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宣传系统_第1页
第8章 宣传系统_第2页
第8章 宣传系统_第3页
第8章 宣传系统_第4页
第8章 宣传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宣传系统

宣传是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手段之一。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交往、政治参与、传播媒介、国家行为等领域的重大变化,宣传对政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显著,政治宣传发展到了理论和行为的“自觉”状态,“宣传战”这一概念和现象的诞生即其标志。在我国,宣传工作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理论工作、新闻舆论、出版、文化文艺、影视广播、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宣传教育、大至社会城市小至家庭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情民意的调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建设、对外传播和意识形态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宣传是国家与民众“政治沟通”时最广的“接触面”。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将宣传工作视为自己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最突出的政治优势。宣传工作者认为党的宣传工作是“两论起家,理论当家,舆论持家”(这里的“两论”即“理论”和“舆论”),据此也可以说它在我国政治中承担着类似“管家”的关键角色。宣传工作的历史01一、宣传工作的定义定义:

宣传是一种运用符号传播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其行为的活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将其视为与组织工作同等重要的一大日常工作,贯穿于全局。

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党的宣传工作范围广泛、战线很长,包含理论、新闻、出版、教育、文艺、对外宣传等多项工作,几乎遍及各种与信息传播有关的媒介。二、宣传系统的内涵

