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其影响因素分析袁壮兵2012-7-2510:32:49来源:《城市规划》2011年09期内容摘要: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中国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和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共经历了六个阶段。结合对不同阶段的历史大事件分析,阐述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特点与其影响因素。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大事件澳门作者简介:袁壮兵(1977-),男,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注册城市规划师。澳门经过450多年的发展演变,由一个中国南方的传统渔村演变成为世界遗产城市,并向世界旅游休闲城市转变,堪称中国城市史甚至世界城市史上的一朵奇葩。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与氹岛、路环岛的狭小地区。从南宋开始,澳门一直属广东香山县管辖。澳门半岛三面环海,从东北斜向西南,东部有东望洋山、望厦山,西部有西望洋山,西北部有青洲山,这些山的高度都只在30至90米之间。澳门属暖温带气候,受季候风影响较大,这是开展远洋贸易借助信风航行的重要条件。氹仔主要由大潭山和小潭山组成,路环由叠石塘山和九澳山组成。1840年,澳门总面积约10.28平方公里,澳门半岛仅2.78平方公里。16世纪中叶至鸦片战争前,澳门的主要历史大事件和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澳门半岛,澳门半岛是这段时间的主要研究范围。鸦片战争之后,澳葡当局占领氹仔、路环两个离岛,研究范围扩展至包括两个离岛的澳门全境。一、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划分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史阶段划分的标准,以澳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为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1557年以前)。葡萄牙人定居澳门之前,澳门主要有望厦村和妈阁村两个村落,主要从事渔业、海洋贸易业和农业,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渔村。第二阶段——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1557年澳门正式开通商埠,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成为建设澳门的一支重要力量。葡萄牙人集中居住于澳门半岛中西部,开始按照西方城建经验建设澳门葡人聚居区,形成澳门天主教之城的雏形和基本格局。第三阶段——租借发展,城市稳步发展期(1586-1840年)。1586年葡印总督批准澳门享有城市自治权。葡人城区处于中国政府统治下,向中国政府缴纳土地租金和贸易关税,葡人城区内部基本处于葡人独立自治状态。葡萄牙人为抵御竞争强敌,开始修建完整的城墙、炮台等城防体系,华人城区和葡人城区有了明确的边界,澳门半岛呈现“双核三区”的城市空间格局。第四阶段——殖民开发,城市突破扩张期(1840-1974年)。鸦片战争后,澳葡当局逐步取得对澳门全境的殖民统治。原有城墙逐渐被拆毁,葡人社会突破城墙范围向外扩张,华葡城区走向融合。澳门开启大规模填海发展时代,城市各功能区日渐完善,澳门城市向近代城市演进。第五阶段——自治过渡,城市平稳发展期(1974-1999年)。1974年葡萄牙新政府宣布实施非殖民地政策,澳门政权逐步向澳人自治过渡。这段时期澳门城市建设重点在填海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内、对外交通联系。第六阶段——澳门回归。城市高速建设期(1999年至今)。澳门回归中国,实现“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由于实行一系列开放政策,澳门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呈现出大规模、大体量。高速度态势,重点集中在路氹城填海区,澳门半岛、离岛呈现双城格局的空间形态二、自在发展,中国传统渔村时代(公元1557年前)1152年,南宋拆东莞县,划南海、新会、番禺三县的滨海地带设立香山县,将澳门划归香山县管辖。自南宋时期开始,澳门逐渐有人定居,澳门早期的居民聚居在半岛望厦山脚一带,依托西江冲积形成的望厦平原。