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醫學史第壹章壹、选择題1.人类发現并使用矿物质药的時间大概是(A)。
A原始社會末期B奴隶社會C封建社會D母系社會E奴隶社會前期2.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醫疗保健措施是(D)。A按摩B武术C体操D导引E气功3.“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出自(C)。A《老子》B《左传》C《墨子》D《周易》E《周礼》4.遠古時期治疗措施(E)的出現与火的使用有关。A止血法B按摩C导引D针刺E热熨法二、填空題1.《皇帝内經》壹書中记载,上古之時,人們從实际經验中總結出用“导引按跷”的措施,可見當時的舞蹈已經发展成為壹种醫疗保健措施了。2.中国最古老的醫疗用品是砭石。3.初期的外治法有止血法、按摩法、热熨法。4.矿物药的发現大概開始于原始社會末期。5.针法是故意识地用某些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用来減轻疼痛;灸法是對身体的某些部位進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措施。6.火的使用為某些原始的治疗措施,如热熨法、灸治法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7.先秦著作《山海經》记载“河罗之魚……食之已痈”。三、名詞解释导引:导引是壹种醫疗保健形式,来源于原始社會時期,是由原始舞蹈演化而来的。砭石:砭石是壹种锐利的楔形石块,最早的醫疗工具,可以用来刺病和排脓放血。针法:针法是借助壹定的工具對人体的某些部位進行针刺治疗疾病的措施。灸法:灸法是通過對身体的某壹部位進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到达減轻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四、简答題和论述題简述火的使用對人类卫生保健的意义答:①火作為壹种重要的生产力,增進了人类社會的发展進程;②使人类的饮食构造由“生食向熟食”转化;③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④為某些原始治疗措施,如热熨法和灸治法的产生发明了条件。第二章选择題1.(D)载“君子以思患而防止之”。
A《老子》B《庄子》C《礼记》D《周易》E《周礼》2.“掌合王之六食、六膳、百馐”职责的是(B)。A疾醫B食醫C疡醫D兽醫E醫師3.记载“土薄水浅,其惡易媾”的文献是(B)。A《老子》B《左传》C《礼记》D《周易》E《周礼》4.甲骨文中形容“疾疫流行之年”的詞汇是(C)。A疾首B疾目C疾年D疾病E子疾5.记载“国人逐瘈狗”以防狂犬病的文献是(B)。A《诗經》B《左传》C《周礼》D《礼记》E《山海經》6.(C)提出了较為系统的精气學說。A《诗經》B《左传》C《管子》D《礼记》E《山海經》7.阴阳的概念最早見于(A)。A《周易》B《左传》C《周礼》D《礼记》E《山海經》8.最早出現五行有关记载的文献是(D)。A《诗經》B《左传》C《周礼》D《尚書》E《山海經》9.最早记载醫生分科的文献是(C)。A《诗經》B《左传》C《周礼》D《礼记》E《山海經》10.現存最早的记载龋齿的文献资料是(E)。A《诗經》B《左传》C《周礼》D《礼记》E甲骨文11.记载“病入膏肓”典故的文献(B)。A《诗經》B《左传》C《周礼》D《礼记》E《山海經》12.最早记载”攻、达、药”治法规范的文献是(B)。A《诗經》B《左传》C《周礼》D《礼记》E《山海經》13.提出“六气致病學說”的醫家是(B)。A伊尹B醫和C醫缓D文挚E扁鹊14.被誉為“百药之長”的是(D)。A汤液B丸药C颗粒剂D酒E桂枝汤15.《山海經》记载有(B)种防止药物。A50余B60余C70余D126E365填空題1.《诗經》是我国初期的诗歌總集,是我国現存文献中最早旁涉药物的書籍,其對药物的记载以植物药為主。2.《汉書·食货志》尊酒為“百药之長”。3.汤液,即汤剂、水药,是中醫临证用药的重要剂型之壹,壹般认為商朝的伊尹创制了汤液。4.针砭治病在遠古時代已經開始萌芽。5.中国古代哲學中,有关天人关系有多种不壹样的观點,對中醫學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人顺应天地和天人合壹的思想,它倡导人与自然的统壹关系,强调天、地、人的友好发展。6.古代将饮酒治病作為外感風寒、劳伤筋骨等病的治疗措施。7.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的宫廷醫生分為食醫、兽醫、疡醫、疾醫四种。8.气精神、阴阳、五行、八卦學說构成了中醫自然哲學理论的关键,為中醫學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9.醫和提出的“六气”是指阴、阳、風、雨、晦、明。10.《诗經》、《山海經》是現存最早的记载药物的非醫药典籍。11.防止行為是壹种是用目的明确的活動,此時期的藏冰、变火、驱逐狂犬、药物防止都体現了重实用的精神。12.针砭治病自遠古時代開始萌芽,《灵枢》记载的九针是指形状多样的针具。13.《左传》记载,公元前541年,秦国名醫醫和在為晋侯诊疾時提出了著名的病因學說六气致病說。14.“藏冰”、“变火”的记载反应了初期先民對防止的重视。15.甲骨文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最早记载了疾病的病名。16.“君子以思患而防止之”出自文献《周易》。17.成語病入膏肓出自先秦文献《左传》,提出了系统的攻、达、药治法规范。18.先秦文献《左传》“国人逐瘈狗”的记载。19.