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4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
点I梳I理
★[考点概述]
句子赏析历来是中考的热门考点。课标明确考查的重点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是针对文中的某句话,分析其表达效果或者妙处或者作用。考查内
容主要有对语句修辞手法、关键词汇、语句丰厚蕴意、表达作用、描写方法等。
★[设问方式]
1、请从请从xx角度,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自选角度,赏析x段中画线句子。
3、xx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联系文章赏析。
同迷I津
★[解题方略]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
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
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
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
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
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
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
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技巧点拨]
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答题模式:修辞手法+内容+感情。
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
生疏的事物。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
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⑵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夸张: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
在一起。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增加感
染力、说服力。
⑸反复:增强语气,加强节奏感,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
⑹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⑺设问: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⑻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3、举例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
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
美。(角度+内容/特点+情感)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
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脸红起来了。”
答案: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
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⑷“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五猖会》)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我背书时的痛苦无奈。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
逝的感慨。
(6)“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一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
余光。”
答案:“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没有照到小花身上”喻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
花感受到
了阳光的存在。告诉我们只要看到美好生活,就有希望有梦想去追求奋斗。
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
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以及花朵之多,颜色之艳,抒发了作者赏心悦目的欣喜之情。
(9)“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那
树》)
答案: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密,表现了这棵树生命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
美之情。
(10)“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
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运用夸张的修辞,强调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传神地表达出“我”对“络腮胡
子”的厌恶之情。(也可从人物描写方法或用词角度常析)
二、从字词的角度。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
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1、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答题模式:词的本义+语境义+情感(心理、性格、心情)
2、举例:
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争”“啄”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营早早争向暖树,新飞来的燕子啄泥
筑巢的情景,体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⑵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
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答案:运用“排”这个动词,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快速豪气,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