主要从事农耕种植业,同时发展渔业、航海贸易业,形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547年明朝政府在澳门望厦设置澳门第一个行政性机构——望厦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澳门半岛南部的妈阁庙附近很久以前就一直是中国大陆渔民进行航海贸易的中转站和交易点。妈阁村民最早是来自福建的渔民。随着渔民和商人的增多,逐渐形成妈阁村。1488年,当地居民依据自己的信仰建立了航海保护神——妈阁庙,这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座标志性建筑。妈阁村的布局围绕妈阁庙进行。澳门半岛除望厦、妈阁两个村落外,在沙梨头一带还散居着一些住户。在这一时期,澳门半岛的发展并未受到强大的外力所左右,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发展着。这些落里基本上是简陋的民居围绕着祠堂或庙宇,随形就势自由地分布,形成早期村落布局。当时的澳门半岛与中国南部其他沿海地区的村落并无不同,呈现出中国传统渔村形态(图1)。三、澳门开埠,城市建设探寻期(1557——1586年)(一)历史概况与演变影响因素葡萄牙是第一个在东方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站的欧洲国家。16世纪初,葡萄牙人占领印度果阿和马来半岛的马六甲,逐步打开东方航线。葡萄牙人从1543年起开始定期航行日本,成为中日贸易的中间商和运输者。海洋贸易的大发展促使葡萄牙人迫切需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州港附近定居和建立货站。葡萄牙人选择澳门作为定居点,正是因为澳门距离广州港近,有能躲避台风的优良港口,同时又处于远东贸易的主要航线上,便于开展海上贸易。葡萄牙人于1553年因晾晒货物而首次踏上澳门,广州港从1555年起定期对葡萄牙人开放,每年一次,贸易点由浪白澳迁到澳门,从而使得澳门成为中葡贸易的主要中心。1557年,葡萄牙人获得明朝政府批准定居澳门,开始在澳门建造永久性房屋。澳门海洋贸易形式由过去一年一度的船上交易转变为一年四季皆可进行的岸上陆地交易,极大促进了海洋贸易发展,澳门陆地城市雏形开始出现与形成。因而1557年通常被视为澳门正式开通商埠。葡萄牙人参与建设澳门的开始时间。海洋贸易的繁荣,引来大量的葡萄牙商人在此聚集,葡萄牙人信奉的天主教也在澳门广泛传播。1575年,教皇敕书设立澳门教区,管理中国,日本和越南的传教事务,澳门成为天主教远东传播中心。宗教力量的壮大,为澳门建立天主教之城奠定了基础。1586年,葡印总督授予澳门享有葡萄牙埃武腊市同等的特权,自由、荣誉和优先权,并赐名“中国天主圣名之城”,澳门葡人享有在澳门的城市自治权。(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1557年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定居后,开始大兴土木。在选择最初的定居点上,葡萄牙人主要考虑商业。军事、宗教等选址因素。葡萄牙人最初抵达登陆澳门半岛在白鸽巢公园附近。这一带临近港口,有地形地势之利,便于避风,易守难攻。同时这里与望厦村,妈阁村距离相近,方便与从事海上贸易的妈阁村进行贸易交换,也方便从望厦村得到来自大陆内地产品。澳门的第一座主教堂圣安东尼教堂和最早商业街营地大街都出现在这一带附近。宗教在葡人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葡萄牙人定居区首先建立起来的公共建筑物便是教堂,教堂前面开辟前地(广场),然后住宅区围绕教堂周围布局,形成相应的堂区。澳门的圣安东尼堂区。望德堂区、风顺堂区就是这一时期葡萄牙人的三大堂区。葡人城区按照葡萄牙人建城传统,以主要街道“直街”连接这些堂区,形成城区骨架。“直街”以沙栏仔街为起点,连接圣安东尼堂,通过花王堂街、大三巴街连接大三巴,然后通过大堂巷连接大堂,转折之后连接大堂街,并继续通过龙嵩街。风顺堂街向圣老楞佐堂方向发展,这条街成为“直街”的主干。这条“直街”连接了圣安东尼堂。大三巴、大堂、圣奥斯定堂、圣老楞佐堂、玫瑰堂等澳门最主要几座教堂与其前地,尽管这些教堂不在同一时期建成,但其选址与这条“直街”密切相关。“直街”两侧有鱼骨式的辅街向两边延伸,逐渐形成澳门城市的街道网(巴拉舒,1998)。在“直街”中部附近有营地大街,议事厅前地等重要街道和前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地区的中心性(图2)。葡人城区通过“直街”把教堂、前地、堂区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连接起来,这正是葡萄牙城市的特点,也带有明显的中世纪城市的印记。尽管最初的结构相对松散,但已经初具葡萄牙特点城市雏型,也即是天主教之城的雏型(图3)。澳门城市最开始的建设应个分简单。雷戈称,澳门是“起初搭草棚,后起造土坯房”。大概在1586年前后,初步形成城市的规模。正如雷戈所言:“30年后不知不觉俨然成了城市般的聚落。”(严忠明,2006)1574年,中国当局在澳门半岛北部莲花茎设立关闸,形成澳门半岛与内地的边界。居住在妈阁村、望厦村,沙犁头一带华人居民增多,形成新的村落、华人聚居区呈现渔村、港口、农宅和寺庙等传统中式建筑群落。