在影响中醫學理论的几种哲學思想方面,“阴阳”最早出現于《周易》,“五行”最早見于《尚書》。20.現存的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较多的重要有《诗經》、《山海經》、《周礼》等。21.《山海經》是以记载中国初期名山大川及地理物产為主的文化典籍,也是最早记载药物功能的書籍。22.周朝建立了较為完整的醫政组织和對醫生的考核制度,增進了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為醫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3.《周礼·天官》记载,“掌和王之六食、六膳、百馐”职责的是食醫;“掌养萬民之疾”的是疾醫;“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沙之齐”的是疡醫“掌疗兽病,疗兽疡”的是兽醫。24.《周礼》记载:“男三拾娶,女二拾嫁。”婚配制度對适婚年龄的规定是构成中国初期醫药經验中防止思想的重要环节。三、名詞解释六气:公元前541年,醫和提出,六气曰:阴、阳、風、雨、晦、明。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藏冰:用储备冰块的措施,调整四時气候变化給人带来的影响,從而到达防止疾病的目的。变火:在不壹样的季节燃烧不壹样的燃料,以防止疫病的发生。食醫:周代宫廷醫師种类之壹,相称于目前的营养醫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現的,時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汤液:汤液就是汤剂,由中药加水煎煮而成,是中醫临证用药的重要剂型之壹。四、简答題和论述題1.试简述酒的药用价值。答:提振精神、麻醉镇痛、消毒杀菌、通經活络、驱寒散瘀;治疗“外感風寒”、“劳伤筋骨”等疾病;其他:溶剂——加工炮制药物。试分析汤液的创制及意义。答:汤液的出現,使人們由习常用生药转变為用熟药,由使用重剂量單味药转变為适量混用多种药物,這就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并減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增進了中醫复方的发展。简答對六气致病說的认识。答:公元前541年,秦国名醫醫和提出“六气致病說”。六气曰阴、阳、風、雨、晦、明。六淫: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4.概述初期醫药經验中的防止思想。答:①思想的转变,《周易》及《老子》提出“防患于未然”;“無為自化,清净自正”。②《左传》《周礼》提出藏冰与变火:藏冰:用储备冰块的措施,调整四時气候变化給人带来的影响,從而到达防止疾病的目的。变火:在不壹样的季节燃烧不壹样的燃料,以防止疫病的发生。③婚配制度對适婚年龄规定、驱逐狂犬及药物防止。第三章选择題1.被後世誉為“醫圣”的汉末醫家是(C)。
A孙思邈B扁鹊C张仲景D李時珍E华佗2.《神农本草經》载药(B)种。A125B365C730D844E1203.首载“独取寸口”脉诊法的醫籍是(A)。A《黄帝八拾壹难經》B《黄帝内經》C《金匮要略》D《脉诀》E《伤寒论》4.標志著中醫學由經验积累上升為理论總結,完毕中醫學理论体系初步构建的醫籍是(B)。A《黄帝八拾壹难經》B《黄帝内經》C《金匮要略》D《脉诀》E《伤寒论》5.最早将病因分為三类的著作是(C)。A《黄帝八拾壹难經》B《黄帝内經》C《金匮要略》D《脉诀》E《伤寒论》6.現存最早的中醫學方書是(D)。A《黄帝八拾壹难經》B《黄帝内經》C《金匮要略》D《五拾二病方》E《治百病方》7.初次系统论述中醫整体观念的醫籍是(B)。A《黄帝八拾壹难經》B《黄帝内經》C《金匮要略》D《五拾二病方》E《治百病方》8.現存最早的醫疗体操图是(C)。A《却谷食气》B《引書》C《导引图》D《五拾二病方》E《治百病方》9.最早论述药物四气五味的药物學著作是(D)。A《本草經集注》B《名醫别录》C《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經》E《新修本草》10.現存最早的妇产科著作是(D)。A《妇人大全良方》B《經效产宝》C《金匮要略》D《胎产書》E《拾月养胎法》11.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為肾,右者為名门”的醫籍是(E)。A《黄帝内經》B《經效产宝》C《金匮要略》D《胎产書》E《黄帝八拾壹难經》12.現存最早论述經络學說的文献是(A)。A《阴阳拾壹脉灸經》B《脉經》C《伤寒论》D《黄帝内經》E《五拾二病方》13.被誉為“外科鼻祖”的醫家是(C)。A醫和B张仲景C华佗D淳于意E扁鹊14.《伤寒杂病论》合计收方(D)首。A214B365C113D269E16215.留給後世“诊籍”的醫家是(E)。A醫和B张仲景C华佗D扁鹊E淳于意填空題1.中国現存最早的论述經络學說的文献是《足臂拾壹脉灸經》、《阴阳拾壹脉灸經》。2.現存最早的妇产科著作是《胎产書》,書中所载胎教内容為醫學史上最早的论述。3.《导引图》是我国現存最早的醫疗体操图。4.我国現存最早的气功导引著作是《却谷食气》。5.我国現存最早的导引术专著是《引書》。5.《脉書》是我国現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學专论。6.《黄帝内經》分為《素問》、《灵枢》两部分,合计18卷162篇。7.《难經》相传為秦越人所撰,论述了81個醫學問題,在中醫基本理论和临床方面丰富了中醫學的内容。8.《难經》首開後世命门學說之先河,指出其功能為“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9.