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1页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2页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3页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4页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内容提要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第二章、安全生产法第三章、安全生产单行法律第四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第五章、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第六章、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第七章、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主要标准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和基本内容(lj)第二节、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原则(lj)第三节、我国法律法规体系(sx)第一节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1、法的概念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法律规范规范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3个要素构成3、法律的效力(1)关于人的效力立法原则大体3种情况:以国籍为主,即属人原则亦称属人主义。以地域为主,即属地原则,亦称属地主义;属人原则及属地原则相结合。我国采用的是属地及属人相结合的原则。4、法的特征(了解)(1)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2)法是按特定程序制定的。(3)法具有强制性(4)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5、法的分类(了解)(1)按照立法的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划分,分为成文法律和不成文法律。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宪法、法律等。不成文法是指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的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理等。2)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称为为母法或最高法律。法律:狭义的法特指由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制定和修订法律。其地位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名称通常为条例、办法、决定等。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施行于本行政区域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但高于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行政规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行为或者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3)依据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划分,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宪法是根本法或母法,具有最高地位和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是指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辨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次于宪法。普通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后者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4)依照法律效力范围划分为特殊法和一般法。从空间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法律为特殊法,适用于全国的法律为一般法。从时间效力看,适用于非常时期的法律为特殊法,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平时的法则为一般法。对人的效力,适用于特定公民的法律为特殊法。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从法的层级划分,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不同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或者同一个安全生产行为做出不同法律规定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应上位法的规定。上位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应下位法。下位法的数量一般多余上位法。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具有同样约束力,行业标准可以高于国家标准,但不能及其抵触(二)从同一层级法的效率上,分为普通法和特殊法《安全生产法》为普通法,《消防法》等为特殊法。在同一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问题的法律适用上,应当适应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三)从法的内容上,可分为综合性法律和单行法第二章、安全生产法(7章97条)第一节.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第二节.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第三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四节.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五节.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六节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及调查处理第七节.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第一节.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一、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了解)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二、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ZW)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时间效力:2002年11月1日起空间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海域和领空的范围内主体和行为的适用:在安全生产领域具有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排除适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已经规定的,不适用安全生产法;但上述特殊法未规定的,适用本法。在以后修订这些法律法律时,要符合《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原则方针、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不应及之抵触。第二节.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熟悉)一、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1、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人2、必须是实际领导、指挥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人3、必须是能够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全面领导责任的决策人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地位和职责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第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工会的地位和权利(一)工会地位

第七条: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二)工会对“三同时”的监督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三)工会参加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权利(1)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2)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3)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4)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五、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第八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六、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

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熟悉)第九条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六、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熟悉)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依法对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批验收;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依照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对违法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指导、协调和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六、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熟悉)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公安部、交通部、建设部、国防科工委、民航总局、质检总局负责有关行业和领域的专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负责消防安全,交通部负责道路建设和运输企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铁道部负责铁路运输,建设部负责建筑施工,国防科工委负责民用爆破器材,民航总局负责民用航空,质检总局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的监督管理。七、中介机构的规定(一)、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性质及特征中介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特征:独立性、服务性、客观性、有偿性、专业性(四)、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的责任(1)对其承担的服务工作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2)对其违法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熟悉)第十三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按照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分为自然灾害事故和人为责任事故。(二)责任事故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各级政府领导人员、安监部门的负责人和行政执法人员(三)法律责任追究2.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的区别:一是责任内容不同,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比负行政责任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二是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决定;三是负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常被处以刑罚。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刑事处罚的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九、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是一种安全技术规范,依据其内容不同可分为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保障人身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标准均属于强制标准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十一、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第十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十二、安全生产奖励第十五条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荣誉奖励、物质奖励、晋升职务第三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掌握)《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掌握)《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公司-董事会)、主要负责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投资人-股东)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掌握)

1、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五、管理人员资格

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具备及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六、从业人员生产培训的规定1、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包括法规知识、生产过程中安全知识、事故救援和逃离知识。

