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一章细读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乡土本色01章节导读《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家乡的特点”。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聚村而居。)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熟悉而信任、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一种个别的经验性的认识。基于对中国社会乡土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土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在这一章节的细读中,我们一共可以提炼出五个关键点:1.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2.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3.以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4.孤立与隔膜。5.熟人社会:“礼俗”vs“法理”。

02原文解析第一部分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层社会和边缘社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解析: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的第一段直接抛出了一个十分严谨的观点,“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界定本章乃至整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即基层的中国社会。这其中的严谨性是体现在“基层”这个词上。中国农村不同于中国城市,它们更能代表中国社会的整体情态,更能反映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其实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民族”早已成为了共识。在《翦商》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黄河流域的众多发源地,都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考古发掘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祖先早期是如何育种和选择种植作物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士农工商”……这些反复出现的词,早已说明,土地与中华文明纠缠至深。但是《乡土中国》这部书的出现时间很关键,尽管本书首次出版于1948年,但是费孝通从1939年学成归国辗转中国多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就像他本人所说,“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期,中国社会的底层是乡土性质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基层之上还有非常庞大的地主阶层构造成的上层社会,尽管上层社会的主体仍然没有脱离土地这个基础的生产资料,但是其本质早已发生改变;而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之前,上层社会更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因为外来入侵而带来的新社会矛盾,完全无法用“乡土社会”这样的性质来套用或解读。第二部分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三条大河指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皆孕育了农业文明)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举例说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思维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思维所具有的差异性)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用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种地的事例说明了中国人与耕种的紧密关系,同样的事例还有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种菜喜获丰收,江西医生在南极种出蔬菜的新闻等,不胜枚举)。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评价中国乡土社会的两面性,土地哺育了农业文明,又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解析: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费孝通分析乡土的“土性”来自“泥土”,指出乡土社会“土性”的第一个特点:人与土地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土地孕育了乡村文化,所以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乡村文化的基础,因而表现出对土地无法割舍的情感。农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即便迁徙到别处,首先想到的也是种地。太平天国运动时,洪秀全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用”的口号吸引农民,我国也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口号。从侧面可以看出,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因土地的吸引而努力奋斗。故乡的土专治水土不服的故事和无论走到何处中国人都在种地的现实,两个论据用来证明中华民族和泥土深深绑定、不可分离的论点。2024年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时事事件,应该就是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相比其他国家争先恐后想要求取月壤开展研究,我们的新闻和舆论第一关注的是“月壤能不能种菜?”我国更是被网友们爱称为“种花家”。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忽视科研,相反是能够确切地反映当下的我们仍然受“乡土”思维的影响。我们哪怕已经走进了信息时代、AI时代,哪怕已经有能力登月探海,哪怕已经将目标瞄准银河系,但依旧扎根土地。似乎世界上有很多的农业国家,但是却没有哪个像中国一样对土地有这样深沉和复杂的情感。第三部分③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用比喻手法说明农民受缚于土地,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保守封闭的性格特征),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④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黏”字形象地描写出人与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采用举例说明的手法,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理解人与土地的黏着关系。)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解析:以农业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只稍晚了几百年出现的另一生存形态“游牧”其实和“耕种”一样是利用土地资源谋生,但是“农耕”象征着固态和稳定,“游牧”却象征着自由和漂泊。“农耕”企图从土地上稳定地收获,而“游牧”在不停地追逐更肥沃、丰茂的资源。对比农业、游牧业和工业在土地对人的束缚上的力度,得出因赖以为生的土地难以挪动,而使得农民也具有了土气。由于不流动而生出的土气,其实是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在农民身上的体现。因为这样我们选择了“农耕”我们就选择了一种“树”状的发展方式(另外我认为“游牧”更像是分散的“点”状的发展方式),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哪怕是进入了其他民族的生存范围,但是我们的民族依旧很少受到其他的民族、文明、文化的影响。因为土地和人民的深度绑定,导致人固定在了土地上。从纵向上来看,人的迭代几乎是从一个点延伸开的家族树。这样的家族可以通过墓碑、族谱、县志等地方性资料一代一代地找到发展脉络。也是由于生成出对土地“精耕细作”的农业导向,土地给予我们的资源越来越稳定且充足。进而我们更加地崇尚稳定和熟悉,除了极少数的变态情况,人民都稳稳地扎根土地。从横向上来看,历史基本循环发展,并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和兼并能力。哪怕是元代、清代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带着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质、风俗、思想和政治形态,当进入中原地区后,也不得不接纳业已成型的文化体系、官僚体系甚至政治体系。无断代、无割裂的文明就是紧密地依托于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换来了世界唯一的长线历史。