《神农本草經》提出药物三品分类法,共记载药物365种。10.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為東汉末期人,其著作為《伤寒杂病论》。11《伤寒论》以“六經辨证”论治伤寒;《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论治内科杂病。12.《伤寒论》10卷22篇,载方113首;《金匮要略》6卷25篇,载方262首。13.张仲景初次将病因分為三类,為後世三因致病說之肇始。14.《伤寒杂病论》合计收方269首,收药214种,在中国醫學史上被誉為“方書之祖”。15.中国現存最早的药物學专著是《神农本草經》。16.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醫書有《脉書》、《引書》。17.《五拾二病方》分為52題,每題都是治疗壹类疾病的醫方。18.馬王堆汉墓出土的气動导引类著作有《导引图》和《却谷食气》。19.《阴阳脉死候》是我国現存最早的诊断學专書。20.汉墓出土记载导引术式的著作有《导引图》和《引書》。21.中醫四大經典的出現,標志著中醫學术体系的建立。22.《难經》最大的奉献是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23.《神农本草經》记载药物的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包括酸、咸、甘、苦、辛。24.《神农本草經》记载方剂组方原则包括君、臣、佐、使。25.《神农本草經》记载药物的七情和合理论包括單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惡。26.《黄帝内經》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進入系统的理论總結阶段。27.《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融理法方药于壹体的辨证论治原则,開中醫學脏腑辨证之先河。28.《神农本草經》對药物的配伍宜忌進行了阐明,并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炮制措施。29.我国药物學专著中最早出現的药物分类法是三品分类法。30.《黄帝内經》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与自然、人体自身、人的心身、人与社會4個方面。三、名詞解释《五拾二病方》:馬王堆汉墓出土醫書,為現存最早的醫方書,代表了西汉此前的临证醫學水平。《导引图》:馬王堆汉墓出土醫書,為現存最早的醫疗体操图,体現了古代仿生學在醫疗体育中的运用。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經》最早记载,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分,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之分。三品分类法:見于《神农本草經》,見于药物學专著的最早分类法,按照有毒無毒将365种药物划分為三大类。张仲景:東汉末年著名醫學家,撰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醫辨证论治的基础,在方剂學上有突出奉献,後世尊称其為“醫圣”。四、简答題和论述題1.试论述《黄帝内經》的内容成就及影响。答:(1)《黄帝内經》是中国醫學史上初期影响最大的醫學理论典籍,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论的基础。(2)重要成就包括:重视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學說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重视脏腑經络學說。(3)影响:中醫學的发展由經验积累上升為理论總結阶段,完毕了中醫學术体系的初步建立;影响了历代醫家及學术流派的形成;至今對中醫學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述你對中醫學术理论体系建立的认识?答:(1)中醫學术体系在秦汉之际建立起来。(2)中醫學术体系形成的標志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的出現。(3)《内經》《难經》《神农本草經》《伤寒杂病论》构建起了中醫學理法方药。你怎样理解後世称张仲景為“醫圣”?答:(1)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2)《伤寒杂病论》因在方剂學上的重要奉献被誉為“方書之祖”。(3)《伤寒杂病论》在中国醫學史上不壹样的发展阶段受到醫家的重视,在临床上发挥其辨证论治与治疗的指导意义。在宋代之後研究仲景之學的學派林立,称仲景為“醫圣”。简述中醫學术体系形成的標志是什么?答:《黄帝内經》、《黄帝八拾壹难經》、《神农本草經》、《伤寒杂病论》四部經典的出現,標志著中醫學术体系的建立。简要评述《黄帝内經》的整体观念答:人与天地自然是统壹的、人体自身是统壹的、人的心身是统壹的、人与社會是统壹的。怎样认识《神农本草經》在中药學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答:它是壹部集東汉此前药物學之大成的著作,系统地總結了汉此前醫家和民间的用药經验,為後世中药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現存最早的药物學专著。第四章壹、选择題1.《诸病源候论》“瘟病候”记载其病由于(C)。