2、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七、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包括瓦斯检查工、起重机械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爆破工、通风工、信号工、拥罐工、电工、金属焊接(切割)工、矿井泵工、瓦斯抽放工、主扇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输送泵操作工、尾矿工、安全检查工和矿内机动车司机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八、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了解)《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九、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平价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条件论证的规定(熟悉)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进行施工。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十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竣工验收的规定《安全生产法》要求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工程质量负责。《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十二、安全警示标志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的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十三、安全设备达标和管理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十四、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十五、生产安全工艺、设备管理的规定(了解)第三十一条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十六、危险物品管理的规定(熟悉)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十七、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熟悉)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十八、生产设施,场所安全距离和紧急疏散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及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及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及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十九、爆破、吊装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熟悉)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二十、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了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二十一、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的规定(掌握)《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及协调。二十二、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的安全管理(熟悉)《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二十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了解)《安全生产法》除了将“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列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外,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入应有的职责单独做出了规定: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二是必须坚守岗位,积极配合事故调查,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二十四、工伤保险(了解)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四节.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一、

从业人员权利(5项)(掌握)(一)、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及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人员,除依法享有获得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第四节.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一、

从业人员权利(5项)(掌握)(二)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四)、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及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五)、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及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3项)(熟悉)(一)、尊章守法,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接受培训,掌握技能。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它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第五节.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一、安监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四项)(熟悉)1、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2、对未取得批准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处理;一、安监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责(熟悉)3、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4、规范行政许可的特别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二、安监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熟悉)1、现场检查权: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资料,了解情况的职权2、当场处理权: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当场纠正或者限期改正;给予行政处罚。3、紧急处置权:检查发现的隐患,责令立即排除;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4、查封扣压权:不符合法规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1、坚持履行监督执法的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于法律;2、按照程序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持证执法,保守秘密;

3、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4、安监人员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记录,有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第五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五、行政监察机构的职责(了解)

第六十一条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包括资质认可和责任追究《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结果负责。《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对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第六十四条规定,安监部门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第六十七条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第六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一、地方政府的应急救援职责(了解)《安全生产法》第68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了解)(一)、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第六十九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二)、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第七十一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第七十二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第七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一)原则第七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二)、事故责任的追究第七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三)、事故统计和公布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第七节、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安全事故责任者:1)由主管部门追究行政责任;2)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法律责任形式(了解)有三种: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第九十四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法律责任形式(了解)(一)、行政责任行政处罚形式包括: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止建设、停止使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证照、行政拘留、关闭。一、法律责任形式(了解)(二)、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造成民事损害,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法律强制其进行民事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三)、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法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给予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依法处以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是三种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包括四种:(一)、有关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领导人、负责人。(二)、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主管人员(三)、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四)、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人员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关闭)公安机关法定的其它机关(工商、质捡、铁道、民航、煤矿安全监察等)六、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及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掌握)第七十九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及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七、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包括3种。(一)失职、渎职的违法行为1、对不符合法定安全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2、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3、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它产品,在对安全审查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三)、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八、民事赔偿责任强制执行的规定(熟悉)确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规定了强制执行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规定了继续或者随时履行赔偿责任。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入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它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第三章、安全生产单行法律第一节.矿山安全法第二节.消防法第三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矿山安全法的目的第一条

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制定本法。一、适应范围(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从事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必须遵守本法。二、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第7-12条)(了解)1、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经安监部门批准。包括(7项)(1)矿井的通风系统和供风量、风质、风速;(2)露天矿的边坡角和台阶的宽度、高度;(3)供电系统;(4)提升、运输系统;(5)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6)防瓦斯系统和防尘系统;(7)有关矿山安全的其他项目。3、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由安监部门审查。

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由国家安全监管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4、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由安监部门验收。5、每个矿井必须有2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规范。6、矿山必须有及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讯设施。三、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第13-19条)(了解)第十三条

矿山开采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执行开采不同矿种的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第十五条

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施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第十六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第十七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第十八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下列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7项):

(1)冒顶、片帮、边坡滑落和地表塌陷;

(2)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3)冲击地压、瓦斯突出、井喷;

(4)地面和井下的火灾、水害;

(5)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发生的危害;

(6)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在害物质引起的危害;

(7)其他危害。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对使用机械、电气设备,排土场、矸石山、尾矿库和矿山闭坑后可能引起的危害,应当采取预防措施。四、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熟悉)(一)、安全生产责任制20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矿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规定。2、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每个作业场所进行跟班检查。矿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续)4、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5、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6、制定矿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计划。7、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矿山存在的事故隐患8、及时、如实的汇报矿山事故(三)安全培训1、全员培训26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内容包括:职工的权利和义务;矿山安全规程及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各种事故的预兆识别、应急措施和撤退路线;自救装备的使用和急救知识;其他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6条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瓦斯检查工、爆破工、通风工、信号工、金属焊接工、拥罐工、电工、矿井泵工、瓦斯抽放工、主扇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输送机操作工、尾矿工、安全检查工和矿内机动车司机。3、矿长培训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四)未成年人和女职工的保护29条规定,矿山企业不得录用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矿山企业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井下劳动。(五)矿山事故防范和救护30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制定矿山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31条规定,矿山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六)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32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按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必须全部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它用。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职工的安全培训;其他五、矿山安全的监督及管理(第33-35条)

