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文言断句答题技巧

【考情诊断】

在2023年高考中,这道试题成为一道主观试题,在每一个字的后面加上字母,让考生

自主选择在那一个字母后面断开,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

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首先要通读选文,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

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断句。

文言文断句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提供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

停顿。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断句中心原则

牢记一个前提一一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四个选项

的细节比对,根据上下文语境,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最佳答案。

【类题举隅】

示例1:

【2024年普通高考适应性】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

【答案】10.(3分)CEG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

【解析】对应译文: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

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

示例2:

【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语文】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弓|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答案】CEG(评分参考:共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进行断句的能力。

“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韩

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第1页共20页

构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

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

“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示例3:

[20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语文真题】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答案】EFG(评分参考:共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进行断句的能力。

“不亦……乎”是一个固定的反问句式,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据此可知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其前后

均须断开。“焉”常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其后应断开。“苻坚之类是也”是主谓句,中

间可以不断开。

示例4: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真题】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仝里

/7JX7TTTO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答案】BDG(评分参考:共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文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进行断句的能力。

“母异之”主谓宾齐全,“异”的意思是“对……感到惊异",是谓语;“之”是代词,

指代前文“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的内容,是宾语。所以,B处

应断开。"日”是“说”的意思,其后即D处应断开。“如此”作“爱我”的补语,“多”

作“知”的状语,从语意上看,这是周母感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

此,“如此”后即G处应断开。

示例5: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答案】BFG(评分参考:共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进行断句的能力。

第2页共20页

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一天回到晋国发兵报复,那就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

害。您不如杀了他。“遇之无礼”的意思是对待他没有礼貌,意义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应断开;“彼”指“晋公子重耳”,是后句的主语,所以“彼”

之前即B处断开。“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中间不

可断开。“若”和后句的“即”构成“如果……就……"的假设关系,所以“即”之前即

F处断开。“伤”是名词,意为“祸害",是"为"的宾语;后面的“君”是“不如杀之”的

主语,所以G处断开。

示例6:

【2023年四省联考】(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诸回侯固有目相目伐目者同尚国耻目之回今臼鲁©父□母网之风邦日也

【答案】10.(3分)FIK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句,“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

“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

“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

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

“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

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

故FIK三处断开。

【知识梳理】

明词性

(一)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

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

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

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

第3页共20页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

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

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再根据动词

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二)明动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

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

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

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

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三)明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连

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贝!]、夫、且夫、若夫、窃、

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

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示例:(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

齐楚?筑杆蔽也?筑犹齿之有唇也?筑唇亡则齿寒?筑今日亡赵?筑明日患及齐楚矣?筑且救赵?

筑高义也?筑却秦师?筑显名也?筑不务为此而爱粟?筑为国计者过矣。”(选自《资治通鉴・周

纪五》)

注:杆蔽——屏障。

分析: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犹、且”;位于句末的虚词有“也、也、矣、

也、也、矣”。找出这些虚词,这一语段的断句就差不多都解决了。

找句式

第4页共20页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

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贝!I”等);“不亦一乎”“孰与…乎”“其…乎”“安

—哉”“何”一”为”等反问句式;“为一所"受一于””见于”一””等被动句式;还有“如“•

•“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如:而蔺相如徒以

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个句子中“以……为”连用,表判断不能

断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整句话

翻译为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看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

言”。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

字的。

示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

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

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分析:第一步划出人名,根据人物与动词关系确定主语,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

词"曰",就不难做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

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日/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示例: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分析: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日”,就要

特别注意了。此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单网胃魏王卬今一人言市有虎生信之多任臼西二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平生日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任信之平在国寡人信之矣(《战国策》)

据修辞

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

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好这些特点对我们断句很有帮助。

第5页共20页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是用了顶

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又如:“上食埃士ZF饮黄

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

“故不积腔步先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曾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含金石可镂。”这一段句式整齐,四六句和对偶多。

其他方法

(1)找虚词(句首、句末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

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

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

“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夫”、“今夫”、“嗟夫”、“窃”、“愚以为”、

“请”、“然则”、“是故”、“得无”、“是时”、“昔者”、慨而”、“俄而"、“乃今'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

尾。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2)据相似结构、对称结构(排比、对偶、反复):

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

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3)找对话、引文(曰、云、言、谓):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找固定结构:

°……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为……所……”,“是以”,“是

故”

(7)找名词(或代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方法指导】

第6页共20页

答题技巧:文言文断句遵循“两个原则”即: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原按结构和句意划分)

