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1页
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2页
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3页
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4页
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XX/XXXXX—XXXX标准化苗圃节水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型苗圃的选址区划、专项工程设计、运行机制、管理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节水型苗圃的新建、改建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203-2006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3241-2009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625-2010机井技术规范GB50265-2010泵站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LY/T1185-2013苗圃建设规范LY/T2289-2004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LYJ128-92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5104-1998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11/T222-200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11/T476-2007林木育苗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苗圃nursery是指具有一定面积且满足培育苗木目的的土地。3.2节水型苗圃savingwatertypenursery指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建设节水工程和设施设备、采用节水生产技术等措施发展节水生产力,通过科学的管理及制度建设形成高效节水的运营机制,进而实现水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苗圃。3.3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3.4标准化苗圃standardizingnursery是指在建设、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与机制,实现资源节约,生产秩序优良、环境最佳、效益突出,满足造林绿化对优质苗木的需求的苗木生产企业及其用地。4苗圃选址4.1选择条件4.1.1应在有利作业生产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宜选择靠近主要交通衔接点,有利于解决劳力、水源和能源的居民点附近。4.1.2圃地应集中连片,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山地可选择在山脚坡度在5度以下的缓坡地,或可通过改造措施,建设台田的地方。4.1.3苗圃地土壤宜选择团粒结构,质地较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pH值以5-8为宜。4.1.4苗圃应确保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水中盐含量不超过0.1%。4.1.5苗圃地杂草及病虫等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应在可控制范围内。4.2建设规模苗圃按土地总面积划分为:特大型苗圃:土地总面积1000亩以上;大型苗圃:土地总面积500-1000亩;中型苗圃:土地总面积200-500亩;小型苗圃:土地总面积200亩以下。另外,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苗圃又称为规模化苗圃。4.3资料收集与圃址勘测4.3.1基础资料收集4.3.1.1苗圃地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周边社会经济条件。4.3.1.2土壤调查。按每5hm2设置一个土壤剖面取样点,同一苗圃不得少于3个,调查取样方法执行LYJ128-92。4.3.1.3有害生物调查。结合土壤剖面调查,调查苗圃地植物病源、昆虫、鸟、鼠等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和危害史。4.3.1.4气象资料收集。包括:年、月、日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日气温、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期及初终期间的累积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期;年、月、日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降水时数及其分布、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其量和最长连续无降水量日数;年、月、日平均蒸发量;平均风速、主风方向、各月各风向最大风速及时长;降雪与积雪日数及初终期和最大积雪深度、霜日数及初终期、雾淞日期及时长、冰雹及沙暴日数、冻土层深度、地表以下20cm处结冻与解冻日期。