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二二级暑假开学摸底检测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下列描述符合河姆渡文化的是()A.仅使用打制石器 B.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D.出土了胎壁较薄的黑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C项正确;河姆渡文化已使用磨制石器,排除A项;仰韶文化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B项;蛋壳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薄壁黑陶,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种,不符合河姆渡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A.出现了曲辕犁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C.开始刀耕火种 D.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使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B项正确;曲辕犁出现于唐朝,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产生时的耕作方式,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是牛耕技术的巨大进步,这一进步出现于汉朝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战国时期的商鞅认为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两句话是强调同一个意思,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因此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这与百家争鸣的法家提倡“法治”不谋而合,D项正确;儒家主张“仁政”,排除A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排除B项;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排除C项。故选D项。4.柳宗元对秦朝的某一制度给于高度评价:“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制度应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郡国并行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统治,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盛行,排除A项;皇帝制度不是公天下,而是为一己之私的君主专制,排除C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实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5.游士本是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特殊阶层。但西汉武帝后,游士之游从汉初时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结伴交游,欣赏自然景观的游览活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 D.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材料“游士本是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特殊阶层。但西汉武帝后,游士之游从汉初时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结伴交游,欣赏自然景观的游览活动。”可知,从战国到西汉,游士的活动的政治性质大大降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与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关,对于游士的活动进行了限制,C项正确;游士活动性质的变化主要和国家的控制力加强有关,不是因为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和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AB项;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礼乐制度就已经开始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6.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A.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 B.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C.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 D.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有所损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分裂的时代,但在各政权争斗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统一,如西晋的统一,前秦的短暂统一北方等,反映出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B项正确;“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是东晋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战争和冲突,民族交融是主流,但是“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不能全面解读材料,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动乱的特征,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靠近河流的地方,往往会有繁荣城市的兴起。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河两岸许多城市的发展,在这些城市中,最典型的就是扬州。扬州地理位置优越,它扼守着长江和大运河的两大水系交汇处,隋唐大运河开通之后,扬州成了我国重要的水利枢纽,所以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B项正确;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并未改变南北经济格局,排除A项;大运河开通前隋朝已统一全国,仅凭材料无法断定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排除C项;材料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下图是“明清高产作物推广路线与分布图”。可以推断出()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商业城市大量涌现 B.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仍然占统治地位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世界日益连成整体,中国人口迅速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明清高产作物推广路线与分布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联系,图中箭头反映来自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作物的种植使得食物充足和中国人口增长迅猛,D项正确;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两宋之前,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仍然占统治地位,排除B项;由于清朝政府闭关政策的影响,海上贸易发展受阻。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题干时期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9.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华亭—娄县地区的社会发展理解正确的是()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GDP结构第一类行业(农业、渔业)27%31%第二类行业(纺织等手工业)56%33%第三类行业(商业、服务业等)17%36%注:华亭—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①江南经济多种经营兴盛②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③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及结合所学可知,从表格中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和GDP结构可以看出,材料中涉及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多种经营模式。而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农业、渔业和纺织等手工业占比最高,反映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是在鸦片战争后,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项。10.下图19世纪30年代中国白银外流情况示意图。导致图中白银外流趋势形成的原因是()A.中外贸易的发展 B.鸦片走私的兴盛C.自然经济的衰败 D.地方政府的腐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1832-1833年间和1835年以后白银外流呈上升趋势,这时应该向中国走私鸦片,使得白银外流,因此这与鸦片走私有关,B项正确;中外贸易中中国占有优势,不是白银外流的原因,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C项;地方政府腐败不会造成白银大批外流,排除D项。故选B项。11.《海国图志》在其序言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的刊印()A.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 B.推动了清政府全方位学习西方C.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书的刊印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其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C项正确;“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书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科技,并不是“全方位学习西方”,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尝试,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图为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下图数量(千万海关两)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群众运动的进行 B.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C.中华民国的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可知,1913年至1918年中国关税征收额下降,反映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1918年以来中国关税征收额迅速增加,则反映了一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说明数据变化受到一战的影响,D项正确;群众运动抵制洋货会导致数据下降,但不能导致征收额数据上升,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继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无法解释中国关税征收额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会导致征收额下降,但不能解释上升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3.在陕甘宁边区,中共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该做法旨在()A.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B.解决边区经济困难C.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 D.