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1月,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南部发现了迄今5600万年(新生代早期)的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叶片化石,该化石成为了解藏南地区古环境的一把新“钥匙”。下图为羊蹄甲化石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该羊蹄甲化石处于同一地质年代的有() A.恐龙 B.三叶虫 C.蕨类植物 D.哺乳类动物2.根据羊蹄甲化石,推测藏南地区古环境为() A.温暖湿润 B.海域辽阔 C.寒冷干燥 D.冰天雪地〖答案〗1.D2.A〖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该羊蹄甲化石形成于新生代,恐龙在中生代繁盛、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繁盛,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盛,哺乳类动物在新生代繁盛,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析】羊蹄甲属植物为一种被子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生存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藏南地区有羊蹄甲化石存在,说明藏南地区古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在我国西北荒漠区域陡峭的岩壁上,常会见到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洞穴和凹坑,使岩壁呈蜂窝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积作用 D.冰蚀作用4.图示景观越往下,坑穴越多,是因为越靠近地面() A.流水冲刷越强 B.遭遇急流越多 C.风力磨蚀越强 D.外力作用减弱〖答案〗3.A4.C〖解析〗【3题详析】在我国西北荒漠区域陡峭的岩壁上,常会见到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洞穴和凹坑,使岩壁呈蜂窝状,这种地貌成为风蚀壁龛,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蚀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析】越往下,风携带的沙粒越多,对岩石的磨蚀作用越强,因此坑穴越多,C正确;该地貌为风蚀地貌,其形成与流水冲刷、遭遇急流无关,AB错误;坑穴多说明外力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C。马耳他的戈佐岛上有一天然形成的拱门,透过拱门,遥望远处,海天一色,因此被称为“蓝窗”。2017年3月8日,在一场暴风雨中,“蓝窗”轰然倒塌,从此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下图示意“蓝窗”倒塌前后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蓝窗”倒塌主要是由于()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水溶蚀作用6.该地最适合的人类活动有()①作为景点,发展旅游业 ②建设为港口,连通河海③科研学习 ④采集石块作为建筑材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若按目前的海洋环境发展下去,若干年后图中() A.海蚀陡崖将不断后退 B.新的“蓝窗”必然诞生 C.海蚀平台将逐渐缩小 D.岩石海岸变成沙滩海岸〖答案〗5.A6.B7.A〖解析〗【5题详析】据材料,“在一场暴风雨中,“蓝窗”轰然倒塌”可知,倒塌是暴风雨引发的风暴潮导致的,地处沿海地区的“蓝窗”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明显,A正确,D错误;风力侵蚀与流水侵蚀作用不是“蓝窗”轰然倒塌的主要原因,BC错误。故选A。【6题详析】据材料,该地景色优美,适合发展旅游业,①正确;该地海岸地貌典型,适合开展科研学习,③正确;该地海浪侵蚀严重,风浪较大,不适合作为港口,②错误;该地景观特殊,应加以保护,采集石块,会破坏原有地貌,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若按目前的海洋环境发展下去,该地将不断被海浪侵蚀,海蚀崖将不断后退;海蚀平台可能会扩大;但不一定会诞生新的“蓝窗”,A正确,BC错误;岩石海岸变成沙滩海岸,需要更长的时间,若干年后发生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地子夜时分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大气层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云层反射9.图示大气状况下最可能() A.大气透明度高 B.日出前后雾浓 C.天晴云少风大 D.适合体育锻炼〖答案〗8.B9.B〖解析〗【8题详析】图示大气层为对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析】图中底部出现逆温现象,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透明度低,大气稳定,风力小,不适合体育锻炼,ACD错误;日出前后地面温度低,此时逆温层往往较厚,容易出现大雾天气,B正确。故选B。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燃放的孔明灯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 A.狭管效应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雨岛效应11.孔明灯刚点燃升空时,灯内部与两侧的气压和气温状况最接近于() A.A B.B C.C D.D〖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析】当孔明灯中的火焰点燃时,火焰处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此时火焰处的气流会受热膨胀上升,带动孔明灯做上升运动。因此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热力环流,都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其升空,而与狭管效应、温室效益、雨岛效应原理不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析】当孔明灯中的火焰点燃时,等内部有火焰,温度是比较高的,等温面应向高处凸出;由于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低压等压面应向低处弯曲。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因此实线向低处弯曲,虚线向高处凸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空隙率较大,有利于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城市路面大量使用生态透水混凝土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内部水循环体系。下图为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城市道路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生态透水混凝土对城市水循环的改善作用体现在() A.增加水汽输送量 B.增加地表径流量 C.增加下渗 D.增加城市降水量13.生态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大量使用,有利于() A.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B.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C.加快水循环的速度 D.改变城市水循环类型〖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析】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空隙率较大,有利于增加地表水的下渗,C正确;生态透水混凝土对水汽输送和降水量影响小,AD错误;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B错误。故选C。【13题详析】生态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大量使用,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发生,A正确;透水砖主要是透水功能较好,并不具备蓄水功能,不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也不能加快水循环的速度、改变城市水循环的类型,BCD错误。故选A。