4.3.2圃址测量圃址范围内及其外部相关道路等地段应进行地形测量,绘制比例尺为1:500-1:2000的地形图。施测时应将土壤与病虫害分布区域的境界标入地形图。5.区划5.1区划原则5.1.1应合理利用土地面积和空间,应有利于生产管理和作业实施,有利于节水设施布置、安装及水循环系统建设。5.1.2生产用地应根据自然状况、苗圃育苗树种、培育苗木的类型划分功能区。生产用地应以道路为基线划分功能区,苗圃功能区可以由多个生产作业区组成。作业区区划宜根据地形地势合理规划为不同的几何形状,宜集中连片。特大型及大型苗圃的作业区区划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节水灌溉设施的布设,长度以200m-300m为宜,中小型苗圃作业区长度以50m-100m为宜。作业区宽度宜为长度的1/3-1/2,在排水良好地区宜宽,反之宜窄。5.1.3辅助用地区划在有利于苗圃生产作业的同时,应便于节水灌溉设施主管道和排水系统的布设。特大型和大型苗圃的辅助用地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10%-15%;中、小型苗圃的辅助用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5.2生产用地区划5.2.1播种育苗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表土层厚度40cm以上,排灌水方便、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段。5.2.2营养繁殖育苗区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满足扦插、嫁接、埋条(压条)等育苗的工艺条件,选择土层厚、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段。5.2.3大苗培育区根据苗木培育规格和树种生长速度以及其特性,选择独立完整的地段。5.2.4设施育苗区按照苗圃的功能定位和育苗生产任务,合理设立温室、大棚、荫棚等设施。5.2.5科研实验及资源收集展示区根据引种、组培和新种引植及新品种的特性及其采用工艺条件,选择便于观察、试验的地段统一区划,尽量选择苗圃核心区域,便于观赏。5.2.6采穗圃可利用零散地块,选择土壤深厚、肥沃以及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苗圃各生产用地灌溉方式见附录A。5.3辅助用地区划5.3.1道路网道路是连接各耕作区及各类设施、保障正常育苗生产的运输通道,按使用性质分为干道、主路、副道、步道以及环圃路。5.3.2灌溉系统及设施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备。应配套建设泵房及选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设备。5.3.3排水系统为防止苗圃外水入侵和排泄圃内积水,根据苗圃地形、地势及地质条件设计排水工程。中小型苗圃设两级排水沟,大型苗圃设三级排水沟。5.3.4防护设施在圃地周围设置乔灌结合的封闭式生物隔离防护设施。5.3.5景观节点和绿化带标准化苗圃建设应结合功能区划分和布局设计进行环境美化。苗圃环境景观应在提高苗圃的美观度、打造企业文化及节约成本的原则下设置,其风貌应与区域环境相符,不得影响苗圃育苗生产作业。苗圃入口区以及道路系统两侧可种植绿化带,苗圃办公区以及居住区等非生产用地宜进行景观节点设置,生产用地内苗木种植应整齐、合理布局。5.3.6管理区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建设生产管理和生活用房及配套场所。特大型、大型苗圃宜在苗圃范围内规划管理区,中、小型苗圃可在圃外适宜的地点建设。苗圃辅助用地及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6节水工程设计6.1水源工程6.1.1就近选取水量丰沛,取用方便,水温与苗圃土壤温度接近,水质符合GB5084-2005的水源用于苗圃灌溉。6.1.2苗圃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灌溉回归水。降水不足时,可以选用地下水、河流、市政自来水、再生水等。应防止超采地下水;选用再生水需经过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要求。6.1.3选河流及地下水为苗圃供水时,宜设蓄水池以便沙粒沉积和提高水温。取水点应设在地势高的地方,同时要均匀分布在苗圃各区,以便缩短引水和送水的距离。当需要开采地下水源时,机井井型、深度和机井密度的设计按GB50625-2010和GB50296-99的规定执行。6.2首部枢纽6.2.1首部枢纽由水泵、调节控制系统、计量装置(水表)、施肥系统、过滤系统等部分组成。6.2.2泵站的设计应满足GB50265-2010及GB50288-99,泵站应包括水泵、气压罐、变频控制箱和相应管道组成,在水泵的出口处须安装止回阀和自动进排气阀。每组泵站应采用2台以上的水泵组成。泵站布置以便于缩短管道输水长度,减少水头损失,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目的为原则。