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解答题
1.实验室准备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问: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
(2)如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铜火锅B.铜导线
C.铜钟D.铜钱
(2)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钱(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多枚铜钱放入烧杯中,另取
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
稀硫酸的用量/克202020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20.017.414.813.8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7(填“>”、"=”或
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20304050
溶解度/克31.645.863.985.5
(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选填“钾”、“氮”或“复合”)肥。
(2)请利用表格数据分析,若在20℃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40g硝酸钾固体得到的硝酸钾溶液质
量分数为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工业中制取硝酸钾的原理为:KOH+HNO3=H20+KNO3,现有56千克的氢氧化钾,则能制取
固体硝酸钾多少千克?
4.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再各取2.5克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
度稀盐酸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
失)。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粉末样品的质量(克)盐酸的质量(克)二氧化碳的质量(克)
12.5100.22
22.5200.44
32.5300.44
(1)小明先将钙片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第3组反应中过量。
(3)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5.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1)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H2+Fe2O392Fe+3H20,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
反应。
(2)用1000吨含Fe2Ch75%的铁矿石,最多可提炼出多少吨铁?(请写出计算过程)
6.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设备,项目化学习小组计划制作一款简易泡沫灭火器模型。
【原理学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两种物质,在液体中添加发泡剂(有气体存在时,能产生大
量泡沫)。灭火器不使用时,两种物质彼此分离;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混合即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将
液体、气体从管道中喷出。
【产品设计】
器材:根据原理需求,该小组组装了如图的装置。
试剂:可选试剂有稀盐酸、浓盐酸、碳酸钙颗粒、碳酸钠粉末、饱和碳酸钠溶液、发泡剂。
【评价量表】
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
指标一:效液体、泡沫喷出速度液体、泡沫喷出速度适液体、泡沫喷出速度较缓
果快,喷射距离远中,喷射距离一般慢,喷射距离近
指标二:安喷出的液体酸性或碱性较
喷出的液体pH=7喷出的液体pH接近7
全性强
【产品制作】
⑴从指标(填“一”或“二”)考虑,除发泡剂以外,小组选择的两种试剂分别是浓盐
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请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配制好的含5.3克碳酸钠的饱和溶液装入吸滤瓶中,按照指标二的优秀等级(忽略发泡剂
对pH的影响),计算试管中需装入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体积约为多少毫升?(p浓血=1.2克/
厘米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学校项目化小组要制作一艘“化学船”,其部分评价量表如下表所示。小温设计了如图模型,该模
型的原理是:漏斗流下的液体A与塑料罐里的物质B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从尾部玻璃管喷
出,产生动力使船前进。
“化学船”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待改进
指标一船体稳定船体略有倾斜,但不影响行驶—
指标二航行速度可调航行速度不可调不能行驶
(1)将量表中“指标一”的待改进内容补充完整:
(2)气体从尾部玻璃管喷出,使船获得向前的动力,这说明
To
(3)在制作“化学船”时,有以下几种器材和药品可供选择。
器材: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大理石
为使得该作品的指标二到达优秀,你会选择哪些器材和药品,请简要说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如图所示是20℃时在混合溶液中,随
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
C、D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26.5);B(14.0,15.0);C(18.8,11.7);D(38.0,2.0).试计算和填
空
(1)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g/100g水,D点处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在20℃时曲线C点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现有20℃时,满足曲线上B点指标的溶液,可用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氯化
钠的含量,达到提纯氢氧化钠的目的。
9.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
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一二三四
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
混合物质量/g3.06.09.012.0
所得溶液质量/g101.9103.8105.0a
剩余固体质量/g00m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o
(4)求表中m的值。
10.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
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
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
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
气体总质量/g1.12.22.22.22.22.22.22.2
沉淀总质量/g002.55.0mn9.09.0
(1)表中n=o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1.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
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
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是O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
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12.小明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只含CuSO4和H2s04的
废液。各取50克废液三份,向其中分别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图像如
下:
实验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5010080
产生沉淀的质量/克0.982.942.94
氮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1)计算50克废液中硫酸铜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若三组数据中,只有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如图中a的数值