为了管理庞杂的宣传事务,党自建立伊始,便设立宣传机构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逐渐建立起一个由各级党委的宣传组成的“宣传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宣传系统所负担的事务性文化教育工作被转交给政府内的文教部门,与宣传部门实际上仍是一个整体,形成“宣传文化系统”(简称“文宣系统”)。历史沿革三、宣传工作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列宁主义原则建党和夺取政权,批判对马列主义的教条主义式理解、宣传和运用,通过思想改造实现思想理论建党和党内团结统一,确立党对新闻舆论、出版、文化文艺等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元化的绝对领导。通过文艺改造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20世纪50年代提出“双百方针”,试图纠正苏式宣传脱离群众、遏制文化创作活力的弊端,同时提出了“防止和平演变”的理论,这些努力奠定了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宣传工作的基本格局,很多原则、制度与方法延续至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度非常严重的“思想涣散”的局面,既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国方略。三、宣传工作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如何防腐拒变的艰巨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理论发展均为宣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既保持经济繁荣又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景况提供了坚定的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对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党的组织性质和历史使命紧密相关。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及解放全人类。这种意识形态除了鲜明的革命性,还从理论上构建了党的领导之正当性。但是。这种观念无法从群众中自发产生。因此,党历来强调通过宣传工作对社会民主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以确立其思想领导地位。党内领导权与政治文化的宣传息息相关。党在自身建设上一直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和根本地位,强调要在党内达成思想一致。进一步说,党的领导权与宣传工作息息相关,党的领袖必须通过宣传工作确立理论权威,只有这样才能全党整合在领导核心周围。因此,实现对党内与党外的双重思想领导的需要,使得宣传工作在党政体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宣传系统的结构与功能02宣传文化系统规模庞大,内有较多行政权力机构。中央政府:设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省、市、县级政府:设有与中央宣传部门对口的机构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党领导宣传工作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最重要的是中央宣传文化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其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党中央负责,向党中央和总书记请示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通常设立办公室(或秘书组)作为办事机构,如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设立中央网信办作为其办事机构,与国家网信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有些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相应的部委机关,如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这些办事机构承担着保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日常运转的辅助职能,包括组织会议、起草重要文件、编辑参考资料、调研收集以供决策的信息乃至督促指导工作等。文化宣传系统核心职能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最高领导机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党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中共中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宣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二)统一归口协调管理机制在“归口”范围内,根据职能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组织关系的性质和管理介入程度可分为“归口指导、协调或者监督”(简称“归口指导”)、“归口领导”和“归口管理”,具体体现在请示报告、用人权限、业务指示的方式上。如果是“归口管理”关系,则被“归口管理”单位不仅要向宣传部请示报告,其重要组织人事变动也须经宣传部批准同意。最近两次的大规模机构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宣部内设机构和职能,也调整了中宣部的“归口”统筹范围。如整合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而组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皆为中宣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单位。这些改革既有集权的一面(如加强领导小组、强化党的职能机构,以及整合对港澳的宣传工作),也有扩权的一面(如扩充内部机构、扩大统一协调管理范围,尤其是中宣部承担了行政审批、执法职能)。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三)党委派出机构党委为加强对特定领域、行业、系统的领导,成立了派出机关,称为工作委员会,代表党委领导该领域、行业、系统的工作。在与宣传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成立了教育工作委员会,其与教育厅、局合署办公,由工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厅、局长。之所以对教育工作“分兵把守”,与教育工作在宣传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关。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四)宣传系统的基本领导方式领导小组(委员会)决策议事协调、宣传部主管组织实施和协调指导,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在宣传领域的体现。这一领导体制通过几个具体机制发挥作用。一是通过“负责到人”来贯彻党的领导意志。二是通过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全面领导。三是通过组织手段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到位。四是通过绩效考核贯彻落实。五是通过会议周期推动整体部署。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五)各具特色的宣传机构中国政治体系由党、政(包括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军、群(群众团体又称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等子系统组成,此外还有国企和事业单位,其中均存在党组织,这些系统的宣传工作均由本系统党委(党组)领导并有相应的宣传部门,接受上级党组织宣传部门指导。这些系统的宣传工作构成了“大宣传”的范围。但不同领域的宣传工作,会面向特定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是宣传“分众化”策略的具体实现。一、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五)各具特色的宣传机构地方党委宣传领导机构与中央领导机构并不完全一样,但领导机制基本上与中央差别不大,如领导小组名称通常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联名,地方宣传部内设机构也可能略有差别,与政府机构合署办公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此外,在中央层面,理论工作、新闻出版、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具有突出地位,而在地方层面,越往基层,文艺、宣教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并且呈现出各种地方特色,因为对于基层宣传工作来说,理论工作最终都需要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要“有意义”,还得“有意思”。二、宣传工作中的媒介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宣传工作中的媒介管理职能基本实行四级体制,即设立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管理机构。如文化行业的管理层级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化旅游广电局(市,各地名称有差异)和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在地(市)、县两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和职能合并情况较为普遍,越到基层,名称越多样化,有的县级业务行政管理直接由县委宣传部承担。网信系统目前从中央到地级市是三级管理,而在县一级情况有所差异,有的县由事业单位(如融媒体中心)承担管理职能,有的则由宣传部代行职权。省、地(市)级党委均成立网信委,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此外,省、地(市)、县设立文资中心或文资办,行使管理国有文化企业职责。三、宣传的功能(一)表达功能宣传系统的表达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应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党的积极正面形象,树立“四个自信”;另一方面,它作为“耳目”,也应反映和传播真实的社会情况,表达人民的呼声和需求。如果说“到群众中去”是实现宣传的动员功能,那么“从群众中来”则是提示宣传应当“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吸纳”群众观点、表达群众意见的功能,宣传工作要“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沾泥土,带露珠”,并最终达到“扬正气”的效果。三、宣传的功能(二)服务功能宣传工作的服务功能包括服务党的各项工作、服务群众,尤其是围绕党的主要任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如果说在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宣传最突出的功能是传播革命观念、动员人民参与阶级斗争和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那么在改革开放时期,其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功能则更为常见。宣传系统一方面通过提供文化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宣传系统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度嵌合,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问政、享政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资源,改善治理质量,提升人民满意度。三、宣传的功能(三)教育功能宣传教育的对象包括党员干部和群众,前一个任务主要由组织部承担(宣传部也承担着重要角色,如2021年的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是由宣传部门牵头),后者则是宣传部的“主业”(宣传部宣教局的主要职责),“宣传教育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均重视媒介的教育作用。1901年5月,列宁在为《火星报》里的题为《从何着手?》的社论中,提出了“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著名论断。在列宁那里,教育党员、无产阶级和群众是新闻媒介的天然使命。宣传这种内在使命,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理论学习,以改造世界观(保持初心)、提高。三、宣传的功能(三)塑造功能文艺要塑造人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对外传播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这些都是宣传的塑造功能。宣传最根本的功能是塑造主流价值观,建立和巩固价值系统,使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早在革命时期,党就通过对不同类型媒介的绝对掌握和灵活运用,着力建立革命政权的主体性、正当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新社会需要先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改革开放时期,传递主流价值观、维护政权合法性和塑造政治权威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延续,而新的宣传手法被不断创造出来。在党的各种宣传工作中,由新闻媒体负责的舆论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深刻地介入权力运行的过程,对党的领导的落实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党历来将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宣传工作的中心,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一)新闻媒体的地位四、新闻媒体案例:“黑花生”事件舆论引导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宁市华丰村书记朱张金在全国人大浙江团小组审议讨论中,宣称“中国没有黑花生”,并当场做了黑皮花生由黑变白的演示,此举让重庆最大的黑花生种植县很受伤——荣昌陷入公共关系危机。正值“两会“召开的特殊时候,再加上朱张金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通过央视“新闻1+1”等舆论发酵,相关话题热度迅速攀升。消费者来电谩骂、经销商要求下架。随即,荣昌县通过及时锁定关节点,新老媒体形成合力,将权威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不仅体现出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而且对因信息匮乏、信息来源不确定而导致的谣言和社会恐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成功化解了这次快速演变的“黑花生舆论危机”。分析:在党政体制下,中国新闻媒体所扮演的党的笔杆子的角色,它们发挥着帮助党主导社会舆论、确保党的思想领导的功能,被党视为命运攸关的重要思想战线与阵地。(二)新闻媒体的规范1.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指导全国的新闻工作。毛泽东反复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立足点是新闻的阶级性,党派性。新闻自由必须以阶级立场为前提。2.党确立的新闻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党性原则”,要求全国新闻媒体都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三)新闻媒体的运作