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上,在波浪作用下,通过上下摆动捕获波浪能,同时驱动内部液压系统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鸭式波浪发电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可能主要来源于()①太阳辐射②地月引力③海洋台风④洋流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A.进水方向背离风向 B.发电的稳定性较好 C.受海底地形制约大 D.发电效能受风速影响〖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析】海水运动有波浪、潮汐和洋流,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是捕获波浪能进行发电,太阳辐射驱动风的形成,可以产生风浪、海洋台风带来的强风可以产生风浪,①③正确;地月引力作用下形成潮汐,潮汐不属于波浪,②错误;洋流不属于波浪,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进水方向为迎风方向,A错误;波浪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发电的稳定性差,B错误;波浪为表层的海水运动,受海底地形制约小,C错误;风速越大,波浪能量越大,因此其发电效能受风速影响,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流水地貌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下图示意两种流水地貌。(1)描述图a中的冲积扇分布特征及其成因。(2)结合图b,简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3)分别说出形成冲积扇与牛轭湖的外力作用形式。〖答案〗(1)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山体冻融等作用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2)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3)冲积扇:河流堆积作用;牛轭湖:河流侵蚀作用。〖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河流地貌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析】读图a可知,冲积扇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原因:图a所示区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祁连山海拔高,有冰川分布,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祁连山深居内陆,在山体冻融等物理风化作用下,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泥沙和碎石,在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势变得平坦开阔,河流流速变缓,泥沙和碎石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小问2详析】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流侵蚀作用以测温时为主,使河流出现弯曲,河曲发育;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洪水流量大,河流冲破曲流颈,自然截弯取直,导致原有河道被废弃,废弃的河道形成湖泊,由于形状像牛轭,称为牛轭湖。【小问3详析】根据前两题分析可知,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形成冲积扇的外力作用形式为流水堆积作用;牛轭湖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关。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浙江省北部沿海某小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位置关系。(1)用箭头表示出白天郊区—城区—海洋间的热力环流。(2)结合图文信息,推断城区—海洋间热力环流最显著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推测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热力环流方向及强度变化。〖答案〗(1)作图如下:(2)季节: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夏季城市空调等电器使用量大,热岛效应更强;城区—海洋间的温差最大,热力环流最为显著。(3)城区—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强度增大;城区—海洋间的海风增强,陆风减弱;城区—海洋间的环流季节转换减弱,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解析〗本题以我国浙江省北部沿海某小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位置关系图为背景资料,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析】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风是常见的一种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据此绘制白天郊区—城区—海洋间的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析】城区—海洋间热力环流最显著的季节在夏季。因为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加上城市空调等电器使用量大,废热排放多,热岛效应更强;夏季海洋升温慢,城区与海洋间的温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热力环流最为显著。【小问3详析】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城区—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但是强度增大;城区—海洋间白天的温差增大,海风增强,夜晚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区与海洋间的温差,季节变化减小,环流季节转换减弱,城区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为主,即以顺时针方向为主。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岛东部海域海水的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海南岛东部海域夏季离岸风盛行,底层海水容易上泛。下图为某年6月海南岛东部沿海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1)说出图示海南岛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2)阐述甲处表层海水水温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1)自近海向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逐渐升高;近海岸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变化较大,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变化较小;自南向北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2)甲处海水水温明显低于周边海域。原因:该地夏季盛行离岸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底层冷海水上泛至表层,导致甲处表层海水水温低于周边海域。〖解析〗本题以海南岛东部海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海水温度、离岸风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据图可知,等温线数值由近海向东部远海逐渐增大,且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近海的等温线较密集,远海等温线较稀疏,反映了近海的水温变化较远海大;故水温自近海向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故近海岸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变化较大,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变化较小;自南向北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小问2详析】甲处位于最小等温线内部,为最低温;故甲处海水水温明显低于周边海域。