*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对矿山安全工作行使下列管理职责(6项):(一)检查矿山企业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二)审查批准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三)负责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四)组织矿长和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五)调查和处理重大矿山事故;(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管理职责。第六节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及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四条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节消防法一、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的规定*(熟悉)(一)、消防规划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二)、安全位置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三)、建设工程的火灾预防第九条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第十条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本法第十一条另有规定的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第十二条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设工程取得施工许可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第十三条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依照下列规定进行消防验收、备案:

(一)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二)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四)公众聚众场所消防安全第十五条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四)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第二十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五)、有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职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消防组织第三十九条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五)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第四十条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七)、消防产品和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管理1、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2、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3、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理由其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八)、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1、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监督检查。2、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定期监督检查。3、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采取措施,限期消除整改。二、法律责任(掌握)(一)、建筑工程和公众聚集措施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关单位违法《消防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警告。1、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开工的;2、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为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3、公众聚集的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开业的。(二)、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擅自举行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可以并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警告或罚款。(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的法律责任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并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处警告或罚款。第七节.道路交通安全法一、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熟悉)(一)交通事故现场处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员应当立即抢救伤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伤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并且事实基本清除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节,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三)受伤人救治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肇事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三、道路通行的规定(大纲未要求)(一)、机动车通行的规定1、同车道行驶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及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1)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2)及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3)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4)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2、交叉路口行驶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按照交通信号通过;没有交通信号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3、机动车载物行驶机动车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4、机动车载人行驶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载货。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二)非机动车通行规定1、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2、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3、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4、驾驭畜力车,应当使用驯服的牲畜;驾驭畜力车横过道路时,驾驭人应当下车牵引牲畜;驾驭人离开车辆时,应当拴系牲畜。(三)、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1、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2、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3、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除外。第四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第一节、刑法第二节、行政处罚法第三节、劳动法第四节、职业病防治法第一节、刑法一、有关安全生产犯罪的罪名和刑罚的规定(了解)1、犯罪的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实施违法行为;实施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实施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2、刑罚:是审判机关按照刑法的规定剥夺犯罪人某种权益的一种强制处分。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来实施。3、犯罪的构成(1)犯罪客体:被侵害的、为刑事法律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2)犯罪主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3)犯罪的客观事件(4)犯罪的主观事件。二、生产经营及其有关人员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了解)(一)重大责任事故☉134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违反规章、或强令工人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触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3-7年。犯罪客体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犯罪主体是工厂等的从业人员;客观要件是实施了违反规程等违法行为而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主观要件是表现为过失。(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5条: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生产条件、单位职工或其他部门提出后,对隐患不整改、导致重大伤亡事故。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3-7年。(三)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3-7年。(四)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第139条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3-7年徒刑或者拘役。(五)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137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罪客体是人的生命。犯罪主体是建设单位等的直接责任人,客观要件是实施了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主观要件是故意降低工程质量的过失。三、关于矿山生产安全犯罪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一)、矿山生产安全犯罪主体1、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及直接从事矿山生产作业的人员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对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条件不符合规定负有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对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电工、瓦斯检查工等人。(二)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定罪标准《司法解释》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造成死亡一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其它(五)量刑情节的规定1、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情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定为情节特别恶劣(1)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3)其他(五)量刑情节的规定2、不报或谎报事故罪的量刑情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严重(1)导致事故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增加重伤3人以上,或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2)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1)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或谎报;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女(3)其他2、不报或谎报事故罪的量刑情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3人以上,或增加重伤10人以上或增加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2)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导致事故扩大3)其他第二节.行政处罚法一、行政处罚的原则(了解)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二、行政相对人员的权利*(掌握)1)陈述权2)申辩权;3)行政复议4)行政诉讼;5)索赔权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一)行政处罚的种类(7种)(掌握)☉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二)行政处罚的设定(掌握)1、法律的设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2、行政法规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3、地方行法规设定可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4、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做出具体规定。对上述法律法规中尚未制定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5、地方政府规章设定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做出具体规定。对上述法律法规中尚未制定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罚款限额由省人民政府规定。