A六淫B体质禀赋C乖戾之气D热毒E异气2.《诸病源候论》记载“漆疮”其发病与(B)有关。A六淫B体质禀赋C乖戾之气D热毒E异气3.《脉經》初次整顿归纳脉象(C)种。A28B33C24D30E214.被誉為中国第壹部国家药典的著作是(C)。A《神农本草經》B《本草經集注》C《新修本草》D《雷公炮炙论》E《食疗本草》5.初次记载“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的醫家是(A)。A葛洪B孙思邈C陶弘景D李珣E王焘6.被誉為中国第壹部醫學百科全書的著作是(B)。A《肘後救卒方》B《仟金方》C《外台秘要》D《小品方》E《四海类聚方》7.最早记载“消渴者……每发小便即至甜”的著作是(C)。A《肘後救卒方》B《仟金方》C《外台秘要》D《小品方》E《四海类聚方》8.最早的药物炮制专著是(D)。A《神农本草經》B《本草經集注》C《新修本草》D《雷公炮炙论》E《食疗本草》9.第壹本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學专著是(E)。A《黄帝内經明堂》B《明堂图》C《抱朴子》D《灵枢經》E《针灸甲乙經》10.最早记载小儿為“纯阳之体”的著作是(A)。A《脉經》B《脉诀》C《引書》D《脉書》E《颅囟經》11.《本草經集注》载药(D)种。A365B844C850D730E26912.在曰本被誉為“過海大師”的是(B)。A杨上善B鉴真C王冰D孙思邈E义净13.第壹部食疗专著是(E)。A《神农本草經》B《本草經集注》C《新修本草》D《雷公炮炙论》E《食疗本草》14.《海药本草》的著者是(D)。A葛洪B孙思邈C陶弘景D李珣E王焘15.被誉為“中醫第壹部临床急救手册”的著作是(A)。A《肘後救卒方》B《仟金方》C《外台秘要》D《小品方》E《四海类聚方》16.《黄帝内經明堂》的著者是(D)。
A王冰B皇甫谧C巢元方D杨上善E杨继洲17.(D)被誉為文献整顿大師。
A王叔和B孙思邈C杨上善D王焘E林亿18.初次整顿《伤寒杂病论》的醫家是(A)。
A王叔和B孙思邈C杨上善D王焘E林亿19.高道大醫(B)整顿《伤寒论》開创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措施。
A王叔和B孙思邈C杨上善D掌禹锡E林亿20.《本草經集注》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划分為(B)。
A3类B7类C18类D16类E9类二、填空題1.《素問训解》是我国最早注释《内經·素問》的著作,作者為齐、梁间人全元起。2.我国現存最早的《黄帝内經》注本是隋唐時人杨上善整顿的《黄帝内經太素》。3.初次整顿《伤寒杂病论》的是西晋醫家王叔和,他早年曾做過游方醫,後因醫术精湛被选任太醫令。4.我国現存最早的脉學专著是《脉經》,第壹部病源证候學专著是《诸病源候论》。5.隋朝醫籍《诸病源候论》指出温病的病因是乖戾之气,并曾對多种疾病的证候均做了详细而精确的描述,如麻風病、消渴病等。6.中醫第壹部临床急救手册是《肘後方》,作者是葛洪。7.世界醫學史上有关天花最早的认识出自于《肘後方》。8.药王孙思邈的《仟金方》收方6500余首,堪称我国第壹部醫學百科全書。9.孙思邈主张针药并用,提出“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究非良醫”。10.《外台秘要》最早记述了“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11.唐人王焘重视灸法而否认针法,曰:“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12.我国第壹部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13.南朝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注》,可谓继《神农本草經》之後我国药物學的又壹次總結,書中收载药物730种。14.南朝雷斅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壹部炮制學专著。15.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是現存最早波及炼丹的文献。16.我国現存最早,并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學专著是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經》。17.《针灸甲乙經》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的措施。18.隋唐醫家杨上善所著《黄帝内經明堂》,是今曰仅存的古代明堂書。19.葛洪之妻鲍姑,是中醫學史上第壹位女灸家。20.我国現存最早的外科學专著是晋刘涓子所著,北齐龚庆宣整顿的《刘涓子鬼遗方》。21.《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現存最早骨伤科专著,作者蔺道人。22.唐代醫家昝殷所著《經效产宝》是我国現存较早的妇产科著作。23.《颅囟經》出現于隋唐之际,是我国現存最早的儿科學著作。24.公元624年,唐承隋制在長安设置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疗、药工构成,具有醫學教育和醫疗等多重职能。25.太醫署的醫學教育分為四科,分别為醫科、针科、按摩科、禁咒科,其中醫科又细分為五科,分别為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和角法。26.