6.2.3水泵依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型。6.2.4灌溉结合施肥的一体化装置应根据肥料或化学药物的性质选择储存和注入设备。6.2.5应根据过滤要求(喷灌要求80-100目过滤,微喷要求80-120目过滤,滴灌要求120-200目过滤)和水质情况(杂质类型:有机物、微生物、无机物和化学杂质)结合管路流量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6.3输水系统6.3.1苗圃取水后应通过管道输水方式输水,固定管道应埋入冻土层以下,低压管道设计参照GB/T20203-2006。6.3.2输水管道管材及管件选择参照GB/T23241-2009,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塑料管(包括PVC管、PVC-U管以及PE管)是首要考虑的管材。6.3.3喷灌管道分为干管、支管和竖管,其技术参数、管道水力计算依据GB50085-2007。6.3.4微灌主要形式包括滴灌、渗灌、微喷灌、涌泉灌(或小管出流灌),管道分为干管、支管和毛管,其技术参数、管道水力计算依据GB50485-2009。6.3.5渗灌系统干、支管道宜用PE管,干管管径Φ80mm~Φ110mm,支管管径Φ40mm~Φ50mm,管材的压力等级为0.4MPa。干管一般沿地块的一侧布置,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6.4配水系统6.4.1喷灌喷头按工作压力和射程分为高压远射程、中压中射程、低压低射程三种。播种育苗使用工作压力小于200kPa的低压喷头;留床苗和大规格苗木培育选择工作压力为200-500kPa的中压喷头。工程设计按照GB/T50085-2007的规定执行6.4.2微灌常用灌水器按其结构和出流形式不同可分为滴头、滴灌带、微喷头、小管灌水器、渗灌灌水器等5类,不同类型微灌灌水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见附录C。6.5排水与雨虹收集系统6.5.1应根据苗圃地形、地势、雨水迳流和地质条件设计苗圃集水收集与排泄工程。6.5.2排水系统包括由苗圃内干沟、支沟、斗沟、农沟组成的排水网络系统。干沟为排水网络系统出口段,应直接通入低位集水收集池。干沟的截面根据排水量决定,但其底宽及深度不宜小于0.5m。在出口处设置过滤网;支沟宜沿支道路边设置,底宽0.3-0.6m,深0.4-0.8m;斗沟宜设在步道路旁,宽度与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沟网与灌溉渠道网宜各居道路一侧,形成沟、渠、道路并列设置。干、支排水沟宜采用片(卵)石铺砌的永久性结构,其边坡可采用1:1。6.5.3雨虹收集循环系统包括:过滤网、集水收集池、水泵、蓄水池、清淤装置和淤泥收集场等。苗圃应依据面积大小建设集水收集池或水窖,可结合集水收集池建设池水景观,具体工程技术要求参照GB/T50596-2010。6.5.4雨水收集后可作为灌水水源通过水泵回收到蓄水池用于苗圃育苗灌溉。7苗木生产管理运营维护7.1苗圃生产用水定额7.1.1苗木灌溉要根据苗木类型、育苗方式、生长规律、苗龄等选择喷灌、微灌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7.1.2根据凋萎系数及田间持水量确定土壤有效含水范围,不同土壤的有效含水范围差异较大,北京地区以沙壤土和中壤土为主,有效含水范围在5.4%-12.9%。7.1.3北京地区常见树种苗木在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持续的时长、灌溉周期和灌水量见附录D。7.2档案管理7.2.1苗圃档案管理参考行业标准LY/T2289-2004。附录A(资料性附录)苗圃各类型生产用地灌溉方式表A.1苗圃各类型生产用地灌溉方式生产用地灌溉方式播种育苗区喷灌、滴灌、微喷灌营养繁殖育苗区滴灌、微喷灌、渗灌、涌泉灌大苗培育区滴灌、渗灌、涌泉灌设施育苗区喷灌、滴灌、微喷灌科研实验及资源收集展示区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采穗圃喷灌、滴灌

附录B(资料性附录)苗圃辅助用地建设技术要求苗圃规模辅助用地面积范围道路排水设施建筑物小型苗圃≤25%干道:连接管理区与苗圃出入口,能够允许通行载重汽车及大型耕作机具。规格执行LY5104-98的林区公路三级标准;副道:干道通达各作业区的分支道路,能够允许通行大型耕作机具。规格执行LY5104-98的林区公路四级标准;步道: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的道路,与支道垂直,设计路面宽度为1m;道路占地面积应不高于苗圃总面积10%。沿主干道两侧建设干沟,规格为底宽0.4m,深度0.5m,边坡比1:1支沟沿支道两侧设置,规格为底宽0.3m,深0.4m,边坡比1:1;排水沟的坡降略大于渠道。管理用房,100m2;库房(种子贮藏室、工具房、车库),200m2。中型苗圃≤20%干道和副道按照小型苗圃执行;步道: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的道路,与支道垂直,设计路面宽度为1-2m;道路占地面积应不高于苗圃总面积7%。沿主干道两侧建设干沟,规格为底宽0.5m,深度0.6m,边坡比1:1支沟沿支道两侧设置,规格为底宽0.4m,深0.5m,边坡比1:1;排水沟的坡降略大于渠道。管理用房,150m2;库房(种子贮藏室、工具房、车库),300m2;大棚,6000m2。表B.1苗圃辅助用地建设技术要求

