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七版) 课件 第5、6章 成本与收益;市场与竞争分析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七版) 课件 第5、6章 成本与收益;市场与竞争分析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七版) 课件 第5、6章 成本与收益;市场与竞争分析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七版) 课件 第5、6章 成本与收益;市场与竞争分析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七版) 课件 第5、6章 成本与收益;市场与竞争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基础第五章成本与收益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掌握长期内,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掌握运用成本理论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掌握短期内,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成本概念。

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

一、成本与成本函数(一)成本(cost)成本也称生产费用,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即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与其价格之乘积的总和。(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二、成本函数(costfunction)

成本函数反映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C=F(Q)

三、成本的分类(一)按成本对厂商和社会的影响分类可将成本分为私人成本(privatecost)和社会成本(socialcost)。一家化肥厂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分别是??

(二)按是否形成现金流出分类

私人成本可被分为显性成本(explicitcost)和隐性成本(implicitcost)。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了进行生产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性成本是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自己拥有的投入物而放弃的收益。三、成本的分类小王用自家的房子开书店,投资10万元,自己经营,一年下来毛收入4万元,电话费2800,杂费3000,如果房子租出去每年可得租金2万元,如果小王给别打工,每月可得15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8%,计算一下,小王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分别多少?(三)按是否包含隐性成本分类

成本又可分为会计成本(accountingcost)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会计成本是厂商记入会计账簿的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成本,属显性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三、成本的分类9显成本(ExplicitCost):会计成本,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ImplicitCost):对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不在帐目上反映。如自有房屋作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成本+显成本(会计成本)(四)按时间的长短分类

按时间的长短,成本还可分为短期成本(shortruncost)和长期成本(longruncost)。

所谓长期与短期,通常是按厂商能否全部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标准。短期成本是与短期生产相对应的成本,只有部分要素的投入量可以调整。三、成本的分类①举例说明哪些单位的存在所形成社会成本≤私人成本?②举例说明哪些单位的存在所形成社会成本≥私人成本?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那些情况可能形成隐性成本?④经济学的总成本是指什么?思考一下12STC=FC+VCSTC曲线:陡-平-陡CQTFCTVCSTCFC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节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短期总成本

(shortruntotalcost)

是短期内生产一定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简称为STC。一、短期成本一、短期成本1、短期总成本(shortruntotalcost)是短期内生产一定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简称为STC。2、固定成本(fixedcost)简称FC,是厂商购买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由于固定生产要素的数量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此固定成本总额不变。3、可变成本(variablecost)简称VC,是厂商用于购买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由于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因此,可变成本总额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15长期与短期的问题,是要素是否全部可变的问题。(一)部分投入可调整-可变成本variablecost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包括:原材料、燃料支出和工人工资。长期: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VC,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二)部分投入不可调整-固定成本fixedcostFC:固定不变,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短期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要素费用。包括:厂房和设备折旧,及管理人员工资。短期16STC=FC+VCSTC曲线:陡-平-陡STC不从原点出发,而从固定成本FC出发;CQTFCTVCSTCFC没有产量时,短期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短期总成本

STC短期成本函数可表示为:STC=f(Q)+a其中:STC代表短期总成本;a代表固定成本。短期总成本又可表示为:STC=FC+VC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不同。

假定某个厂商投入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资本为固定投入,劳动为可变投入。假定在厂商的计划期内劳动力与资本的价格不变。如果厂商现在有30个单位的资本,厂商原定产量水平为Q0。现在厂商想提高产量到Q1。Q0E0

KQ1LL0L4OC1C2C3

C4C018030二、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一)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短期总成本(1)在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既使业务量为零,固定成本也存在,表现为在纵轴上的截距。(2)当业务量为零时,变动成本总额为零。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可变成本总额随着产量变动而增长。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超过一定产量之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表现为由原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3)短期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即TC=FC+VC,因此短期总成本在纵轴上有一截距,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与短期变动成本曲线的斜率相同。即短期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短期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间的距离等于固定成本。21QCAFCAFC随产量Q的增加一直趋于减少。但AFC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因为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AFC。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二)短期平均成本AverageCostACSAC=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22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变动成本。QCAVCAVC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VC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二)短期平均成本AverageCostAC23QCAFCAVCSACSAC=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三)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SAC24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FC始终不变,因此SMC的变动与FC无关,SMC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MC=dTC/dQ=dVC/dQ(因为dTC=dVC+dFC,而dFC=0)(四)短期边际成本SMCMarginal25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QCSMCMP递增,MC就递减。投入增加超过一定界限,MP递减,所需MC就递增。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26STCTVCSMCTFCSACAVCQQPPQ3Q2Q1请注意STC的两个特殊点A、B。SAC最低点对应B点。SMC最低点对应A点。AB(五)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27SMC与SAC、AVC相交于SAC和AVC的最低点。QCAVCSACSMCNM进一步分析综合分析