第四部分⑤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里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本段为过渡段,由不流动的社会特性引出“村落”的概念。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体制,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就是对其最好的注脚)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解析:孤立与隔膜。费孝通先生举例所谓“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也并不是建立在农业分工的基础上的,而且中国的家庭鲜少有单一个体的家庭独立。中国式家庭是树,而村落是树林。在社会心理学上将家庭基本上分为核心家庭(夫妻+未婚子女)、主干家庭(夫妻+一对已婚子女)、联合家庭(夫妻+两对以上已婚子女)和其他家庭四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可以说联合家庭会占到绝对的主体,鲜少出现其他类型的家庭。就像《项脊轩志》之中一个大家族的分家往往会闹得十分不愉快,如果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一个家族以联合家庭的形式不断延续下去。哪怕是分家,也会因为宗族、礼法等原因,始终产生关联,直至难以找到亲缘关系才能独立出新的家族。村落本身和男耕女织一样,并不由于农业分工造成,而且村落中也很少有必须存在、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村落是家族分散延伸而形成的。作者提出“地方性”概念,对乡土社会的特性做进一步说明。村落之间的隔膜在《血缘与地缘》一章中,作者论述到外村人很难真正融入进去,外村人与本村人的划分是极其明显的,这种由本村人构成的亲密的社群关系靠的是互相欠人情积累起来的。村落内关系的稳固也是其与外界关系产生隔膜的原因之一。所谓的“孤立与隔膜”是指村落之间的孤立与隔膜。在我的家乡,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有众多以“某家屯”命名的村落,村落之中也基本上都是同姓氏的本家人。在村落的发展中,几乎全部的必要职业都会出现,且有亲缘关系的维系,会使村落整体变得越来越有凝聚力。这种孤立与隔膜是贯穿于村落发展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稳定,也符合村落本族的利益,便于基于血缘的管理模式。第五部分⑦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土社会“土性”的第三个特点: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讲究的是人际关系,“朋友多了路好走,朝里有人好做官”)⑧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说文解字》:习,数飞也。习的古字形一般认为表示鸟在日光下飞行,或练习飞行。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作者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解释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礼俗社会,社会成员学习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以达到在社会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⑨“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此处说明在乡土社会人们受制于内化于心的“规矩”而非外在的“条文法律”)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礼俗社会中,因为人与人之间互相熟悉,所以人际间的交往规范就是社会约定俗称的“礼俗”,也可以理解为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这里没有法律的施展空间,大家按照“礼”的内容对自己进行约束)⑩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指出经验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研究思路可以去理解,科学技术不是来自科学性的论证推理,而是来自经验性的总结;中国传统社会不重视“万有真理”,更重视个体体验)⑪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解析:熟人社会礼俗vs法理。正是由于横向的孤立与隔膜,以及纵向的树状发展,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熟悉”。“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正是熟人社会的常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也许熟人社会不再像以往那样普遍,大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有乡土社会的内部结构,但是“落叶归根”的思想依旧传承了下来。背井离乡带来的乡愁会萦绕在多数人离乡人的心中。这样的理念传承也是由乡土社会的“习得”造就的,我们不需要主动去“学习”,就会在重复的熟悉中,自然习得。在这个部分费孝通先生介绍了礼俗社会(有机的团结)和法理社会(机械的团结)两种性质,这两类社会的直接可以类比典型的东方与西方,但是在这里我想用它来类比中国的过去与现在。礼俗社会中用来判定对错、维系社会运行的是“礼俗”,就如同在一些宗族观念特别浓厚的地区,族长、长辈是可以断别讼狱、实施惩戒的。而且这样的礼俗不仅仅在时间上代代传承遵守,甚至在优先级别上要先于法律法规。在马伯庸小说和电视剧《大明下的显微镜》中,各地方县官无法使用实际权利,经常被当地的衙役、师爷甚至低级的里长、里正架空,就是因为县官多为外调而来难以插入熟人社会。所以礼俗社会有它的双面性,一方面团结协作、凝聚力高,另一方面封闭固执、容易因族长等领导者的不良判断而走上错路,或者包庇组群内部成员,不利于公平正义。法理社会中用来判定对错、维系社会运行的是“法律”。它就是现代社会的样貌和运行机制,法律作为一个客观规则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维护公平与正义,保护社会常态运行。当然法理社会依旧会存在两面性,有人会抨击它的无情、有人会批判它的合理性,但总体上法治要优于人治。经过分析,是不是基本上就能够将礼俗社会与中国古代对应,法理社会与中国现代对应。但是其实现代中国依旧也没有完全与礼俗社会割裂开来。传承下来的人情观念、道德习俗都是礼俗社会的表现。外国人不懂中国人为什么好“面子”;《人有病天知否》中的知识分子们纠结于要不要那份“骨气”;还有在当下饱受诟病的“酒桌文化”……其实这所谓“面子”的背后,是中国人习惯于把身边出现的人当做“重要他人”。因为以往是熟人社会,所有出现的人都是反复出现的,维护自己在这些熟人中的印象,就是人生的关键事务。给熟人群体留下的不良印象,在熟人社会中终将反噬会到个人身上,影响个人利益。所以“面子”重要。我们也习惯性将“重要他人”理念贯彻到现代社会中。03典例分析1.以下是作者在文中引用的平常语言、记录的司空见惯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作者发现了什么?“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不是见外了么?”“女的插秧,男的锄地。”“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解答】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耕种分工程度很浅;人员不流动。2.本章结尾说“‘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现代化产生了阻碍,有人据此认为,作者似乎对“乡土性”持否定态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解答】费先生以学者客观的眼光观察社会现象,试图客观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不能由此判断作者对“乡土性”持否定态度。3.下列现代生活中的实例,请找出原文中对应的理论(句子)。(1)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在阳台、别墅院子等地方见缝插针地“种菜”。(2)逢年过节,归乡心切的返乡大潮。(3)“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4)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基于近现代中国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现状,深刻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重点在农村,在实践中创造性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解答】(1)【原文】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2)【原文】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3)【原文】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4)【原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我们中国的乡村总是有什么“丁家庄”“李村”“胡宅”什么的,还有很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解答】中国乡土社会的“聚村而居”是因为这种“不流动”在空间上造成了乡土社会中集团与集团间的孤立与隔膜,费先生之所以说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