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迂腐的性格。运用“摸”
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动作迟钝,变现了他生活拮据、每况愈下的悲惨境遇。
(3)“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
际。”(《卖伞姑娘》)
答案:一个“裹”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密、缠绵;用“细雨”来比喻“思
念”写出了作者对卖姑娘思念之深切。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三、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入手。
1(1)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
答题模式:描写角度+内容+情感(性格、心情、形象、品质)
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的动作,生动地写出了……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刻画了.....□
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⑵从感官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答题模式:本句从听(视、噢、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2例子:
(1)“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用手,斗等旋转着从大门
口叙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父亲的雨》)
答案: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摹了雨水的形态。
②运用了动作描写,“跑”、“拾”“甩”,表现出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
③动词使用生动,例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
④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
⑤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的前面,侧面写出风
大的特点
从而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2)“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孔乙己》)
答案:这几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形象,暗示了他的生活
遭遇,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同情之心。
⑶''指甲里全是黑泥,五个手指头像刚从炭灰里抽出来。而那手背上,食指、小指上,已
经绽开了好多裂口,有的结成了血痴,又蒙上一层黑色,有的还可以看到红红的血口。”(《你
震撼我的心灵》)
答案:运用了外貌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他手的脏、不卫生和粗糙干裂的特点,表达了我对
他的回情。为下文我态度和情感的转变作铺垫。
⑷“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到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
答:本句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刻画店主对我的质疑表示惊讶,难以理解,突出店主的诚
实守信。
⑸“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选自《春》)
答:本句从触觉的角度描写了春风柔和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⑹“我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的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一暖暖的。”
答:通过触觉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的
幸福感受。
四、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入手。
1、自然环境描写四步分析法:
①概括,先概括描写的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天气、背景等)。
②气氛,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④结构,和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五、从深层含义的角度入手。
作家写文章手法不一,艺术风格各异,语言特色也大相径庭。有的通俗质朴,有的含蓄隐
晦,话里
有话,言外有意,这就有必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
(一)双关句:
1、答题模式: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
(二)富有哲理的句子:
1、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2、例: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答: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它告诫人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为
之而奋斗。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无。虽
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
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
(三)言外之意句: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2、例子:第二天,邻居表扬小强说:“你真是个勒奋的孩子呀,都晚上十一点了,你还在练
琴。”
答:邻居的意思是,小强练琴太晚影响了大家的休息。
六、从句式的角度入手。
1、(1)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答题模式:这是个……句,……(内容+表达效果),表达了……
2、例子: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候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了岳飞
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候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