28(1)SMC与AVC相交于AVC最低点。SMC<AVC,AVC↓SMC>AVC,AVC↑SMC=AVC,AVC最低QCAVCSMCMM点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增加。29(2)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QCSACSMCNSMC<SAC,SAC↓SMC>SAC,SAC↑SMC=SAC,SAC最低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相交,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30

M点——停止营业点在MR=MC=P原则下

M点之上,产品价格能弥补AVC,损失的是全部或部分AFC;M点之下,无法弥补AVC,停止生产。QCAVCSACSMCNMM点:厂商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应停止生产。(3)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

N点——收支相抵点(正常利润)31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增加1单位产量后,成本增加100-95=5边际成本是5产量QFCVCTCAFCAVCACMC0200201503025639548051256132720283209740三、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线由众多条短期总成本线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envelopcurve)。(一)长期总成本(long-runtotalcost)用LTC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可以对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进行调整,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长期总成本就是厂商长期内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对应的是长期总成本函数:LTC=f(Q)长期总成本的变化规律是:

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为零;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增加;在开始时,由于产量低,投入的生产要素没有被充分利用,成本增加的速度大于产量增加的速度;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时成本增加的速度小于产量增加的速度;最后,随着产量进一步增加,生产规模更加扩大,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又引起成本的增加速度大于产量的增加速度。34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是厂商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一)长期总成本长期:厂商能根据产量调整全部要素。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总可以选择最优规模进行生产。QCOLTCQ1Q2陡峭—平坦—陡峭开始阶段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线较陡。Q1Q2阶段,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经济,LTC曲线平坦。Q2以后阶段,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加幅度又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线较陡。无固定成本,LTC从原点开始35(二)长期平均成本

LAC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可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CQLACELAC的变动规律是:呈U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加36LAC的推导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SAC3、SAC2、SAC1。SAC1SAC2SAC3C1C2C3Q1Q2Q3Q2Q1′OCQ生产Q1′,可选较小规模SAC1,也可选中等规模SAC2,成本相同。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销售扩张,则应选用SAC2规模;销售收缩,则应选SAC1规模。生产Q1,选择SAC1,OC1是最低成本。生产Q2,选择SAC2,成本为OC2。生产Q3,选择SAC3。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SAC曲线的实线部分。37LAC与SAC的关系LACCQSAC存在无数生产规模,有无数条SAC曲线,得到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都有一个LAC与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在切点之外,SAC高于LA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38SAC2SAC3SAC1LAC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左端相切;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右端相切;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

LAC包络线的形状原因: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所以,LAC曲线通常是U型。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39(三)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

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SMC曲线推导出LMC40LMC推导LTC是STC的包络线。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eLTC是STC的包络线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规模的STC相切,切点斜率相同,斜率分别是LMC和SMC。即在切点,LMC=SMC。41进一步长期中,假设只有三种规模,SAC3,SAC2,SAC1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SMC3,SMC2,SMC1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

LMC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在Q1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SAC1。此时,Q1产量的SMC是P,该点LMC=SMC。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R、S等。形成LMC。从STC得出LMC42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更进一步说明LAC与每条SAC只有一个切点,分别为A、B、CA点:LAC=SAC,对应产量是Q1,此时LTC=STC。ABCQ1是LAC=SAC时的产量,P点是Q1与SMC线的交点,P点的成本也是Q1产量上的长期边际成本。即当LAC=SAC时,LTC与STC斜率相等,LMC=SMC。同理,得出LMC曲线。43SMC与LMC交点左边,SMC位于LMC的下面,或SMC<LMC;交点右边,SMC位于LMC的上方,或SMC>LMC。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MC<LAC,LAC