断句方法如下:

⑴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

①予I尝求I古仁人之心。

②予I独爱I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平、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

①呜呼I其真无马邪I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莲I花之君子者也I噫I菊之爱I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I但当涉猎I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

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I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

一鼓I作气,再I而衰,三I而竭。(《曹刿论战》)

“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

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

①其一I犬坐于前。(《狼》)

②山行I六七里。

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

译为“像狗一样”;

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

如:

①此中人语云I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黔娄之妻有言I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第7页共20页

(8)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

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

如:

①众宾团坐少顷I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②其夫吃语I既而儿醒。(《口技》)

(9)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

如:

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理解句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去断句或划分节奏。

2.结合语境反复推敲,确定答案。

注意事项

1.审清题干,看清要求断几处。

2.理解文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断句。

3.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应用。

【例题分析】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

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千钩得船则浮锚铢失船则沉非千钩轻锚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

制贤也以势。入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

所能,故忠。

(选自《韩非子•功名》)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千钩得船则浮[A]锚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钩[D]轻镯铢[曰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

【参考答案】ACF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

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

“千钩得船则浮”“锚铢失船则沉”是并举成分,应在中间断开,即A处;

“非干钩轻锚铢重也”是对前面两个并举成分的原因分析,应在“非”前断开,即C

处;

第8页共20页

“非千钩轻锚铢重也”是判断句,句末语气词“也”表判断,故应在“也”后断开,

即F处。

参考译文:

只有才能没有势位,即使是贤德的人也不能制服无德无才的人。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

树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不是木材长高了,是它处的地位很高。

夏桀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权势重;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

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

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

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短的东西因为地位高而俯视千仞,无

德无才的人因为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所以地位巩固;

大众同心且共同拥立他,所以他尊贵。臣子坚守自己的所长,尽自己的所能,因此叫做忠。

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子紫反,致命穆公。穆公日:“再拜不稽首,不没为后也。起而哭,爱其父也。退而

不私,不没于利也。”公子紫日:"君若求置晋君而载之置仁不亦可乎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

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进退。”是故先置公子夷吾。

(节选自国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若求置[A]晋君[B]而载之[C]置仁[D]不亦可乎[日君若求置[F]晋君[G]以成名

[H]于天下[I]则不如置[J]不仁以猾其中

【参考答案】CEI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主如果追求安置晋君而成就晋国,那么置立一个仁爱的君主不是可以吗?君

主如果追求通过置立晋君来成名天下,那么就不如置立一个不仁的晋君以扰乱晋国。

“晋君”是“求置”的宾语,“而”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部分,“置晋君”与“载之”

是承接关系,衔接紧密,故A、B处不断开;“之”作“载”的宾语,宾语后断句,C处需断

开。

“置仁”是“不亦可乎”的主语,D处无须断开;“置仁不亦可乎”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乎”是句末语气词,E处需断开;

“晋君”是“求置”的宾语,F处不能断开;“于天下”是状语后置,H处不能断开;“以

成名于天下”是状语后置,表示求置晋君的目的,G处不能断开;“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

天下”句子较长,和下文“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构成假设关系,I处需断开;“不仁”

是“置”的宾语,J处不能断开。

故选CEL

第9页共20页

公子萦回到秦国,向秦穆公复命。穆公说:“他(重耳)只跪拜而不磕头,说明他不贪

图继承君位而辱没自己。站起来哭泣,那是爱他的父亲。退下后不私自拜访,是不贪图私

利。”公子紫说:“君主如果追求安置晋君而成就晋国,那么置立一个仁爱的君主不是可以

吗?君主如果追求通过置立晋君来成名天下,那么就不如置立一个不仁的晋君以扰乱晋国,

这样我们就可进可退改立他人。”所以秦穆公就先辅立公子夷吾为君。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

之。余于家事,未尝誉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

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荻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

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馆莫不得所。有造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

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选自《世美堂后记》)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依次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括号里。

以余好书[A]故[B]家有零落[C]篇牍[D]辄[E]令[F]里媪访求[G]遂置书无虑[H]数千卷。

【参考答案】AD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为我喜爱读书,那时旧时的书香人家有零散的书籍,她就让邻里的老妇人求

借,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此句的主语是“吾妻”。

“以余好书”表原因,作前置状语,“书”后应断开。

“故家有零落篇牍",“故家”意为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有”作谓语,“零落篇

牍”作宾语,句意完整,“牍”后应断开。

“辄”作状语修饰“令”,“里媪”为兼语,兼作“令”的宾语和“访求”的主语,句

意完整,“求”后应断开。

故选ADGo

参考译文:

开始时,县里的人都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

子迁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在笑他。我对于家中的财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

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

家的地获得丰收。每年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

己才敢尝。当丰收了大小麦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制品给公婆,自己

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

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吃和住的。有时

第10页共20页

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时旧时的书香

人家有零散的书籍,她就让邻里的老妇人求借,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例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

不至于大也。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过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问管仲日:“诸侯相逆固出境乎?”