甲处纬度与其他海域相当,水温较低,主要考虑海水交换,因其靠近内陆,主要考虑深层冷海水上涌。原因:此时为6月该地盛行西南风,在东岸为离岸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导致沿岸海水大量流走;底层冷海水上泛至表层,而底层的海水水温较低,导致甲处表层海水水温低于周边海域。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易形成较大的渔场。下图为世界某海域一重要渔场分布区的年平均海水温度分布图。(1)图示a洋流为____(填“暖流”或“寒流”,下同),b洋流为____,并说出判断依据____。(2)据图阐述甲处成为重要渔场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洋流的利用。〖答案〗(1)寒流暖流依据:a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域流向温度高的海域;b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2)寒暖流在甲处交汇,海域水体扰动剧烈;海水的扰动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海域鱼类饵料较多,渔业资源丰富。(3)航海中,顺着洋流可以省时、节省燃料;利用洋流的流动性,产生动能,用于发电。〖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洋流的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析】读图,洋流的箭头所指方向为洋流的流向,a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b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小问2详析】a为寒流,b为暖流,甲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域水体扰动剧烈;海水的扰动将海洋底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鱼群聚集,渔业资源丰富。【小问3详析】洋流会对航海产生影响,顺着洋流可以节约时间,节省燃料;洋流是海水常年稳定的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洋流运动蕴含丰富的能源,可以利用洋流的流动性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1月,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南部发现了迄今5600万年(新生代早期)的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叶片化石,该化石成为了解藏南地区古环境的一把新“钥匙”。下图为羊蹄甲化石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该羊蹄甲化石处于同一地质年代的有() A.恐龙 B.三叶虫 C.蕨类植物 D.哺乳类动物2.根据羊蹄甲化石,推测藏南地区古环境为() A.温暖湿润 B.海域辽阔 C.寒冷干燥 D.冰天雪地〖答案〗1.D2.A〖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该羊蹄甲化石形成于新生代,恐龙在中生代繁盛、三叶虫在早古生代繁盛,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盛,哺乳类动物在新生代繁盛,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析】羊蹄甲属植物为一种被子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生存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藏南地区有羊蹄甲化石存在,说明藏南地区古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在我国西北荒漠区域陡峭的岩壁上,常会见到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洞穴和凹坑,使岩壁呈蜂窝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积作用 D.冰蚀作用4.图示景观越往下,坑穴越多,是因为越靠近地面() A.流水冲刷越强 B.遭遇急流越多 C.风力磨蚀越强 D.外力作用减弱〖答案〗3.A4.C〖解析〗【3题详析】在我国西北荒漠区域陡峭的岩壁上,常会见到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洞穴和凹坑,使岩壁呈蜂窝状,这种地貌成为风蚀壁龛,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蚀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析】越往下,风携带的沙粒越多,对岩石的磨蚀作用越强,因此坑穴越多,C正确;该地貌为风蚀地貌,其形成与流水冲刷、遭遇急流无关,AB错误;坑穴多说明外力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C。马耳他的戈佐岛上有一天然形成的拱门,透过拱门,遥望远处,海天一色,因此被称为“蓝窗”。2017年3月8日,在一场暴风雨中,“蓝窗”轰然倒塌,从此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下图示意“蓝窗”倒塌前后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蓝窗”倒塌主要是由于()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海水溶蚀作用6.该地最适合的人类活动有()①作为景点,发展旅游业 ②建设为港口,连通河海③科研学习 ④采集石块作为建筑材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若按目前的海洋环境发展下去,若干年后图中() A.海蚀陡崖将不断后退 B.新的“蓝窗”必然诞生 C.海蚀平台将逐渐缩小 D.岩石海岸变成沙滩海岸〖答案〗5.A6.B7.A〖解析〗【5题详析】据材料,“在一场暴风雨中,“蓝窗”轰然倒塌”可知,倒塌是暴风雨引发的风暴潮导致的,地处沿海地区的“蓝窗”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明显,A正确,D错误;风力侵蚀与流水侵蚀作用不是“蓝窗”轰然倒塌的主要原因,BC错误。故选A。【6题详析】据材料,该地景色优美,适合发展旅游业,①正确;该地海岸地貌典型,适合开展科研学习,③正确;该地海浪侵蚀严重,风浪较大,不适合作为港口,②错误;该地景观特殊,应加以保护,采集石块,会破坏原有地貌,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若按目前的海洋环境发展下去,该地将不断被海浪侵蚀,海蚀崖将不断后退;海蚀平台可能会扩大;但不一定会诞生新的“蓝窗”,A正确,BC错误;岩石海岸变成沙滩海岸,需要更长的时间,若干年后发生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地子夜时分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大气层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云层反射9.图示大气状况下最可能() A.大气透明度高 B.日出前后雾浓 C.天晴云少风大 D.适合体育锻炼〖答案〗8.B9.B〖解析〗【8题详析】图示大气层为对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析】图中底部出现逆温现象,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透明度低,大气稳定,风力小,不适合体育锻炼,ACD错误;日出前后地面温度低,此时逆温层往往较厚,容易出现大雾天气,B正确。故选B。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燃放的孔明灯将开幕式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 A.狭管效应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雨岛效应11.孔明灯刚点燃升空时,灯内部与两侧的气压和气温状况最接近于() A.A B.B C.C D.D〖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析】当孔明灯中的火焰点燃时,火焰处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此时火焰处的气流会受热膨胀上升,带动孔明灯做上升运动。因此孔明灯升空利用的地理原理最接近热力环流,都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其升空,而与狭管效应、温室效益、雨岛效应原理不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析】当孔明灯中的火焰点燃时,等内部有火焰,温度是比较高的,等温面应向高处凸出;由于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低压等压面应向低处弯曲。