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初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答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生活与语文”系列研究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0分)1.某同学参与“神奇的汉字”研究活动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强(qiáng)大、强(qiǎng)词夺理;中间(jiān)、挑拨离间(jiàn)。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漩(xuàn)涡、寒噤(jin)、推搡(sāng)。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漫不经心”“轻歌曼舞”;“不修边幅”“名副其实”。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震耳欲聋”不要写成“振耳欲聋”,“安营扎寨”不要写成“安营札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B.漩(xuàn)涡——xuán,寒噤(jin)——jìn,推搡(sāng)——sǎng;故选B。2.小语向外地游客推荐郓城的“水浒好汉城”,下面是她未修改的介绍词,其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在“水浒之乡”郓城县,坐落着一片典雅、庄重的仿古建筑群,大门上面挂着的“水浒好汉城”的牌匾历历在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它像一位老者,静静地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A.坐落 B.历历在目 C.纷至沓来 D.络绎不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A.坐落: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句中用于形容仿古建筑群安置在郓城县内,使用正确;B.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句中用于形容大门上面挂着的“水浒好汉城”的牌匾十分醒目,对象使用错误;C.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句中用于形容各地游客连续不断地来到郓城,使用正确;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句中用于形容人群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使用正确。故选B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小语学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日活动,她的同学们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她摘录了下面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B.“天宫课堂”激发了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C.今天校园里到处都是读书声,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书中汲取营养,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语序不当,“理解”和“阅读”应调换位置;B.成分残缺,句末加“的兴趣”;C.搭配不当,“汇成”与“歌声”搭配不当,把“歌声”改成“歌曲”;故选D。4.小语摘抄的一段文字,请为这段话序号处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①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②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③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④老伙计⑤。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散布着一些农具”和后文“镰刀”“犁铧”“畚箕”的列举可知,该处是提示下文,故应使用冒号;②处,前文对“一些农具”的列举不止“镰刀”“犁铧”“畚箕”三种,后文是对列举的省略,故该处应使用省略号;③处,上句已经陈述完了“乡亲们”对农具“抱有”的“朴素的情感”,意思完整,下文陈述内容是另外的内容,故该处应使用句号;④处,“老伙计”是对农具的特定称谓,故应使用双引号。故选B。5.小语搜集了一些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作者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B.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C.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发表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中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D.小雅是个有礼貌的学生,她请老师修改作文说“斧正”,请同学帮忙说“劳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作者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表述不正确。作者庄子,名周,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故选A。(二)名著阅读(6分)6.完成下面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道:“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联系名著内容,请简要写出他经历过的其中三次死里逃生的事。(2)“走上写作道路”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转折点。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概括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答案】(1)①在与波兰白军战斗中保尔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重伤。③繁重紧张的工作击倒了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在修铁路时,患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2)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无法再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和建设,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拿起笔,重新回到革命工作的队伍中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有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肺炎。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战争没能动摇保尔的意志,却损害了他的身体:由于伤病和工作压力,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差,甚至逐渐丧失工作能力。他的大腿伤情越来越严重,视力越来越差,最后,保尔甚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在病床上度过余生。因为保尔无法再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和建设,他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7.在“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有位同学准备参加“以和为贵”系列活动之一的演讲比赛,为了印证“和而不同”,他在演讲词中列出了下列语句,其中不适合的一句是()A.