四、租借开发,城市稳步发展期(1586-1840年)(一)历史概况与演变影响因素16世纪中至17世纪中,葡萄牙人逐渐在东非到日本的广阔领域建立起海上强大势力范围。葡萄牙与中国、日本、印度开展贸易往来,大大推动了澳门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繁荣,也迎来了澳门城市建设的稳步发展期。17世纪中,由于荷兰和英国的竞争,葡萄牙逐渐失去了海上霸权。1639年,日本实行“锁国政策”,葡萄牙失去对日贸易,1640年,葡萄牙新国王上任,导致澳门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的贸易中断。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中断了澳门一马六甲一果阿的贸易航线,澳门经济利益受到消弱。1685年,清政府开放四处口岸对外通商,澳门作为中国唯一的外贸港口的优势逐渐消失,进一步打击了澳门的经济。加上18世纪,澳门宗教组织出现危机,宗教建筑建设大为减少,澳门城市建设在这段时间有所放缓。1757年,清政府关闭三处海关,独留粤海关,广州又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而澳门变成与广州贸易的基地,成为各国往来商人的居留休闲地,18世纪末,澳门葡商开始走私鸦片,澳门经济又有了新的起色,城市建设开始恢复。至19世纪中,葡人城区开始变得拥挤不堪。这一段时期,澳门葡人一直从中国政府租、用城建用地,并上缴贸易关税,处于中国政府统治之下。但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以与华葡文化的差异,葡人社会一直聚居于相对独立的城区,较少与华人社会杂处,葡人社会内部采取自治的方式,形成一个独立“王国”。澳门华人社会和葡人社会在空间上处于分治的状态。(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澳门迎来一个建设高潮。随着人口的增加,建城范围大肆扩张,同时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墙和炮台,加强城防。17世纪初,葡萄牙人为抵御荷兰人入侵澳门,多次修筑城墙与炮台。1632年前后,澳门形成完整的城墙和炮台城防体系。城墙以内是葡人聚居区,城墙以外是华人聚居区,葡人社会与华人社会有了明确的界线。依据1632年的澳门地图(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城墙的范围:城墙西起海边至沙犁头,向南至大三巴,在大三巴东高地上建规模最大的大三巴炮台,城墙继续向东到山顶,建仁伯爵炮台;城墙从仁伯爵炮台又南折沿海滨至嘉思栏,继续向南至西望洋炮台。烧灰炉炮台,最后至妈阁炮台。东望洋北部海滨建一段城垣。各要塞位置共建有8座炮台。完整的城墙和要塞炮台使澳门城成为一座在军事上防范甚为严密的城堡(汤开建,1998)。这一段时期,城墙内的葡人城区最主要的教堂建筑均已建成,并建成医院、学校、工场等大量的公共建筑,以“直街”为骨架的城市结构变得更为紧密与完善。葡人城墙西侧外的区域,最初为港口,后经多年海滩淤积,以与华人的不断改造,逐步形成了华人居住的城区。这里的街道布局基本延续华人传统,街区呈规则长方形,有狭窄的街道隔开,各街道相互平行发展,街道由城墙延伸到港口,街道两侧建筑布局紧凑,房屋多为两层,下层做商店或作坊,上层居住。从街巷布局,建筑遗存以与街道名称来分析,这一区域基本上以从事商业贸易的华人为主。葡人城墙外有7个华人村庄,其中两个是渔村,分别是位于半岛边缘的妈阁和马交石,另外5个位于北部城墙和望厦之间。华人村民以从事农业、渔业为主。这些村庄保持中国传统建筑区貌,院落布局有序,与周围地形环境形成协调关系。这段时期澳门半岛城市空间可以概括为“两核三区”(图5)。“两核”即以议事会为中心的葡人政治中心和以望厦村为中心的华人政治牛心。“三区”分别为:城墙内完整的葡人城区,葡人以发展国际海洋贸易为主;从北城墙外至关闸的华人村庄区,村内华人以农业、渔业为主;西城墙外至内港的华人城区,区内华人以商业贸易为主。这三个区以城墙、自然山体水体为界,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从经济功能上这三个区又相互依存,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关系。五、殖民开发,城市突破扩张期(1840——1974年)(一)历史概况与演变影响因素鸦片战争以后,澳葡政府利用清政府战败赢弱之机,加紧改变澳门的政治架构,在澳门进行殖民扩张。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并成为自由港,香港依托深水良港崛起,成为远东贸易中心。澳门贸易优势丧失,陷入附属地位,因此也结束了澳门长达三个世纪作为西方与中国之间唯一的贸易转口站的历史。1846年,亚马留出任澳葡政府总督,在澳门执行扩张政策。他先后封闭在澳门的海关行台,拆毁香山县丞衙署,出兵闯入望厦村,越界在墙外屯兵筑炮台,制造了1849年驱赶中国在澳官员事件。此后澳葡当局成为澳门事实上的统治者,不再向清政府缴纳地租和税赋,反而向在澳华人开征税赋。