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因此实线向低处弯曲,虚线向高处凸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空隙率较大,有利于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城市路面大量使用生态透水混凝土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内部水循环体系。下图为生态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城市道路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生态透水混凝土对城市水循环的改善作用体现在() A.增加水汽输送量 B.增加地表径流量 C.增加下渗 D.增加城市降水量13.生态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大量使用,有利于() A.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B.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C.加快水循环的速度 D.改变城市水循环类型〖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析】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空隙率较大,有利于增加地表水的下渗,C正确;生态透水混凝土对水汽输送和降水量影响小,AD错误;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B错误。故选C。【13题详析】生态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大量使用,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发生,A正确;透水砖主要是透水功能较好,并不具备蓄水功能,不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也不能加快水循环的速度、改变城市水循环的类型,BCD错误。故选A。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上,在波浪作用下,通过上下摆动捕获波浪能,同时驱动内部液压系统做功,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鸭式波浪发电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动力可能主要来源于()①太阳辐射②地月引力③海洋台风④洋流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A.进水方向背离风向 B.发电的稳定性较好 C.受海底地形制约大 D.发电效能受风速影响〖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析】海水运动有波浪、潮汐和洋流,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是捕获波浪能进行发电,太阳辐射驱动风的形成,可以产生风浪、海洋台风带来的强风可以产生风浪,①③正确;地月引力作用下形成潮汐,潮汐不属于波浪,②错误;洋流不属于波浪,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进水方向为迎风方向,A错误;波浪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发电的稳定性差,B错误;波浪为表层的海水运动,受海底地形制约小,C错误;风速越大,波浪能量越大,因此其发电效能受风速影响,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流水地貌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下图示意两种流水地貌。(1)描述图a中的冲积扇分布特征及其成因。(2)结合图b,简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3)分别说出形成冲积扇与牛轭湖的外力作用形式。〖答案〗(1)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山体冻融等作用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2)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3)冲积扇:河流堆积作用;牛轭湖:河流侵蚀作用。〖解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河流地貌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析】读图a可知,冲积扇数量多,且集中分布于祁连山的东北坡,整体呈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原因:图a所示区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祁连山海拔高,有冰川分布,冰雪融水孕育了众多河流;祁连山深居内陆,在山体冻融等物理风化作用下,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导致山体碎屑物质多,河流流经山区携带大量泥沙和碎石,在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势变得平坦开阔,河流流速变缓,泥沙和碎石大量堆积,形成多个冲积扇。【小问2详析】地势平坦地区的河流,河流侵蚀作用以测温时为主,使河流出现弯曲,河曲发育;随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弯曲程度加强,河曲发育成曲流颈;汛期洪水流量大,河流冲破曲流颈,自然截弯取直,导致原有河道被废弃,废弃的河道形成湖泊,由于形状像牛轭,称为牛轭湖。【小问3详析】根据前两题分析可知,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形成冲积扇的外力作用形式为流水堆积作用;牛轭湖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关。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浙江省北部沿海某小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位置关系。(1)用箭头表示出白天郊区—城区—海洋间的热力环流。(2)结合图文信息,推断城区—海洋间热力环流最显著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推测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热力环流方向及强度变化。〖答案〗(1)作图如下:(2)季节: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夏季城市空调等电器使用量大,热岛效应更强;城区—海洋间的温差最大,热力环流最为显著。(3)城区—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强度增大;城区—海洋间的海风增强,陆风减弱;城区—海洋间的环流季节转换减弱,以顺时针方向为主。〖解析〗本题以我国浙江省北部沿海某小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位置关系图为背景资料,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析】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海陆风、城市风是常见的一种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据此绘制白天郊区—城区—海洋间的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析】城区—海洋间热力环流最显著的季节在夏季。因为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加上城市空调等电器使用量大,废热排放多,热岛效应更强;夏季海洋升温慢,城区与海洋间的温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热力环流最为显著。【小问3详析】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随着城市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图示城区—郊区间的环流方向不变,但是强度增大;城区—海洋间白天的温差增大,海风增强,夜晚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区与海洋间的温差,季节变化减小,环流季节转换减弱,城区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为主,即以顺时针方向为主。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岛东部海域海水的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海南岛东部海域夏季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