管仲日:“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日:“然则燕君畏而失礼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礼,乃

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君。”诸侯闻之,皆朝于齐。

(节选自《说苑•贵德》)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注牢

饥者[A]则食[B]之[C]寒者[D]则衣[曰之[F]将之养之[G]育之[H]长之

【参考答案】CFG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待)饥饿的人就给他吃的东西,(对待)寒冷的人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

培育他。

“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结构一致,各自断开,应在C、F处断开;

“将”“养”意思相近,“育”“长”意思相近,因此应断成“将之养之”“育之长之”,

G处断句。

故在CFG处断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圣人对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饥饿的人就给他吃的东西,(对待)

寒冷的人就给他衣服穿;抚养他,培育他,总担心他不能长大成人。

齐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军队取道(经过)燕国,燕国国君走出国境迎接桓公。桓公

问管仲:“诸侯之间迎接一定要出国境吗?”管仲说:“不是天子就不出国境迎接。”桓公说:

“这样的话是燕国君主畏惧我而有失礼仪了。我不讲道义,致使燕国国君有失礼仪。”于是

将燕国国君所到之地割让给燕国。诸侯听到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贺。

【即时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

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第11页共20页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

之L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

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

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

德击之乎!”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

必M不为N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

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

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

M不为N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

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悲

P名Q岂R不S痛T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第12页共20页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

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3分)

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肯。能P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会A得B白C鹿D属E文F长G作H表I表J上K永L陵M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及下南闽,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而事力穷薄,且无良将。

魏岑因侍宴言:"臣少游元城,好其风物,陛下平中原,臣独乞任魏州。"元宗许之。岑趋墀

下拜谢。人皆以为佞。孟蜀通奏使王昭远,居常好大言,闻王师入讨,对宾客接手言:"此

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3分)

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

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操A弦B骤C作D忽E然F变G之H急I者J凄K然L以M促N缓0者P舒Q然R以

S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范公讳景文,字梦章,生而端亮,行醇谨。诸生时,即以天下为己任,登万历四十一年

癸丑进士,授东昌府推官,署其门曰"不受嘱,不受馈",众称"不二公"。狱多平反。时值大

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已未,擢吏部稽勋司主事,时光宗登极,旬月中,公所推

擢皆先朝耆旧,世所目"威凤祥麟"者。

第13页共20页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时[A]值[B]大[C]饥[D]条旧荒旧政⑹躬[H]自川赈口恤[K]全[L]活[M似[N]亿[0]万网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②,赐死。有

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

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赢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

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

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

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

【注释】①帝:指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公元954年〜959年)。②太祖:

此处指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③耗馀:犹耗羡。旧时官府征

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④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任

殿前都点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奈A何B浚C民D之E青F泽G养H此I无J用K之L物M乎N且O健P懦Q不R分

S众T何U所V劝W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3分)

坚A守B旷C日D或E可F使G绍H自I退J若K舍L之M而N出O后P无Q镇R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

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

不有叛逆。"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且光武居河南A单于于内郡B以为C汉D藩E翰F终G于H-I代J不K有L叛逆

第14页共20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上圣志出于天性。居高宗丧,百日后,尚食进素膳,毁瘠特甚。吴夫人者潜邸旧人也尽

以过损为言上坚不从。

1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吴A夫B人C者D潜E邸F旧G人H也I屡J以K过L损M为N言。上P坚Q不R从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涂

黑。(3分)

胥A闻B越C王D勾E践F服G诚H行I仁J听K谏L进M贤N士。是P人Q不R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

之舍,皆可指数。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西望A武昌B诸C山D冈E陵F起G伏H草木I行G列K烟消L日出

第15页共20页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曰

【解析】"者"在主语后,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后断;"于内""于外"均为状语后置

句,状语后断开。

【断句】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每处1

分)