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活动主题的理解,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以和为贵,是一种尊重,是允许对方拥有不同观点的权利;以和为贵,________,_________;以和为贵,是一种成长,是帮助彼此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3)“中国人讲究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有人说:“在人际交往中,不管对方做什么说什么,你只需要附和他,就是“和”的一种表现”,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50字以内)【答案】(1)C(2)①.示例:是一种善良②.是理解他人难以言说苦衷的悲悯(3)不赞同,理由:“君子和而不同”,赞美与否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盲目赞美,反而不利于大家达成致意见,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事物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和语句的理解。题干中,“和而不同”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A.“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大意是说,多种颜色交相辉映,在互相映衬下更加彰显;各种声音一起合奏,在彼此交响中达到平衡与和谐。可以印证“和而不同”;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史书《三国志》,意指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各种不同的调料合到了一起,比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好。可以印证“和而不同”;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与“和而不同”不一致;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可以印证“和而不同”;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补写此句,要求通读句段掌握中心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思考。根据前后句可知,补写的句子要用具体的词语阐释“和”的内涵,并运用“是一种……,是……”的句式,写出对“以和为贵”的理解。示例:以和为贵,是一种接纳,是包容彼此差异的气度;以和为贵,是一种力量,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利器。【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对于题目中的观点应持反对的态度。可围绕着“随声附和是没有主见,是一种表面的和谐,不利于正确的统一思想的形成与事业的进步”来表述即可。示例:不赞同。理由:一味附和他人并不是真正的“和”。对方的意见正确可以附和。对方的意见不正确,就要坚持自己的观点。8.诗文默写。憧憬美好,反思现实,是经典诗文中的永恒主题。“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送友人》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对友人的难舍难分;“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既有准确传神的写景,又表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所写的梅花,正是诗人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既是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也是对原始共产社会的理想化和乌托邦似的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卖炭翁凄惨的处境和矛盾心理令人深思:“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北冥有鱼》)庄子奇妙的想象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答案】①.落日故人情②.禅房花木深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天下为公⑤.可怜身上衣正单⑥.心忧炭贱愿天寒⑦.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禅、碾、抟、扶、摇”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古诗文阅读(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本诗通过“群童抱茅”和“___________”的铺叙,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基础。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感受到一位___________的诗人形象。10.小语同学在朗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时,重读了“俱”字,同学们都觉得这样读很妙。请分析其妙处。【答案】9.①.遭受夜雨②.忧国忧民10.一个“俱”字是“全、都”的意思。重读“俱”字,声音洪亮,有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能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第一空,结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可知,诗人遭受着破旧不堪的居住环境,屋顶漏雨,屋内没有一处是干燥的地方,据此可得:遭受夜雨。第二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能开颜欢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推已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炼字。“俱”意为全、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给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遮风避雨,使他们能喜笑颜开地住在里面”。重读“俱”,强调庇护的是天下所有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即使只有自己的房子在风雨中也愿意,突出强调了杜甫为天下士人而牺牲自我、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二)文言文阅读(11分)阅读回答问题。文段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篇》)文段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选自《礼记•大学篇》)①有定:确定志向。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虽有至道/止于至善B.教然后知困/困兽犹斗C.虑而后能得/深思熟虑D.静而后能安/静以修身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故曰:教学相长也。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断句是对的。C.《礼记》中提及的“大学之道”,“大道之行”都是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具体实践。D.两文都论述了与学习相关的道理,文段一强调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文段二则提到知道至善的的境界后就要确定志向,进而心无杂念地学习。14.请结合“学习金字塔”的图例谈谈为什么“学学半”是一种主动且高效的学习。【答案】11.B12.①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②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13.C14.“学学半”的意思是: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根据“学习金字塔”的图例可知,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学习之后的知识留存率达到了90%,可见这种学习方式是主动且高效的。