《本草經集注》创制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措施,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為7类,并设诸病通用药。27.唐人李珣的《海药本草》,记载了国外传入的药物;唐人孟诜的《食疗本草》使食疗药物发展成為壹门专门學問。28.炼丹术来源于中国,并被视為近代化學的先驱,晋唐時期我国著名的炼丹家有葛洪、陶弘景和孙思邈等。29.孙思邈研究《伤寒论》開创以方类证研究措施。30.葛洪的炼丹专著為《抱朴子》。31.晋唐之际道醫的代表人物有葛洪、陶弘景、孙思邈。32.《仟金方》共收方6500首,《外台秘要》收方近7000首。33.被《新唐書》誉為“世宝”的著作是《外台秘要》,共引用古代醫學文献69种。34.世界上最早记载天花的醫學文献是《肘後方》。三、名詞解释1.王叔和答:西晋著名的临证大醫,在醫學上的奉献有整顿了《伤寒论》,使之流传後世,撰著《脉經》,為中醫學第壹部脉诊专著。2.《脉經》答:西晋名醫家王叔和所著,為中醫學第壹部脉诊专著。3.《诸病源候论》答:于公元6,巢元方主持编纂是我国現存最早的病源证候學专著。4.葛洪答: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東晋著名道教學者、炼丹家、醫药學家。著《肘後方》3卷,是中醫第壹部临床急救手册。5.王焘答:唐代郿人,出身官宦世家,後長期任职于弘文馆。著《外台秘要方》40卷,被《新唐書》赞為“世宝”,王焘因此被誉為“文献整顿大師”。6.针灸明堂图答:公元3世纪已經出現,将腧穴部位和經络循行路线以图表达(即經络腧穴图),對针灸的學习和推广普及具有积极的增進作用。7.《抱朴子》答:晋著名醫药學家葛洪所著,是我国醫學史上最早的炼丹专著。8.鲍姑答:西晋著名醫家葛洪之妻,是中醫學史上第壹位女灸家。9.《颅囟經》答:不著撰人,隋唐時期儿科學著作,是我国現存最早的儿科學专著。10.体疗答:唐代醫學教育分科的壹种,似于現代醫學分科中的内科。11.太醫署答:公元624年,唐承隋制在長安设置,具有醫學教育和醫疗多重职能,這是我国历史上成熟的官办醫學教育的范例。四、简答題和论述題1.简要回答《肘後备急方》的作者及内容成就(认识)。答:①作者是两晋之际道醫葛洪,晋唐之际备急方書的代表之作。②内容成就有壹下四個方面:第壹,對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记载天花的醫學文献;第二,记载了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疾病的措施,体現了免疫思想;第三,書中所载治法和方药简便廉验;第四,書中急症救治内容丰富,体現了本書救急的编写初衷。③被誉為中醫學第壹部临床急救手册。概括孙思邈在药物方面的奉献答:①《仟金翼方》1~4卷,专论药物;②补充药物种类,载药800余种;③重视药物的采集時间、加工炮制,對药物性味、功用、主治等论述详细;④重视药物产地,记载道地药材519种;⑤孙思邈因其對药物學的奉献,被後世尊為“药王”。论述晋唐之际针灸學发展的成就。答:晋唐之际针灸學的发展在临证各科的成就中较為突出,在专著的出現、临证和醫學教育中都积累起较為丰富的經验。(1)《针灸甲乙經》。西晋皇甫谧撰著完毕《针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學专著,增長了近200個腧穴,提出了分布划线记忆腧穴的措施,阐明针灸操作禁忌,開创按病论穴的编写体例。此書理论經验具有,在文献保留方面也有较高的价值。(2)针灸明堂图。從公元3世纪開始出現了以平面图的形式標识經络的巡行走向和腧穴的排列位置的經腧穴图,增進了针灸學的學习。(3)出現了诸多在针灸學方面颇有奉献的临证大醫。以孙思邈為例,发展和丰富了针灸學的理论与临床实践。(4)晋唐之际灸法盛行,出現了壹批在灸法方面卓有奉献的醫家和著作。例如葛洪,鲍姑,王焘,《周後就卒方》《外台秘要》等。(5)唐朝的醫學教育机构较為成熟和完善,针灸作為独立的教學科目出現,体現了针灸學在當時的社會需求和被重视程度。王叔和在醫學史上有何奉献?答:著《脉經》,是中国現存最早的脉學专著;推進了寸口脉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整顿归纳了24种脉象;强调脉证治的统壹;首開整顿编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先河。简要回答對《诸病源候论》的认识。答:公元6,巢元方主持编纂,是我国現存最早的病源证候學专著。其成就為:(1)广泛记载临床多种疾病、(2)提出病因理论的新見解、(3)详细精确描述疾病证候。6.简述孙思邈的醫德思想。答:《备急仟金要方》首卷载《大醫习业》《大醫精诚》,体現了對醫生醫德的重视;确立了中国醫學史上的醫德规范;论述自已對“大醫精诚”的认识。7.简要回答對《外台秘要方》的认识。答:唐代郿人王焘所著,《新唐書》赞為“世宝”。其成就為:(1)整顿和保留了大量古代醫學文献(《小品方》等)(2)搜集、整顿了大量民间單验方(苍悟道人陈元膏)(3)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新的发展(消渴、黄疸等)(4)记述了某些中药特异疗效(動物肝脏治夜盲症等)(5)書中汇集了唐此前的多种疗法(吹、熏、蒸等)8.简述孙思邈對针灸學的奉献。答:(1)简介同身寸测穴法、(2)明确提出“奇穴”和“阿是穴”、(3)首创彩色經络穴位图、(4)强调针灸并用、针药并用。9.简述晋唐時期药物學的发展特點答:(1)本草著作数量的增長、(2)药物品种的增多、(3)药物理论的丰富、(4)分类措施的進步、(5)药物炮制规范的建立、(6)炼丹术与制药化學。10.唐宋醫事管理制度的异同答:唐宋醫事管理都是由政府参与的;唐政府设置了太醫署,具有醫學教育与醫疗行政双重职能;宋政府设置翰林醫官院专职醫药行政,同步设置太醫局主管醫學教育,将醫學教育与醫疗行政分立開来。