为了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目标,党对新闻媒体的运作主要由两个面向组成:宣传引导:“用”的面向,处理如何运用新闻媒体进行政治宣传的问题;信息管理:“管”的面向,处理如何对信息流动进行管理的问题。(1)宣传引导政治宣传是党的舆论导向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官方媒体承担。新闻媒体的政治宣传:

一般性的日常报道:按一定的价值标准或口径对报道内容进行规范。

重大事件宣传运动: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集体传播活动。(2)信息管理

对新闻媒体信息流动进行管理,这是政治宣传的内在需要。因为要保证多个新闻媒体“异口同声”,只有通过党的信息管理才能实现。政府民众信息量倒金字塔对内:舆论支持对外:及时发布消息,抢先引导舆论导向信息过滤:正面报道(四)新闻媒体制度的历史沿革1.革命时期:党报制度的确立

党管媒体的制度源于党在革命时期建立的党报制度。党建立不久便着力创办自己的新闻事业,创办了《向导》、《热血日报》等一批报纸和刊物;

革命初期的党报制度在实际运转中集权程度有限,管理比较松散。当时甚至有中共党员在国民党机关报上发表批评党的文章;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发起了以《解放日报》为中心的党报改造运动,建构出一套党性至上的本土新闻学及党委集权的党报制度,并被沿用至今。

建国前夕,党建立一套一元化集权的党报制度。这一制度的特征是将党的各种报刊置于各级党委及一把手的严格掌握下,党报在经营和采编上都要依赖党。2.建国前30年:指令性新闻制度的形成1949年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回城市。此时如何处理党报与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多元媒体的关系,并建设起覆盖全国范围的新闻媒体制度成为党在建国初期要处理的重大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最终指令性新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建立采取党政不分的管理模式,创办报纸由国家严格审批,运营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印刷物资由计划统一分配,报纸发行由邮局包办,订报费用由单位公费支付。媒体的新闻采编受到控制,党直接以指令形式对媒体进行管理。

“文化大革命”中,指令性媒体制度被打破,全国新闻宣传权力被集中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党报从从对中央集体负责变为对党的领袖一人负责;省市报纸大多数解散、停办,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三家中央报纸的发行却继续增加。3.改革开放以来:党管媒体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变迁,包括国内外人员和信息流动的加速、国内受众的价值转变与分化;

更重要的变化来自党和媒体自身,包括党的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媒体的市场化与网络技术革命。(1)新闻观念的复苏

“文化大革命”后,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党对社会进行思想改造和灌输的需求不再急迫和强烈,新闻管理有了完成从非常态转向常态的新闻背景。阶级斗争的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党性→党性+人民性政治服务→强调新闻客观、真实、公正新闻观念的复苏(2)市场化媒体的发展20世纪70年年代末,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难以为继,国家无力为全国新闻媒体提供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不得不放开对新闻单位的经营管制,允许后者自筹资金。80年代后,全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新闻媒体日益从依赖政府转向与市场结合,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指令性新闻制度随机开始溶解。·市场的引入使得全国新闻事业产生了规模和结构上的大变化。一方面,中国媒体的规模快速扩大;另一方面,中国媒体结构开始趋于多元化。·市场化生存加强了媒体的新闻属性。政府不断减少对新闻机构的拨款,全国的新闻媒体由此转向主要依赖市场发行和广告获得收入。3.互联网媒体的兴起20世纪末,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1994年,互联网被中国政府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引入。1997年后,中国上网人数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开始加速。2007年后,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相融合,连续推出微博、微信等新应用。由此,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大大加快。中国社会进入了人人即媒体的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全新的传播特性传播速度快——官方审查时间短信息量大——大众媒体领域的垄断结构与单中心控制被打破成本低——社会组织动员便利,增加管理者困难