【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A.相同,都是“极”的意思;B.不同,困惑/陷入困境;C.相同,都是“考虑”的意思;D.相同,都是“宁静”的意思;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故,所以;长,促进。②重点词:本,根本;末,枝末。【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C.有误,“大学之道”“大道之行”都是儒家思想的最高理想,在当时社会中是无法做到的;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学学半”的意思是: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从“学习金字塔”的图例中可以看出,“教授给别人”即“学学半”的学习方法,属于主动学习,就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75%至90%,在各种方法中是最高的,可见“学学半”是一种主动且高效的学习。【点睛】参考译文:文段一: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文段二: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三)(11分)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材料二】“亲爱的同志们!”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激动。“朋友们,我终于又回到你们这儿,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来了。我回到这里,感到非常幸福。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老朋友。我在奥库涅夫那里看了一些材料,了解到我们索洛缅卡的共青团组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同志,铁路工厂和机务段里没人再去干打火机这种私活了。大家还从废车堆里把报废的机车拖出来进行大修。这就表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我们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活在世界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们说,在这样的时候,难道我能去死吗?”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眼炯炯发光。(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材料三】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雨果各位先生:①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②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名列前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佼佼者。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③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注],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④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⑤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⑥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有删改)【注】一部书:指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91部小说。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15.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演讲者演讲目的演讲风格闻一多悼念李公朴(1)_________(2)___回到战斗岗位表心声(3)__________雨果(4)______崇敬悲壮16.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1)【材料一】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从动作和表情的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2)【材料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饱满”为何要重读?)17.读了三则材料,请说说你对生死观的理解。【答案】15.①.慷慨激昂②.保尔·柯察金③.幸福激动(恳切激动)④.悼念巴尔扎克16.(1)读这一句应该握紧拳头,向上挥动。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慷慨激昂。(2)重读“饱满”能突出巴尔扎克的创作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17.示例:在民主斗争时代,为了正义追求真理,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和平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珍惜生命,无私奉献;如果生前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死亡不是终点,他会活在人的心中,生命获得永恒。【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演讲词。第一空:结合【材料一】“正义是杀不完的”“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知,闻一多的讲演充满激情,斗志昂扬,据此概括演讲风格为“慷慨激昂”;第二空:结合【材料二】“我回到这里,感到非常幸福。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老朋友。我在奥库涅夫那里看了一些材料,了解到我们索洛缅卡的共青团组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同志,铁路工厂和机务段里没人再去干打火机这种私活了”可知,这是保尔重新回到战斗岗位的演讲,据此概括演讲人物是“保尔(保尔·柯察金)”;第三空:结合【材料二】“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激动”“我回到这里,感到非常幸福”“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老朋友。我在奥库涅夫那里看了一些材料,了解到我们索洛缅卡的共青团组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同志,铁路工厂和机务段里没人再去干打火机这种私活了”可知,保尔演讲时内心激动,感到非常幸福,他演讲时的言辞极为恳切;据此概括演讲风格为“激动恳切(激动幸福)(热情洋溢)”;第四空:结合【材料三】第①段“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第②段“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可知,雨果带着崇敬悲壮的心情发表了哀悼巴尔扎克之死的演讲,据此概括演讲目的为“哀悼(悼念)巴尔扎克”。【16题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朗读技巧。(1)“演讲技巧”注重公众演讲演,通过演讲者声音的变化、表情的演绎和手势的运用,让演讲的内容得到完美的展示,从而感染观众、达到演讲的效果。要求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从表情和动作的角度设计这句话的演讲技巧。划线句“说到这里,他的两眼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眼神、脸部表情方面表现出保尔回到战斗岗位的激动。故我们在朗读时,可从表情、神态、动作、语调等方面进行设计。“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一句表明了作者战胜邪恶,争取正义的决心之坚定,因此,朗读这一句时,我们可在动作上,握紧拳头,向上挥动,以示决心;表情上,应严肃,目光应向前方,保持坚定;语调上,要慷慨激昂,语调上扬。