6、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四、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第15-19条)(了解)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五、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了解)管辖一般管辖(属地):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指定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移送管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适用(1)一事不再罚(2)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14-18周岁,从轻或减轻处罚;(3)精神病人,不予处罚,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法,处罚;(4)从轻处罚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威胁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5)处罚时效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六、行政处罚的程序(熟悉)1、简易程序:适用于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形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执法人员当场做出决定的,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处罚决定书需在所属行政机关备案;2、一般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行为时,需要调查,必要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调查;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合法证件;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审查调查结果,结果分为:确有违法行为时,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处罚;违法事实不成立,不予处罚;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3、听证程序对较重的行政处罚实施前适用的一种程序。《行政处罚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前,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第三节劳动法一、单位劳动安全卫生具体规定(掌握)(一)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1、劳动者的权利(7项)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其他权利2、劳动者的义务第三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应当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二)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1、女工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未成年(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一、职业病范围(掌握):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职业病指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设有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30日内,做出审核决定并书面告知建设单位。未提交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做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经费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及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经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7条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取得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1、职业危害公告和警示22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23条规定,对可能产生急性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放射工作场所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30条规定,用人单位及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待遇等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岗前、岗中、离岗健康检查。检查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卫生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采取临时控制措施。职业病诊断及职业病病人保障(熟悉)1、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获准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诊断地点: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者本人居住地。诊断考虑因素:病人职业史、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及评价、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进行职业病诊断应当组织三名以上执业医师集体诊断。报告: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向所在地卫生部门报告。确诊的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2、职业病保障:职业病病人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调离原岗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给予岗位津贴。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外,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第一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一、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了解)设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25个产煤的、自治区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大中型矿区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三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行国家和省双重领导、以国家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垂直领导。国家对煤矿实行安全监察制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行政处罚权安全检查权建议报告权事故调查处理权第十一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煤矿实施经常性安全检查;对事故多发地区的煤矿,应当实施重点安全检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全国煤矿的全面安全检查或者重点安全抽查。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职责*(熟悉)第十二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每个煤矿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档案。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对每次安全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作详细记录,并由参加检查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签名后归档。第十三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每15日分别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一次煤矿安全监察情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定期公布监察情况。第十八条煤矿发生伤亡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职责*(熟悉)第十二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对每个煤矿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档案。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对每次安全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作详细记录,并由参加检查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签名后归档。第十三条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应当每15日分别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一次煤矿安全监察情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定期公布监察情况。第十八条煤矿发生伤亡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第十四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安全监察职责,有权随时进入煤矿作业场所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参加煤矿安全生产会议,向有关单位或者人员了解情况。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行政处罚法和本条例规定的程序作出决定。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有权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下达立即从危险区内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并立即将紧急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四、煤矿安全监察内容*(掌握)(一)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矿长安全任职资格(三)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四)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验收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施工。四、煤矿安全监察内容*(掌握(五)安全设施验收和安全条件审查煤矿建设工程竣工后或者投产前,应当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安全设施和条件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四、煤矿安全监察内容*(掌握)(六)作业现场检查和复查:监察作业场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作业,限期改正(一)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的;(二)未使用专用放炮器的;(三)未使用人员专用升降容器的;(四)使用明火明电照明的。监察人员发现煤矿作业场所的瓦斯、粉尘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煤矿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或者采用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进行采矿作业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一、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范围(掌握)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瓦斯超限作业的煤及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措施的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测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超层越界开采的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自燃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二、煤矿行政许可的规定(熟悉)(一)、依法取得有关证照(1)采矿许可证……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2)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3)煤炭生产许可证……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4)营业执照……工商管理部门(二)、有关人员取得资格证书(1)矿长资格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2)矿长安全资格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四、关闭煤矿的要求(了解)(一)非法煤矿的关闭1、应予关闭的煤矿(1)无证照或证照不全擅自生产的;(2)在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3)停产整顿期间擅自生产的;(4)经整顿验收不合格的3、关闭煤矿的具体要求(1)吊销相应证照(2)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用品(3)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讯线路;(4)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5)妥善遣散从业人员第三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一、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熟悉)第六条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排水、供电、气、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第七条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法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第八条在编制工程概算时确定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第十条在申请施工许可证时提供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安全施工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二、勘察和设计及工程监理等单位的安全责任(了解)*第十二条勘察单位应按照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勘察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按照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对防范事故提出指导意见。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特殊结构,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预防事故的措施建议。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设计中的安措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三、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掌握)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全面负责。建立责任制、培训制度,制定安规和操作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