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 测试题解析(三)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 测试题解析(三)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 测试题解析(三)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 测试题解析(三)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 测试题解析(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题解析

【热点题型对点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材料一】初代智能手机的屏幕使用的是电阻式触摸屏,它可以产生屏幕偏置电压。如图所

示,以竖直方向为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当手指在P点施加一

定的压力时,屏幕薄膜就会贴合,将电阻丝分成阻值为Ri、R2的两部分,传感器读回Ri、

R2两端的电压并转换成电信号,就可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触摸屏下边缘

【材料二】某智能手机的锂电池上标有“3.7V4200mA•h"的字样。该手机搭配了超级快

充功能,“快充”采取的方式是保持充电器的电压不变,将电流从原来的1A变为5A,极大地

提高了充电的功率。电池充满电后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当屏幕显示剩余电量不足20%时,手

机的操作系统就会发出“是否开启省电模式”的提示,此时便应该给手机充电续航。在开启

“省电模式”后,如果没有给手机充电,手机会显示还可以持续使用2h,也就是说,手机会

在2h后耗尽电量。

⑴材料一中,当触摸点P向下移动时,R2两端的电压_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材料二中,该款手机的快充功能将充电功率变为原来的倍。手机在充电时,锂电

池相当于(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⑶材料二中提到的手机的锂电池应该在电能还剩J时给它及时充电。该手机在“省

电模式”下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Wo

【答案】⑴变小不变(2)5用电器(3)11188.81.554

【解析】

(1)当触摸点P向下移动时,电阻丝R2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同理R的电阻变大,根据

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电阻丝的总长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

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3)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可知,文中手机的电池容量W=UIt=3.7VX4.2AX3600s=55944Jo由

材料可知,应该在电池电量剩余20%时给手机充电,此时手机锂电池的电能W,=20%W=20%

W,111QQQT

X55944J=U188.8J。该手机在“省电模式”下使用时的平均功率P=T=L554W。

t2X3o00s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

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卫星定位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卫星在向接收端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时,会附上信

息发出的时间,终端接收到信息后,用当前时间减去发送时间,得到信息传播的时间,

再用信息传播的时间乘以信息传播的速度(光速),我们就能得出终端与卫星的距离。北

斗导航系统采用三种轨道搭配,这样带来一定的好处:接收机最少只需收到4颗卫星的

信号,就可以准确定位。在卫星定位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准确测量卫星信号的

传播时间。任何一点细微的时间误差乘上光速,得到的距离误差都会被放大很多倍。为

了减小时间误差,原子钟是目前最理想的时间测量工具。

原子钟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计时,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

稳定,可使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

统中,原子钟堪称“导航卫星的心脏”,它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

球领先水准。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北斗系统带来的改变也已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⑴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m/so如果卫星信号传播的时间误差是LOXlO^s,那么将导

致测算出的距离误差是m。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一个位置至少需要接收颗卫星的信号。

(3)原子钟的计时原理是0

(4)请你说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3X108300

(2)4

⑶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计时

(4)导航定位(合理即可)

【解析】⑴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3X10%,当误差为1.0X10%时,导致的距离误差

86

s=vt=3X10m/sX1.0X10s=300mo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导航定位、灾害监测、工程建设、海洋开发、电

子商务、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引起了人们对月球的探索兴趣。随着对月球了解的不断

深入,一些科学家预言月球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设想,利用月

球正面太阳光充足、地域广阔的特点,可以在月球上建设大型的太阳能电站。在月球上产生

的电能经微波转换器将电流转换成微波,并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向地面发送,地面

接收站再通过天线把微波还原成电能,这样就解决了电能的输送问题,如图所示是这个设想

的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的“嫦娥”系列登月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当太阳光照射到组成太阳

能电池叠在一起的两片不同的半导体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效应,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数

据显示,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L5X104W,光电转化效率

为18%-

⑴太阳能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发出的巨大能量

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反应。

(2)在月球上一块接收面积为2m2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发电功率是Wo

【答案】⑴可再生聚变;(2)5400

【解析】(2)由短文可知,月球上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辐射功率为1.5X104W,光电转化

效率为18%,则2m2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P=2m2X1.5X104W/m2X18%=5400Wo

4、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无人机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如图所示是重庆市某

航空工业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消防无人机,它一次最多能负载30公斤的重物从基地升空,

并自主飞行到指定位置。它有四个轴,每个轴上都有一个电机和螺旋桨,使无人机能够稳

定地悬停在空中进行作业。无人机靠锂电池提供飞行能量,充满一组锂电池可供飞机飞行

约半小时。

请参照示例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个物理信息,并指出相关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信息:无人机靠锂电池提供飞行能量。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o

【答案】物理信息一:无人机一次最多能负载30公斤的重物从基地升空。

物理知识一: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大。

物理信息二:无人机悬停在空中进行作业。

物理知识二:无人机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5、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宣布,将于2026年发射一架代号为“蜻蜓”的飞行器(如

图),对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又名泰坦星)进行探测,它在到达土卫六前需历经8年的漫长旅

