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镇村联编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_第1页
基于镇村联编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_第2页
基于镇村联编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_第3页
基于镇村联编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_第4页
基于镇村联编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为探索镇村联编模式下的村庄规划情况,本文以A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出在统筹思想的指导下,镇村两级应同时开展工作,避免陷入单一规划的困境,并通过统筹协同等方式,构建完善传导机制,编制更具实用性的实用型村庄规划。关键词:镇村联编;村庄规划;编制探索自《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下称《通知》)发布以来,村庄规划就有了更为权威的法定参考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成为乡村地区开展规划活动的最详细规划之一。因此,《通知》能够促进镇村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整体性较强的空间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利用各种空间资源,加强全面布局[1]。同时还有利于开放城乡绿道,开放城镇空间系统,加强文化走廊建设等,但要注意管控边界,明确约束性条件,制定控制机制,同时,在区域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明确历史资源与人文资源之间的关系,掌控好资源底线,凸显区域特色,为镇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支持[2]。本文选取某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某村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实际项目进行探究,总结经验,为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参考。一、镇村规划研究背景镇村联编要结合当地实际,不能想当然地推行一套方案。只有立足规划区域的实际,结合自然环境情况,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信息和地域特点,才能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充分彰显我国镇域空间规划优势,打造独特的空间形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空间布局。为此,需要对镇域内的相关资源进行识别,加强评估,了解镇域内的自然山水以及人文文化,根据当地民族特色,发展独具特色的都市空间,并且要使区域文化与公园体系协同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在进行规划之前,要了解当地的镇域性质,分析当地的资源禀赋,根据国家顶層设计的情况,合理定位,加强布局,充分尊重公众意愿。规划设计要突出差异化,结合资源的差异化开展设计,确定镇域发展的特色,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原则,突出地方差异性,凸显国土空间的特色。因此,突出差异性的规划,可以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差异化利用。例如,安徽省启动的省域内村庄规划选择了10个乡镇进行试点,对乡镇级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在16个试点村实施镇村联编,然后总结出经验,引导全省各地合理开展镇村联编工作,推进有关工作又好又快进行。总的来说,自从国家大力推进规划编制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各地区各级政府主导的规划实践也在不断丰富,尤其是安徽省,一直走在探索的前沿,形成了200多个村庄规划,成为镇村联编模式的典型案例(如图1所示)。二、A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发展指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从制定发展战略、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着手。(一)制定镇域发展战略规划指引纲要的编制要在深入了解乡镇现状及其区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总体定位要结合实际确定。因此,A镇的总体定位是“以道口经济和田园休闲为主的现代特色城镇”,构建“一带一环,四区多点”国土空间。(二)落实国土空间管控1.统筹落实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不能触碰国家明确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A镇在不触及底线的基础上,传达有关要求,将各项指标分解,下发到村级单位,确定国土空间规划的边界、规模、管控要求。在划定上位规划开发边界基础上,将城镇开发边界确定下来,重点布局集中建设区、特别用途区、弹性发展区,加强管控,合理开发。2.加强顶层设计无论是镇村联编,抑或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良好融合需要有关人员从历史角度来分析问题,尊重历史和经济的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国家的战略意图,确保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合期间产生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解决[3]。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得知,各地方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并认真分析总体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良好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明确两者的未来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融合目标,在满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三)做好空间的战略引导工作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当中,镇村联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可以得知,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并加强空间战略引导力度,进行准确的性质定位,能够确保镇村联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4]。因为镇村联编位于国土空间规划顶层,通过以现有的空间战略作为重要引导,可以取得较好的规划效果。(四)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确保最终的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通俗来讲,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因为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将两者有效融合,可以确保城市空间更加稳定[4]。例如,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当中,通过有效融合镇村联编理念,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环境,确保现有问题得到良好解决,早日实现融合目标。另外,将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美融合,针对城市的实际生产经营,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规划,可以确保镇村联编和国土空间规划融合效果得到良好的体现,减少不规范现象的出现。详见下表(表1)。三、A镇规划传导与反馈(一)A镇现状特征1.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某村是交通枢纽,生态系统完善,常住人口约2,700人。村庄面积为5.6km2,农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2.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A镇有文物石塔一座,历史建筑三处,古树林一处,传统风貌建筑14处。村庄的宗祠寺庙、建筑风貌、街巷布局等都还保留着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风貌。(二)A镇规划重点内容1.明确村庄发展方向充分了解城乡资源情况,加强引导,促进城乡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环境的协调,构建完善整体空间关系,加强人工建设,促进其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城乡空间具有明显差异性,需要加强空间秩序引导,充分体现城市空间的繁荣与乡镇空间的安宁,形成彰显城乡特色的景观体系,完善城乡空间形态。2.各项指标精准配置对A镇镇域空间资源进行类别划分,将其分为四类: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山水人文格局、空间形态重点管控地区。按照不同资源空间的特点,确定这些空间的发展目标,找出需要重点管控的节点和廊道,通过城市设计方法,形成不同的分类设计指引。按照详细规划,进一步加强空间形态管理,增强城市空间的引导性,为空间优化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划定保护线,重新确定廊道和节点,明确整体空间,进行统筹规划。(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按照《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将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确定下来,为了村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配套一定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村庄规划要一村一个政策,在分析每个村的资源优势后,协商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完成有关工作。(四)彰显村庄特色风貌1.走资源保护开发之路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发挥原生态农耕文化优势,在发展与规范、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下,A镇发展度假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紧紧围绕“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工作目标,突出建设重点,打造产业特色,发展“吃、游、研、学”乡镇田园综合体,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好美丽宜居乡镇示范。在开发乡镇产业的过程中,A镇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大大地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步伐,也得益于镇村、组干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加强组织与引导,引导村民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创业,打造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致富产业,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A镇根据这里人均耕地面积少、山地面积相对多的情况,分析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菌菇生产作为主导的农产业,目标确定后,结合这里的旅游,引导产品的销售,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菌菇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村一品”,这种因村选项的科学规划,发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走乡村振兴之路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兴农战略要以质量、绿色为先,确保农业增产之后,要督促其提质,农业生产基础能力必须夯实,以此构建正确的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生产率,在确保我国农业安全的同时,力求实现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要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而言,要以绿色为生态振兴导向,治理好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好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尽快完善生态多元补偿机制,增加相关补给,力求实现百姓富生态美,走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传承并发扬优秀农耕文明,尽快建设好农村公共文化乐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移风易俗,保证民风文明淳朴,增强乡村社会文明度。四、规划优势与成果镇村联编要实现“四个有效”,就必须打破“孤岛式”编制的束缚,走“协同式”发展之路。对村级单位而言,要推动村村协调发展,就要多指标全面落地,均衡布局公共设施,牢牢守住建设底线。因此,鎮村联编要做到下列几点:第一,调研要下沉到村里,镇村联合调研,做到真调研,得出真实信息,编制真实资料。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