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夜读岳飞》)
答:句子以反问的形式,语气强烈,写出了作者在夜读岳飞时深深投入、心醉神迷的状
态,强调了作者对岳飞高贵灵魂的理解与赞美。
七、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
考的余地,回味无穷);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八、从表达方式入手。
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九、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学生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
可。
例如:“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
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粳,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
房中的一切。"
赏析: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润湿”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
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来描墓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
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
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写了潮来
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
气"“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
★[01-2022年武威市]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一起去看山
阿来
①爬了一天山,袭来的疲倦使得大家意兴阑珊,我们便都在火堆边睡去了。我横竖睡不着,
也许是因为过于兴奋,也许是因为海拔太高。这时,风停了,月亮升起来了,它用另一种色调
的光将曾短暂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我喜欢山中静寂无声、光色纯净的月亮,就悄然起身,
把褥子和睡袋搬到屋外的草地上。我躺在睡袋里,看月亮,看月光流泻在悬崖下属于杜鹃林和
落叶松的地带。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凝视一道冰川。那道冰川顺着悬崖从雪峰顶前向下流淌——
纹丝不动,却保持着流动的姿态,然后,在正对我的那面几乎垂直的悬崖上猛然断裂。我躺在
几丛鲜卑花灌木之间,正好面对着冰川的断裂处。那幽蓝的闪烁的光芒如梦似幻。我们骑着上
山的马,帮我们驮载行李上山的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头吃草或者咕吱咕吱地错动着牙床。
我却只是静静地望着几乎就悬在头顶的冰川那十几米高的断裂面,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
视觉感受到的光芒在脑海中似乎转换成了一种语言,我听见了吗?我听见了。听见了什么?我
不知道,那是一种幽微深沉的语言。一匹马走过来,翕动着鼻翼嗅我。我伸出手,马伸出舌头。
它舔我的手。粗杨的舌头,温暖的舌头。那是与冰川无声的语言相似的语言。
②然后,我就睡着了。
③越睡越沉,越睡越温暖。
④早上醒来,我的头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间新鲜冰凉的刺激。睁开眼,看见的是一个
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木丛上的雪,雪落在颈间,那便是清凉刺激的来源。岩石、
树木、溪流、道路,所有的一切,都被蓬松洁净的雪覆盖。一夜酣睡,我竟然连下了一场铺天
盖地的大雪都不知道!
⑤那天早晨,兴奋不已的几个人也没吃东西,就起身在雪地里疾走,向着这条峡谷的更深
处进发,直到无路可走才停住。最漂亮的景色是一个小湖。世界那么安静,曲折的湖岸上是新
雪堆出的各种奇异的形状。那些形状是积雪覆盖着的物体造就的。一块岩石,一堆岩石,雪层
杜鹃的灌木丛,柏树正在朽腐的树桩,一两枝水生植物的残茎,都造成了不同的积雪形状。纹
丝不动的湖水有些深沉。湖水中央是洁白雪峰的倒影。这是我离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一次。她
就在我的面前,断裂的冰川,锋利的棱线,冰与雪的堆积,都清晰可见。
⑥后来,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到过四姑娘山。
⑦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
⑧春天,万物萌发。那些灌木丛与乔木新生的叶子会如轻雾一般给山野笼罩上深浅不一的
绿色,如雾如烟。落叶松氤氢的新绿,白桦树的绿闪烁着蜡质的光芒。不同的色调对应着人内
心深处难以名状的情感。从那些应了光线的变化而变幻不定的春天的色彩中,人看到的不只是
美丽的大自然,还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拂开大草原上的草,
吸着它那特殊的香味,我向它索要精神上相应的讯息”,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⑨秋天,那简直就是灿烂色彩的交响乐。那么多种的红,那么多种的黄,被灿烂的高原阳
光照亮。高原上特别容易产生大大小小的空气对流,那就是大大小小的风,风和光联合起来,
吹动那些色彩不同的树——搬、枫、桦、杨、楸那是盛大华美的色彩交响乐。高音部是最
靠近雪线的落叶松那最明亮的金黄。高潮过后,落叶纷飞,落在蜿蜒的山路上,落在林间,落
在溪涧中。路循着溪流,溪流载满落叶。下山,我们回到人间。其间,我们有可能遇到有些惊
惶的野生动物,有可能遇见一群血雉,羽翼鲜亮。我们打量它们,它们也想打量我们,但到底
还是害怕,便慌慌张张地遁入林间。
⑩当然不能忽略夏天。
⑪所有草木都枝叶繁茂,所有草木都长成了一样的绿色,浩荡、幽深、宽广。阳光落在万
物之上,风再来助推,绿与光交相辉映,绿浪翻滚,那是光与色的舞蹈。那时,所有的开花植
物都开出了花。那些开花植物都有着庞大的家族。杜鹃花家族、报春花家族、龙胆花家族、马
先蒿家族,把所有的林间草地、所有的森林边缘,变成了野花的海洋。还有绿绒蒿家族、金莲
花家族、红景天家族,它们都竞相开放,来赴这场夏日的生命盛典。
⑫而这一切的背后,总有晶莹的雪峰在那里,总有蓝天丽日在那里,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
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我记起一个情景:当我趴在草地上把镜头对准一株开花的棱子芹时,
一个人轻轻碰触我,告诉我不要因为拍摄一朵花而压倒了身下看上去更普通的毛葭花。我也阻
止过准备把杜鹃花编成花环装点自己的年轻女士。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
导我们通向善。
⑬冬天,雪线压低了。雪地上印满了动物们的足迹。落尽了叶子的森林呈现出一种萧疏之