论述晋唐之际药物學发展概况答:①药物學著作大量出現,综合性本草、专題性本草均有代表著作出現,反应了此時期药物學发展的繁盛;②南朝陶弘景撰著《本草經集注》,载药730种,對《神农本草經》進行了整顿;開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措施;创立了诸病通用药;③唐政府659年颁布国家药典《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图文并茂;學术价值高,對後世影响较大,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之称;④此時间的其他4部本草學著作,并简要概述其特點:《本草拾遗》补充了《新修本草》的内容;《食性本草》或《食疗本草》對营养學和食疗進行全面论述的专论;《海药本草》最早论述外来药物的专題本草;《雷公炮炙论》,药物炮制學专著,對後世影响较大;炼丹著作大量出現,如《抱朴子》等。概述孙思邈在醫學史上的奉献答:(1)著有堪称我国第壹部“醫學百科全書”的《备急仟金要方》和《仟金翼方》;(2)重视醫德修养,论述醫德规范;(3)整顿张仲景的《伤寒论》,首创“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措施及导源後世“三纲鼎立”說之先河;(3)在药物學上的突出奉献被誉為“药王”,重视药物的产地、采集時间、功能等;(4)重视妇女、小朋友疾病;(5)倡导综合治疗,针药并用;(6)對针灸學的突出奉献:简介同身寸测穴法,明确提出奇穴和阿是穴,首创彩色經络穴位图;(7)倡导积极养生。论述晋唐之际针灸學发展概况。答:⑴皇甫谧著有我国現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學著作《针灸甲乙經》;⑵创制针灸明堂图;⑶孙思邈對针灸學的奉献:①简介同身寸测穴法;②明确提出“奇穴”和“阿是穴”;③首创彩色經络穴位图;④强调针灸并用、针药并用。⑷灸法的运用与发展:①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记载有诸病灸治法。②鲍姑,是中醫學史上的第壹位女灸家。③王焘所著《外台秘要》论有明堂灸法,搜集了許多名家的經验灸法。14.论述晋唐之际临证各科发展概况。答:①针灸: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經》是我国現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學著作。②外科: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現存最早的外科专著。③伤科: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現存最早的伤科专著。④妇产科:昝殷的《經效产宝》是我国現存较早的妇产科专著。⑤儿科:《颅囟經》是我国現存最早的儿科學专著。第五章壹、选择題1.“寒凉派”的创始人是(B)。
A张從正B刘完素C张元素D李杲E朱丹溪2.《脾胃论》的作者是(D)。
A张從正B刘完素C张元素D李杲E朱丹溪3.《局方发挥》的作者是(E)。A张從正B刘完素C张元素D李杲E朱丹溪4.初次将任脉、督脉和拾二經并称“拾四經”的醫家是(C)。A王执中B王惟壹C滑寿D闻人耆年E何若愚5.记载了“秋石”的著作是(C)。A《海药本草》B《食疗本草》C《苏沈良方》D《普济本领方》E《局方》6.《永类钤方》的作者是(B)。A危亦林B李仲南C朱肱D成無已E陈自明7.主张“阳常有余,阴常局限性”的醫家是(E)。
A张元素B刘完素C张從正D李杲E朱震亨8.子午流注针法最早見于(A)。
A《灵枢》B《针灸甲乙經》C《流注指微赋》D《子午流注针經》E《针灸资生經》9.宋代设置的用以收养遗弃幼婴的机构是(A
)。
A慈幼局B安济坊C福田院D保寿粹和馆E养济院10.宋代醫家陈自明的妇产科著作是(A)。
A《妇人大全良方》B《女科证治准绳》C《傅青主女科》D《达生篇》E《拾产论》11.“以經解經”注释《伤寒论》的醫著是(E)。
A《伤寒微旨论》B《伤寒类证活人書》C《伤寒總病论》D《伤寒发微论》E《注解伤寒论》12.宋此前所未見的以因证配穴、内容丰富為特點的临证针灸专著是(E)。
A《针灸甲乙經》B《拾四經发挥》C《標幽赋》D《针灸图經》E《针灸资生經》13.六味地黄丸的创制者是(A)。
A钱乙B李杲C严用和D张仲景E朱震亨14.《圣济總录》共收载方剂(B
)首。
A1萬B2萬C3萬D5萬E6萬15.醫學史上最早记载异常胎位转胎术的著作是(E)。
A《經效产宝》B《胎产書》C《妇人大全良方》D《备产济用方》E《拾产论》16.著述《普济本领方》的醫家是(D)。
A韩祗和B朱肱C庞安時D許叔微E成無已17.“草乌散”的记载見于(C)。
A《刘涓子鬼遗方》B《永类钤方》C《世醫得效方》D《外科精要》E《外科精义》18.宋用以收养老疾孤寡的机构是(E)。
A安济坊B养济院C漏泽园D保寿粹和馆E福田院19.研究《伤寒论》開方论先河的醫家是(D
)。
A喻昌B吴崑C朱肱D成無已E庞安時20.南宋名醫严用和的著作是(D
)。
A《圣济總录》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济本领方》D《济生方》E《太平圣惠方》21.《饮膳正要》的作者是(B
)。
A許叔微B忽思慧C成無已D严用和E朱肱22.《伤寒明理论》的著者是(C
)。
A許叔微B胡思慧C成無已D严用和E朱肱23.《卫济宝書》最早记载了“癌”字,是指(A)。
A深部脓肿B惡性肿物C疮D疽E痈24.1076年宋廷于東京開设第壹所官办药局称(A)。
A太醫局熟药所B修和药所C尚药局D醫药和剂局E醫药惠民局文献记载,最早在骨伤治疗实行全身麻醉的醫家是(B
)。