【译文】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朝廷之内养虎成患,在朝廷之外疏远忠臣贤士,这

是逐渐积累之后形势发展使他这样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

就要随之降临了。

2.【答案】CHL

【解析】"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并C后的"若"表示假设的意思,

连接"战不利”的内容,故应在C后断开,将C涂黑;"不若"是"不如"的意思,表转折关系,

故应在其前断开,应将H涂黑;"安"作谓语,"之”作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句,L处断开,应

将L涂黑。其实,喏战不利城陷必矣"中间也可断为"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但题目只要求断

三处,所以此处不是非断不可,连结起来不断亦可。

【断句】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译文】李德裕说:"吐谷浑等族各有许多部落,他们认为有利可图,就争先出兵进攻,

形势不利则象鸟兽一样四散而去,各回自己的巢穴,怎么会尽死为国家效力呢!现在,天德

城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回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

抚,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假如回鹘果真侵掠边境,也需征发

各道的大批兵力讨伐,怎么能让天德独自出兵攻击呢!”

3.【答案】CHL

【解析】"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并C后的"若"表示假设的意思,

连接"战不利”的内容,故应在C后断开,将C涂黑;"矣"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不若"是

"不如"的意思,表转折关系,故应在其前断开,应将H涂黑;"安"作谓语,"之"作宾语,应

在宾语后断句,L处断开,应将L涂黑。故应选CHL。

【断句】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译文】现在,天德城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

回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抚,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4.【答案】EKQ

第16页共20页

【解析】"之.…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因主语较长,应在"者"后停顿;"不以立节行谊”

与“而以妄死悲名”结构一致,独立成句,分别断开;"岂…哉",因定句式,"岂"为疑问副词,

用于句首,其前停顿。

【断句】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

【译文】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

胡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

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因此

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5.【答案】EIM

【解析】"臣"和"主"是两个主语,"臣贵有词""主肯能改"从两个方面陈述,中间断开;"自

有常准"是对"凡上书谏正”情况的说明,中间可断。

【断句】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译文】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

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

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

我啊。

6.【答案】DIK

【解析】"白鹿"做"得"的宾语,其后断开;第一个"表"做"作"的宾语,第二个"表"做"上"

的主语,中间应该断开;"永陵"做"喜"的主语,其前断开。故选DIK。

【断句】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译文】有一次胡宗宪捕获了一头白鹿,让徐渭撰写一篇表文上奏。表文呈到皇帝那里,

嘉靖帝很是高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及下南闽,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而事力穷薄,且无良将。

魏岑因侍宴言:"臣少游元城,好其风物,陛下平中原,臣独乞任魏州。"元宗许之。岑趋墀

下拜谢。人皆以为佞。孟蜀通奏使王昭远,居常好大言,闻王师入讨,对宾客接手言:"此

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7.【答案】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解析】题目较简单。"此……尔",表判断,后面断开;"乘此逐北”,偏正结构,句意

完整,单独成句;“遂定中原","中原"作"定"的宾语,后面断开;"不烦再举也","不"作为

否定副词,放在句首前面断开。

【断句】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译文】唐元宗有攻克、收复中原的志向,等到攻下南闽,心中认为各国可以指麾而定,

然面实力弱小,并且没有一员良将。魏岑在宴会上对元宗说:"我年轻时游过元城,喜欢那

第17页共20页

里的风俗物产,陛下您平定了中原.我单单请求委任我做魏州的地方官。"元宗答应了。魏岑

快步到台阶下拜谢。世人都认为这是奸佞之言。后蜀的通奏使王昭远,平常好说大话,听到

宋军来攻,搓着手对宾客说:“这是来送死罢了。乘此机会北伐,就能平定中原,不用麻烦

再次用兵了。”

8.【答案】DHN

【解析】"操弦骤作",省略了主语,"操弦""骤"是状语,谓语为"作",应在"作"后断开,

即D处断开;"忽然变之",省略了主语,"忽然"是状语,"变"是谓语,"之"是宾语,应在"之"

后断开,即H处断开;"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结构一致,应在"促"后断开,即N处

断开。

【断句】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译文】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

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

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

生了大风大雨。

9.【答案】DGK

【解析时值大饥”动宾结构,其后断;"条荒政"是动宾结构,应单独成句,前后断开;

“全活以亿万计"是主谓结构,主语“全活”前断开。

【断句】时值大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故选DGK。

【译文】当时正赶上闹大饥荒,分条公布为应付灾荒而采取的赈灾对策,亲自赈济抚恤

百姓,被保全活下来的百姓数以亿万计。

10.【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