美。
(选自《读者》,2022年7期)
6.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一】,比较段落中描述的内容,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并给出答案。
【链接材料一】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
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
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
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7.作者一边描述所见之景,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从第⑫段中摘抄一句表达作者感受的句
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8.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拂开大草原上的草,吸着它那特殊的香味,我向它索要精神上相应
的讯息”,说的就是当样的意思。(“这样”指什么?)
(2)风和光联合起来,吹动那些色彩不同的树一根、枫、桦、杨、楸……那是盛大华美的
色彩交响乐。高音部是最靠近雪线的落叶松那最明亮的金黄。(句中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作
用?)
9.选文和【链接材料二】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二】
四姑娘山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系邛昧山脉中段,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
景区核心景点为“三沟四峰”: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
姑娘山。幺妹峰是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味山脉的最高峰。景区内海拔在5000米
以上的雪峰有85座,终年积雪。
【答案】【答案】6.示例一:两位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分别“听见”了什么?
阿来听到了马吃草、错动牙床和鼻翼翕动的声音,还“听见”了幽微深沉的语言:月光流
泻的美景和冰川幽蓝的光芒转换成的无声语言。陆定一听到了同志们小声说话的声音,还“听
见”了不可捉摸的声响。
示例二:两段文字所写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写夜宿山间,睡不着看夜景,都写到人们平常不易感知的内容。
7.示例一:让人在这美丽的世界中想到高远,想到无限。
我的理解:这是一种难得的意境。近处的美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远处的雪峰、蓝天丽
日又激发人们对空旷高远、无限绵延的境界的联想。
示例二:美教导我们珍重美,美教导我们通向善。
我的理解:四姑娘山景色的美丽激发了赏景之人对美的怜惜、珍重,也引发了人们呵护美、
守护美的善心。(摘抄的语句不是表达感受的句子不得分)
8.(1)不同的色调对应着人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情感。从那些应了光线的变化而变幻不
定的春天的色彩中,人看到的不只是美丽的大自然,还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
(2)作者把在风的吹动、光影的变幻之下色彩缤纷的树木比作盛大华美的交响乐,把落
叶松最明亮的金黄比作交响乐的高音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四姑娘山色彩斑斓、变幻多姿
的特点,突出了落叶松金黄色彩的鲜明耀眼。
9.选文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链接材料二以说明为主。
★[02-2022广州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病人的健康
[阿根廷]胡里奥•科塔萨尔
家庭医生伯尼向卡洛斯和罗莎发出警告,不能让他们的妈妈知道任何令人不安的消息,
以免加重她的病情。兄妹俩决定对妈妈隐瞒弟弟车祸去世的事实。
卡洛斯告诉妈妈,一家巴西公司雇用了阿莱,派他到累西腓呆一年,阿莱只好匆忙地
收拾行李,赶上最近的航班。“妈妈必须理解,现在时代不同了,工厂才不会考虑人的情
感,不过阿莱会想方设法在年中的时候挤出一礼拜的假期。世界变得疯狂,每个人都行色
匆匆,干什么都没空。”
卡洛斯刚好有一位朋友在累西腓工作,答应帮忙安排通信的事情。一天,他们收到了
阿莱的第一封信。阿莱很喜欢累西腓,他说起港口、卖鹦鹉的小贩、冷饮的味道……妈妈
要求看看信封,又说应该把邮票送给邻居家的小孩。
过了一天妈妈叫来罗莎,口述给阿莱的回信,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休假,旅费会不会很
贵。她讲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告诉他卡洛斯刚刚升了职,罗莎的一个学钢琴的学生获了奖。
等信写好了,妈妈在下面用铅笔签上名,温柔地吻了下信纸。
每件事都不容易,因为在那个时期妈妈的血压又升高了,家里人开始怀疑会不会有什
么下意识的影响,在每个人的举动中流露了什么。然而不大可能,因为一开始的确是硬装
出笑容,到最后却真的和妈妈一起笑起来。说到底,唯一要紧的是把时间混过去,别让妈
妈有所察觉。卡洛斯跟伯尼医生谈了,大家一致同意应该把这出善意的骗剧——罗莎是这
么称呼的——无限期地演下去。
阿莱的信又到了。这回妈妈想自己看信,要过她的老花镜。她看得非常仔细,仿佛每
一句话都是一道值得反反复复咂摸的美味。
“真奇怪,”妈妈说道,摘下眼镜望着天花板,“阿莱都来了五六封信了,可一次都
没有叫我……哈,这可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这真有点奇怪。为什么他一次也没有那么叫
我呢?”
“可能那孩子觉得在信里那么写太傻。口头上叫你是一回事……他叫你什么来着?”
“这是秘密。”妈妈回答。“阿莱和我之间的秘密。”
罗莎对这个称呼一无所知,问卡洛斯,他也只是耸了耸肩。不过罗莎在执笔回信的时
候觉得妈妈比平时说得要慢些,好像每一句话都要细加斟酌O
“谁知道这可怜的人能不能回来呢。”再次听到妈妈说要阿莱回来的时候,罗莎看似
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还是该服从公司安排吧。”
妈妈继续口述回信,好像没有听见。她身体状况不太好,想见阿莱,哪怕就几天。她
希望阿莱赶紧回信,带来好的消息。罗莎注意到妈妈在签名之后没有亲吻信纸,却直直地
盯着信看,好像要把它刻印在心里。
“我觉得这样下去要糟糕。必须想出一个像样的理由,不然她早晚会察觉。”罗莎满
含担心地望着卡洛斯。卡洛斯把头伏在餐桌上,无声地为自己的兄弟哭泣,那正是他们常
常一起玩牌的地方。
过了一个月,妈妈坚持认为该是阿莱回来度假的时候了。卡洛斯判定已经别无选择,
只有试探一下,看妈妈能否承受负面消息。他咨询了伯尼医生,后者建议票谨慎从事。经
过一段必要的时间之后,那天下午卡洛斯和罗莎进来坐在妈妈的床边,身边是装着药品的
斗橱。
“现在,我开始明白一点儿为什么我那可气的弟弟不肯回来看我们。”卡洛斯说,
“他最近几个月里都不能旅行。”
妈妈看着他,好像没听懂:“为什么不能旅行?”
