确答案:B[考点]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小肠是食物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

7.

产生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是______。A.中枢神经变化B.饮食情况变化C.环境的适应D.兴趣的增加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8.

在乒乓球比赛中比分出现10平后,先夺得______分的一方为胜方。A.1B.2C.3D.4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乒乓球运动进入“局点”后,需胜出对方2分取胜。

9.

篮球场上的罚球线的外沿距离端线的内沿应是______。A.3.60米B.5.80米C.3.05米D.3.50米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罚球线应画成与每条端线平行。从端线内沿到它的最外沿应为5.80米,其长度为3.60米。

10.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的要素可分为______和过程要素两要素。A.结构要素B.结果要素C.参与要素D.开始要素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的要素可分为结构要素和过程要素两要素。过程要素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较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目的、方法、内容、环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人、体育中介和体育学者,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强的要素。

11.

下列属于队形练习的是______。A.成二列横队走B.立正C.稍息D.报数正确答案:A[解析]成二列横队走属于队形练习,其余选项是简单的队列练习。

12.

运动员损伤后的恢复,只有把生理恢复和______恢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A.心理B.营养C.比赛状态D.运动技术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心理学

[解析]运动损伤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只有把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

13.

心境状态是一种______。A.认知过程B.情绪状态C.注意状态D.意志过程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心理学

[解析]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14.

教学进度又叫______。A.学段体育教学计划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C.学期体育教学计划D.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正确答案:C[考点]体育教学论

[解析]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学期教学进度。

15.

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时间是______。A.1952年B.1989年C.1991年D.1954年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1952年,教育部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群体司学校体育处。同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16.

排球每一局比赛最多可以替换______人次,可同时换1人次或多人次。A.3B.4C.6D.12正确答案:C[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排球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在一次换人中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一次,自由人除外。

17.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______。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正确答案:D[解析]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18.

运动前______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储量。运动前______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A.1~2小时;2分钟内B.3~4小时;5分钟内C.1~2小时;5分钟D.3~4小时;2分钟内正确答案:B[考点]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储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其原因是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运转→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

19.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综合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A.周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实践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全面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正确答案:D[考点]体育教学论

[解析]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包括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

20.

细胞内氧化、储能和供能的场所是______。A.中心体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线粒体正确答案:D[考点]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并含有多种重要的酶,可氧化分解各种能源物质,合成ATP供给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可说线粒体是细胞的“供能站”,故本题选D。

21.

自由体操项目属于______。A.艺术体操B.竞技体操C.健美体操D.徒手体操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自由体操是竞技体操的一种。

22.

运动生理学中,将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细胞器和肌肉收缩蛋白等部位的疲劳统称为______。A.外周疲劳B.中枢疲劳C.局部疲劳D.全身疲劳正确答案:A[考点]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结构等。这些部位中所发生的某些变化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

23.

______或其纤维受损时,表现为肌张力减弱、平衡失调,出现病态运动。A.脊髓B.中脑C.脑干D.小脑正确答案:D[考点]运动解剖学(下)

[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躯体运动,调节肌紧张和维持身体的平衡。小脑或其纤维受损时,表现为肌张力减弱、平衡失调,出现病态运动。

24.

男子400米栏栏高和110米栏栏间距离分别是______。A.栏高1.067米,栏间距离9.14米B.栏高0.914米,栏间距离13.72米C.栏高0.914米,栏间距离9.14米D.栏高1.067米,栏间距离8.5米正确答案:C[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男子110米栏:栏高1.067米、栏间距离9.14米,第一栏13.72米,最后一栏14.02米;男子400米栏:栏高0.914米、栏间距离35米。

25.

用正确示范动作与错误动作相对比,引导学生对正误动作的比较和鉴别并强化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为______。A.对比示范B.完整示范C.重点示范D.慢速示范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上)

26.

______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了身体散发的热而造成的运动员体内过热的状态。A.运动性血尿B.肌肉痉挛C.运动性中暑D.运动型发烧正确答案:C[考点]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27.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______心理干预手段影响。A.直接B.间接C.无关D.直接或间接正确答案:D[考点]体育心理学

[解析]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受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干预手段影响。

28.

足球竞赛制度包括______。A.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制B.单循环、混合制、分组制C.单循环、分组制、混合制D.循环制、淘汰制、混合制正确答案:D[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常用的足球竞赛制度包括循环制、淘汰制和混合制3种类型。

29.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属于______。A.体育学习的特征B.体育学习策略C.体育学习手段D.体育学习的技能正确答案:B[考点]体育心理学

[解析]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属于体育学习策略。

30.

塑造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体形是______。A.一般训练的任务B.专项训练的任务C.一般训练内容D.专项训练内容正确答案:B[考点]运动训练学

[解析]塑造运动员专项所需的体形是专项训练的任务。

31.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一学生踝关节扭伤,第一时间采取的处理方法是______。A.冷敷法B.按摩法C.热敷法D.红外线法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用于急性闭合性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是伤后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适当制动。还可使用止痛药物或点穴、针刺治疗。

32.

田径运动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______。A.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B.助跑、角度、空中动作和落地C.步幅、加速、空中动作和落地D.步频、踏板、空中动作和落地正确答案:A[考点]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是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相结合的混合性质的运动。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

33.

当训练课之间间歇时间过短时,机体机能表现为______。A.逐渐提高B.逐渐下降C.保持在原有水平D.变化不明显正确答案:B[考点]运动训练学

[解析]训练课之间间歇过短,机体尚未恢复就进行下一次的练习,会出现机能逐渐下降的现象。

34.