行。“蜻蜓”并不像地球上的蜻蜓一样扑翼飞行,而是由安装在它两侧的4对共轴旋翼提

供飞行动力。它的机身长约3米,像是一个木马,左右各有一个支架保证其平稳静止站立。

此外,“蜻蜓”飞行器采用核电池供电,能够长时间、稳定地满足飞行、温控等探测器运

行的能源需求。NASA之所以选择会飞的“蜻蜓”执行土卫六探测任务,首先是因为土卫

六是一个“宜飞不宜行”的星球,其表面的引力仅为地球的4,与月球近似,大气密度为

地球的1.5倍,这使飞行器很容易产生超过重力的升力;其次,土卫六表面遍布起伏的沙

丘,陆地探测器很难克服地形阻碍长时间、长距离机动,也就无法实现大范围取样研究,

采用会飞的“蜻蜓”飞行器实施土卫六的探测任务,就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fk

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两个涉及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一:

物理知识一:

物理现象二:

物理知识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案】物理现象一:“蜻蜓”飞行器左右各有一个支架保证其平稳静止站立。

物理知识一:飞行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物理现象二:“蜻蜓”飞行器采用核电池提供能源。

物理知识二:核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理现象三:土卫六表面的引力仅为地球的

物理知识三:土卫六表面的g值是地球的

6、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着火星探测车“祝融号”(如图)及其着陆组合体,在火星北

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着陆,开启对火星的一系列科考工作,并将拍摄的照片传回了地

球。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火星表面的g值约为3.7N/kg。火星

地表沙丘、砾石遍布,非常干燥,南、北极有以固态的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冰盖。火星表面

的大气密度大约只有地球的1%,平均温度约为-55℃,从冬季的-133C到夏季的27℃,温差

很大。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约为700Pa,比地球上的1%还小。

从上述短文或观察如图所示的“祝融号”探测车获得信息,仿照示例列举两个涉及的物理知

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祝融号”宽大的平面展翼可以接收太阳能,为火星探测车提供能源。

【答案】①“祝融号”在着陆过程中,相对于火星表面是运动的

②“祝融号”将拍摄的照片传回地球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解析还可列举:火星表面的大

气压小于地球,水在火星表面的沸点比在地球低;火星表面的g值小于地球,“祝融号”在

火星所受的重力小于在地球所受的重力等。

综合压轴题

【命题规律分析】

综合题主要包括热电综合、力电综合、力热综合及力热电能源综合等形式。2022年需要

重点关注的综合题内容有:力学部分主要是密度、压强、浮力、功率和机械效率;电学部分主

要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热学部分主要是热量的计算和能量转化的效率。

【热点题型对点训练】

1、电动汽车是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它的特征是效率高、噪声小、无废气排放、无油污。如

图所示是曲靖市某景区电动观光车,该车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空载质量1080kg

空载时轮胎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lOOOcn?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4kW

(1)观光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空载时对她面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

(2)观光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0.5h,消耗多少电能?

(3)在题(2)条件下,观光车受到牵引力为320N,运动路程为18km,在该过程中牵引力

做多少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l)lO8OOOPa;(2)7.2X106J;(3)80%。

【解析】(1)观光车空载时,

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G=mg=lO8OkgxlON/kg=lO8OON,

此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1080;

pr=-=°^=108000Pa

S1000X10-47n2

(2)观光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0.5h,

消耗电能:W=Pt=4000Wx0.5x3600s=7.2xl06J;

(3)牵引力做功:W,=F,s=320Nxl8xl000m=5.76xl06J,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n=—xioo%=5,76xl°6;xioo%=80%o

答:(1)观光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08000Pa;

(2)观光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0.5h,消耗电能7.2xl()6j;

(3)在题(2)条件下,在该过程中牵引力做功5.76X106J,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80%。

2、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型汽车,它有两种动力系统。汽车加速,汽油机提供的动力不足时,

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动能,使汽车加速更快;汽车减速,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由蓄电池贮存

起来,减少能量的浪费。两种动力系统也可以独立工作,只有汽油机工作时,与一般的汽车相

同;只使用电力时,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如表是国产某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的铭牌,其中电池

容量是蓄电池贮存的最大电能。该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720N。求:

电池容量44kW・h

输入电压220V

输入电流20A

输出电压150V

(1)在家庭电路中对放电完毕的蓄电池充满电需要的时间;

(2)仅由电动机提供动力,汽车匀速持续行驶的最大距离(不考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时能量

的损失);

(3)仅由汽油机提供动力,汽油机的效率为24%,汽车匀速行驶每百公里的油耗是多少升?