LMC>LAC,LACLMC=LAC,在LAC最低点。QLMCLACQ1CO

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线。在其最低点与某一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在该规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左侧,LAC线处于下降阶段,它在SAC线的最低点的左侧与其相切,在LAC线处于上升阶段时,它在SAC线的最低点的右侧与其相切。四、各类成本间的关系四、各类成本间的关系(1)短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每条STC曲线与LTC曲线有一个切点,切点处STC=LTC,此外的各点,均为STC大于LTC。(2)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每条SAC曲线与LAC曲线只有一个切点,切点处SAC等于LAC,此外的各点均为SAC大于LAC。(3)短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每条SMC曲线与LMC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交点处SMC等于LMC,并且交点处所对应的产量即是STC与LTC相切时的产量。(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LMC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四、各类成本间的关系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一、收益与利润(一)收益的概念1、厂商的收益(revenue)就是厂商出售商品得到的收入,即销售收入。厂商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总收益(totalrevenue)是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以TR代表总收益,以P表示价格,以Q表示销量,则:TR=∑PiQi或TR=PQ平均收益(averagerevenue)是指厂商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以AR代表平均收益,则:

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的增量。它等于总收入的增量与总销售量的增量之比。以MR代表边际收益,则:如果产销量的增量可以无穷小变动,则:

TR

OQRARMR图5-12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二)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将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分为价格不变条件下的情况和价格递减条件下的情况。在价格不变条件下,一定产量的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又等于边际收益。其关系是:

R

OQTRMR、ARAR=MR=TR/QTR=AR•Q=MR•Q=P•Q(三)收益曲线

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分为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指在什么条件下,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二、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53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收益=全部收入=P·Q,包括成本和利润。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而不是所赚取的钱。

收益可分为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1)总收益TR(Totalrevenue)

: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AR·Q=P·Q(2)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AR=TR/Q

=P(3)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MR=TR/Q

=P二、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54MR>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MR<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一般情况是生产规模最佳点。二、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谢

看经济学基础第六章市场与竞争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解释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掌握古诺模型和对策论中寡头厂商的困境;掌握如何解释勾结性寡头的定价策略掌握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厂商均衡,及实现均衡的原则;理解界定并评价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市场结构;掌握如何正确评价竞争与垄断。【引导案例】:航空快递业务市场有什么特点?

航空快递业务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网络全、进入门槛高的特点,目前全球市场主要为FedEx、UPS、DHL、TNT等几个国际著名快递公司所瓜分,这些快递公司由于具有广阔的海外网络资源和市场资源,目前几乎垄断了国际快递市场,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竞争,这是一种什么市场结构呢?该市场结构有什么特点?I.如果你是一家服装企业的经理,试思考一下:你在这个垄断竞争市场上如何创造自己的产品差别?II.

以我国彩电行业或我国民航业等为例,分析其市场结构。

实训项目:市场理论就是要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厂商如何根据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以便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根据厂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第一,卖者和买者的集中程度或数目。数目越多,集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就越高。第二,不同卖者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各厂商提供的产品愈是相似,可以预料,竞争就愈激烈。第三,企业数量的多少。厂商数量越多,表明市场竞争愈激烈。第四,进入限制,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如果存在进入市场的障碍,意味着原有厂商拥有了一些新加入者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厂商数量产品性质典型部门很多产品无差别农产品较多产品有差别轻工业几家有或无差别重工业一家产品有特点公用事业市场结构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依据是:根据市场上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市场结构共有4种类型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含义: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purecompetition),它是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构成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是互相独立的,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taker)。第二,产品不存在差别,是同质的。第三,生产者可以自由出入这个行业。第四,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析中的理想化市场形态,是一种抽象的市场类型,通常人们将某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是比较接近的市场类型。二、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和收益行业需求曲线=∑各厂商的需求曲线(各厂商的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叠加)厂商的需求曲线:一条水平线短期,价格既定,生产中的不变要素投入量固定。厂商只能通过变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短期,完全竞争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形成价格,可能高于、等于、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厂商可能处于盈利、盈亏平衡或亏损等不同状态。如下:当厂商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时,厂商处于均衡状态。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E点为厂商决策点决定产量OM,价格ON。PQSACSMCMNGEKOddAR=MR=P超额利润GKEN(绿色部分)TR=OMENTC=OMKG行业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高。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1)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行业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低。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E点为厂商决策点,决定产量OM,价格ON。PQSACSMCdd(AR=MR=P)EMONKGTR=OMENTC=OMKG存在亏损GKEN(红色部分)(2)亏损最小的均衡厂商需求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PQSACSMCdd(AR=MR=P)EMON(3)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E1:停止营业点AVCPQSACSMCdd(AR=MR=P)E1MOP1EP0完全竞争市场,价格<SAC最低点,但>AVC最低点时,该厂商将:A.处于利润最大化状态B.处于亏损状态C.获得正常利润D.仍将继续生产(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供小于求,市场价格高,有超额利润,吸引厂商进入,价格水平回落;PQLACLMCMNEOdd(AR=MR=P)进一步分析E点,没有厂商会进入和退出该行业。调整的结果:价格为ON。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低,存在亏损,部分厂商退出,价格回升;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PQLACLMCdd(AR=MR=P)MNEOMR=AR=MC=AC=P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E点为厂商决策点,决定产量OM,价格ON。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1)供给与需求相等,不会有生产不足或过剩,需求得到满足。(2)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最低,要素作用最有效。(3)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有利。(1)厂商平均成本最低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2)产品无差别,消费者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生产者规模可能都很小,无力去实现重大科技突破。(4)实际中完全竞争很少,且竞争一般必然引起垄断。优点:完全竞争市场最理想。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完全竞争市场的缺点:完全竞争市场简评:优缺点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含义: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monopoly)是指一个行业提供的某种产品只有一家生产厂商,不存在丝毫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第一,厂商的供给就是行业的供给。第二,其产品或劳务没有替代品,垄断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威胁。第三,垄断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pricemaker)。第四,存在进入壁垒。完全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政府垄断政府给私人的授权商品的市场需求很小厂商对自然资源和矿产厂商对技术的控制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于实行了卖方垄断。买方垄断?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厂商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AR=P≥MR(表6-1→图6-8)垄断厂商是价格制定者↗