(2)在演讲中,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对所讲内容的印象,显示演讲的感人力量,就必须在演讲中重读某些词句.通过重读,使演讲听起来音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从而收到良好的演讲效果。结合“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可知,“饱满”的意思是“充足、饱足、丰满”;结合【材料三】第②段“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可知,“饱满”在句中的意思是用于形容巴尔扎克的创作,突出巴尔扎克的创作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表达出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因此,朗读时要重读“饱满”。【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与阅读看法。需要我们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可结合李公朴、保尔、巴尔扎克等对生死的表现谈看法。结合【材料一】“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知,作者为了民主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这告诉我们,在民主斗争时代,为了正义追求真理,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生命;结合【材料二】“我回到这里,感到非常幸福”“我们索洛缅卡的共青团组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同志,铁路工厂和机务段里没人再去干打火机这种私活了。大家还从废车堆里把报废的机车拖出来进行大修”“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眼炯炯发光”可知,保尔和战友们不惧困苦,无私地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告诉我们,在和平(建设发展)时期,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珍惜生命,创造价值,无私奉献;结合【材料三】第①段“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第②段“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第⑤段“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第⑥段“在他进入坟墓的这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可知,巴尔扎克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名字将长留,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因为他创造了比岁月还多的作品,这告诉我们,如果生前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死亡不是终点,他会活在人的心中,生命获得永恒。(四)(13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德天瀑布记赵丽宏①无风,无雨,无雾。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不远处的归春河,是中越边境的界河,河道曲折,蜿蜒而下,河水澄澈如水晶,温润如碧玉,在我的视野中缓缓滑动。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②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山谷中的林涛喧腾,夹杂着风雨哗然而至。随着这奇异的声响不断变大,心中的疑惑也如云雾旋绕。被树荫隔断的远山中,分明正奔腾着万马千军,天地间回荡着马蹄声和金戈的撞击声,交织着号角的呜咽和人马的嘶喊……③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河道尽头,群山壁立,瀑布自天而降,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瀑布看上去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宽阔的流水从绿树丛生的山顶跌落,在腰间受阻,又分成几叠飞泻而下,从远处看,瀑布形成的过程似乎优美徐缓,流水以柔曼的姿态舒展在天地间,仿佛是一列宽银幕,正放映着一幕浪漫的流水交响曲。然而听它们的轰鸣,便可想见,那流水是怎样的一种规模和气势。④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一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前的德天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流水奔泻的情状惊心动魄,不再徐缓,使我想起唐人的诗句:“涛似连山喷雪来”“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这样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一亿年?一万年?还是千百年?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⑤随友人坐上竹筏,长篙在河滩上轻轻一点,筏子便稳稳地滑到河中心。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水底的岩石,水浅处筏底不时触到石滩,深处则墨绿一片,深不可测。撑竹筏的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个子船工,不说话,只是盯着水面,灵巧地将手中的竹篱左右点拨,撑着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是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惟恐被急流颠覆。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彩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飞泻的瀑布劈头盖脸打来,溅起漫天飞雪,而那异兽犟头倔脑,毫不退缩。异兽,永远也无法登临山巅,而瀑布,大概也无法将它赶走。⑥“看,彩虹!”⑦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蒙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浑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⑧瀑布下的水流汹涌激荡,筏子再也无法向前,只能原路折返,回到岸上。从瀑布北侧的小路拾级上山,来到瀑布背后的山顶。轰鸣的水声仍在耳畔回旋,眼前的景象却已经迥然不同,但见一片明澈如镜的平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衬托着起伏逶迤的远山,湖中小岛遍布,花木葳蕤,彩色的鸟雀从平静的水面上掠过,清可见底的水中,鱼群来往穿梭。谁能想到,惊天动地的大瀑布离这世外桃源般的静水,只有几十米。⑨我坐竹筏在归春河上观瀑时,河对岸也有越南人三五成群前来,两国游人隔河挥手致意,互相能看到对方脸上友好的笑意。将两国游人吸引至此的,是跨越国界的大瀑布。此刻,站在国界上,无拘无束地观赏大自然的奇妙馈赠,倾听这震撼天地的动人天籁,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感叹:和平,是多么珍贵多么美好。在和平的岁月里,自然之美,才成了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有改动)18.文章以作者游德天瀑布的行踪为主线,描绘了游览德天瀑布时的所见所闻。通读全文,完成表格。立足点观察角度景物特点河畔小路远眺瀑布:①_____②________瀑布:滔滔滚滚,轰然而下③_____平视岩石:色彩斑驳,形状怪诞仰视虹桥:④_____瀑背山顶⑤_______平湖:明澈如镜,世外桃源19.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分析。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20.