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得出隋朝开凿大运河

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

2.1970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毛主席语录”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1972年尼克松总

统在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时讲道:“在我任第二届总统期间,我一定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说明推动两国关系

改善的原因是

A.民间交往的推动B.国际形势的变化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D.经济发展的需要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巡游东地,登琅哪台时留有刻石。上面刻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

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字样。这段石刻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

①领土疆域

②文字书法

③政治制度

④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8年8月23日,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贸易保护主义阻碍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5.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项目英德法美

13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2.61.93.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22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6.“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秦国之强,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进入战国的一百二十年了。”认为秦国之

强成于孝公的主要原因是()

A.一入战国,秦即最强B.秦献公时奠定的基础

C.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D.秦孝公时统一了六国

8.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庆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

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9.”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

材料中提到的现代中国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核垄断、核讹诈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使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10.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

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目的是()

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1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经济现象最终引发的政治现象是()

A.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法西斯势力崛起和猖獗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2.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

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

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战略转移,打退敌人围剿B.战略防御,粉碎敌人进攻

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请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例说明商朝时青铜铸造取得的成就。人类文明不

断向前演进,把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简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史实。

14.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千年局变”惊醒国人,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请举出其中两位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并

说明其有何历史事迹。

(2)“中国新生”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

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两例重大外交成就。

(3)“伟大转折”里,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是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我国从此进入一个什么新时期?

⑷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15.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

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

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依据题干“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连接了南

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诗句的含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

的理解能力,明确此诗句是称颂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2、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毛主席语录: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1972年尼克松总统……我一定要实现中美关

系正常化。”可知,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两国领导人的努力,选项C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BD项材料内容

没有涉及。故选Co

3、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由“西游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可研究秦朝疆域,①正确;根据该石刻

上的文字,可研究秦朝的文字书法的状况,②正确;“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可用于时秦朝正制度,③正确;该石刻

没有体现秦朝的经济方面,④错误;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4、C

【解析】

材料“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

中遇到的障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影响了经济全球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

意,故选择Co

5、D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

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强国,德国实力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英国、法国实力下降,但是所占殖民地面积

即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仍然是处于世界第一、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D符合题意;ABC三项是经济实力变化的表

现,但不是最终结果,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6、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于是其

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

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

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题干材料“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至U

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反映出文艺复兴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故D符

合题意;主张建立“节俭教会”、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和题干材料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表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核垄断,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0、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I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题干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为C。

11、C

【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下降,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

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

“国会纵火案"、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日本军部发动政变,故C符合题意;一战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诞生指的是苏俄,故A不合题意;一战后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故B不合题意;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

科技革命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彻底打破蒋介石在全国的战略部署,把战火引到国统区,进而减轻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的压

力,并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及武汉,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

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战略转移是指1934—1936年的长征,B项战

略防御是指粉碎敌人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D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

合题意,排除,故选C。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1)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

(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3)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

(1)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

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

(2)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

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东欧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

14、(1)洋务派,李鸿章,兴建北洋海军;维新派,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激进

派,陈独秀,进行新文化运动。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⑷爱国主义;坚忍不拔;越是艰难越向前等。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这些代表有,洋务派,李鸿章,兴建北洋海军;维

新派,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革命派,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激进派,陈独秀,进行新文化运动。

(2)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