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签署,葡萄牙取得“永驻管理澳门”特权,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由于经济上与香港竞争失利,澳门开始在贩卖人口、鸦片贸易、博彩业上寻求发展,一些现代工业也开始形成,澳门经济开始转型,这引起城市新功能区的聚集形成,促进了澳门向近代城市演进。澳葡当局在中国对内对外政策中,一直保持中立,因此澳门城市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伤害,澳门的城市建设得以延续。(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1863年,葡萄牙人将澳门北部围墙拆除,向北扩张,华葡社会分治界线被打破。澳葡当局于1851年和1864年分别强占氹仔岛和路环岛,19世纪80年代占据城墙以北、关闸以南的所有华人村庄,葡萄牙人最终占据了澳门全部属地。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是澳门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一个时期。香港的迅速崛起,给澳门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澳门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在填海造地、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区建设等方面。葡萄牙人首先沿大炮台与望厦之间的联系通道两侧开始发展,逐渐形成塔石区。葡萄牙人占据原葡人城区与关闸以南中国村落之间的农田,将此区改造为城市建设用地,修筑了较规则的棋盘式道路格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澳葡当局开始计划围绕新海港设施而作新的填海工程,沿十月初五街外侧填海,拉直了海岸线,形成了新的内港。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港口通航条件,改善交通条件和治理环境,建立与内地的通航联系,以期与香港形成竞争。1912年以后,澳门填海规模明显扩大,主要用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这与当时澳门人口的激增密切相关。1919-1924年,半岛西北侧的台山、青洲大马路两侧、逸园跑狗场以与筷子基填海形成。20世纪20、30年代,澳门制定了外港填海和南湾填海计划,但因经济与工程因素而未迅速落实。到1960年代,澳门经济因博彩业和旅游业而快速发展,这两项填海工程才得以实现。氹仔的大氹岛和小氹岛之间水面被逐渐填平,澳门多岛格局受到削弱(图6)。澳门城墙拆除后,由华人社会与葡人社会开始融合。澳门经济由过去的港口商贸业开始转型,博彩旅游、加工制造、建筑地产和金融服务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澳门城市空间由过去封闭结构演变为开放结构,基本形成了金融区、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城市格局。新马路东部集中出现金融机构,形成金融区,新马路中部和西部形成商业区;下环街与河旁新街之间,连胜街、石街与惠爱街之间,是手工工厂和行业集中的区域;半岛北部则是华人居住区和工业区,氹仔和路环也得到一定发展,但仍以郊区农村为主。六、自治过渡,城市平稳发展期(1974-1999年)(一)历史概况与演变影响因素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胜利后,葡萄牙新政府宣布实施非殖民地政策。1976年葡萄牙颁布《澳门组织章程》,承认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并赋予澳门地区自治权。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中葡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自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一时期,澳门由葡萄牙人管治开始向澳人自治过渡,城市建设走向平稳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澳门经济发展良好,形成博彩旅游。出口加工、建筑地产,金融服务等四大经济支柱。博彩旅游业强劲发展,超过出口加工业成为澳门第一大产业。(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在这一过渡时期,澳门取得了广泛的立法自治,城市建设上注重构建规划行政体系、规范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以与相关立法工作。