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1.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理解经济实力、国家利益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结合美苏冷战出现的背景及其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了解二战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分析多极力量成长对两极格局的冲击,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4.学习冷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认识国际关系中大国应该要有责任意识和外交理性,感受国际关系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进步性;体会多元、理性认识和分析问题的价值。(家国情怀)知识点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渐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2)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③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④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为确保西部边界安全,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3)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4)表现美国苏联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地缘政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2.两极格局(1)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认识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②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2.美苏两极势均力敌,两极格局基本是对称的。(×)3.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援助遭战争破坏的欧洲经济。(×)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针对的都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5.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6.两极格局形成后,世界被分成了两大阵营。(×)7.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以美苏对抗和两大集团对峙为特征。(√)❶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摘编自教材P108)。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❷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09):罗斯福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这导致美国后来推行什么政策?提示说明:美国渴望领导世界。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霸权政策。❸阅读“历史纵横”(见教材P110):根据材料说明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提示关系变化:二战后美苏从大国合作转向对抗。原因:美国实力强大,把苏联看成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苏联也不断扩张,把美国视为自己的敌人。知识点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特点: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对抗。(2)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追求“政治大国”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的发展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万隆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②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1.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美苏关系的紧张。(√)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起飞”,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3.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4.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5.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6.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❶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摘自教材P112)。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什么?提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❷阅读“思考点”(见教材P112):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提示一方面,美苏长期争霸削弱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知识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1)日趋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2)走向缓和时间1985年以后表现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④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2.两极格局的瓦解(1)原因eq\b\lc\{(\a\vs4\al\co1(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标志:苏联解体。(3)影响eq\b\lc\{(\a\vs4\al\co1(①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1.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2.“和平演变”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4.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随之结束。(√)“和平演变”一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促使它们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摘自教材P113)。“和平演变”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和平演变”战略的持续运用而苏联、东欧国家对此放松警惕有关。主题一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视角冷战的根源史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八种解释》史料二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因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提示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框架;美苏实力基本势均力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世界面临核恐怖的威胁。视角冷战的表现史料战后初期(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呈现出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这一时期,美国制定了扶植西欧资本主义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建成了华沙条约组织……显然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峙。——摘编自赵立坤《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思考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政治、经济、军事全面对峙的表现。提示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之间的对峙;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之间的对峙;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峙。视角冷战的特征及影响史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刘金质《冷战史》思考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示表现:冷战范围进一步扩大;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冷战期间爆发了局部“热战”;经济上的割据与压制;国内政策的变化与紧张气氛。影响:促进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不利于世界和平;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历史解释——美苏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各自处于超级大国(美苏)的控制之下。(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形式多样: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制裁。(4)矛盾重重:主要体现在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演变趋势:由两极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争霸,美苏争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6)争夺目标: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唯物史观——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性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基本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②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意发展经济,注意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美苏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并得到发展,第三世界崛起。(2)消极性①冷战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苏两强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主题二冷战下的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视角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表现史料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据尼克松总统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思考根据史料,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他将西欧、日本和中国列入世界“五大力量”的原因。提示变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原因:战后西欧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实力大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视角两极格局的瓦解史料一这些国家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史料二近来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了美国政府曾采取攻心为上的软战争策略,动摇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诱导了苏联的制度解体。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提示原因:原有的苏联模式积弊太深;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影响: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使美国霸权地位得到加强;使苏联的加盟国家和东欧国家出现政局动荡。1.唯物史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发展。(2)具体原因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③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④中国的振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遭到削弱。2.历史解释——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由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②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③长期过渡: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2)影响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2021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7)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讲中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说明美国()A.开始扶蒋反共 B.主导欧洲联合C.对苏发动冷战 D.干涉盟国主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选C项。2.(2021年7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37)以下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措“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施①经济互助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A.马歇尔计划 B.不结盟运动C.古巴导弹危机 D.欧洲共同体答案A解析依据“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可知,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是政治上发表“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依据“经济互助委员会”可知,对应考查的是经济措施——“马歇尔计划”,A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成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是“美苏核武器”的对抗,不属于经济措施,排除C项;欧洲共同体主要是欧洲的联合,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经济措施,排除D项。3.(2021年7月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37)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两大集团的领导者是()A.英国与德国 B.英国与法国C.美国与日本 D.美国与苏联答案D解析根据“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可得出是美苏的冷战,D项正确,排除A、B、C。4.(2021年12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24)20世纪五十年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