表B.1苗圃辅助用地及设施建设技术要求(续)苗圃规模辅助用地面积范围道路排水设施建筑物大型苗圃≤15%干道:连接管理区与苗圃出入口,能够允许通行载重汽车及大型耕作机具。规格执行LY5104-98的林区公路二级标准;主路:连接干道与各功能区,能够允许通行载重汽车及大型耕作机具。规格执行LY5104-98的林区公路三级标准;副道:按照小型苗圃执行;步道: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的道路,与支道垂直,设计路面宽度为2m;环圃路:按支道标准执行;道路占地面积应不高于苗圃总面积5%。沿主干道两侧建设干沟,规格为底宽0.6m,深度0.8m,边坡比1:1支沟沿支道两侧设置,规格为底宽0.5m,深0.5m,边坡比1:1;斗沟宜设在步道两侧,宽度与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沟的坡降略大于渠道。管理用房,200m2;宿舍,200m2;食堂,50m2;库房(种子贮藏室、工具房、车库),350m2;大棚,6000m2,温室,10000m2。特大型苗圃≤10%按照大型苗圃标准执行。道路占地面积应不高于苗圃总面积4%。沿主干道两侧建设干沟,规格为底宽0.8m,深度1m,边坡比1:1;支沟沿支道两侧设置,规格为底宽0.6m,深0.8m,边坡比1:1;斗沟宜设在步道两侧,宽度与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蓄水池容积1000m³-2500m³;排水沟的坡降略大于渠道。房屋建筑:管理用房,500m2;宿舍,300m2;食堂,80m2;库房(种子贮藏室、工具房、车库),400m2;大棚,6000m2;温室,10000m2;积肥场,500m2;晾晒场,400m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微灌灌水器类型、原理及适用范围表C.1微灌灌水器类型、原理及适用范围灌水器名称作用原理流量射程适用范围备注滴头通过流道或孔口将毛管中的压力水流变成滴状或细流状的装置。2-12L/h——播种苗毛管及灌水器置于地上滴灌带滴头与毛管制造成一整体,兼具配水和滴水功能的滴灌管。2-12L/h——播种苗毛管及灌水器置于地上微喷头将压力水流以细小水滴喷洒在土壤表面。20-250L/h≤7m播种苗提高空气湿度,起到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用小管灌水器利用Φ4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80-250L/h——大规格苗木小管出流渗灌灌水器地下滴管,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压力水通过管壁上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周围土壤。2-3L/h——大规格苗木较粘重的土壤,应选择较小流量灌水器;轻质土壤可选择大流量灌水器。 附录D(推荐性附录)北京地区常见树种育苗用水定额表D.1北京地区常见树种育苗用水定额树种苗木类型生长阶段持续时间(周)灌溉周期(天)灌水量单位灌溉方式油松侧柏白皮松播种苗幼苗期4-67-102-4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10-1210-153-5硬化期12-141次冬冻水4-6移植苗缓苗期2-33-55-10L/株渗灌、小管出流硬化期——1次冬冻水10-20华山松圆柏播种苗幼苗期6-87-102-4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10-1210-153-5硬化期12-141次冬冻水4-6留床苗生长初期2-37-103-6L/株渗灌、小管出流速生期4-67-108-15硬化期12-151次冬冻水12-20移植苗缓苗期2-33-55-10硬化期——1次冬冻水10-20沙地柏插条苗生长初期27-103-6L/株渗灌、小管出流速生期4-67-108-15硬化期12-151次冬冻水12-20移植苗缓苗期2-33-55-10硬化期——1次冬冻水10-20刺槐播种苗幼苗期4-67-104.5-8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6-810-158-10硬化期6-91次冬冻水10-14移植苗缓苗期2-33-55-8L/株渗灌、小管出流硬化期——1次冬冻水8-12国槐播种苗幼苗期4-67-104.5-8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6-810-158-10硬化期6-91次冬冻水10-14移植苗缓苗期2-33-510-20L/株渗灌、小管出流硬化期——1次冬冻水15-25杨树插条苗生长初期5-67-103-5m³/亩渗灌、小管出流速生期6-810-154-6硬化期8-101次冬冻水7-12移植苗缓苗期2-33-57-12L/株硬化期——1次冬冻水10-20

表D.1北京地区常见树种育苗用水定额(续)树种苗木类型生长阶段持续时间(周)灌溉周期(天)灌水量单位灌溉方式柳树插条苗生长初期5-67-105-10m³/亩渗灌、小管出流速生期6-810-158-12硬化期8-101次冬冻水10-14移植苗缓苗期2-33-510-15L/株硬化期——1次冬冻水15-20栎属播种苗幼苗期5-77-105-10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6-810-158-12硬化期6-101次冬冻水10-15移植苗缓苗期2-33-56-12L/株渗灌、小管出流硬化期——1次冬冻水10-20栾树播种苗幼苗期5-77-105-10m³/亩喷灌、微喷灌、滴灌速生期6-810-158-12硬化期6-101次冬冻水10-15移植苗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