“因为一只脚出了点儿问题,好像。嗯,是在脚踝。”
“脚踝骨折?”妈妈叫道。
还没等卡洛斯回答,罗莎已准备了药水,伯尼医生立刻赶来。一切都发生在几个小时
里,然而却是漫长的几小时,伯尼医生直到入夜才离开。
只过了两天妈妈就自认为已经康复,让罗莎来给阿莱写信。罗莎像往常一样拿着便笺
本和铅笔赶来,妈妈却闭上眼,摇了摇头。
“你给他写就行了。告诉他要保重。”
罗莎答应了,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句接一句地写下去,明知道妈妈不会看。当天晚上,
她告诉卡洛斯,她在妈妈床边写信的时候就已确信,妈妈不会看也不会在这封信上签名。
她一直闭着眼,直到该喝汤药的时候才睁开。她好像忘记了自我,在思考别的事情。
后来妈妈偶尔会问起有没有阿莱的消息,随后便一声不吭,在沉默中时间好像都是用
药剂和汤剂来计算。兄妹俩轮流陪伴她,卡洛斯在晚上给妈妈念报纸,罗莎负责吃药和盥
洗。伯尼医生告诉他们,好在妈妈不会有什么痛苦,会在不知不觉中离开。然而妈妈却保
持清醒直到最后,儿女围在床边,已无法掩饰他们的情绪。
“大家都对我太好了。”妈妈温柔地说。“费了这么大劲为了不让我难过。”
卡洛斯和罗莎坐在她身边,摸着她的手,仿佛明白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一直明白的事
实。
“这么照顾我……”妈妈说,终于这句话使一切恢复了正常,让漫长的戏剧显出了必
要。
“现在你们可以好好休息了。”妈妈说,“我们不会让你们再这么辛苦了。”
下葬三天之后,阿莱最新的一封信到了,罗莎打开信,不假思索地读了起来。突然她
抬起头,因为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眼睛,她意识到自己在读信的同时,正在考虑该怎样告
诉阿莱母亲去世的消息。(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于现实家庭生活,用细腻的笔触写出家庭的温情与人性的美好。
B.小说开头交代了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情节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C.小说并未点明妈妈和小儿子之间的秘密,但这个细节蕴含深意让人动容。
D.小说中的医生是妈妈健康状况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文章重要的线索人物。
(2)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她看得非常仔细,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一道值得反反复复咂摸的美味。(从修辞的角度)
②卡洛斯把头伏在餐桌上,无声地为自己的兄弟哭泣,那正是他们常常一起玩牌的地方。
(从描写的角度)
(3)文章中有三处写到给阿莱回信。在回信时,妈妈有哪些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4)小说题目为“病人的健康”,为了妈妈的健康,兄妹俩上演了一出“善意的骗剧”,
他们是怎么做的?对于这种做法,你赞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ABC.正确;D.有误,医生并非文章重要的线索人物。
故选:Do
【答案】(2)①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来信中的话比作美味,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母亲看信的仔细,可见她对阿莱的思念之情,为下文母亲发出“可一次都没有叫我”的疑问
作铺垫。
②这一句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卡洛斯对阿莱的思念和因阿莱去世的痛苦之情,同
时也包含着对母亲会察觉他们隐瞒行为的担心。
【解析】(2)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此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一道值得反反复复咂摸的美味”
把“每一句话”比作“美味”,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结合“这回妈妈想自己看信,
要过她的老花镜”可知,写出母亲看信的仔细,表现出她对阿莱的思念之情。结构上,母亲仔
细看信为下文“阿莱都来了五六封信了,可一次都没有叫我……哈,这可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
的内容作铺垫。
②此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卡洛斯把头伏在餐桌上,无声地为自己的兄弟哭泣”
是动作描写,结合“那正是他们常常一起玩牌的地方”可知,表现了卡洛斯对阿莱的思念和因
阿莱去世的痛苦之情。结合“我觉得这样下去要糟糕。必须想出一个像样的理由,不然她早晚
会察觉”可知,卡洛斯的动作也包含着对母亲会察觉他们隐瞒行为的担心。
【答案】(3)第一次回信:母亲口述内容,详细介绍家中琐事,写完后用铅笔签名,温
柔地吻信纸,并且笑起来。这说明母亲对回信一事很认真,对兄妹俩编造的阿莱出差的善意谎
言没有怀疑,对阿莱很关心,心里充满着与儿子通信的幸福。
第二次回信:母亲比平时说得慢,好像每句话都要细加斟酌,写完签名后没有亲吻信纸,
直直地盯着信看。这说明母亲非常想念阿莱,对阿莱没有以秘密称呼在信中称呼她产生疑惑,
对兄妹俩编造的善意谎言有了怀疑,对迟迟不能见到阿莱感到失望、伤心。
第三次回信:母亲不再口述,让罗莎自己写,不看信的内容,也不签名,一直闭着眼,好
像忘记了自我,在思考别的事情。这说明母亲此时已不指望生前能够见到阿莱了,心里明白了
兄妹俩是以善意的谎言在欺骗自己,对兄妹俩的孝心感到欣慰,对再也见不到阿莱感到伤心。
【解析】(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第一次,根据“等信写好了,妈妈在下面用铅笔签上名,温柔地吻了下信纸”“到最后却
真的和妈妈一起笑起来”等语句可概括母亲的表现。母亲的动作可见此时的她对回信一事很认
真,对阿莱到累西腓出差的善意谎言没有怀疑。
第二次,根据“不过罗莎在执笔回信的时候觉得妈妈比平时说得要慢些,好像每一句话都
要细加斟酌”“她身体状况不太好,想见阿莱,哪怕就几天。她希望阿莱赶紧回信,带来好的
消息。罗莎注意到妈妈在签名之后没有亲吻信纸,却直直地盯着信看,好像要把它刻印在心里”
等语句可概括母亲的表现。母亲的动作可见她对阿莱思念之甚和对阿莱不以只有两人知道的称
呼在信中称呼她的疑惑。
第三次,根据“你给他写就行了。告诉他要保重”“妈妈不会看也不会在这封信上签名。