A扁鹊B危亦林C刘涓子D蔺道人E李仲南二、填空題1.宋代三部官修的方書《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圣济總录》;三部官修本草為《開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經》。2.代表宋代本草學最高成就的著作是唐慎微的《經史证类备急本草》。3.宋元時期脉诊學知识发展由博返约的代表作是南宋醫家崔嘉彦的《崔氏脉诀》,南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的特點是以图示脉。4.《鸡峰普济方》,為张锐所撰,是壹部水肿病专著。5.《永类钤方》的作者是元代醫家李仲南,書中记载了最早的手术缝合针是曲针,手术缝合线是丝线或桑皮白线,尚有用于骨折的竹箍箍住法和四夹板固定法。6.《世醫得效方》的作者是元代醫家危亦林,書中记载了牵引复位法是悬吊复位法,及全身麻醉剂草乌散。7.宋代最著名的妇产科著作是《妇人大全良方》,其作者為陈自明,是壹部内容丰富的妇产科专著。8.天圣针灸铜人的铸造者為北宋翰林醫官王惟壹。9.《针灸资生經》的重要成就有倡导同身寸、记载灸法丰富、临床對症配穴、增長诸多穴位。10.宋元之际子午流注针法最早出現于《灵枢》,其代表人物与著作是何若愚及其所著《子午流注针經》。11.宋政府组织编写的方書《圣济總录》收方近2萬首。12.元代杜本所著《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現存第壹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書,書中绘制了36幅伤寒舌象的彩色图谱。13.宋代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標志著法醫學的最高成就。14.宋代陈自明所著《外科精要》標志外科与伤科的分离。15.宋元時期妇产科专著《拾产论》中记载的转胎手法是醫學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16.宋代出現了两部解剖學专著為《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17.《济生方》的作者為南宋醫家严用和;《普济本领方》的作者是南宋醫家許叔微。18.宋代醫學教育出現了風科,辨别了真風(外風)与类風(内風)。19.成無已初次全面注释《伤寒论》的著作為《注解伤寒论》,倡导“以經解經”研究措施,著《伤寒明理论》,開後世方论先河。20.自宋代起,便有儒醫之称,宋代名醫朱肱、許叔微均為進士出身;元代著名醫家朱震亨初為理學家。21.理學的发展,增進了醫學界對五运六气理论的探索,使运气學說在宋代得以盛行。22.宋初设置的翰林醫官院专职醫药行政,從而把醫药行政与醫學教學分立開来。23.宋代设置了多种类型的醫疗、慈善机构。其中福田院用以收养老疾孤寡者,慈幼局重要收养遗弃幼婴,病囚院為犯人提供醫疗待遇。24.宋政府设置的药局,推广了成药,流行了局方。25.宋代醫家苏颂撰著《本草图經》,重在图谱,订伪求实,与《嘉佑本草》互為姊妹之作。26.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為药物鉴别方面的代表作,也重视药理研究,提出了气味新說,指出寒热温凉是药性,酸苦甘辛咸是药味,香臭腥臊是药气。27.金元醫家张元素的本草名著《珍珠囊》,對药物归經學說和脏腑標本用药式的讨论為後世所遵照。後李杲撰《用药法象》、王好古撰《汤液本草》在其基础上又有所增益。28.《证类本草》与《苏沈良方》二書均载有秋石,為世界上提炼“性激素”的最早记载。29.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壹部论述食物营养、饮食卫生和食物疗法的专書。30.南宋陈言《三因极壹病证方论》在张仲景基础上确立了三因致病說。31.宋元之际,脉學研究的壹种明显特點是由博返约,重在掌握脉學的纲要。32.刘昉主编的《幼幼新書》,记载了儿科望诊虎口三关指纹观测法。33.五代時期和凝、和㠓父子编写的《疑狱集》,是我国現存最早的法醫學著作。34.宋代外科學著作《外科精要》,初步树立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指导原则。35.宋代時期,中国与東南亚诸国的海上贸易拾分发达,其中以香料药物為多。36.1076年太醫局成為壹种独立的醫學教育机构,著名的太學升级制度三舍法也被推广到醫學教育中。37.提出“滋其化源,其經自通”的醫家是陈自明,其代表著作有《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38.宋代醫家董汲编著的《脚气治法總要》是壹部较全面研究脚气病的专著。39.宋慈的著作《洗冤集录》是宋代法醫學著作的代表。40.宋代最有名的本草學著作是《证类本草》,著者為唐慎微。41.《本草衍义》提出了药物气味新說,其著者為寇宗奭。三、名詞解释1.儒醫答:宋後来,出現的文人出身的醫家。校正醫書局答:宋政府于公元1057年设置,集中了壹批著名的學者和醫家,有计划地對历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考证、校勘和整顿并陆续刊行,對古醫籍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太醫局熟药所答:1076年,宋政府開设中国醫學史上第壹因此制作和发售成药為主的官办药局“太醫局熟药所”,又名卖药所。它的出現推广了局方,流行了成药,在醫學史上的進步作用和意义值得肯定。4.翰林醫官院答:宋初设置,意在专职醫药行政,包括對軍旅、官衙、學校派出醫官管理醫药事务,從而将醫药行政与醫學教育分開的机构。5.三舍法答:宋政府對學生的壹种管理制度,按照學生的考核成绩分為“上舍”、“内舍”和“外舍”3個等级,且三舍之间可升可降。6.大方脉答:是宋代醫學院的教育科目之壹,相称于目前的内科。