表6-1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表价格P(万元)销售量Q(万元)总收益TR(万元)平均收益AR(万元)边际收益MR(万元)9876541234569162124252498765497531-1三、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1.短期均衡(1)获得超额利润的均衡超额利润(面积CPDB)=总收益(面积OPDQ)-总成本(面积OCBQ)(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MCAR=PACMRFOMNKGMC仍要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策。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不可以任意定价,必须根据市场定价。QPTR为MR(P)与产量的乘积,即OMKN,TC为AC与产量的乘积,即OMFG,E(1)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超额利润。三、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2)总收益<总成本,GFKN为亏损。AR=PACMRFOMNKGMCQPE(3)总收益=总成本,只有正常利润。AR=PACMROMNKMCQPE(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MC在不同的价格,或产量下,厂商的总收益不等。QPHdd(AR=P)OAGMRed=1QOTRTR=P•QBEF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TR=P•Q(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MCAR=PLACMRELMCSACSMCQP短期中,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要素,不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长期中,可调整全部要素,实现利润最大化。在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中进行选择.存在垄断利润。(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请思考:为什么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实现均衡时通常会有超额利润,并且超额利润会长期存在?(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注意:这些价格差别并不反映成本的差别。差别定价的实施条件:四、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含义:价格差别(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第二,各个分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第一,总的市场可以分割为众多相互独立的分市场含义:一级价格差别(first–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perfect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在确切了解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所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垄断厂商差别定价的三种方法:(一)一级价格差别实施效果: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变为垄断厂商的利润(图6-12)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购买18个单位产品支付13×18=234元一级差别定价条件下,消费者就将支付30+29+28+…+13=387元相当于消费者剩余的三角形面积要由消费者支付。(一)一级价格差别举例:远离城市的乡村医生,对于相同的治疗,对富人和穷人分别收取不同的费用,而且是他们所愿意或能够付出的最高的价格,这样可以把穷人和富人的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医生的利润。(一)一级价格差别(二)二级价格差别含义:二级价格差别(sencond-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举例:某电力公司在收费价目表上把每月耗电量规定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级,耗电较少的等级价格较高,耗电较多的等级价格较低。见图6-13。按P3计价实行二级价格差别定价时,消费者剩余只剩下P0P1E1、E1BE2、E2CE3三个三角形面积,其余部分被垄断厂商攫取。(二)二级价格差别含义:三级价格差别(third-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厂商把总的市场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对每类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具体做法:垄断厂商将市场分为若干分市场,把总的销售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使各个分市场的边际收益等于总的市场的边际收益,并根据各个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各分市场价格。对于某分市场的需求者来说,他们只面对一个市场价格,价格不会随购买量而变化。(三)三级价格差别QAQBPPAPBMRAOMCMCMRBDADB市场A:需求弹性较小市场B:需求弹性较大QAQB(三)三级价格歧视图示不同市场上,厂商的成本一样。假设MC为水平。需求弹性小的高定价(外地人)、需求弹性大的低定价(本地人)。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1.垄断竞争市场:既垄断又竞争,既不完全垄断和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1)最基本条件:同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别。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原因:(1)物理性能差别;(2)消费者主观偏好;(3)销售服务差异;(4)地理位置差异;(5)特殊需要差异。(2)存在较多的厂商。(3)进出该行业容易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有差别存在就会有垄断: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甚至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别,每个厂商都享有一部分顾客的偏爱和信任。垄断竞争厂商是自己产品的垄断者。如果提高价格,不会失掉所有顾客。作为同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满足同样的需求。这种替代性就会引起产品之间的竞争。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也会引起竞争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2.垄断竞争市场特点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又有竞争差别产品之间存在替代。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显著的:轻工业品市场如:东芝牌彩电与松下牌彩电的差别一般的,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没有差别。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1)d曲线: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斜率较小,称为主观需求曲线。(2)D曲线:单个厂商改变价格,其它厂商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跟着降价,该厂商需求量的上升不会如想象的那么多。存在着另外一条需求曲线,为客观需求曲线。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对某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其价格,还取决于其它厂商。一厂商降价:如果其它厂商不降价,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上升多;如其它厂商也采取降价措施,则该厂商的需求量不会增加很多。(一)垄断竞争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特点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A点:最初产量Q1,最初价格P1。价格下调:P1→P2d1:厂商预期销售量提高至Q2。但是,其它厂商采取同样措施,该厂商销售量实际只有Q3,介于Q1和Q2之间,厂商实际只能移动到B。PABCDd2d3d1O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当厂商意识到这点,调整主观需求曲线,改为通过B点的d2。相反,价格由P1→P3,预期降低Q4→Q5,厂商实际移动到C,主观需求曲线调整至通过C点的d3。连结A、B、C三点的曲线D即是客观需求曲线。Q4Q5Q1Q3Q2QP3P2P1(二)垄断竞争条件厂商的均衡d:弹性较大,较平坦D:单个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实际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更缺乏弹性,更陡峭。d曲线与D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平衡状态。