作者不仅记述了所见景象,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结合语境,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在和平的岁月里,自然之美,才成了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21.《壶口瀑布》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写了“脚下的石”;《德天瀑布记》中作者在写了德天瀑布后,写了“越南的游客”。有人说“脚下的石”“越南的游客”在两篇文章结尾起到了相同的作用。请结合两篇文章具体分析。【答案】18.①.洋洋洒洒,层层叠叠②.近观③.河中竹筏④.光彩斑斓,浑然不动⑤.俯瞰19.①语言生动形象。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德天瀑布的气势之盛,不可阻挡。②用词准确传神。“泻入”“翻卷”“飞溅”“盘旋”“涌入”“游淌”等动词准确传神,富有表现力。③语言节奏明快。运用叠词“一簇簇”“一缕缕”“气势汹汹”“匆匆”“缓缓”,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20.①德天瀑布是跨越中国与越南两国国界的大瀑布,越南游客和中国游客隔河挥手致意,说明两国关系和平友好。②只有在和平年代,人们才有对美好事物的一致追求,突出了和平的美好和珍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和平生活的珍视。21.《壶口瀑布》和《德天瀑布记》这两篇文章在结尾分别写“脚下的石”“越南的游客”,相同点是为了引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壶口瀑布》的结尾,作者对“脚下的石”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出中华民族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在《德天瀑布记》的结尾,作者写越南游客是为了突出和平的珍贵、美好。【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筛选信息。第一空:结合第③段“河道尽头,群山壁立,瀑布自天而降,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瀑布看上去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宽阔的流水从绿树丛生的山顶跌落,在腰间受阻,又分成几叠飞泻而下,从远处看,瀑布形成的过程似乎优美徐缓,流水以柔曼的姿态舒展在天地间,仿佛是一列宽银幕,正放映着一幕浪漫的流水交响曲”可知,从远处看,河道尽头的瀑布看上去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形成过程优美徐缓;据此可概括景物特点为“洋洋洒洒,层层叠叠”;第二空:结合第④段“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一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前的德天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流水奔泻的情状惊心动魄,不再徐缓”可知,“我”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走近大瀑布,看见德天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据此概括观察角度为“近观”;第三空:结合第⑤段“随友人坐上竹筏,长篙在河滩上轻轻一点,筏子便稳稳地滑到河中心。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水底的岩石,水浅处筏底不时触到石滩,深处则墨绿一片,深不可测”“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彩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飞泻的瀑布劈头盖脸打来,溅起漫天飞雪,而那异兽犟头倔脑,毫不退缩”可知,“我”随友人坐上竹筏在河中滑行,看见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彩斑驳,形状怪诞;据此概括立足点为“河中竹筏”;第四空:结合第⑦段“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蒙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浑然不动”可知,坐在筏子上的人抬头看见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七彩虹桥,虹桥光彩斑斓却在空中浑然不动;据此概括景物特点为“光彩斑斓,浑然不动”;第五空:结合第⑧段“从瀑布北侧的小路拾级上山,来到瀑布背后的山顶。轰鸣的水声仍在耳畔回旋,眼前的景象却已经迥然不同,但见一片明澈如镜的平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衬托着起伏逶迤的远山,湖中小岛遍布,花木葳蕤,彩色的鸟雀从平静的水面上掠过,清可见底的水中,鱼群来往穿”可知,“我”来到瀑布背后的山顶,向下看见平湖明澈如镜,犹如世外桃源;据此概括观察角度为“俯瞰”。【1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第④段画线句“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分析,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结合“落脚之地”“循规蹈矩”等词语可知,画线句赋予瀑布以人的行为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结合“雪浪”“气势汹汹”等词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德天瀑布的气势之盛,不可阻挡的特征;可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画线句运用“泻入”“翻卷”“飞溅”“盘旋”“涌入”“游淌”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表现出了瀑布顺势而下,写出了翻涌飞溅的水量之大,气势磅礴的特点,将瀑布的活力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可以从修饰词语的运用方面分析,画线句运用“一簇簇”“一缕缕”“气势汹汹”“匆匆”“缓缓”等进行修饰,它们均是叠词,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表现力强,富有画面感。【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段。结合第⑨段“两国游人隔河挥手致意,互相能看到对方脸上友好的笑意”可知,这句话表现出两个国家的游客相互尊重,两国和平友好的状态,这就是句子中提到的“和平的岁月”;结合第⑨段“将两国游人吸引至此的,是跨越国界的大瀑布”可知,瀑布的盛大和壮观,吸引着两国游客,这就是大自然的伟大,这就是句子中提到的“自然之美”;结合第⑨段“此刻,站在国界上,无拘无束地观赏大自然的奇妙馈赠,倾听这震撼天地的动人天籁,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感叹:和平,是多么珍贵多么美好”可知,不论是中国游客,还是越南游客,纷纷到此参观,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叹,而震撼。这不仅源于大自然的馈赠,还源于和平时代带来的岁月静好,让人们可以恣意欣赏这里的美景。所以文章最后一句话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珍爱。【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壶口瀑布》的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了“脚下的石”,其原因是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面描写河水受到阻遏挤压时各自流淌所带来的片面印象,将文章的境界提升一层,也为后面写黄河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而“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不仅在写黄河的个性,更是在写中华民族的个性,这是一个“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民族;结合第⑨段可知,本文写“越南的游客”及自己所想,自然地引出了“在和平的岁月里,自然之美,才成了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这句话,突出和平的珍贵美好。“脚下的石”“越南的游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