7.小方脉答:是宋代醫學院的教育科目之壹,相称于目前的儿科。8.漏泽园答:是宋代的社會福利、慈善机构之壹,是埋葬無名尸体和家贫無葬地者的公共坟場。9.福田院答:是宋代的社會福利、慈善机构之壹,是收养老疾孤寡者的机构。10.《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答:作者南宋醫官許洪等,成書于宋绍兴,為和剂局制剂规范,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壹。11.针灸铜人答:1027年宋翰林醫官王惟壹,奉命主持铸造两具针灸铜人,用于针灸的教學和考试,堪称為形象实物教學法的创举。12.悬吊复位法答:出自《世醫得药方》,是壹种治疗屈曲性骨折的措施。四、简答題和论述題1.简述钱乙的儿科學奉献答:①阐释小儿生理、病理特點以及治疗原则:(1)小儿生理特點: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2)小儿病理特點:易虚易实,易寒易热;(3)小儿治疗原则:以“柔润”為原则,反對“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兼施.②提出儿科五脏辨证大纲。归纳了五脏主证的特點。③体現儿科用药制方特色。善于化裁古方為儿科所用。简述《针灸资生經》的學术成就答:其成就為(1)增补诸多穴位、(2)倡导“同身寸”法、(3)临床對证配穴、(4)记载灸法丰富。简要回答宋代醫學教育较前代有哪些進步答:(1)醫药行政管理方面的進步。与唐代太醫署相比较,宋代在醫药管理机构与制度等方面有了较大改革与進步,例如设置翰林醫官院,目的是加强醫药行政管理。為了推進社會公共卫生的发展,建立了具有醫疗、保健、慈善性质的机构。(2)1076年宋政府開设了中国醫學史上第壹因此制作和发售成药為主的官办药局“太醫局熟药所”,又名卖药所。它的出現推广了局方,流行了成药,在醫學史上的進步作用和意义值得肯定。并制定了有关管理制度,如轮值制度、施药制度、检查制度等。(3)醫學教育的改革。宋代醫學教育与唐代醫學教育相比,在教學管理、考核措施、分科设置、學习年限等方面都在深入完善。如“三舍法”引入到對醫學生的管理,醫學教育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官方醫生与民间醫生在宋元之际醫學发展的進程中皆成就明显。4.简答成無已注释整顿《伤寒论》特點答:①以《内經》《难經》与《伤寒论》自身的条文對原書進行“以經解經”地阐释;②另著《伤寒明理论》初次运用君臣佐使的析方原则對《伤寒论》20首方剂進行解析,開後世方论之先河。5.简述张元素的醫學成就答:(1)发挥脏腑辨证理论:创“脏腑標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探讨药物理论:阐发“气味升降”之理、倡导“药物归經”之论、提出“引經报使”之說;(3)重视脾胃—枳术丸.6.评价《证类本草》的學术成就。答:其成就為:(1)收载药物剧增: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628种;(2)编写体例严谨:對前代本草著作“原文照录”,并采用药下随文附图并附炮制措施;(3)方剂奉献突出:附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条;(4)引用文献丰富:该書卷首“所出經史方書”项记录成果显示,書中引用各类書籍多达247种。7.宋代官修方書有哪些?各有何特色?答:《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仿王焘《外台秘要》体例,每证之前均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冠于首,其後详列处方和多种疗法。書中保留了許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师服务合同模板大全
- 2023-2024学年浙江摄影版(三起)(2020)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变量计数(教学设计)
-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3人体与运动C 教学设计-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3公民意味着什么(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7 生命最宝贵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章第一节《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
-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小区临时停车合同范本
- 应收帐款质押担保合同
- 门诊诊所运行管理制度
- 2025年大模型应用落地白皮书:企业AI转型行动指南
- 体育馆施工图设计合同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JTG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小红帽》绘本故事-课件
- 王淑玲《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分享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XE8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