党管媒体面临严峻挑战——重构新闻媒体制度(当代网络管理)当代的大众媒体管理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对大众媒体尤其是市场化媒体的监管成为党的重要目标。

与此同时,党也逐渐认识到新闻业是一种超高利润的文化产业,蕴藏很大的经济价值,因而1990年后,党又授予大众媒体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推动大众媒体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由此,党在大众媒体上形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管理目标,既强调“政治家办报”,又要求“企业化管理”。一、管理理念:“政治家办报”与“企业化管理”并举二、权力网络大众媒体的人事任命权、资产处理权、新闻采编权等核心权力都掌握在各级党委手里。“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宣部)是全国大众媒体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一)党政双轨

1.大众媒体管理仍由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归口管理。2.当代中国在新闻媒体的管理上回归党政双轨模式,结束了毛泽东时期在新闻管理上党政不分的模式。中国媒体数量激增并走向市场化经营,媒体管理客观上需要专业化,无法再由党的宣传部门兼管,于是设立新闻行政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条块结合

在党政双轨外,党对新闻媒体还采取条块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

每个层级的新闻机构都既要接受同级党委的横向的属地管理,又要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纵向的分类管理。中共中央中共省委中共市委中共市委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省委宣传部省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市委宣传部市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县委宣传部县级县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中共级报刊、广播、电视省级报刊、广播、电视市级报刊、广播、电视县级报刊、广播、电视子报刊、新闻报刊子报刊、新闻报刊子报刊子报刊中国新闻媒体(含互联网网络)管理的权力网络三、行政制度

1990年以来,新闻行政部门加快建设新闻法规体系,出台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形成了严密的法网,为党和政府对大众媒体的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

通过对大众媒体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进行产权限制、组织监管和从业资格控制,国家进而拥有了便利地对大众媒体进行内容审查和行政处罚的能力。(一)相关制度

1.统一发布制

党和政府通过新华社对新闻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新华社拥有统一的发布权,负责国内政务新闻的统一发布。

新华社垄断了外国通讯社稿件在国内的使用权。2.国有产权与事业单位制在市场经济中,党仍然坚定地维持对新闻媒体的所有权。

在加入WTO之后,为了推动媒体产业的发展,国家将新闻媒体区分为采编与经营两部分,后者允许吸纳业外资本,但国有资本必须在其中控股;前者仍禁止业外资本参与。

媒体的事业单位制行生出了国家对新闻媒体机构的人事控制权与财政控制权。按照事业单位制度的规定,其人事编制、财务收支都要纳入国家的公共管理范围,受国家制度的约束与监督。

经由许可制,党和政府不但拥有对新闻出版物进行审批的权力,也拥有查禁含有敏感内容的出版物的权力。

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出版物上自由表达自已对国家事业、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意愿,自由发表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

报纸、期、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

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3.行政许可制

为了将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文与党管媒体的原则相结合,设计出了许可制(又称审批制)。4.主办主管制

主办单位对新闻媒体的内容采编、经营活动和人事任命都有管理权力;主管单位对新闻媒体也拥有管理权力,可以任免媒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报刊的重要报道计划与稿件,决定其能否发表等。5.新闻审读制与编辑责任制

新闻审读和阅评: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都成立有审读小组,并定期向出版行政部门报送审读报告。

责任编辑制:全国纸质媒体都必须在出版之前由编辑进行事先审查、重播重审。6.资格许可制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新闻媒体机构、新闻媒体机构负责人、记者都建立了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四、党的指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指令性新闻制度在宏观管理和采编运行上并未完全消失;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舆论,党坚持通过宣传部门对新闻媒体进行指令管理;宣传部门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方式分为宏观指导与具体指令两种,后者已经成为主要部分。五、市场干预