促进全党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三三制”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A项正确;该做法旨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而解决边区经济困难是大生产运动,排除B项;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促进全党思想统一是延安整风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中,历史结论与材料相符的是()材料结论A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国共两党均真正主张“和平建国”B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C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百万雄师迅速突破长江防线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B项正确;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于1946年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排除A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排除C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是进步画家华君武1946年所作漫画《远水救不了近火》。对该作品的解读,最恰当的是()A.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阴谋 B.批判了国民党出卖国家主权的行径C.表明了战争形势已发生逆转 D.宣扬了民主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46年所作的漫画《远水救不了近火》”及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依赖美国的援助来对抗中国共产党。然而,漫画通过“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比喻,揭示了国民党政府依靠外援无法解决国内问题的现实,批判了国民党出卖国家主权、依赖外国势力的行径。B项正确;漫画显示的是蒋介石向美国求助,而非揭露美国的霸权,排除A项;1947年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1946年战争尚未发生逆转,排除C项;漫画中提到军事危机,而不是民主进步的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是1953-1955年职工人数和住宅投资数据表(部分),由下表可知,国家旨在()时间住宅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新增住宅资产占新增固定资产比重中国职工人数(万人)1953年12.4%12.6%18561954年9.3%11.4%20021955年6.6%7.1%2162A.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B.推进社会主义改造步伐C.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D.奠定“二五”计划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953—1955年间,虽然中国的职工人数在增加,但新增住宅资产占新增固定资产比重却在下降,住宅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也在下降,说明当时的投资并没有用于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期间,所以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节约资金投资工业化以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项正确;材料仅有住宅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无法说明是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已经开始,排除B项;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保障当时的工业化战略,而非为了奠定“二五”计划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7.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被写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A.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 B.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C.完全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外交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可知,“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完全继承”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国外交政策适应时代需要进行调整,与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8.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C.贯彻“双百”方针 D.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提倡尊重和热爱劳动的理念,以此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B项正确;2006年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不符,排除A项;“双百”方针是新中国关于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19.关键词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整理的关键词是“奴隶制存废”“《宅地法》”“林肯”。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1865年,内战结束。由此可知,他的学习主题应是美国南北战争,B项正确;林肯不属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的人物,排除A项;林肯是美国人,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美国南北战争,与日本明治维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据统计,1786年英国棉纱价格为每磅38先令,1790年为30先令,1800年为9.5先令,1830年为3先令。促使英国棉纱价格下降关键因素是()A.圈地运动影响 B.交通工具的改进C.国内市场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786年英国棉纱价格为每磅38先令,1790年为30先令,1800年为9.5先令,1830年为3先令”和所学知识可知,1786年到1830年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普及,棉纺织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从而使得棉纱价格不断下降,D项正确;英国棉纱价格下降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带来的产量增加,与圈地运动无关,排除A项;英国棉纱价格下降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带来的产量增加,与交通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英国棉纱价格下降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带来的产量增加,与国内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8分,22题9分,23题13分,共3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1.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摘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材料二: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摘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材料三: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摘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外文明交流的事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答案】(1)儒家:孟子的“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2)事例:玄奘去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3)医药学:《本草纲目》;工艺学:《天工开物》。特征: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解析】【小问1详解】儒家: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荀子。思想:根据材料一“儒尚仁义”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法家: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思想:根据材料一“法兼势术”和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小问2详解】事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鉴真在754年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问3详解】著作:医药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艺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特征:根据材料三“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科技进入到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由于明清时期与西方世界的互动加强,西方科技知识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影响了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22.依据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图1、图2中①、②所示区域治理中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并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答案】举措:①和亲、会盟。(任答1点)②册封、设立奴儿干都司(或:设机构)。(任答1点)(若答出具体史实亦可)意义:从中央对边疆治理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边疆稳定;从边疆地区的角度作答,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角度,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解析】【详解】①、据材料“图1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可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和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店整体转让合同包括店面、员工、品牌及经营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线路工程监理合同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食堂搭伙供应合同
- 2025年度沈阳广告传媒机构劳动合同解除证明
- 大型晚会青春万岁活动招商方案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界面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焊接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交通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
-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
- 化脓性中耳炎
-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
- 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教育整治简洁工作总结范文
- 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分享PPT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铝合金压铸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武汉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