为o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图像。
13.为测定CuCh和Fe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Ch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
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二三四五
混合溶液质量/g200200200200200
铁屑质量/g69121518
析出铜的质量/g6.49.6m1616
请分析计算:
(1)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
(2)第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4.向含CuCk和HC1的100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200克,
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Cu(OH)2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O
(2)mi为多少克?(列式计算)
(3)混合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
一位)
15.某兴趣小组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
硫酸来处理废液。在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
(1)在处理废液过程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
(2)若向BC段(不包括B、C)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钢溶液,则产生的沉淀
是o(填化学式)
(3)求出B点的坐标(xo,yo)o
(4)求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xl0%=5g;
(2)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黑=25g。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溶液质量=、/容计算即可。
溶液质量分数
2.【答案】(1)B
(2)①<
②铜钱总质量:20克+(20克-17.4克)=22.6克
铜钱中铜的质量为:13.8克
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Cu%=13.8克/22.6克X100%=61.1%(2分)
③铜钱中锌的质量为:22.6克-13.8克=8.8克
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含H2s04的质量为x
Zn+H2SO4=Z11SO4+H2T
6598
8.8克x
65:98=8.8g:x
x=13.3g
【解析】【分析】(1)根据铜制导线利用导电性分析;
(2)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固体减少质量入酸的质量关系确定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及反应的锌的质量代
入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解答】(1)铜火锅利用铜的导热性,A错误;铜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B正确;铜钏利用铜的延
展性,C错误;铜铁利用铜的光泽及延展性,D错误;
(2)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固体质量减少2.6克,而第4次加入20克稀
硫酸,固体减少质量为1克,说明固体完全反应,盐酸有剩余,则溶液的pH小于7;
故答案为:(1)B;(2)①<;②61.1%;(3)13.3克。
3.【答案】(1)复合
(2)24.0%
(3)101kg
4.【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2)盐酸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工。
CaCO3+2HCI=CaCl2+”2。+。。2T
10044
x0.44g
10044工
=-------X=1克
x0.44克
所以钙片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1为市提X100O/O=4。%。
5.【答案】(1)置换
(2)解:1000吨含Fe2C)375%的铁矿石中含Fe2O3的质量为:
1000tX75%=7503
最多能够提炼出铁的质量为:
75。「x56X*X3*1。。%=525t;
答:最多可提炼出525t铁。
【解析】【分析】(1)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
应;
(2)先计算出其中含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再计算出其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即最多可提炼出的铁的
质量。
【解答】(1)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个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
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先计算出其中含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再用三氧化二铁的质量乘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计
算出最多可提炼出铁的质量。
6.【答案】(1)一;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浓度大,反应速率快
(2)解:设需装入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体积为x
Na2cCh+2Ha=2NaCl+H2O+CO2T
10673
5.3g36.5%xl.2克/厘米3x
106:73=5.3g:(36.5%xl.2克/厘米3x)
x=8.3mL
答:需装入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体积为8.3mL。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速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分析;
(2)根据指示二优秀等级喷出的液体pH=7,则5.3克碳酸钠需恰好完全反应,由碳酸钠质量代入
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所用浓盐酸质量,由此计算其体积分析。
【解答】(1)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浓度大,反应速率快,符合指标一优秀效果。
故答案为:(1)一;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浓度大,反应速率快;(2)8.3mL。
7.【答案】(1)船体倾斜严重影响行驶或发生侧翻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分液漏斗;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分液漏斗可
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量表中的指标一的评价内容确定改进内容分析;
(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收入
(3)根据大理石和稀盐酸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解答】(1)给合量表中“指标一”优秀和良好情况可知,待改进内容为船体倾斜严重影响行驶或发
生侧翻。
(2)气体从尾部玻璃管喷出,使船获得向前的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
(3)为使得该作品的指标二到达优秀,即航行速度可调,则需控制产生气体速率,可选择大理石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需有能控制液体流速的分液漏斗,以控制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1)船体倾斜严重影响行驶或发生侧翻;(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3)分液漏斗;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分液
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8.【答案】(1)36.1;3.3
(2)11.7%
(3)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1)曲线的含义为:氯化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能力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
的增大而减小.
