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专练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021·北京地理)读如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12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为:①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被侵入的围岩被高温的岩浆加热形成变质岩(丁图);②地壳抬升,由于外力侵蚀,部分花岗岩出露地表(乙图、丙图);因侵蚀程度有差异,变质岩的剩余厚度产生了厚薄的差异,乙图的变质岩比丙图的厚,故乙图在前、丙图在后,顺序为乙到丙;③断层把岩浆岩、变质岩切断,左侧岩层下沉,最后经过外力作用在低洼处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甲图)。故选D,12345678910111213(2021·北京地理)读如图,回答1~2题。2.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选C。12345678910111213(2021·1月浙江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如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3~4题。3.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据图中地理位置可判定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植被稀少,地表多荒漠。与丙地相比,甲地流水侵蚀作用较弱,风力沉积作用较强,物理风化作用较强,生物风化作用较弱,故选C。12345678910111213(2021·1月浙江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如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3~4题。4.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故选A。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020·天津地理)如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5.形成题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据图可知,该地貌类型为丹霞地貌,图示岩层有层理构造,因此是沉积岩。据图可知,其地质构造是垂直裂隙。粤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流水侵蚀。选D。12345678910111213(2020·天津地理)如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6.导致题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结合上题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形成初期应埋藏于地下,现出露地表,且图中岩层没有发生弯曲,故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选A。12345678910111213(2020·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① B.② C.③ D.④√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经流水的侵蚀等作用而形成的,图中四处只有①河谷地区有石灰岩分布,选A。12345678910111213(2020·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8.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图中侵蚀面、砂砾岩和砂岩、花岗岩没有受到断层影响,说明均形成于断层之后,故A、B错误,D正确;现代河谷没有沿断层发育,C错。12345678910(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9~11题。9.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11121312345678910111213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12910111213(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9~11题。10.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12910111213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符,B、D错。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湖区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A错。由于断层中部断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C对。12910111213(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9~11题。1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由题干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水量巨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稀少,水循环不活跃,因此更新缓慢。故选D。1291011121312.(2020·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2910111213(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答案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由材料可知,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且由台地变成平顶山,进而又变成了尖顶山,说明台地面积变小。12910111213(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答案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12910111213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平坦的台地首先被侵蚀形成沟谷-平台相间分布的地形,高出的平台逐渐形成平顶山。平顶山继续接受外力作用,被侵蚀的岩石越来越多,剩下的“平顶山”越来越小,形成尖顶山。可知尖顶山经历的侵蚀作用最长久,由最早形成的玄武岩组成,平顶山其次,台地最年轻,才刚刚被侵蚀形成了河谷。12910111213(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答案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12910111213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尖顶山、平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1291011121313.(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2910111213(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答案(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结合题干材料与图示信息,M处于(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边,据此推测,该处沙丘的形成与河流堆积作用有关。同时该地风力较大,风力堆积也是原因之一。12910111213(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从冬季风风向与河谷延伸方向的关系及县城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12910111213(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2910111213答案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