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去年金陵十三钗_第1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去年金陵十三钗_第2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去年金陵十三钗_第3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去年金陵十三钗_第4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去年金陵十三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条件(1)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3)秦王嬴政积极筹划统一大计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战略统一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以咸阳为都城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郡县制在地方上,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影响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适应全国统一的需要文化措施命李斯等人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经济措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单位)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交通措施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影响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军事措施设郡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筑长城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影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比较项目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不同点推行年代西周时期推行,春秋时期开始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确立、完善于秦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诸侯权力、地位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官位不世袭作用(影响)一定时期内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都加强了统治,为统治阶级服务。(3)当时都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4)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秦始皇评价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暴政表现经济赋税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法律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焚书坑儒”秦二世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加征粮饷,赋役沉重二、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秦的暴政;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爆发公元前209年,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建政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失败原因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三、秦朝的灭亡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楚汉之争双方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结果经过垓下之战,刘邦取得最终胜利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目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内容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三、“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措施汉文帝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景帝即位后,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的年份朝廷还下令免去田租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结果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②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以此为鉴,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启示:“成由俭,败由奢”,汉初统治者政策宽厚、生活节俭,并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一、削弱地方势力削弱地方势力背景汉武帝即位初期,一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措施(推恩)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内容(1)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2)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推恩”:分割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二、加强经济管控加强经济管控农业重视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措施(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对商人征收车船税影响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尊崇儒术尊崇儒术背景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措施(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影响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北击匈奴北击匈奴概况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卫青率军在漠北同匈奴主力决战,取得胜利;霍去病挥师北进,痛击匈奴军队,大获全胜结果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拓展延伸1.秦汉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项目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态度排斥、打击和压制儒家思想尊崇儒家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思想内容秦始皇重视法家韩非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出了“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大一统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影响巩固了统治,但也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共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2.汉代使儒学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原因(1)大一统的要求:汉初“无为而治”思想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统治者急需一种新思想巩固统治;(2)董仲舒的贡献:他把儒家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4)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东汉建立背景西汉后期,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措施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建立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统一刘秀称帝后,用10多年的时间削平群雄,完成统一光武中兴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果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经济发展农业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手工业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中央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外戚和宦官集团竭力搜刮民财,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地方豪强大族势力不断壮大,兼并土地,占有田庄,役使大量农民,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三、黄巾起义背景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徒增多爆发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被称为“黄巾军”结果由于缺乏军事经验,在东汉军队和各地豪强武装的围剿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一、张骞通西域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在位皇帝汉武帝时间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第一次的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的作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二、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基础张骞出使西域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交流物品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路线1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路线2今山东沿岸→朝鲜半岛和日本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东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时间、治所公元前60年,乌垒城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班超出使西域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概况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影响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医学成就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东汉末年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数学成就特点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代表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农学成就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三、司马迁与《史记》《史记》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体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评价司马迁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四、道教和佛教道教太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他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太平道得到广泛传播五斗米道张陵在汉中、巴蜀地区创立特点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为下层民众所信奉佛教产生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