计算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可利用20C时氯
化钠在水中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曲线上D(38.0,2.0)点表示: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38.0%时,混合溶液中氯化钠达饱和状态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换言之,若此时溶液质量为100g,其中含38.0g氢氧化钠时溶解氯化钠
2.0g达到饱和,此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的柴oaMOOg。
1UU—Z.U—30.U
(2)根据曲线上C(18.8,11.7)点表示: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18.8%时,混合溶液中氯化钠
达饱和状态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L7%分析。
(3)曲线上B(14.0,15.0)点表示: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14.0%时,混合溶液中氯化钠达饱
和状态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0%。为降低氯化钠的含量(质量分数),根据曲线的含义可知,蒸发水
分使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大,氯化钠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
【解答】(1)由曲线上A(0,26.5)点坐标可得,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26.5%,此时20℃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M的/xi00ga36.1g。
1UU—Zo.D
曲线上D(38.0,2.0)点表示: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38.0%时,混合溶液中氯化钠达饱和状态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此时,氯化钠的溶解度1的黑2anX100g』-3g。
1UU—Z.U—DO.U-
(2)在20℃时曲线C点(18.8,1L7)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需、100%=11.7%。
(3)使B点的溶液尽可能地降低氯化钠的含量,根据曲线含义,只要使氢氧化钠的含量增大氯化钠
的溶解能力就减小,氯化钠结晶析出,剩余溶液则为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可采取蒸发水分浓缩
溶液增大氢氧化钠的含量,结晶出氯化钠。
9.【答案】(1)一和二
(2)解:第一组中产生CO2质量m=103.0g—101.9g=l.lg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12+CO2T+H2O
10044
x1.lg
100_x
x=2.5g
3.0g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为3.0g-2.5g=0.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2.5g:0.5g=5:l
答: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是5:1。
(3)105.5
(4)解法1:第三组实验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未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总质量:
100.0g+9.0g-105.0g=4.0g
9.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5gx3=7.5g
CaCO3+2HCl=CaCl2+CO2T+H2O
10044
7.5g—m4.0g-m
100_7.5g—m
44-4.0g—m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L25g。
解法2:据前三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可知:质量为m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使溶液质量增加:
103.8g+(103.8g-101.9g)-105.0g=0.7g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0.7g
CaCO3+2HCl=CaCl2+CO2T+H2O
10044
mm-0.7g
100_m
44~m—0.7g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L25g。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混合物递增的量和所得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可以判断出盐酸是否有
剩余;(2)可以根据反应前稀盐酸和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得到生成CO2的质量,
再根据CO2的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由混合物的总质量算出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
量,求出两者之比;(3)表格中第三组中加入9克混合物时盐酸已经被反应完,第四组中增加的溶
液质量就是相比于第三组9克多出的3克中所含有的氯化钙的质量;(4)方法一、第三组数据中先
算出9g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其中有少部分(m)未参加反应以固体存在,写出含m的参加
反应的碳酸钙和含m的二氧化碳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m。方法二、由前三次实验所得溶液
质量可知:假定盐酸充足mg碳酸钙还能对应增加0.7g的溶液,可得到mg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生成
的CO2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求出mo
【解答】(1)从第三组数据溶液增加大于0.5g可知仍有部分碳酸钙参加了反应可知一和二盐酸是有
剩余的;(3)第四组盐酸已经消耗完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可溶的氯化钙的质量所以是105.5g。
故答案为:(1)一和二;(2)5:1;(3)105.5g;(4)1.25go
10.【答案】(1)9.0
(2)氯化钙和氯化氢(CaCb和HCI)
(3)解:设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2co3+2HCl=2NaCl+CO2T+H2O
10644
50gxx2.2g
10644
50gx%-2.2g
x=10.6%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解析】【分析】(1)滴入碳酸钠后,先有气泡产生,肯定是碳酸钠与剩余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
氧化碳气体,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表格确定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
量,并确定生成沉淀与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再根据最终沉淀质量计算出与氯化钙反应的碳
酸钠的溶液质量,然后与150g比较从而确定n的数值。
(2)根据(1)中的分析确定50g溶液中的溶质种类;
(3)写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质
量,并计算出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50g„比较第3和第4组数据可知,每滴加25g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碳酸钙2.5g。
实验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g,那么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5gx居=90g,则此时
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50g+90g=140go因为150g>140g,所以此时沉淀已经生成完毕,则沉淀总
质量n=9go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CaCb和HC1)。
11.【答案】(1)79%
(2)B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3)经分析:小军实验盐酸过量,小华实验测出的CO2质量不准,而只有小敏实验流程第一步时盐
酸完全反应,已知加入50g盐酸时,对应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10g-5g=5g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则
CaCO3+2HCl=CaC12+CO2T+H2O
10073
5g50gy
100:73=5g:(50gy)
y=7.3%
【解析】【分析】(1)第1次加入稀盐酸50g消耗样品中的碳酸钙5g,第2次加入稀盐酸50g,剩余
滤渣2.1g,又消耗碳酸钙2.9g。两次消耗的碳酸钙质量为5g+2.9g=7.9g,据此可以得到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
(2)碱石灰不但能吸收CO2气体还能做干燥剂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1气体。