在进行运动时,心率会加快,这主要是由______兴奋引起的。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周围神经D.中枢神经正确答案:A[解析]心脏的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使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房室传导加快,心房、心室收缩力加强,冠状动脉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房室传导,使心跳减弱变慢,并使冠状动脉收缩。

35.

足球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头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脑震荡。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______。A.短时间失去意识B.头部明显擦伤C.血压突然升高D.脉搏出现异常正确答案:A[解析]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理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脑震荡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合并存在,应注意及时做出鉴别诊断。

二、简答题1.

简述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正确答案:胰岛素是一种作用较强的代谢调节激素,能全面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胰岛素的基本作用是促进潜在的燃料储备,增加体内糖原、脂肪、蛋白质的贮存。

(1)对糖代谢的调节。

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它通过增加血糖去路与减少血糖来源的形式,产生降低血糖的效应。其主要途径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使血糖水平下降。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组织贮存。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合成脂肪酸外,还可以促进甘油三酯形成并贮存于脂肪细胞中。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运过程,增加DNA和RNA的生成;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考点]运动生理学(下)

2.

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正确答案:(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考点]运动训练学

3.

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有哪些?正确答案: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

(1)增强学生的体质;

(2)发现和培养人才;

(3)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4)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规律化;

(5)巩固体育课的效果。[考点]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

某初中甲教师在进行铅球技术教学时,首先进行了关节热身活动,随后对铅球技术进行了讲解示范,并精心安排了如下练习:基本站立,手部动作,推球用力顺序练习,然后是出手的动作练习,最后进行了持球练习(拉开一定距离后的对阵练习)。

乙教师在投掷教学中,安排体力强、力量大的同学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同学,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掷的学生可选择在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场地和器材,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

问题:1.

案例中,甲、乙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正确答案:甲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乙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循环练习法、小群体学习法。[考点]案例分析题(上)

2.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正确答案:甲教师安排的课程内容紧密有序,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投掷技术。

乙教师因材施教,遵循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

刘老师和蒋老师对初中一年级(水平四)分腿腾越跳山羊的授课内容分别进行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

刘老师将分腿腾越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5课时的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越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引导练习,分组进行助跑、踏跳、提臀、分腿动作练习;

(2)示范完整动作,借助大屏幕展示出动作图解并进行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方法的讲解;

(3)分组练习分腿过山羊动作;

(4)优秀学生技能展示;

(5)分组练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

蒋老师对分腿腾越跳山羊教学内容设计为3课时单元教学,对第2课时的分腿腾越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分组练习,助跑2~3步,支撑提臀、分腿动作;

(2)示范讲解踏跳、顶肩屈髋、提臀分腿、回落动作,并分组进行练习;

(3)优秀生示范;

(4)结合动作挂图,讲解示范分腿腾越跳山羊动作要领;

(5)分组练习,两人保护与帮助,一人练习;

(6)选择高度,自由分组进行练习。

问题:3.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正确答案: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有设计了对第一次课学习动作的分组练习的复习环节,借助动作示范图解讲解动作要领,优秀生的动作示范。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教学都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连续性,以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刘老师是连贯动作的讲解,蒋老师是分动作环节进行讲解;刘老师把动作要领和保护与帮助方法一起借助挂图完成讲解,蒋老师是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刘老师进行巩固提高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蒋老师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的高度进行分组练习;刘老师设计了5课时的单元教学,蒋老师则设计了3个课时。

4.

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对学生有什么影响?正确答案:教学设计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直接的影响。

第一,刘老师连贯动作的讲解,比较适合学生处在巩固阶段学习的讲解方法;而蒋老师分解动作的讲解方法则较适合初学动作时进行,便于学生理解动作细节,能清晰地感知每个动作环节应该如何做。鉴于案例的课时均是单元教学中的第二课时,说明学生对动作的学习还处在分化阶段,因而蒋老师的讲解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在该阶段对动作的学习掌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动作在初学时都能进行分解讲解的,因为有些动作是无法进行拆分的。

第二,刘老师讲解保护与帮助方法是结合在动作要领讲解过程中的,尽管借助了大屏幕的挂图,但是不利于学生明白保护与帮助者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应该保护练习者的哪些部位,以及对同伴练习有效保护的重要性等。蒋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利于学生直接感知保护的动作要点,以及保护与帮助对同伴的重要性。蒋老师保护与帮助的讲解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方法,还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强烈的责任感与合作意识。

第三,刘老师在巩固提高学生动作的练习中对所有的学生均采用统一要求,多次练习后容易出现技能好的学生感觉练得不过瘾,缺乏挑战;而技能掌握较弱的学生会感觉练得太难了,自己根本完不成,从而失去练习的动力和兴趣。蒋老师很好地运用了自由选择高度的方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高度进行练习,促使学生不断挑战新难度,进而提高动作质量。

第四,刘老师对该动作设计的是5课时的单元教学计划,案例是第2课时,从教学过程看,刘老师的教学是以完整动作为主进行教学,而没有分解动作练习的过程。教学进度过快,与单元教学计划不相符。蒋老师是3课时的单元教学计划,作为第2课时的学习,教学过程设计较为符合单元教学计划的进度。

四、教学设计题1.

请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节“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教学活动。

要求:(1)结合学生实际,有学法指导;(2)有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所运用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