从1975年澳门成立城市规划办公室,统筹都市化工作,到1989年土地工务运输司架构形成,澳门构建了规划建设行政体系,并逐步形成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另外,澳门在这一时期还完成了《澳门土地法》、《都市建筑总章程》、《文物保护法令》、《澳门地区指导性规划》等相关法例。澳门在城市建设上重点加强了填海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1974年后,半岛在新口岸、外港区、黑沙环、筷子基等继续填海拓展城市范围。新口岸地区和港澳码头填海完成后开始大规模建设,新口岸地区形成方格网式的道路和高层大体量建筑,形成了和老城区完全不同的城市风貌。1990年代后,在南湾与西湾之间进行了南湾整治工程,使南湾与西湾变成为内湖。氹仔、路环两个离岛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填海工程。氹仔东北部填海形成北安工业区,路环的东北部填海形成了九澳工业码头区,路环西北填海形成了联生工业区和旅游度假地区(图7)。1974年澳门建成嘉乐庇大桥,成为第一座连接半岛和氹仔的大桥;1986年建成路氹连贯公路,氹仔和路环两个岛屿也有了道路连接;1994年建成第二座联系半岛和氹仔的友谊大桥:1995年建成启用澳门国际机场,这些交通设施的建立,有效促进了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彼此之间的联系,以与国际旅客的往来。七、澳门回归,城市高速建设期(1999年至今)(一)历史概况与演变影响因素1999年澳门正式回归祖国,颁布《澳门基本法》取代《澳门组织章程》,澳门实施“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澳门回归后,实施赌权开放和内地自由行等开放政策,促进了博彩旅游业大发展,入境旅游人口在2010年高达2496.5万人次,澳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城市。澳门经济呈现连续多年强劲增长,人口也随之迅速增长,2010年人口总数达到55.23万,较回归前增长28.6%。澳门土地总面积经过多次填海达到29.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87万人/平方公里,而澳门半岛人口密度更是高达约5万人/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城区之一。澳门回归后,十分重视遗产保护工作,修缮了大批历史建筑,整治了众多公共空间。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成为世界遗产城市。(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回归后,澳门经济的繁荣以与人口的快速增长,直接促进了澳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氹仔和路环两岛之间的路氹城填海工程,是澳门回归后最主要的填海工程,路氹城填海使氹仔。路环两岛连成一体,澳门多岛格局丧失(图7)。澳门离岛城市建设,以大尺度街区、综合功能、巨型体量建筑为主要特征,与澳门半岛历史城区中的小尺度街区、中小体量历史建筑的城市形象形成鲜明对比。2005年第三座联系半岛和离岛的西湾大桥建成,进一步促进了半岛、离岛之间的联系。离岛的大规模建设,以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拉开了澳门城市发展框架。澳门城市空间形态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澳门正在形成以澳门半岛、离岛为中心的双城空间格局(图8)。澳门半岛的发展继续维持多元化特色,完善城市旅游、商业。金融等综合功能,完善社会配套设施,保护世遗历史城区。澳门离岛重点发展大型旅游设施、会展设施、住区与配套设施,引导澳门半岛人口和功能向离岛疏散,形成澳门离岛新城。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澳门分五个部分填海3.5km2建设新城区,位于半岛东侧的港珠澳大桥登陆岛也破土动工,澳门正面临新的巨大发展机遇,城市空间形态也面临一次新的转变,将由现在的双岛之城迈向更为自由开放的群岛之城。八、结语澳门450多年的发展演变,主要受中葡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因素的影响。葡萄牙人进入澳门之前,澳门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呈现典型的中国南方渔村形态。澳门开通商埠后,葡萄牙人聚居在一起,形成葡人城区。葡萄牙人带来了欧洲中世纪城建思想,葡人城区形成了城墙加炮台的城防体系,城区内以教堂为中心划分堂区,以“直街”为空间骨架形成公共街道空间。葡人城区外为华人城区和华人村落。葡萄牙人取得对澳门的殖民统治后,华葡社会分治界线被打破,开始融合发展。城市各功能空间开始分化形成,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