当所有厂商同样调整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单个d曲线沿着D曲线上下移动。PDd1OQE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在短期中,每个厂商都可以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处于完全垄断状态。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就与完全垄断市场相同,其均衡条件为:MR=MC。广告是形成产品差别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垄断竞争市场最需进行广告宣传(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MR=MC在图形的形式上,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图形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收益线的斜率和成本线的高低程度等发生了变化。(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MR=MC

(2)长期均衡——获得正常利润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MR=MC,AR=AC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含义:寡头垄断(oligopoly)又称寡头或独占,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即一个行业的产品供给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所控制,它们彼此势均力敌,形成这几家大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共存的局面。这几家大企业我们称为寡头厂商。寡头市场是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一、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点第一,寡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第二,寡头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具有不确定性。第三,寡头垄断市场的产量和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第四,进入寡头垄断行业不容易。二、古诺模型——非勾结性的寡头垄断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duopoly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一)非公开勾结(1)价格领袖制(priceleadership),它是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是由一家厂商率先制定,其余厂商就跟着确定自己的价格。担任价格领袖的厂商一般有两种:①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厂商——在某个行业中实力雄厚、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具有支配力量的厂商②晴雨计表的厂商——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整个产品成本及需求能做比较准确地判断,或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厂商(2)采取一致的定价方式。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是指在估计的企业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百分率的利润。(3)制定限制性价格,即制定预防新厂商进入的价格。寡头厂商用牺牲某些短期利润的方法来换取长期的较大利润。(一)非公开勾结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二)公开勾结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卡特尔:厂商之间签定正式的协定来控制产量,分享市场和维持价格。卡特尔(Cartel)是生产相似产品的独立企业联合起来以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的一种组织。1960年,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家组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The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OPEC,欧佩克)是典型的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行动,压缩产量,抬高价格,对世界石油市场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成员单独违背合同(通过偷偷扩大产量来独自享受限产的好处,内部欺骗),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限产保价”基本的卡特尔模型有两种:集中型卡特尔和市场型卡特尔。近年来,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经常运用对策论来分析寡头厂商的勾结,这种对策分析使用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假定囚徒A和B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彼此之间不能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