(假设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汽油的热值为3.0X107J/L(即焦耳/升)。

【答案】(1)10h;(2)220km;(3)10Lo

【解析】(1)充电时输入功率:P=UI=220VX20A=4400W=4.4kW,

由得充满电的时间:鬻=10h;

tP4.4kW

(2)因为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F=/-=720N,

不考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时能量的损失,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动能,由皿=人可知:

汽车匀速持续行驶最大距离:s=£="|黑22=2.2xl05m=220km;

(3)汽车匀速行驶100公里牵引力做的功:^,=F5,=720Nxl00xl000m=7.2xl07J,

由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成且=W^2=3xl()8j;

设汽车匀速行驶100公里消耗的汽油体积为V,

由Q成=均可得消耗汽油体积:V=Y=4,Oxlo"//L=10L°

答:(1)在家庭电路中对放电完毕的蓄电池充满电需要10h;

(2)仅由电动机提供动力,汽车匀速持续行驶的最大距离是220km;

(3)仅由汽油机提供动力,汽车匀速行驶每百公里的油耗是10升。

3、图甲为某品牌电压力锅,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转换器将U=220V的电压转换为

直流低电压U,(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温度与锅内温度保持一致,当温度为100℃时,R

的阻值为17000,温度每升高1℃,阻值减小80。。R是可调电阻,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时,衔铁P被吸起(开关断开),此时锅内温度为H5C;

当电流减小到0.012A时,衔铁P被释放(开关重新接通),此时锅内温度为HOC。S为电源

开关;Si为定时器开关,闭合后自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会自动断开,无外力不再闭合,S2

为保温开关,开始时处于闭合状态,当锅内温度达到80℃时断开,当锅内温度低于60℃时自

动闭合,保压指示灯Li、保温指示灯L2阻值可忽略。Ri、R2阻值均为UOkC,R3为加热盘,

额定电压为220V,电阻为48.4。。

某次煮饭时,电压力锅内加入适量米和水,盖好盖子,闭合S、S1,电压力锅进入“加热”工作

状态,6min后灯L1亮起,电压力锅进入“保压”工作状态,保压期间,观察到灯Li间歇发光;

再过一段时间,Si断开,灯L2亮起,电压力锅进入“保温”工作状态。

(1)电压力锅在“加热”工作状态时,加热盘R3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2)电压力锅进入“保温”工作状态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灯Li、L2间歇发光

B.灯Li会熄灭、灯L2间歇发光

C.当锅内温度低于60℃时,R3正常工作

D.当锅内温度达到80℃时,通过R3的电流小于0.002A

(3)为控制电压力锅在“保压”工作状态时,锅内温度在H0〜115℃,可调电阻R,接入电路的

阻值为多少?

【答案】(1)3.6X105J;(2)A;(3)100。。

【解析】(1)电压力锅在“加热”工作状态时,电路为只有R3的简单电路,

加热盘R3消耗的电功率:P=¥=9字=1000W,

R348.4。

加热时间:/=6min=360s,

加热盘R3消耗的电能:W=Pt=1000WX360S=3.6X105J;

(2)AB.当电压力锅进入“保压”期间,锅内温度控制在HOC〜115℃之间,此时灯Li间歇发

光,

当电压力锅进入“保温”期间,锅内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

要使电压力锅从“保压”状态达到“保温”状态,锅内温度应降低,此时电磁铁应停止工作,衔铁

P被释放,否则电压力锅会一直处于保压状态,

所以,灯Li会熄灭,灯L2间歇发光,故A错误、B正确;

C.当锅内温度低于60℃时,保温开关自动闭合,加热电路为R3的简单电路,R3正常工作,故

C正确;

D.当锅内温度达到80℃时,保温开关断开,保温指示灯L2阻值可忽略,加热电路为R2与R3

串联,

通过R3的电流13=1=^-=—^—=<^-=-^^-=0.002A,故D正确;

H4及2十尺3尺211UX1UJ2

(3)因当温度为100℃时,R的阻值为1700Q,温度每升高1℃,阻值减小80Q,

当锅内温度为115℃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捺i=1700Q—(115℃-100℃)X80Q/℃=500Q,

当锅内温度为11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2=1700。一(110℃~100℃)X80Q/℃=900Q,

又因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L=0.02A时锅内温度为115℃,

当电流减小到I2=0.012A时锅内温度为110℃,

由直流低电压U'不变可得:U'=h(R^i+R')=h(R热2+R),

即:0.02Ax(500Q+R9=0.012Ax(900Q+R9,解得:Rf=100Qo

答:(1)电压力锅在“加热”工作状态时,加热盘R3消耗的电能为3.6X105J;

(2)A;

(3)为控制电压力锅在“保压”工作状态时,锅内温度在H0〜115℃,可调电阻R,接入电路的

阻值为100Q。

4、小明家住偏远山区。家庭电路电压达不到220V,他借助电能表电热水壶探究家中的实际

kW,h

Hl丽2因

感应式电能表

220V10(40)A50Hz

1200rlcW«h

电压;将装有额定容积水的电热水壶单独接入电路,发现初温20℃的水被加热至100℃恰好

沸腾,通电时间为7min,电能表的转盘转动280圈。电能表表盘、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甲、

表格乙所示,电热水壶的阻值不变,c水=4.2x103/(kg・℃),p*=lxlO3kg/m3,问:

常热牌电热水壶

型号QLR2020

额定电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