市场经济时代,党和政府虽然不再对市场化媒体进行直接的经营控制,但仍拥有对媒体间市场竞争进行干预的手段,形成对市场化媒体的经济软控制。控制方式组建媒体集团积极扶植主流媒体:税收优惠、特许经营、行政渠道一致对市场化媒体进行差别对待“金字塔”的基础和主干是主流媒体的价值传播,塔尖则是面向用户和大众的新闻文化服务当代的互联网媒体管理04

一、管理理念

进入21世纪后,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冲击下,加强对互联网的管控成为党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层日益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舆论影响力,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权力网络与法规建设(一)权力网络: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社会,因此在互联网管理上所涉及的权力部门众多,包括许多经济、社会、安全方面的职能部门。(二)法规建设:传统大众媒体的管理实际上以政策管理为主,但互联网媒体的主体非常多元,从网络经营者、网络传播者到网络接收者都十分庞杂,更需要稳定、普适的立法管理。三、技术保障

限定连通国际互联网的统一出口,并在出口设置“网络防火墙”。在国内网络普遍设置过滤系统,删除、屏蔽敏感内容。四、行政制度1.境外投资禁入互联网高创新、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使其众多媒体网络只能依靠市场资本包括境外资本投入。党和政府一直禁止外商投资国内的网络媒体。2.网络实名制

互联网信息责任人被要求在向政府部门备案登记时,必须提供有效证件。其次,互联网用户被要求实名注册。3.新闻网站的许可制

由于不适应互联网的技术性,政府转而采取分类管理,对互联网站按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进行区分,实施许可制与备案制并行的制度。

在网站创办上,政府最初沿用传统媒体的许可制。4.网络新闻的生产限制

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有效监管,政府推出了新闻“转载制”,将传统媒体的集中传播结构复制到网络上。首先,对于没有“新闻机构”地位与新闻采访权的新闻网站,授予“转载权”,只允许转载新闻。其次,在转载制基础上,网络新闻管理机构进一步推行“规范稿源”,限定可以转载的范围。5.网络新闻的内容审查

政府将编辑责任制贯彻到网络媒体上,要求各新闻网站、论坛、社交网站等必须安排专职而非兼职的编辑、版主,并建立责任管理制度。

五、政治策略(一)网络指令管理

对象泛化。网络主管部门依据党管舆论、党管新闻的原则,将指令管理的范围推广到体制外的各商业网站,要求后者设立收发、执行指令的人员和机制。

内容细化。网络主管部门在网络指令上变得更加个案化,开始更具体地针对个案发布禁载指令或报道要求,因此日益呈现微观管理的特征。

频率加快。为了及时应对瞬息变化的网络舆情,网络主管部门对下下达指令、布置宣传任务及新闻禁令,指令数量因此显著增多。

处置加强。由于对多数互联网站不再具有人事任免权,网络主管部门更加依赖行政处罚手段来贯彻指令。(二)网络自律与举报

在互联网管理上,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网络自律与举报体系的建设。首先,组织成立了各级互联网协会。其次,动员各大网站,微博大V等签暑自律公约承诺加强自我审查,拒绝传播各种国家禁止的信息。最后,设立举报机制,动员网民对各种违法网络信息进行举报。(三)网络宣传队伍建设

首先,打造官方网络媒体队伍。其次,组织和培训大量的专职、兼职的网络评论员,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对冲。最后,扶持与政府合作的大型国内商业网络媒体,形成对境外网络媒体,并且开展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团结、统战工作,积极发展政府在网络上的盟友。宣传系统的变迁及运作05一、传媒的政治经济结构变迁改革开放之前,宣传系统中的传媒体制有如下特征:国有专营制,行政等级制,“中央统管、逐级主管”制,这意味着传媒各个领域和环节不允许私人介入,行政权力按等级配置媒介资源,媒体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本身也有行政级别,“党政不分、管办不分、事企不分”。社会转型体现在诸多维度,如人民公社与单位体制瓦解导致社会流动性增强,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形成新的社会交往互动模式,以贫富差距扩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分层加剧导致社会不满,矛盾和冲突上升,识字率、就业率、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提升对政治传播和社会治理产生影响。面对主动促成或被迫适应的传媒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宣传系统持续大幅改革。一是主动改革新闻出版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实行政企分离、管办分离,新闻业则实行制播分离。二是拥抱和利用市场,损有余而补不足。三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驯服技术和资本。一、宣传系统的运作(一)宣传工作的管理规范官方并未对“正能量”做出明确定义,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对宣传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