她一直闭着眼,直到该喝汤药的时候才睁开。她好像忘记了自我,在思考别的事情”等语句可
概括母亲的表现。结合“他最近几个月里都不能旅行”“后来妈妈偶尔会问起有没有阿莱的消
息,随后便一声不吭”“费了这么大劲为了不让我难过”等语句可知,母亲此时已不指望生前
能够见到阿莱了,心里明白了兄妹俩善意欺骗她的良苦用心。
【答案】(4)①兄妹俩欺骗母亲说阿莱到累西腓出差一年,并安排虚假的阿莱来信。
②我赞同这种做法。因为文中的母亲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兄妹俩隐瞒阿莱
因车祸去世的真相是为母亲健康着想,表现了兄妹俩的孝心和人性的温情。
【解析】(4)本题考查概括事件和发表看法。
第一问,根据''卡洛斯告诉妈妈,一家巴西公司雇用了阿莱,派他到累西腓呆一年,阿莱
只好匆忙地收拾行李,赶上最近的航班”“卡洛斯刚好有一位朋友在累西腓工作,答应帮忙安
排通信的事情。一天,他们收到了阿莱的第一封信”等语句可概括为:兄妹俩欺骗母亲说阿莱
到累西腓出差一年,并安排虚假的阿莱来信。
第二问,发表看法类习题通常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但此题宜持赞同态度,因为文
中的母亲身体极度虚弱,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是为她健康着想,体现了子女的孝心和人性的温
情。可据此作答。
★[03-2022广西河池市]15.(12分)
喜鹊在枝头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下车后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我
为了欣赏沿途风光,回绝了接待单位的接车,原地小跳热身后,趁热赶路。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
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
下,喳喳叫两声。“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我
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
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
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
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
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
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
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
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
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
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白头鹑,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
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
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
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
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
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
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情,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我回话时,一位臂上戴着的袖标的护林老人出现在我身旁。他向我讲述这
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
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⑩“为啥?”
⑪“留给鸟儿们过冬。”
⑫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⑬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
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
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
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⑭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尝一个。不然你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
儿!”
⑮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
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文/魏丽饶,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至第⑥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第③段引用“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3)请按要求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从
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理穿一阵儿,掷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赏析加点词
的表达效果)
(4)第⑫段中,看到护林老人慈祥而温柔的眼神,“我”为什么会想到那一树枇杷?
(5)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