(3)由题中信息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可知,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均有
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的可能。因为小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与事实严重不符,所以不能根据小华的
实验来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小军实验中1.25g样品与20g稀盐酸反应时,由小敏的实验数据可
知,稀盐酸远远过量,所以根据小军的数据无法求出稀盐酸中全部的溶质。只有根据小敏的实验数
据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选择第1次加入50克稀盐酸消耗碳酸钙质量5克,先计算出与5克碳酸
钙反应所需HC1的质量,再与50克溶液比较得到质量分数。
【解答】(1)第1次加入稀盐酸50g消耗样品中的碳酸钙5g,第2次加入稀盐酸50g,剩余滤渣
2.1g,又消耗碳酸钙2.9g。两次消耗的碳酸钙质量为5g+2.9g=7.9g,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9g/10g)xl00%=79%;
(2)碱石灰不但能吸收CCh气体还能做干燥剂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1气体。所以可能原因
是:B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1)79%;(2)B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12.【答案】(1)解:设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支
CuSO4+2NaOH=Cu(OH}21+Na2SO4
16098
x2.94g
160_x
x=4.8g
(2)127.06
(3)
氢缸化钠溶液质量/克
【解析】【分析】(1)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硫
酸铜质量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反应时所加氢氧化钠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后溶液质量分
析;
(3)根据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结合图像中给定溶液的
变化情况确定生成沉淀的图像分析。
【解答】(2)向含硫酸铜和硫酸的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
酸铜反应,a点为硫酸铜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2.94,三组中有一组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三组,则a=50g+80g-2.94g=127.06go
(3)沉淀需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完全后发生,即从第一个转折点处开始增加,在第二个转折点处结
束后,保持不变,如此画出图像即可。
故答案为:(1)4.8g;(2)127.06;(3)
13.【答案】⑴12.8
(2)四
(3)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
Fe+CuCh=Cu+FeCh
5664
a16g
56a
64=W
a=14g
xl00%=愣xl00%=93.3%
Fe%=/16g
答: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4)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亚铁的质量为
Zo
Fe+CuCl2=Cu+FeCh
13564
x16g
135二x
~64~—16g
x=33.75g
2AgNCh+CuCL==Cu(NO3)2+2AgeI]
135287
33.75gy
=33.75g7175g
287y丫g
m=m总-mi=143.5g-71.75g=71.75g
2AgNCh+FeCb==Fe(NO3)2+2AgCl;
127287
z71.75g
127z血质35g
287=71.75gz=3L75gFeCb%=—=9nnx100%=15.9%答:原混合溶液中FeCh的质量分数为
15.9%o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铁屑析出铜的质量增加3.2g,根
据实验组二与四可知,实验三中铁屑全部反应完,可得到m的数值;(2)根据实验组三、四和五比
较可确定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组;(3)根据实验组四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这组提供的数据来计算
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4)先根据生成铜的质量计算出混合溶液中有的CuCL的质量。再根据混合
溶液中有的CuCb计算出AgCl的质量。用已知条件中的143.5gAgCl减去与CuCb反应产生的AgCl
质量,得到也FeCb反应产生的AgCl的质量,用这一质量可计算出混合溶液中含有的FeCh的质
量。最后可计算出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铁屑析出铜的质量增加3.2g,根据实验组
二与四可知,实验三中铁屑全部反应完,所以m为9.6g+3.2g=12.8g;(2)实验组三、四相比可知,
增加3g铁屑之后,析出铜的质量增加了3.2g,所以15g铁屑已反应完。由实验组中继续增加铁屑析
出铜的质量不变,说明混合溶液中的CuCL已经反应完,所以可判断出第四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1)12.8;(2)四
14.【答案】(1)NaCl和CuCL
(2)设生成9.8g氢氧化铜沉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CuCl2+2NaOH=Cu(OH)21+2NaCl
8098117
xx10%9.8gz
80=Xxl0%
98=9.8g
x=80g
98=9.8g
1T7=~Z~
z=11.7g
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所以mi=40g+80g=120g
(3)设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58.5
40x10%y
4040x10%
58^=y
M点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5.85g=17.55g
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gs需_9.8gxlOO%a8.3%
答: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3%
【解析】【分析】(1)根据整个反应过程的生成物及反应物来判断(2)已知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
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盐酸和氯氧化钠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为40g,可求出整个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3)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
有两部分,一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的,另一部分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溶液质量可用
质量守恒法来求,加入的混合溶液的总质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从
而求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P点时,HC1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故一定有溶质
NaCl,还有本来就存在的CuCl2,所以答案为NaCl和CuCh:
(2)
设生成9.8g氢氧化铜沉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室内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升级统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中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训练物理试题含解析
-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外科学(外专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海洋大学《医疗仪器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工程热力学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心灵导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帐户的分类的类型及含义
- 银行内控案防警示教育
- 2025-2030中国镀锌钢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计划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审计监察面试题及答案
- nginx面试题及答案100道
- 2022年学校财务工作自查总结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EHS绩效指标数字化设定-事件比率
-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